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徐继畲之争》
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中一块碑石上刻有清朝官员徐继畲赞扬华盛顿的一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但做官做到福建巡抚的徐继畲后半生仕途坎坷,没有发挥出更大作用,与当时另一位名人林则徐有直接关系。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和徐继畲(1795年—1873年),是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有些历史研究者习惯把林则徐当做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把徐继畲说成是“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开眼看和正眼看虽一字之差,是有些区别的,容我在下面慢慢道来。
林则徐在晚年与徐继畲在福州发生了一次改变两人命运的矛盾,史称“神光寺之争”。这次“争”造成两败俱伤。一是直接导致徐继畲被贬,后半生的仕途基本上在坎坷中度过;二是同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因病辞世。这个事件对他们两个人和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1850年正月,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皇帝登基。5月,英国的一名传教士和一名医生通过英国驻福州领事馆租赁了城内神光寺的房间,租期为六个月。福建福州侯官县令由于不熟悉两国条约的有关规定,在租约上盖了章。按照中英南京条约的有关规定,英国人是不允许住入城内的。福建巡抚徐继畲得知此事后,命令侯官县令向英国人说明自己的错误,并提出照会要求其搬出城外。而英国驻福州代领事金执尔却认为这事已经得到中国官方认可的事,要等香港总督批复后再搬。
此事引起了正在福州养病、因鸦片战争而名声大噪的前任云贵总督林则徐的不满,他组织部分士绅书写公开信质问侯官县令,斥责他在租赁合同上准盖县衙印章是“投降”“卖国”。县令不服,林则徐随即上书给侯官县令的上级福建巡抚徐继畬,要求将这两个英国人从神光寺驱逐出去。
徐继畬答应“调查”,但未马上按林则徐等人意见办理,而是主张从缓设法,避免激起事端。他认为,英人租住神光寺一事,双方都有错误,驱逐他们不宜操之过急,应当采取外交手段,从容处理,使英人心服口服,自己搬出,以免扩大事态,使正在沿海寻找机会挑衅的英国人找到战争借口。同时,他采取“藉民拒夷”的策略,暗中布置福州百姓不给英人修理房屋,不去求医,给英国人施加压力,不露痕迹地逼其早日搬出。
林则徐闻讯徐继畲没有马上驱逐的做法十分气愤,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简直就是卖国行为,他甚至说,如果战事不可避免,愿以多病之躯挺身而出带人去驱逐这两个洋人也在所不辞。此时,福州城内书院的学生也对英人进行威胁、恫吓。为此,金执尔十分不满地向徐继畬提出抗议,要求中方保护英国平民的生命安全。徐继畬于是派出士兵在神光寺巡防,这么做同时也是对英人进行监视。而城内部分士绅则认为,这是官府在庇护英国人,镇压民众,对徐继畬更加不满。
徐继畬的上司、闽浙总督刘韵珂从外地阅兵回来,知道事情的经过后,也赞成徐继畬的做法,认为强行驱逐英人会引起边衅,留下后患。林则徐对刘、徐二人的做法更加不满,认为他们是害怕英国人,敷衍塞责。林则徐于是发动朝内福建籍官员给咸丰皇帝上奏,弹劾刘、徐二人。
刚刚当上皇帝的咸丰还没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阴影中清醒过来,对此事件非常敏感,因此非常愤怒,当即对刘、徐进行指责,下诏要求迅速处理此事。他还撤了徐继畬的巡抚职务,并由二品降为四品。徐继畬丢下亡妻的灵柩匆匆返京“复命”。曾任闽浙总督的刘韵珂为此不平,上书皇帝为徐继畲辩护,奏文不但未被咸丰帝采纳,连他也受到牵连,被撤掉闽浙总督的职务。
咸丰皇帝旋即派满洲贵族裕泰接替刘韵珂为闽浙总督。裕泰带着咸丰帝“到任后不动声色,再行严密查访”的御旨赴任。他调查后向咸丰皇帝报告说:“刘韵珂等覆奏各情,尚无不实,亦无掩饰情弊。”一意孤行又不愿承认错误的咸丰皇帝明知徐继畬遭受了冤屈,仍漠然置之。清廷不但不为徐继畬平反,还在其遭撤职十三年之后,又找到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罢了徐继畬的全部官职。
在“神光寺事件”中,徐继畬和林则徐之间的分歧,原本只是策略的不同,二人的目的都是要“驱夷”,徐继畬主张和缓,林则徐主张强硬。而这一事件作为林则徐复出后唯一插手的与西方有关的事务,我们看不出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思考比之前有多大提高,也没有高超的思想方法及办事手段,相反他不惜轻率动武的姿态,说明并没有吸取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
