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篇】混合战争理论研究(一)

学术plus 学术plus 2019-03-28


学术plus】快来试试号内搜索功能!

公众号→【智库扫描】→【搜搜文章】

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您需要的文章。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编者按

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第四代战争”、“复合战争”、“新型战争”、“非三位一体战争”和“信息化战争”都从不同视角对新的战争形态进行了认知。今天,向您推荐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混合战争理论研究 :混合思维与实战创新》,和您一起来认识另一种新战争理论——“混合战争”。本文选自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高级军事学系的研究生论文(The Hybrid Mindset and Operationalizing Innovation: Toward aTheory of Hybrid),作者是美国陆军少校John R. Davis, Jr。本文以原作者角度进行翻译,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The Hybrid Mindset and Operationalizing Innovation: Toward aTheory of Hybrid

编译:计宏亮



不管对于久经沙场的美军,还是在正在处于新一轮军事变革过程中的其他国家,都在思考未来战争的形态和作战样式问题,其中“混合战争”学说是其中一个重要流派,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是对 21 世纪其所处安全环境重新判断和对战争实践进行反思的结果。 “第四代战争”“复合战争”“新型战争”“非三位一体战争”等理论,包括中国学者乔良等提出的“超限战”等理论,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混合战争”的基本特征。


目前讨论“混合战争”的论著都是围绕“混合作战”和“混合威胁”开展的,本文同样对这两方面予以重视,并进行论述,但是本文的重点是提出:应对混合战争,战略规划和作战指挥人员必须要具备混合思维。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法并依据历史资料研究来揭示混合思维方式在混合冲突中的存在。文中包含三个案例研究,分别是淮海战役(1948-1949)、半岛战争(1807-1814)中葡萄牙的托里什韦德拉什(Torres Vedras)防线(1809- 1811)和 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战争(2006年7-8月)。这几个案例分布在不同的战争背景和时代。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证实混合思维方式在整个军事史上的存在。每个案例的研究内容包括:冲突的环境/背景,战役分析(重点是混合战的本质),混合思维方式的存在,这种思维方式对冲突结果的影响评价。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总体概念以及从案例研究中揭示出来的几条混合思维方式原理,同时讨论了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美国陆军作战计划人员和作战艺术家准备对付未来混合威胁所具有的意义。深入理解混合思维方式有助于建立一个初步的混合战理论框架。


从核心上来说,混合战不是一种新的战争形式,而是一种混合思维方式,采用这种思维方式,任何具有创新和学习能力的力量都能通过创新来瓦解和打败敌人。混合思维方式的重点是四种心理特征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奇和有创意的方法,最终创造出符合需要的作战环境。这四个相互作用的特征是:透彻理解战略背景、全局性的作战方法、倾向性(势)和潜在机会的内化、充分利用混乱边缘的复杂性


“混合战争”不同于大部分军事理论家强调的“技术制胜”,而是真正把战争看做一种人的行为,一种社会现实,强调战争的复杂性,正视战争的“迷雾”。霍夫曼就批评称,“十多年来,国防部的防务规划和转型计划充斥着不间断监视、信息优势、防区外攻击和‘从传感器到平台的无缝链接’等构想”,他强调指出,“美国的信息优势无法消除‘战争迷雾’”、“我们对战争的设想往往是一厢情愿且过时的。”


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也认为,如果依赖远程传感器和远距离精确打击来制定战略,那么,美国的军事规划者可能会建造出一条当代的“马其诺防线”,但是现实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是一种混合威胁,很难用单一的技术优势来对付,必须使用综合的方法,创造性地运用所有国力要素应对之。


21世纪初几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来看,“混合战争”特征日益明显,因此引起西方军事理论界的高度关注,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21世纪战争的新思维。本文强调人是战争的核心要素,思维军事理论创新的原动力,提出混合战并不是一种具有明显区别的战争形式,也不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式。混合战的精髓在于它是一种新奇的战争实施方式,敌对双方致力于重新界定边界,目的是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战争战略和能力全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条理分明的作战方法来发掘敌友之间现有或潜在的各种机会。


(未完待续)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

  • 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拓展阅读:

《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崛起1》 |(二)|(三)|(四)|(五)

《美国空军战略总计划》|(二) |(三)|(四)|(五)|(六)|(七)

《定向能武器报告》  |  (二) |(三)|(四)|(五)

无人潜航器研究》 |(二)|(三)|(四)

《无人机研究》 |(2美国) |(3美国) |(4美国飞艇) |5美国大型无人机) |(6美国无人旋翼机) |(7俄罗斯以色列) |(8德国) | (9日本土耳其) |(10土耳其) |(11伊朗) |(12关键技术) |(13发展趋势)

赛博空间作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