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肖相如频道( ID:xiaoxiangru0011 )
导读:干祖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耳鼻喉科学家,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今日推文,让我们一起聆听干先生为我们介绍“外科医生眼中的黄连”吧!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7回:“这口酽茶,咂在嘴里,比黄连汁还苦”;清·松江才子郭友松(1741~1794年)《夜舶掘石港》诗:“尘间寒冷胜黄连。”
黄连的味苦性寒,早已被一般人所详悉,也正因为它的特性而在中医药领域里独占风骚。
一
凭借其声析江河、势崩雷电的杀气及苦透寒极的禀性,它在中医用药,尤其是外科化脓性疾病用药方面,位居榜首,甚至谈到黄连就联系到外科病,谈到外科病必然牵涉到黄连。
凡化脓性疾病,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白细胞总数居高难下时,只要使用得当,黄连有时比抗生素还灵验。
我们必须知道,中医这门学问,绝非“一把草、一根针”那样幼稚、低级。
笔者处理外科病,经常取用阳和汤(鹿角胶、炮姜、肉桂、熟地、麻黄、白芥子、大贝母、甘草)治疗寒性脓肿的“疽”,很有把握地能把高到两万或两万以上的白细胞降到正常,而且能在1~2剂汤药(即1~2天内)获得显效。
假如用一般呆板静止的概念来说,白细胞总数居高难下者,属热毒,只有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或黄连解毒汤可以将其制服;
现在却取用鹿角胶、炮姜、肉桂大热大温药来“抱薪救火”,除了中医本身能明白,以外的人怕是谁也弄不懂、想不通了。
二
黄连是中医外科的重要常用药,但因外科中的派别不同,其用量也各异。
外科三派(正宗派、全生派与心得派)中的正宗派创始人陈实功,以消、托、补三法为治法大纲,他使用消法时,黄连是首选之药。因为《外科正宗》的肿疡,以阳痈为多。
全生派则也“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作为治法总纲,但他所治的肿疡,则以阴疽或半阴半阳的为主,所以不一定非用黄连不可。
这一首阳和汤,就突出了正宗派与全生派的水火不相融。
至于《疡科心得集》的心得派,是运用传统内科治法来处理外科病,所以对黄连的依赖程度也就不及正宗派了。
现在年轻中医外科医生,往往把黄连作为抗生素来使用,这已丢失了中医传统理论而滑到西医化的邪路上去,奏响了中医传统理论的哀乐。
三
黄连还有不少伴侣药物,黄连若和它们同用,则可发挥出远胜于单味黄连的作用,这在药物学中称为“药对”。
这种药对,可以在“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中进一步获得“相得益彰”的效益,在临床上使其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黄连作轴心的药对,有两种形式。
其一,仅仅两味,一主一副。
如《丹溪心法》的左金丸,内容为黄连与吴茱萸,作用为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又如《兵部集验方》的香连丸,内容为黄连与木香,也是一主一副,作用为燥湿清热,行气化滞。
其二,用药较多,黄连仍居君位,即使不属君位,但决不会降到佐使。
其中有相须配对者,即把药性功能相类似的药物配对,以求可以明显地增强原有疗效,这两种药的性味、归经大体相同。
如黄连与黄芩,两者都苦寒之品,故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传统理论认为,黄连偏泻心胃之火,黄芩偏清肺胃之热,因此本药以泻上、中两焦邪热见长。
如《伤寒论》的葛根黄芩黄连汤、李东垣的普济消毒饮之类。
有相使配对者,如清热泻火的黄连,与攻下泻热的大黄作药对。
大黄能提高黄连的清热泻火的作用,黄连能加强大黄推墙倒壁的药力。如《伤寒论》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之类。
有清补配对者,如人参与黄连。
