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秋韵,从玉皇山到八卦田
玉皇山/八卦田,是杭州经典的一条休闲赏秋路线。
玉皇山不高,海拔不过240米。离市区不远,交通方便,第12路公交车直达山下,体力较弱的老人孩子,可以由家人自驾,坐车上山。年轻人有足够脚力,当然徒步登山更有乐趣。
如同飞来峰被视为佛门胜迹一样,玉皇山在杭州则是道教影响最集中的地方,玉皇宫、七星缸、福星观等都是道教遗迹,连天然形成的紫来洞,取名也充满道家色彩。
玉皇山的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紫来洞是溶蚀/崩塌共同作用形成的复合型洞穴,洞内颇为深广。洞口“紫气东来”出自现代书法家陆抑非之手,汉《列仙传》谓“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是为典故出处,喻吉兆也。
不过我对宗教没啥研究,这些只是路过顺带看一眼罢了。登玉皇山更大的乐趣,却在于和一帮志趣相近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探索自然,感受秋韵。
从林海亭上山,没走多远,山路边就出现一大片渐尖毛蕨及边缘鳞盖蕨。这些成片生长的蕨类,在倾斜的山坡上形成天然覆盖,可有效避免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我们翻开渐尖毛蕨的叶背,看到密密麻麻的斑点。这是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群,是它们的繁殖器官。孢子囊的排列方式和排列位置具有特异性,是鉴别特定种类的重要依据。每一个孢子囊都装满花粉般的细小孢子,孢子成熟后,孢子囊便会破裂,成千上万的孢子释放出来,随风飘洒,遇到合适的土壤,幼苗破土而出------蕨类植物的历史比恐龙还久远,恐龙灭绝了,蕨类家族却子孙兴旺,一代代繁衍到今天。
老鸦柿,一种微型野生柿子,没有毒,但口感不好,少有人吃,更多是栽作观赏,园林应用或家庭盆栽都可以。
常春油麻藤,粗壮的百年老藤。这种木质藤本喜欢生长在石灰岩山地,西湖周边的飞来峰、九曜山、凤凰山、吴山常会遇见,三出复叶,老茎生花,豆荚长度可达半米以上,豆子坚硬如石,生长非常强势,常常对攀附的树木形成绞杀。
由常春油麻藤的三出复叶,引出对常见叶片类型的进一步观察。
有小朋友问,什么叫三出复叶?答曰:一个叶柄长出三片小叶的,叫三出复叶,我们常吃的大豆、蚕豆、豌豆、豇豆等很多豆科植物,都是三出复叶。野迎春等非豆科植物,也有三出复叶。
一个叶柄只长一个叶片的,那自然就是单叶了,比如珊瑚朴、桂花、梧桐、冬青、苎麻、番薯……
一个叶柄长出更多小叶且以羽毛状排列的,叫羽状复叶,比如无患子、黄山栾树、槐树、花椒、月季……前面说过的三出复叶也可以视为羽状复叶的最简形式。
如果小叶以辐射状排列成手掌模样,则叫掌状复叶,如七叶树,可惜现场没找到实例,这儿补一图。
有了这样的实物观察垫底,下回查资料时,你就不会被那些术语给绕晕了,相反,你会说,看懂这些专业名词,其实并不难嘛。你说呢?
中华常春藤刚刚开花,大多数花序仍处于花蕾状态。这种藤本植物具有叶二型的神奇特点,即同一株上有两种不同形态的叶片。在开花结果的繁育枝上,叶片呈披针形:
而幼苗和不育枝只负责进行光合作用,承担营养支持的使命,它们的叶片是这样的:
秋天是橡子成熟的季节。橡子,或叫橡果,是壳斗科果实的泛称。所有的橡子,主要成份都是淀粉,饥荒年代可以救人一命。然而由于单宁含量高低和其他微量元素成份不同,口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香甜,有的苦涩。不管人的口感如何,对松鼠和鸟儿等小动物们来说,橡子是它们必不可少的冬季口粮。
小朋友们在林下找到了三种不同的橡子。
果实都戴帽(帽叫“壳斗”,是壳斗科科名的由来,更专业的术语叫“总苞”),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三种橡子的区别是:麻栎果近圆形,“帽子”有锐刺;白栎果长椭圆形,“帽子”无锐刺;青冈果椭圆形,“帽子”上有多个同心环。
树叶的不同:麻栎叶披针形,边缘有锐刺,那些刺是侧脉的延伸;白栎叶倒卵形,边缘有波状锯齿;青冈叶只有上半叶带锯齿,下半叶边缘光滑(术语叫作“全缘”)。另外,青冈是常绿树,冬季不落叶,其他两种冬季落叶,从叶色上也能看出来,这时节,青冈仍是葱笼绿色,麻栎和白栎的叶片已经开始陆续枯萎飘落,到冬季,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挺立。
树皮也不同:麻栎和白栎相似,都是深纵裂;青冈不裂或细裂,总体感觉光滑。
一路走来,秋色斑斓。
黄山栾树的红果转白了……
无患子树叶黄了……
三角槭飘落的树叶有黄有红……
山胡椒红了,再过些日子,树叶将会由红转枯。奇特的是,枯叶入冬后并不会掉落,而是留在枝头,整棵树在冬天呈现枯萎假死状态,直到次年春天,枯叶才会在短短几天内迅速落光,为发芽的新叶腾出位置。
在紫来洞前,我们可以从山上俯瞰八卦田全貌。中央圆形土墩是个太极图,周边八块农田种着不同农作物,四季呈现不同色彩。太极和八卦,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反正也是道家发明的。
不过八卦田并不是道士算卦用的,而是皇家籍田,供皇帝“躬耕”以示“劝农”。每年春耕时节,皇帝会率文武百官来此,亲自扶犁表演一番,以示重视农事并祈祷五谷丰登。皇帝自然不会真去干农活,不过借此表示对农业的重视,这倒不是坏事,毕竟农业是立国之本,粮食更是基础之基础,无论什么时代,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天我们不是还在说,“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么。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下山来到八卦田。水稻已经开镰收割一半,小朋友大朋友们围在剩下的稻田旁,听我讲述着水稻的前世今生。
