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机型研制|英法新一代直升机研制计划艰难推进

解放军报 通航圈 2023-12-25
前不久,英国国防部发布了一份招标声明,要求供应商7年内以12亿英镑的总价,向英军提供44架新型通用直升机
从采购数量上看,这笔军贸订单并不大,收益亦有限。不过,参与竞标的空客公司莱昂纳多公司表示,未来新型通用直升机市场广阔,仅北约成员国可能有500架的潜在市场。
目前,欧洲不少国家军用直升机都达到服役最高期限,各项性能大幅下降,保养维修费用极高。2021年,英国斥资20亿美元购买美国CH-47直升机,用来替换已经严重老化的直升机机队;德国希望升级CH-53直升机机队,却在高昂成本前毫无进展……按照欧洲多国装备发展计划,这些直升机最迟在2045年前全部退役
旧机型难堪大用,发展新一代直升机成为当务之急。去年12月,法国军方与空客公司签署了一份100亿欧元的军贸大单,用来采购H-160M直升机。6个月后,北约下一代直升机项目也正式拉开序幕,计划在2035年前升级多达1000架直升机。有媒体分析,这些项目不仅决定了英、法等国未来15年的主力机型,还将影响两国陆军和空军的转型发展。
看似差别不大,实则“大不一样”
现代战争,直升机被广泛应用于各国军事行动拥有高性能军用直升机,是衡量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英、法两国招标情况看,新一代直升机构型与现役机型十分相似,很难称为新一代。不过,这两款看似差别不大的直升机,却体现出与以往机型“大不一样”的设计理念。
法国H-160M直升机为例,该机采用了模块化创新设计,携带反坦克导弹、轻型反舰导弹、火箭发射巢等多种武器,能够根据作战任务需求,快速改装成不同机型,执行武装侦察、火力支援、空中拦截和反舰等多种任务。而在英国军方的招标声明中,同样要求供应商最大限度地提高新一代直升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法国H-160M直升机

在以往的直升机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过度“专注”于某项或某几项任务类型,致使直升机无法应对“设计之外”的战场特情。而研制模块化通用直升机,有助于弥补这些能力短板,提高新机综合作战能力。按照计划,英、法两国将用新一代直升机取代所有老旧机型,实现陆军、空军和海军配置统一。
从长远角度看,以同一种新机型取代老旧机型优点很多——
一是加强作战协同。英、法两国旨在安排陆军和空军飞行员集中培训,促进各军兵种间的沟通合作,提高联合作战能力。
二是提高保障效率。单一机型统一了零件设备、维护流程,直升机的日常保养和战场保障更加方便,降低了后勤保障的工作量和成本。
三是预留足够潜力。模块化设计给直升机预留了足够的改进空间。未来,法国军方计划在H-160M直升机上增加举升机和外挂吊臂;英国军方则是希望将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平台相结合,改变直升机作战方式。
英法再次“牵手”,新机研发初露端倪
今年6月16日,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期间,英、法、德、意等6国达成共识,合作预研新一代直升机。
迈出这一步,意义不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在直升机研发方面常常“各打各的算盘”。
20世纪80年代,为满足运输和反舰反潜任务需要,英、法、意、荷等国就曾联合研发NH-90直升机,意图在世界直升机军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事与愿违。NH-90直升机问题层出不穷,澳大利亚先是将46架NH-90直升机提前退役,用美国UH-60直升机替代。不久后,挪威更是直接中断合同,永久停飞整个机队,以此抗议NH-90直升机出勤率太低。NH-90直升机的失败,给欧洲直升机制造业蒙上一层阴影,欧洲各国对直升机合作研发项目慎之又慎。

时过境迁,英、法等国直升机退役计划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而新一代直升机必须严格按照专业研制流程和规范进行设计、开发、制造、试验、评审、验收,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如果英、法等国无法在10年内完成全部工作并达到预期目标,那么只能在其他国家设定的技术路径和框架内亦步亦趋,这显然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众所周知,尖端军事技术意味着高收益和高风险,需要雄厚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有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性能较好的直升机,每架都在3000万美元以上。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欧洲大部分国家军工企业效益普遍不好,出口贸易量大幅减少,独立完成研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能够找到合作伙伴,将有望通过大量采购和资金分摊来降低成本风险。此外,研发过程中获取的新技术也能应用到民用领域,为本国航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其实,早在2020年底,英、法等国就初步达成共识,签署了合作意愿书。不过,部分国家一直举棋不定,“一旦计划破产,前期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将会‘打水漂’”。
随着地区局势发生变化,欧盟内部抱团取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许多停滞不前的武器合作项目开始复苏并提速。英、法两国更是分别增加国防预算,推动装备更新和战力升级,新一代直升机计划终于在重重压力之下艰难推进。
英法再次“牵手”,是综合考量多重因素后作出的决策,看似关系错综复杂,实则是技术驱动武器装备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
做好多手准备,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尽管英、法等国积极推进新一代直升机项目,但要将设想变为现实没那么容易。通用直升机要能应对不同地形地貌、恶劣天气、战场环境对作战任务的影响,无论研发还是制造,都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风险性极高。
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通用直升机的设计标准据媒体透露,各国在这个方面出现分歧:英国希望提升直升机的续航里程,法国和希腊则希望降低里程以减轻重量。
对此,英国国防部高级研究员帕特里克·科林斯曾在一次直升机论坛上直言:“北约过去那一套多国合作的方式和思路是行不通的。”
出此结论,并不是没有原因。回顾欧洲航空产业合作发展史,不难发现一切皆“有迹可循”——
NH-90直升机在研发过程中,英国就该机的具体指标与法、意等国产生分歧。权衡利弊,英国决定另起炉灶,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合作研制新一代直升机。此后,法、意等国磕磕绊绊,用了整整25年才使NH-90直升机从概念设计进入到交付使用阶段。
2007年,德国邀请法国联合研制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直升机。经过多轮谈判,双方已经敲定初步方案,结果因为德国预算不足而不了了之。
历史总是在不断轮回与重演。欧洲内部联合研发的大型主战装备项目,常常因为需求不同、资金摊派和利益分配问题产生分歧,导致项目延误、预算超支甚至流产。各国相互掣肘内耗、管理混乱带来的人为困难,已远远超过了纯粹的工程技术风险,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
为避免重蹈覆辙,英国选择“广撒网”,同时加入了美国“未来垂直起降飞行器”项目,两个合作项目同步进行。然而,即便与美军合作,依然矛盾重重:一些英军高层质疑,美国军用直升机主要在广阔的太平洋岛屿间飞行,其追求的高速性能在地幅有限的欧洲战场上作用并不明显。如果迎合美军要求,英国直升机体型需要增加至少30%,可能无法在本国舰船上使用。此外,直升机的采购价格和使用成本也会水涨船高,这与英国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驰。
正因如此,在新型直升机研究项目上,英、法两国表现得十分谨慎,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他们积极与美、德等国谋求深度合作,为未来直升机力量的组成和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另一方面,按部就班推行本国新型直升机采购计划,保证装备发展拥有良好的连续性。
从长远来看,受诸多因素影响,英、法两国“进退两难”局面不可避免,势必要在多手准备中做出取舍。然而,无论怎么合作,未来如何确保新型直升机项目顺利推进,英、法两国都面临着诸多考验。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沈业宏、郭子涵。部分配图来自网络。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