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 ——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五)

学术plus 学术plus 2019-03-28

编者按

鉴于这里有世界上几个最大的经济体,最重要的海上航道,以及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亚太地区正在迅速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核心。然而,这里同时也是21世纪第一个新兴大国的故乡——这个大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应对中国的大国崛起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年来,北京一直加速实现军事力量的现代化,行为也更为果断,这使得冲突升级的风险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中国附近海域的领土争端方面。有鉴于此,本报告的目的是,勾勒美国在亚太地区国防战略的关键要素——而这一战略既是基于美国全球领导、全球介入的长远大战略,同时也针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所带来的新挑战。


报告以作者角度进行翻译,未做任何调整,供大家交流参考!


作者:埃文.布莱顿.蒙哥马利(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

原文题目:REINFORCING THE FRONT LINE  U.S. DEFENSE STRATEGY AND THE RISE OF CHINA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节选翻译仅用于学术交流

本文长约4000

阅读约需10分钟

前期链接【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 ——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一)

                  【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 ——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二)

                  【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 ——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三)

                  【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 ——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四)


(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采取前线防御应对中国的崛起


也许影响前线防御的未来设计的最重要的考虑事项是, 在亚太地区美国战斗力赤字的可能性,源于三种因素的结合:持久的地缘政治的约束、华盛顿海外兵力姿势的基本特征,和中国提高A2 /AD功能。


首先,作为一个承诺全球安全的远程大国,美国只能维持有限的(尽管在一些情况下仍然相当大)和平时期在关键地区的军事存在。因此,当不稳定上升而且冲突似乎迫在眉睫时它必须依靠远征军补充军事存在。相比之下,中国首先是一个地区性的军事力量。因此它可以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关注在当地的突发事件,包括那些涉及与美国发生的冲突。换句话说,地理位置将对每一方可以使用的战斗力数量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危机开始时。


其次,美国最依赖的在亚太地区生成战斗力的军事力量正变得越来越易受攻击。为了建立空中控制或攻击地面上大量的目标,美国将倚重附近的陆地和海洋基地的固定翼战斗机作战。然而——空军基地和航空母舰数量很少,容易被发现,而且很难防御。美国也拥有远程攻击平台,但是这些平台不能部署到战区基地,而且大多数这种平台无法穿透防御的领空,因此,需要使用防区外弹药,这对某些类型的攻击目标效用非常有限 (即机动目标的位置在防区外武器飞行期间会发生变化;而硬化目标只能用这些武器无法携带的大型弹头进行攻击)。类似的情况是,尽管美国的潜艇在A2 /AD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也可以配备不同弹药执行各种攻击任务,但是,它们的空弹夹在对抗环境中无法重新装弹。


第三,正如前一章中详细说明的,中国正在开发利用这些漏洞的手段。此外, 如果没有警告就发起攻击,这样做的能力将会被放大。即使两个知名分析人士怀疑,中国的A2 /AD系统将改变大国的地区平衡,警告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以“最终部署一个突然袭击的能力,可以消灭美国在该地区的固定基础设施,摧毁基地驻停的飞机,击沉任何和平时期在附近海域前线部署的美国海面海军的存在,并摧毁美国卫星。”


综上所述,这三个因素表明,当冲突伊始生成战斗力时,美国可能面临不利的不对称。如果是这样的话,威慑可能遭受,危机可能侵蚀稳定。在最坏的情况下,中国可能会“重拳出击”或做出其他危险的举动。这种不对称甚至可以延伸到战争的后期,因为华盛顿必须部署和维持对外线沟通的增援,这种增援可能很容易被阻断,而北京可以在更安全的内线支持自己的军队。因此,中国可能会有强烈的动机“经受住”任何反击,因为美国在旷日持久的战役中将面对很多挑战。


美国可以采取措施以避免、接近,或扭转在亚太地区的这种战斗力赤字,比如再次平衡空战能力以强调穿透远程平台和扩大其水下攻击的能力。事实上,五角大楼正在这两个方面采取重要措施,例如通过计划大量采购新的B-21隐形轰炸机,比它的前任B-2的数量多得多,以及致力于构建未来的弗吉尼亚级潜艇SSNs,使用添加的负载模块来增加它们可以携带的武器的数量。然而,这些措施强调,甚至可能加剧美国将需要解决的前线防御的另一个困境,即作战——存在悖论。


这一两难难问题的内在逻辑是简明易懂的:一方面,军事实力应该在竞争的环境中最具作战价值,因此,最有助于阻止和击败潜在对手,可能不一定对保证前线盟友做出多少贡献。另一方面,军事实力,历来对保证的贡献最大,因为它们的存在集中体现了美国的安全承诺,对威慑可能变得不那么有用,因为它们在冲突中越来越脆弱,易受攻击。换句话说,美国将需要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低层次的作战功能——包括基于战区以外的轰炸机和在视程之外作战的潜艇,因为减少签名在精确打击系统中对生存至关重要。然而美国长期依赖于全球存在的高特征资产——例如航母战斗群和基于前线的空气机翼全球影响力,这有助于说服盟友站在它们一边。这一困境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当前线防御的未来来临时:美国如何在同一时间继续阻止并给予保证?


