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玉门文史:关于红山寺的考证

玉门市博物馆 玉门历史文物 2023-09-19

关于红山寺的考证

周象文

红山寺位于赤金镇东南四五里外的红山上,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大名胜。山上白塔高耸云汉,殿宇建筑重重叠叠,山下草木茂盛,泉水潺潺。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这座古代建筑却毁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的红山寺只剩下一座白塔、四十几个空洞,寺院栋宇,塑像壁画,楼台厅阁,已荡然无存。由于严重的破坏,有关红山寺的一切文字记载都已失落,所以红山寺的考证工作十分艰难,特别是人们关心的红山寺的创建年代,白塔的建筑年代以及当时的盛景,更是成了难揭之谜。
    原来,紫霞洞口曾立一石碑,记载了寺院的一些情况,可惜当时未引起学者注意。1958年修建赤峡水库大闸时,公社的领导派人挖碑取石,将碑砌于闸基之中,今已无法得之。据曾在民国年间参与维修红山寺并曾亲自作画的73岁老人张生录述,民国九年有一
赤金人抄录过碑文。据此线索笔者经数月查访,终于从其后代手中寻得碑文抄本以及其他资料,为研究红山寺的兴衰提供了可贵证据。

红山寺的创建年代

据碑文记载。唐贞观年间尉迟敬德西征,曾为此寺赠送铁匾一块,悬挂于三清殷门之上,匾上金字题书“光照大千”四字,左边落款为“尉迟敬德”。当时有人据此推断,红山寺创建早于唐贞观年间。后查新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敬德曾于贞观年间做过泾州道行总管,泾州的范围约今平凉、庆阳、泾川一带,贞观十一年至十七年间,曾任夏州都督,夏州辖溯方、德静、宁溯、安化、仆回等地。史书上均未有敬德到过河西之记载。所以敬德到过玉门之说尚无根据。值得指出的是,1934年在武威罗什塔出土了一块有敬德字样的石碑,玉门、敦煌、伊吾均有敬德

栓马桩、试箭石等,到底是当时为借敬德之名镇唬突厥

回纥还是镇服鬼神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红山寺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清嘉庆年间中无名氏所做玉门县志,作者开头写道:“在赤金堡八里余,山上有古洞,塑佛像,不知起自何代。”雍正六年赤金守备曾对此寺进行增修。可见红山寺的创建最迟也在雍正六年之前。

白塔为寺一重要建筑,嘉庆、道光年间未记载,最早见于张安光绪五年重修红山寺碑文之中:“山隗浮图,七级高耸云汉”,碑文中未提重修白塔,可见此塔建于同治元年之前。
    白塔为土木结构,为覆钵式喇嘛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坚固经久。
    塔基共高3.1米,为佛教须弥座6角基础,各面宽约1.5米,高50厘米,收沿3层,两层各高20厘米,一层90厘米。其上叠檐3层,两层各高20厘米,一层25厘米。再上为圆筒形,高80厘米,叠檐20厘米,上有莲花瓣40个,其上又叠檐20厘米,钵沿状。塔身共高3米,为覆钵形。4面共开圆拱佛愈4个,内有座佛4身。上部为束腰形座1个,高约50厘米。塔刹共高4.5米。置相轮五重,占整个塔刹比例较大。由下至上浙密,顶塌,其上再有无木刹无从考证。

红山寺殿祠排列顺序
    红山寺是由洞、殿、楼、亭、祠等组成,古塔立于最

东端。自东向西分为3个群体。3个群体占据3个山头。东部群体分两层,下层为土地祠、关帝祠、白塔。上层为武吉圣母殿、三皇殿。禅洞2个,睡洞2个,无名洞1个。共计10个洞殿祠。
    中部群体分为五层,最为壮观。下层为紫霞洞、碧云

洞,二层为七星殿、古佛殿(供奉释迦如来)、观音岩

(供奉观音菩萨)三清殿,三层为无量殿、文昌殿,四层

为魁星楼(供奉文运魁星),五层为八卦亭(用以观天象、

占卜)。禅洞7个,粮洞2个,地洞2个,睡洞3个。共

计24个洞殿。

西部群体分两层,下层为老君祠(供奉太上老君)、山神祠、岳王祠,上层为灵感祠、娘娘同(供奉西王母)。前有道观1座。禅洞3个,垂洞2个。共计11个洞祠。

红山寺的盛衰

据县志记载,红山寺在雍正六年前就具有一定规模,山上石洞层迭,洞内塑佛像,佛洞旁有禅窟,山角有僧房,山顶有烽遂,山下草木苍翠。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赤金守卫备段良才,筹备资金,倡议民众,扩修红山寺。赤金人民纷纷响应,出钱出力,在原规模上增建了许多殿宇,铸造了大钟,修筑了回廊,使各个殿宇相通,在独山顶上还建造了八卦亭。为了便于攀登,又在回廊两旁增设栏杆,曲折盘绕,并漆以画采。山下修墙开路,建造山门,使寺面蔚为大观。寺内钟声不断,香火不绝,朝拜者项背相望,从此红山寺名声大振,成为一大名胜。
    自雍正年后,历任守备捐资增修,使寺院规模不断扩大。至咸丰年已是山下泉流清澈,山上寺洞层迭,碧云洞、紫霞洞、观音岩、三星殿、魁星楼等40多个殿洞布满山体。各洞门前修有观殿,殿脊采用琉璃镶饰,两端嵌以相背二龙,龙首各朝南北;殿顶采用青瓦正反层迭,十分整齐;殿沿装以狮首、万寿、瓦当,以示威严长县存;殿门两旁雕饰莲荷、扶桑、秋菊,以示平安吉祥。殿内雕梁画栋,塑以金佛,实为壮观。

