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著推荐 | 申富英《乔伊斯作品幽灵叙事研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思飞学术 Author 申富英


- 新书推荐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乔伊斯作品幽灵叙事研究

ISBN: 978-7-5446-6949-8

作者:申富英

出版时间:2023-02

定价:63.00元

扫码购买本书,如需发票请在地址栏下方留言栏填写Email电子邮箱、抬头和税号。如有多笔订单均需上述方式填写,谢谢合作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

图源https://classicalpoets.org/


序言(节选)

本书主要是从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和性别批评等视角研究乔伊斯作品中的在“言此”的表象下被“意彼”的幽灵主题,但不容置疑的是,乔伊斯是如何在显性的现代主义人性书写之下隐藏其民族关怀情结的?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研究者就需要运用文化研究,心理学,特别是幽灵批评的视角去研究这种双重书写机制。因此,在本书中幽灵批评、心理学批评、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视角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对乔伊斯幽灵叙事形式的研究是依托于后殖民主义中的民族问题研究、性别研究、幽灵批评、文化研究等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的交叉点。更确切地说,本书的特点是把对两性关系、家庭关系、人物之间的幽灵式关系、不同禁忌间的置换关系等作为阐释民族问题的基础。


就理论参照而言,后殖民主义批评研究范式对本书关于乔伊斯幽灵叙事主题影响巨大。后殖民主义话语的主要倡导者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在如何看待帝国主义文化压制行径方面给了笔者很多启迪;霍米·巴巴(Homi Bhabha)的《民族和叙事》(Nation and Narration)在阐释民族主义者对本历史的虚构方面也给了笔者启示;而本书对爱尔兰文化杂糅的未来指向的阐释则深受阿尼亚·鲁姆巴的论著《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影响。许多有关后殖民研究的论文集和综述也为笔者提供了参考之便,其中最重要的有《后殖民研究读本》(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逆写帝国》(The Empire Writes Back)及艾勒克·伯默尔的《殖民文学和后殖民文学》。


而对本书关于乔伊斯作品幽灵叙事形式研究影响巨大的则是“幽灵批评” (spectral criticism)。该批评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也叫“幽灵侵扰学”(Hauntology)。它缘起于弗洛伊德的“暗恐”(the Uncanny)理论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逐渐综合本雅明的废墟美学、布鲁姆的逆反批评理论、后殖民主义以及新历史主义的某些观点。它认为文学文本中充满了各种类似“幽灵”的元素的侵扰(haunting)。飘荡在文本中的“幽灵”包括作者隐秘的思想、历史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影响、前世和当世文本的“魅影”(phantom)、当世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的侵扰、文学作品中人物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愿望和精神创伤遗留的暗恐等。目前运用幽灵批评进行文学研究的学者较著名的有埃伦娜·西苏(Hélène Cixous)、尼古拉斯·艾布拉姆(Nicolas Abraham)、玛利亚·唐洛克(Mária Török)、T.卡塞尔(T.Castle)等。幽灵批评虽然正处于发展阶段,但它“会对今后几十年的批评活动继续产生一种多少具有幽灵性质的影响”,因为它为研究诸如乔伊斯后期作品中的晦涩难解之处提供了一种综合的、比较有效的视角,尤其为解读《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中民族叙事和人性叙事之间飘忽不定、支离破碎的连接提供了非常契合的理论依据。


国内外以往的乔学研究大多以单纯性的文本导读和介绍、文献研究、传记研究、作品研究、美学研究、诗学研究、批评史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实验小说形式研究等为主,很少涉及乔伊斯作品中的幽灵元素。最近十余年乔学研究最新热点集中在乔伊斯作品的民族史诗和人类史诗双重叙事模式上,对其作品中的民族身份想象、历史创伤、暗恐、意识形态侵扰等话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吸纳了幽灵批评的思想和方法,较有效地阐释了乔伊斯文本中介于在场与不在场之间的某些幽灵元素,比较著名的研究者有M.艾尔曼(M.Ellmann)、S.本斯托克(S.Benstock)和温斯托克等。但从整体而言,目前尚缺乏综合系统地探讨乔伊斯作品幽灵叙事形式及其与文化诗学、人性诗学关系的研究。