有一种可能的行动过程,或许会帮助解决战斗力赤字和作战——存在悖论:更好地将大陆强国纳入亚太地区的前线防御战略。通常情况下,地面部队在对中国的国防战略讨论中仅仅起到了一个很小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任何冲突都不可能强调地面机动元素的冲突,而强调的是主要的空中和海上战斗。因此,美国地面部队,特别是美国陆军,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起支持作用的配角。但是,如果美国选择效仿中国部署自己的移动陆基导弹部队,这将会允许它利用这些系统所能提供的很多好处,美国地面部队的作用可能就会改变。


举例来说,前沿部署的移动陆基反舰导弹将增强美国在冲突期间海上遏止的能力,包括阻塞点防御以及把公海定为攻击目标。前者需要阻止敌方的海面海军退出第一岛链,并阻止其环绕日本等美国盟友,或威胁美国援军来到该地区。后者将包括对任何海面海军或试图强夺争议领土或干扰当地航运的两栖单位的攻击。此外,前沿部署地对地导弹可以提供深度打击的另一种选择;也就是说,位于对手领土上的关键武器系统或支持基础设施会处于危险之中。更为普遍的是,由于生存能力较强以及它们潜在的有效性,这些功能会增加美国能使用的战斗力的数量,从而提高威慑和减少危机的不稳定性。只要它们永久驻扎在盟军的领土上,它们也就提供了一个强烈的保证信号,特别是因为美国不能很快或很容易地撤回这些功能。


本章结论


美国有许多亚太防御策略可供选择,包括那些符合其在该地区更广泛的大战略目标的策略以及其它的代表着偏离这些目标的策略。例如,它可能打算抵抗随时随地发生的侵略行为,采用间接的方法如经济战争来迫使敌人在战斗开始后放弃,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自己的军队,并最终试图扭转其对手已获得的任何收益。这些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然而,最后,封锁的好处大于惩罚或推回的吸引力,这两种方法特有的难题远远超过支持者通常愿意承认的程度。然而,以前线防御形式进行的封锁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困难,特别是如果美国开始经历战斗力赤字,而威慑和承诺要求仍有分歧。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把陆上军队纳入前线防御,具体来说,就是建立陆基导弹部队,既可以给中国带去目前美国所面临的种种军事挑战,同时也向亚太当地的盟友提供一个明确信号:华盛顿不打算从该地区撤出。


启  示


目前在整个亚太地区,美中两国在力量对比、地缘政治影响力和地区优势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这种竞争使得两国关系高度紧张,也增加了两国之间发生危机或冲突的可能性。就在几年前,(今天)这样的评估,往好里说近乎于挑衅;往坏里说则是危言耸听。尽管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力量对比转换是明确的,华盛顿和北京仍有很多理由淡化分歧、避免冲突,这些理由包括深层的经济往来和核武器的阴影。 


然而不幸的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提供了更多让人悲观的理由。这些事件向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些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包括美国的全球领导、全球介入大战略是否仍然必不可少,美国在该地区的前线防御战略是否依然适用? 


最终,本报告认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尽管修正主义中国的抱负深不可测,而且很可能随国际国内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但其显然要改变现状的兴趣,使得美国的核心利益面临风险。 这就意味着(美国战略的)多个目标,例如防止一个关键性地区落入敌对国家的支配之下,防止当地盟友们成为侵略者的目标,并且确保空中和海上公共空间对全世界开放等,这些目标将依然适用。 


虽然没有其它国家像中国那样利用常规精确打击(军事)革命, 给美国军事和外交带来双重挑战,前线防御战略同其它替代方法相比较,仍然是一种更好的策略。 替代战略不仅仅是会(给敌人)带来扩张和胁迫的空间,而且还要求美国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如果(美国的军事)干预成为必要,而美国是在很长时间的延迟或者撤出该地区之后。 不过,这需要华盛顿在今后几年里,能够支撑住其大战略中的军事基础部分——而这一任务应是新政府的当务之急。



(全文完)


  拓展阅读  

国国土安全部《网络空间安全战略》

布鲁金斯学会《AI、政治战与俄罗斯》

《国家利益》杂志:欢迎加入第二次冷战

兰德《现代政治战》

美国空军如何应对赛博竞争(长文)

2018美国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法

《美国机器智能国家战略》

印太战略大兵压境:美印联手剑指中国

朝-韩全面战争能力评估(176页ppt)

朝-韩领导人第二次会晤!

美国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

《中美贸易摩擦扭曲全球创新》

《理解美国联邦网络安全》(上)

《理解美国联邦网络安全》(下)

美国空军战略总计划(SMP)(一)|(二)|(三)|(四)|(五)|(六)|(七)

赛博空间作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学术plus】 新添加号内搜索功能!

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智库扫描】→【搜搜文章】→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文章。

快来试试!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

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重要】学报投稿必看!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官方严正声明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