这是野生稻,今天我们看到的栽培稻的祖先,一个稻穗没几颗谷粒,成熟后谷粒自动脱落,你想收都收不到。
我们的先人把它驯化成为栽培稻,如今一个稻穗可以有三四百谷粒,大伙儿现场可以看到。
不仅仅是谷粒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而且栽培稻的谷粒成熟后仍然留在穗上,采收后人工脱粒,这样才能保证颗粒归仓,这是栽培稻不同于野生稻的重要变化。
那么我们的先辈是什么时候驯化的呢,换句话说,栽培稻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哪儿出现的呢?
考古发掘成果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答案。
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掘的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已经炭化的7000年前的稻种谷粒。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发掘的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发现已经炭化的8000年前的稻种谷粒。
2007年以后发掘的余杭良渚文化遗址,除发现稻种谷粒外,还发现了水坝、水闸、排灌渠道等水利设施,5000年前大规模的稻作农业灌溉系统已经和现代农业相差无几。
近几年最新发掘的浦江上山文化遗址,更发现了已经炭化的10000年前的稻种谷粒。
换句话说,我们的先人,在10000年前把野生稻驯化成了栽培稻,在5000年前有了大规模的很成熟的稻作农业,而且栽培稻的起源,很可能就在我们浙江,在杭州附近不远的地方。
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有什么意义呢?这件事意味着,人类有了相对稳定的粮食来源。
在此以前,人们以采集野果和捕鱼打猎作为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采到野果,打到猎物,相聚大吃一餐,没有野果和猎物时,只能饿肚子,或者被迫四处奔波继续寻找食物。饥一餐饱一餐的这种游荡生活,人类曾经经历很久很久,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猴子取食之道,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差别。
有了栽培稻,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告别居无定所的游荡生活,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而土地能够给辛苦劳作的人们带来更丰厚的回报,人类社会由此从渔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这是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是划时代的新变革。
如今,稻米养活着世界一半人口,光是中国、印度两国相加就有27亿,日本、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也是超亿人口大国,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人口都有好几千万,还有更多类似柬埔寨这样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以稻米为主粮的这些人口,加起来大约40亿左右。
而今袁隆平团队发明的现代杂交水稻,大大提升粮食产量,不仅解决国内需求,相关农业技术还输出到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减少饥荒和贫困,也为中国赢得尊重和友谊。现在,杂交稻已经实现亩产超1500公斤,而米质改善、海水稻等难题还在攻关中,袁老遗愿“禾下乘凉梦”,我们可以继续期待。
栽培稻的驯化,杂交稻的发明,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为之自豪。
玉米和番薯,老家都在美洲,是印第安人培育的,欧洲殖民者把它们传播到全世界,传入中国大概是在明朝。
玉米的雄花序在顶端,雌花序在叶腋。除了鲜食,玉米更多用作榨油和饲料,以换取我们需要的植物油和动物蛋白。
番薯很少看到开花,因为生产上不需要它开花,我们要的是它膨大的块根,不等开花就收获了。番薯花偶尔能看到,是旋花科典型的喇叭花模样。
番薯是一个福建华侨从菲律宾引入的,他把番薯带回自己家乡试种获得成功,县官发现后大力推广,后来逐渐普及到全国各地。
水稻好是好,可是栽种水稻需要灌溉设施良好的水田。在缺水的北方干旱地区和难以灌溉的南方山区,玉米和番薯特别受欢迎,这些旱粮作物的引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明朝以后中国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稻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而玉米、番薯、辣椒、马铃薯……则是印第安人对人类的贡献。
我们享受丰收的喜悦,享用这些人类文明成果的时候,会不会心怀感恩呢?我们会珍惜每一粒米和每一个番薯吗?
记于2022.11.09
---------------------------
《老蒋博物》
---------------------------
如果你喜欢自然,乐于参与户外登山、观鸟、夜观、赏花识草、自然笔记、科普讲座、博物旅行、夏令营等活动,可关注《浙江山野》微信公众号,随时了解相关信息,选择合适的项目报名,欢迎你,我们博识自然,共赏自然,保护自然。
让自然生活成为杭州的一张名片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