查看原文
其他

地名空间塑造与表达的作用及其发挥

张清华 地名众议院 2023-03-16
地名是地理实体的名称,也有人认为地名是一定地域的名称。地名的首要作用是指示位置,是为了甲地区别于乙地。人们在长期的地名命名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倾向、命名习惯等与地名语词本身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一一地名文化。地名不断层积、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逐渐成为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名作为空间化的语词,反映了区域空间差异,具有不可忽视的空间属性。空间有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之分。对于具象的物质空间而言,地名可以在空间关系表示、推理地理事物方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抽象的意象空间而言,地名承载的文化信息以及空间分布、变迁规律等等可为揭示地域文化的演变、互动提供依据,增强空间认知和集体认同。随着对地名时空维度认识的不断延伸,如何主动地发挥地名在空间塑造与表达中的作用成为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
地名规划和城市标识是地名在空间塑造与表达中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媒介。一个完整的城市空间系统需要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从各个层面上相互衔接和组合。地名规划能够前瞻性地对城市规划空间要素进行辅助性设计和安排。通过地名规划对城市空间格局进行宏观的辅助性组织,可以更好地实现城市空间规划意图。聚焦到空间使用者的尺度,地名多出现于城市标识之中,为空间位移提供指位向导。包括地名标志在内的城市标识不仅仅是标准地名发布的现实渠道,还是城市用以表达其文化气质与精神内涵的立体窗口。
   

 以地名规划为先导组织空间格局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图
近年来,地名的文化属性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对地名规划反映地名文化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地名规划中地名的层次化、序列化越来越明显,地名对文化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总体来说,地名规划工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推进地名标准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现实是,地名规划和城市规划配合不够、互动不足,导致城市中地名体系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通常在讲城市规划和地名规划之间关系的时候强调的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换言之,强调的是“皮”对“毛”的决定作用,而忽略了“毛”对“皮”的反作用。其实,地名在塑造和表达城市空间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城市规划中贯通性的主干道考虑用统一的专名来命名,服务营造大尺度“无障碍”空间,考虑到地址编码的实际需要,可以用方位词来分段。地名规划结合城市规划做到“该连则连,当断则断”来服务和体现城市规划物质空间的组织。在城市规划中设计的一些严整的、等级相似的平行道路,通过用序列化命名的方式体现和强化城市空间等等。在精神空间组织上,把城市道路网络作为集中展示地域文化和城市共同想象的“博古架”,通过分析、对比来优选一部分地名,成为地域文化展示的点睛之笔。同时,借助成体系的地名完成“二次文化”创造,实现地域文化与民众直接、日常的互动,服务于城市精神空间的塑造。总之,地名不仅可以被动地表达空间,更能在主动塑造空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

 一个与城市规划深度互动,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成功地名规划应该扎实做好两个方面的前期工作:一是对命名可用文化资源、命名方式、地名采词、通名和修饰词的研究、分析,这在本质上是对存量地名以及公众使用习惯的现势性分析和把握;二是对地名与城市资源导入、地名位置与文化资源空间匹配度、地名与文化资源级别匹配度的分析,以及地名特色与城市形象、地名景观与城市功能、通名等级与城市路网、地名体系与城市发展等地名与城市规划契合度的分析。
前者强调的是地名本身的自洽,而后者强调的是地名体系与城市规划、城市空间之间的互洽。当前,应尽快全面总结地名规划工作取得的经验,面对新形势尽快适应社会需要,推出地名规划工作的新时代2.0版本。
    

以城市标识为媒介传达空间信息


和地名关系最密切的城市标识是地名标志。除地名标志外,主要的城市标识还有交通标志和旅游标志。交通标志、旅游标志和地名标志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作用也不尽相同,将这些标志作为整体的城市标识相关研究很少。长期以来,地名主管部门对地名标志设置本身关注多,对其真实作用效果评估少,对地名标志与其他标志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关注不足。但以地名的视角来审视城市标识中交通标志、旅游标志和地名标志,就会产生新的发现。以地名的角度来观察,城市标识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包含地名信息的,一种是不包含地名信息的,而且前者居多。从这种意义来讲,城市标识作用的本质是地名信息的有效表达和空间应用,并以此实现空间指位、文化展示和渠化交通。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在秦皇岛设置的智能地名标志

城市标识中地名信息的有效表达,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单体标志信息的准确和版面设计的规范;二是标志设置相互位置最优,形成有效的地名信息链。基于这种认识,应积极主动地将地名标志融入城市标识系统,在尊重交通标志、旅游标志和地名标志等领域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多学科综合地对地名信息的有效表达展开相关研究,以地名为切入点和线索实现不同标志在城市标识层面的系统功能性整合,实现多种标志1+1+1 >3的系统效果。不断探索以城市标识表达标准地名、标示城市空间,以标准地名服务城市标识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更好地发挥地名作为信息黏合剂的作用。

- THE END -

🍁

原载于《中国社会报》,2018-08-21,第003版区划地名。转载于《地名笔谈》(见“阅读原文”)

点下片片玩儿


抗战中的晋豫一地委记略:两处省界大变化

《忠诚》一书中的西土河“三卫”

《红色泽州——革命遗址选粹》中的西土河

忠义太行,风起云骧——《晋沁抗战胜地行》诗联作品合集

朝凤山庚子重阳笔会暨《晋沁行》诗词朗诵会盛隆开屏

村镇撤并中的“马屁文化”

绝后阳城  刘伯伦文化遗产须及早保护

晋城:“最后一公里”遭遇“肠梗阻”

各地公共自行车进退大扫描

晋城一年来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大事件扫描

舆情汹涌,有司冷眼——回望晋城公共自行车一期停运时

晋城共享单车体验骑行骑到了麻烦哈啰

晋豫边高速公路:山下叩门声紧,山上袖手无应

从汾西县七普人口看撤县并镇试验区

山西县级人口排名与10小县排名

从山西七普人口变化看区域发展格局演变

回望20年忻州各县人口变化期待乡镇大整合

唯一省辖市标杆晋中的秘笈——山西省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漫议之三

两个精心运筹的县级标杆:原平、岚县——山西省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漫议之二

忻州晋中积极/ 阳泉运城敷衍——山西省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漫议之一

延安要建文明郑州,南京上诉要到安徽

漫话山河——兼话河山与江山

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1921—1945)

2020年晋城市乡镇撤并方案审视

焦晋高速公路焦作段桥梁、隧道命名散记

湖南:撤乡并村动作大,小县合并再发力

新拍案惊奇:南京脱苏入皖形成了巨大的“法”意

阳城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

拜年小品:新年地名春联及胜地待对邀联

晋侯韩城际铁路及晋济支线再审视
“十四五”规划课题中的撤乡并镇样本
2000年晋城市撤乡并镇结果回望晋城乡镇谣——为讨论撤并乡镇而先导地名故事:走了35年的喜报与反思
2035的晋城:还需要几多高速公路?从撤销收费站的呼声看晋城“十四五”普通公路规划建设(三)

一个南方大县的并村样本:怎样撤并70%的建制村,刷新70%的村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