凡正虚邪实的病,非人参峻补阳气、急扶中土则不足以扶正;无黄连清热燥湿、速除疫毒不足以祛邪。
且黄连苦降止呕,又可引人参入中。两者一清一补,相济相佑,朱丹溪谓之“下痢胃热噤口者,用黄连人参煎汤,终日呷之”,方有升阳益胃汤。
有相反配对者。
黄连与肉桂组成交泰丸;还有一苦一酸,一泄一敛的黄连与乌梅;还有一寒一热的黄连与苏叶。
还有润燥配对者,是一种辛香苦燥药与一种阴柔滋润药配合成对,如黄连与知母。
黄连性燥,虽可除湿,但易伤阴。知母性润而粘,但易留邪,且有一定的滋阴润燥作用。
两药相合、相使为用,就能更好地发挥其滋阴润燥作用,使清热降火作用增强,润燥兼施,扬长避短,由各走极端而位居泰和中庸。
四
一个中医能在运用“药对”技巧夹缝中获得效益,其水平就已不是一般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老中医使用黄连、龙胆草、木通等大苦大寒之药时,首先想到它的副作用。
一般,内科先想到“斫伐伤脾”,外科先想到“毒邪内陷”。
所以清人凌奂在他的《本草害利》中谓:“黄连之害为虚寒病大忌,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犯之使人危殆!”
有人称黄连是消炎药,当然可以,但总不及称“清解热毒”药为妥。
“炎”是病,“热”与“毒”是证,中医治“证”不治“病”。
注:本文选自《干祖望医书三种》,2002年10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章
干祖望:外科医生眼中的“黄连”(续)
来源:肖相如频道( ID:xiaoxiangru0011 )
导读:上文跟大家分享了干祖望先生对于“黄连”单味药物的认识。其实,文章还有下半段,就是干老讲述自己在临床过程中,应用黄连类药与黄连类方的经验。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三黄之简介
笔者专攻耳鼻咽喉口腔病,取用黄连,是从外科角度出发。因为这科疾病,都是发生于耳鼻咽喉口腔器官上的外科病。
我们把清热解毒方药,分为甘寒族与苦寒族两大阵营。
甘寒为味甘、性凉、力缓,很少副作用,但去疾也较缓慢,如银花地丁、菊花、蚤休、石膏等。方则以五味消毒饮为代表。
苦寒的味苦、性寒、力猛,多副作用,但去疾迅速,如黄连、黄芩、黄柏、木通、龙胆草等。方则以黄连解毒汤为代表。
我们把苦寒族的方药,多用于重病重症;甘寒族的方药,多用于轻病、虚人及体弱老人。
这里的三黄,就是黄连、黄芩、黄柏,它们性味作用大致相同,但在临床上若能巧妙利用其各自的特点,可获得超额疗效。
所以我们常把黄连用于局限性的热毒,黄芩、黄柏取用于弥漫性的、泛发性的热毒。
照此说来,我科是专用黄连而弃取黄芩、黄柏了?其实不然。在本草学说方面,还是肺系的鼻病取黄芩,肾系的耳病取黄柏。
三者之间,还有一个小小的不同。黄芩性润,黄连、黄柏性燥。
所以在阴津内怯和湿浊上蒸两个绝对不同的疾病中,更要巧妙地选择。
如果治疗湿浊上蒸的病而取用黄连,必须佐以藿香、佩兰。理由很简单,湿为重浊阴邪,其性下注,决不上凌。
但在湿热相蒸之际,则必然氤氲蒸酿成浮悬上飘的湿浊之气,这个湿浊之气已轻飘上升,早已失去重着下沉的本性。
这种湿浊,必须以“芳香化浊”一法来处理,你若专用燥湿、理湿药,则一如用大炮去轰炸蚊子苍蝇一样,牛刀反而杀不死小虫。
黄连解毒汤
我们耳鼻喉专科取用黄连解毒汤,完全接受外科的运用方法,所以比内科要简单粗糙得多。
黄连解毒汤的组成有多个不同版本,我们基本上都是取用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上的方剂。
考《外科正宗》为明·陈实功所著,有157篇论文,编分四卷成书,于明·万历丁巳年(1617年)出版。
清代学者许辛木氏认为陈实功《外科正宗》“文义颇无秽,各卷歌诀尤俚鄙”,所以“痛加删改”(见“重订外科正宗凡例”)论文增到164篇,分为12卷而成《重订外科正宗》,于清·咸丰庚申年(1860年)出版。
从此《外科正宗》有两个(原版与重订版)版本同时存在,而且重订本更多于原版本。
原版的黄连解毒汤,见于第三卷“脏毒论第29篇”中,未列药物内容,仅注谓“见痈疽肿疡门”,但再查阅卷一“肿疡治法”中只有“内疏黄连汤”。
组成药物有黄连、黄芩、大黄、木香、山栀、当归、白芍、薄荷、槟榔、桔梗、连翘、甘草。