同治年间,蒙古阿世族部落趁清廷没落,肃州饥荒,侵犯玉门县,烧毁县城,屠杀黎民,抢走牛马驼驴千余,羊3000余只,钱粮盐不计其数,抢走良家女子数人。玉门境内驿亭馆舍、旅店民房,均遭毁坏。红山寺亦不能幸免,殿宇禅房全部被焚,道人僧侣多被驱散。到处残壁细瓦,令人目不忍睹。
    同治二年(1863年),朝廷曾调任曾做过直隶州知州的72岁的张安为玉门县知事,与少尹宫汝澄共同平定阿世族叛乱。自张安、宫汝澄到玉门后,每年都对红山寺进行修复。同治三年张、宫二人率赤金卫玉门军平定了阿世族,使玉门安定下来。念千百年胜景,不忍被淫没,又立志重修红山寺。他们召集老年人共同定策,筹集闲散资金,集中各种匠人,调动红山寺附近工民,对红山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到同治四年二月,正殿修复完毕,四层殿阁崭然一新,神安栖之。农忙罢后继续施工,到光绪五年全部恢复了红山寺的原貌。为了纪念此事,1880年8月,由90岁的张安掌撰,少尹宫汝澄书丹立下了石碑。

民国九年十二月十六日晚,甘肃58县同时发生强裂地震,死亡23.4万余人,红山寺受到部分损失。民国十七年再次补修,赤金画匠张生禄做画二墙。
    解放后,红山寺只留道人3名,其余均遣送回乡,寺院渐落。1958年,红山寺被改为孤儿院,收养玉门孤儿百余名。同年修建赤峡水库,公社领导令拆殿宇石条用于工程,其中包括清光绪乙卯年重修红山寺碑。1965——1969年大破四旧,公社又令彻底拆除红山寺和济公台,所拆木料用来修建了戏台和礼堂,红山寺从此不复存焉。

 

《玉门文史资料》第一辑,1992年


  作者:周象文   编辑:蔡丽君    审核:王璞


往期好文:

西北荒原深处有军垦:玉门青山农场

兵团城市:玉门

玉门长城大漠中又一个神奇的“月牙泉”

古代在甘肃建都的二十二个国家详解

【特约稿件】王璞:骟马河的千年文明

甘肃兵团西湖农场那些往事

火烧沟文物九江“寻亲” ——玉门与九江的历史穿越

玉门4000年历史文物展 隆重献礼江西省九江市国庆

玉门“英雄们”凯旋归来

河西走廊古老“主人”在玉门昌马经常出现

疏勒河:一条流淌着宗教文化的河流

从废弃的遗迹里寻找玉门五华山的记忆

斯坦因在玉门祁连山中探险

三代人的神话-国营黄花农场

玉门:一座原始村 道尽千年史

长城万里花开玉门

千年屯垦热土玉门

印象玉门

守望长城精神家园(一) 长城脚下玉门花海子

玉门祁连一神秘地方引国内外人士关注

两条河与两座城

石油摇篮 诗韵玉门

玉门这件神秘文物难倒众专家

美图:意象玉门

玉门古代“帅哥”成为网络靓仔

边关黄花营

阿拉伯人记载的玉门关在今玉门市

宋代地图证明古玉门关在今玉门市

西汉玉门关最初在今玉门市考

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

人形彩陶罐成为国家博物馆镇展之宝

最早玉门关位置之说又添力作 

100年前的玉门影像

玉门文物亮相国博

三十里井子墩:林则徐饮茶吃面的军台

西北边城骟马城:一座城池  一段传奇

塞城倩影——疏勒河流域古城堡图片展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四)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三)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二)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一)

疏勒国  疏勒县  疏勒河

小河的文化生命力

祁连山天堑古道昂藏沟考察

玉门千年独登山盐池史海钩沉

玉门赤金峡摩崖石刻初步考证

一个有三座古城的小城

斯坦因笔下的玉门黄花营

长城脚下黄花营

甘肃老“寿星”玉门  2140岁啦!

火烧沟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代玉门军、玉门县及玉门军道考

玉门花海古绿洲历史变迁考

玉门昌马东大沟关隘遗迹初探

玉门考古100年

那河  那城  那文化 ------玉门寻古

诗歌  千百年来为一座城市传唱

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

千年玉门

一首诗  一座城——绵延千年的诗意之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