后来有些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学术著述,却把徐继畬的此举说成是不敢开罪洋人的妥协行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另外。有些学者可能是因为受到“民族英雄”林则徐身上的光环影响,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是不能怀疑的。其实,当时福州一些绅民对英国人持有敌视情绪,完全可以理解,但以“华夷之辨”的观念来处理当时的外交,并不一定能达到保卫国家利益的目的。
我们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就可以发现,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至少两种类型的爱国主义:第一种类型如民族英雄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而为世人所知,他们致力于抵制外来势力,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甚至抵上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这类爱国主义在任何时代都会被人们推崇为道德的楷模,因为它涉及的主要是保卫而不是改造原有的社会和传统。第二种类型的爱国主义与第一种有相似之处却亦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思考是建立在对世界的了解与研究基础之上,因而具有开阔的眼界和视野,他们致力于改造原有的社会机制,思考着如何从当前困境中挽救日益衰败的国家;由于这种爱国主义构成了对传统的挑战,势必触犯某一社会集团的既得利益,因此往往会遭到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出于各种动机的非议。徐继畬应该属于第二种人,他在神光寺事件中的作为及遭遇就是对此最好的注脚。
徐继畬后半生连遭厄运,被罢官的真正原因,其实还包括他撰著的《瀛环志略》一书触犯了一些权贵们的利益。徐继畬回归故里后,准备在家乡终老残生。想不到就在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无意中听到徐继畬的事迹后,被深深震动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在相隔万里、闭关自守的“老大中国”,居然还有这样一位黄皮肤黑眼睛的知音!1868年3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引起全国注意的重要评论。此文论述这位清朝官员徐继畲因研究科学被撤职,并遭到皇帝放逐,长达18年磨难。
徐继畬被美国人熟知后,他的仕途也突然时来运转。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后,清王朝的官僚们终于感到不明白外部世界的种种苦处。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同治四年(1865年),最早熟悉“夷情夷务”的徐继畬又被朝廷想起,两宫皇太后命其入京,担任通商衙门行走(相当于外贸部长),徐继畬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主管对外通商的官员。《瀛环志略》也由总理衙门于1866年重新刊行,成为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的“标准本”,此时距此书初刻,已近20年。同治六年(1867年),徐继畬又受命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兼总理同文馆事务大臣,即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首任校长,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开创者。
1869年,徐继畲告老还乡。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廷赏加徐继畬头品顶戴,似有“补赏”以前对他处分不公之意。但就在不久之后,遭受大半生磨难的徐老先生因病辞世。而林则徐早在23年前已经去世。
林则徐和徐继畲基本上是同时代人,林则徐年长十岁。他们有诸多相似之处,二人都是进士登科,在鸦片战争中皆是主战派,都曾身处前线坚决抗英。两人都注重了解世界,思想上都很活跃,都有著作流传。此外,两人的书法亦都很有特色。二人本应该志同道合,但在神光寺事件中却暴露出两人针锋相对的观点和做法。这主要因为他们身处古老中国步入近代之初的时间节点上,对当时世界了解或认知的深浅与观念的差异,在对待具体问题上角度和看法也呈现不同,因而行动也截然不同。这一事件造成的后果,着实令人遗憾。(完)
请扫描下方 ↓ 二维码关注“秋和随笔”
本公众号文章大体分六类,如想看之前发表的文章,不妨点击下面标题看看:
一、神州揽胜
二、北大荒情
三、读书札记
四、抒情写意
五、医者仁心
医者台卫平的认真
六、七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