主治痈疽肿硬,发热作呕,大便闭塞,烦躁饮冷,心烦,咽干口苦,六脉沉实有力。
重订版见于卷四“疔疮论第24”,由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连翘、甘草、牛蒡子七味组成。
主治疔毒入心,内热口干,烦闷恍惚,脉实者。
两者对比,不论治疗的适应证,或取用药物,重订版更切近于现代临床,所以现代医师都选择运用重订版的。
现在我们用的都是《外台秘要》的三黄加山栀。《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明确指出,我用的是《外台秘要》的处方(见《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307页)。
适应证为一切阳性化脓性疾病,若毒邪严重,甚至内陷血分的败血症,非用它不可。在犀角地黄汤中缺少犀角与鲜生地而无药可用时,本方更为重要。
注:本文选自《干祖望医书三种》,2002年10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肖相如频道( ID:xiaoxiangru0011 ) ,由张仲林( ID:e41121 ) 推存发表 。 张仲林( ID:e41121 ) 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作者和转自张仲林( ID:e41121 ) 分享 。张仲林( ID:e41121 ) 所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张仲林( ID:e41121 ) 平台无关,仅供临床与研究参考,非医务人员请勿试药。
编辑:寒香医路 。
今日荐读
【最美天使】
1.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最美天使"摄影大赛征稿火热进行中...
2.【护士节快乐】护士那么美,请你来看看,大波美图,音乐场景,献给最美的你!
3.【重磅】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最美天使摄影大赛圆满谢幕!
【新闻频道】
1.【南方农村报】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2.【潮州日报】杏林花香 来自苦寒--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
3.十载灯首逢盛世, 廿二高歌颂圣功●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丁酉年正月廿二日灯首纪实(一)
4.一届神逰日, 千载驾临天●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丁酉年正月廿二日灯首纪实(二)
【皮肤频道】
7.国医大师禤国维的8个医案:消痤汤治痤疮,消炎止痒外洗方治皮肤癣病,小儿湿疹方治小儿湿疹以及皮肤解毒汤,脂溢性脱发方等治……
9.禤国维皮肤病治疗经验交流 |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传承与研习班·广州
12.马淑然教授论治痤疮经验
【肠胃频道】
1.国医大师脾胃病国手李振华:摆脱胃痛的困扰,就该这样治疗!
2.【问道国医大师】李振华:脾胃病防治九字法--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
【中医频道】
【西医频道】
【指南频道】
【书法频道】
【文学频道】
5.潮安战友张仲林
【人文频道】
1.《中国医师宣言》《中国医师道德准则》——《中国医师宣言》宣誓仪式首次在国内举办
2.茶竟有这些功效,清代医家如是说 | 最美十首茶诗,茶中有诗,诗中有茶!
【缅怀频道】
友情支持
《潮安健康》微信公众号(ID: e19620228 )
张仲林
张仲林微信公众号 ( ID: e41121 )
投稿邮箱:zhonglinzhang@126.com
您好师友!张仲林欢迎您关注!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敬请指导,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