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中的生活》
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准确地说武汉封城以来,人们的正常生活似乎一下子被打乱了,有诸多的不适应。其实,这种乱只是人们的一种内心感受,因为生活又会以另外一种新的样子继续着。我记得以前很多人曾经引用过一句话,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就这次疫情发展而言,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模式突然戛然而止,但同时生活还在继续,却是以另外一种新的形态呈现出来。了不起的中国人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这也是一种内心强大的表现。人们随遇而安的心态把打成碎片的生活有机地重新组合到了一起,生活从未间断地继续着。新的生活会带给人们另一种感受,这在人生历程中仿佛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
我办报多年,关注新闻成为一种习惯,早已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记得过去出差两三天后,往往不是先回家,而是匆匆地回到单位赶紧翻看出差期间出版的报纸,有时还会悄声地问同事:“这几天有什么事吗?”实际上指的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现在想起来,那时真有点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味道。但多年工作和生活的习惯,使我现在还订阅着多份报纸和杂志。但最近一个多月来信箱总是空空如也,虽然没有看到报纸,但丝毫没有影响或干扰我对现在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了解和关注。我突然萌发一个感受,传统意义上的了解信息的主要媒介——报纸似乎变得可有可无了。
昨天和一位朋友在电话中聊天,他说有一个多月没看报纸、没出门了,偶尔出去买一趟菜,也是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哪怕是遇见了走路姿势好像似曾相识的熟人,由于都带着口罩,甚至护目镜,谁也不敢冒然相认,更不敢畅快聊天。但他对每天疫情的最新消息和那几组牵动人心的数字都是倒背如流。还有白衣天使们奋战“疫情”的感人事迹,以及党和政府采取的所有重大决策部署,都能如数家珍。这些信息没有靠报纸,都是从手机中得来。正所谓:一机在手不出屋,掌中尽晓天下事。
我至今还订阅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几家主流媒体的公众号,有空就翻一翻,因此什么大事小情都不会落下。看来有些本来发行量就很少的专业性报纸应该考虑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办纸质媒体,赶快抓紧搞媒体融合吧,让这些报纸的编辑记者们赶紧办新媒体吧!朋友这样调侃。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多少纸张啊!又能少砍伐多少大树啊!我记得当年采访时就了解道,造纸业是污染很重的行业之一,少印报纸,还可以很好、很快地实现绿水青山,进而建成金山银山。
现在手机上看新闻,看信息,可以把字号放大,把声音调响亮,灯光暗一点也能看清楚字体。还有大量图片,而且有语音读新闻,以及长短视频,这些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传播速度极快,还可以实时播发新闻,这些都是传统报纸根本无法比拟的……有了手机,不用看报,这不但没有影响我们对社会上发生的几乎所有重大新闻事件依然了如指掌,而且了解得更清楚、更快捷、更生动,甚至还能参与互动。
没有报纸看的日子里,我们加强了友情与亲情,尤其是多年联系不太紧密的关系,由于命运与亲情息息相关而变得愈加紧密。我们在武汉及湖北有些亲戚,以前往往是有事情就联系,没事各忙各的。但自从武汉封城之后,武汉和湖北的亲戚引起了全国各地亲戚的牵挂,这是血浓于水的牵挂。于是,我们马上建立了一个微信亲戚群,有啥情况随时在群里通报,方便迅速,解决了担忧之苦,这是一种休戚与共的感受。这也是武汉封城之后带给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生活变化。
在看不到报纸的日子里,我们知道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以古稀、耄耋之年迎着疫情、逆袭而上的勇气,令人无不对他们舍生忘死的壮举肃然起敬。
我们还知道了刘智明、李文亮等人敢作敢为的勇气,他们以身殉职的壮烈,感动得人们对他们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知道还有张定宇、张继先等为代表的成千上万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冒着危险、不辞辛苦守护着患者。
我们从手机上还看到全国各地驰援武汉和湖北的道路上,那一队队医护人员奔赴战疫情第一线。
我们还看到一排排满载支援抗疫战物资的汽车……这一个多月来,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很多感动亿万人的真实故事,每每看到都会感动、感慨、感人肺腑……这些手机上得来的新闻,都给人们战胜这次重大疫情增添了力量、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在看不到报纸的日子里,我每天必看的是身处武汉的著名作家方方每天一篇的“封城日记”。其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叙事、真切的情感、敢言直言的风格感染着我,往往一睹为快。我从“封城日记”中了解到,一个月多月来,武汉这座千万人口城市的人们已从最初的恐慌、无助、焦虑、紧张状态中走了出来,现在已平静和安定了很多,至少大多数武汉人已经不是六神无主的状态了,已经逐渐适应这种封城的情景。
在战疫情中有几种人最忙碌也很令人敬佩,一是快递小哥仍然骑着小车奔波在路上;二是公安干警们在寒冷中坚守着岗位;三是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上门查访;四是环卫工人恪尽职守,默默无闻地服务于城市和社会。五是广大志愿者们自发组织起来走上街头,把守在各个小区的出入口,严防死守……
我发现,我所居住的小区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时,经过一时慌乱之后的业主们很快变得从容了,并且开始井然有序了。刚成立不久的业委会和居委会发挥了稳定人心的作用,很多业主纷纷报名参加志愿者,他们制作了临时出入证,凡是进入小区的人和汽车司机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即使每天见面的熟人也不例外。为了所有人的安全和健康,大家都默默地理解和接受了这些似乎有些繁琐的检测。
我始终相信,疫情总会过去。然后,大多数人们应该很快还会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中去。正如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如何事物都是有自己发展规律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像长江、黄河一样,奔流到海不复回,绝不会因为外界的某种原因而造成停滞和枯竭。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一切阻挡人类社会发展的绊脚石,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
请扫描下方 ↓ 二维码关注“秋和随笔”
本公众号文章大体分六类,如想看之前发表的文章,不妨点击下面标题看看:
一、神州揽胜
二、北大荒情
三、读书札记
四、抒情写意
五、医者仁心
医者台卫平的认真
六、七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