“幽灵”作为一个批评专业术语,对于乔伊斯作品研究不仅具有鲜明的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当的建设意义。例如,《尤利西斯》具有民族史诗和人类史诗的双重叙事结构,而连接双重叙事结构的是文本中飘忽不定的幽灵元素。幽灵元素充斥在《尤利西斯》的文本中,从人物特征、人物关系到叙事方式都有幽灵元素各种形式的体现;它们飘忽不定,处于在场与不在场之间,但时时制约着文本的意义。研究乔伊斯作品的幽灵元素可以较有效地破解乔伊斯作品的晦涩难解之处。对乔伊斯作品进行幽灵批评模式的批评,有助于挖掘乔伊斯作品幽灵叙事与作者的人性观、历史思想以及对民族身份的看法等问题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研究重点是乔伊斯作品中的幽灵叙事形式,但要研究幽灵叙事形式,首先要搞清楚幽灵叙事的主题,所以本书将重心放在两个层面上,即乔伊斯作品中的幽灵主题研究幽灵叙事形式研究。为了方便撰写,本书分为四部分,即分别将乔伊斯的四部小说——《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每部设置一章,并把对每一章的研究置于相应章节之下。但有些研究无法绝对囿于某部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本书就将其安排在与之关联性最强的章节中。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小说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本书在研究其幽灵叙事形式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本书第一编主要研究《都柏林人》的幽灵叙事主题和幽灵叙事形式。因为《都柏林人》在某种意义上是短篇小说集,而且各个短篇的幽灵叙事形式都不同,所以我们就将这些短篇小说分篇进行研究,并在各篇中把它们的幽灵主题与它们的幽灵叙事形式合并研究。


本书第二编主要研究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幽灵元素,包括控制着主人公斯蒂芬美学思想的幽灵元素:斯蒂芬对爱尔兰民族命运的关怀,天主教与其他政治势力之间的如幽灵般神秘莫测的勾连,小说中在主人公心灵屏幕上如幽灵般转瞬即逝、飘忽不定的人物形象,阿奎那对乔伊斯的幽灵影响等。


本书第三编主要研究《尤利西斯》的幽灵主题和幽灵叙事形式。如果说《都柏林人》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幽灵叙事手法还处于幽灵主题服务的从属地位,那么《尤利西斯》中的幽灵主题和幽灵叙事形式则相得益彰,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章节中形式就是内容。


本书第四编主要对《芬尼根守灵》的幽灵叙事形式进行研究。之所以重点研究其幽灵叙事形式而不再重点研究其幽灵叙事主题,主要是因为在《芬尼根守灵》中,幽灵元素成了唯一元素,一切都具有了幽灵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所有的边界都消失殆尽,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所以研究幽灵叙事形式也就是在研究幽灵叙事主题。


《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



目录

序言


第一编《都柏林人》的幽灵主题与幽灵叙事形式

第一章 爱尔兰国际地位的寓言:以《赛车以后》为例

第二章 侵扰、控制爱尔兰儿童的帝国幽灵:以《一次遭遇》和《阿拉比》为例

第三章 钳制民众精神的宗教幽灵:以《姊妹们》为例

第四章 被驱逐的民族主义幽灵:以《选委会办公室里的常青藤日》为例

第五章 心灵牢笼的魅影:以《痛苦的事件》为例

第六章 侵扰在爱尔兰所有人身上的死亡幽灵:以《死者》为例


第二编《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幽灵主题与幽灵叙事形式

第一章 作为民族意识幻影的斯蒂芬美学思想

第二章 宗教与其他势力的隐性勾连

第三章 青年艺术家心灵屏幕上转瞬即逝的幽灵人物

第四章 作为幽灵人物的阿奎那


第三编《尤利西斯》的幽灵主题与幽灵叙事形式

第一章 《尤利西斯》的幽灵主题

第二章 《尤利西斯》的幽灵叙事形式


第四编《芬尼根守灵》的幽灵主题与幽灵叙事形式

第一章 《芬尼根守灵》主题的幽灵式表达

第二章 《芬尼根守灵》人物的变形

第三章 《芬尼根守灵》语言的幽灵性特征

第四章 作为幽灵人物的维柯


结语


附录 | Titles of Episodes in Ulysses


附录 || 詹姆斯·乔伊斯生平大事年表

(此处未展示三级标题,详见纸书)




作者简介






图源山东大学(威海)官网


申富英,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任山东大学翻译学院院长,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现任山东大学翻译学院正处级主要负责人,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在《外国文学评论》《文史哲》《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3次,主持山东省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3门(《英国文学》《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英语文学前沿理论》);获得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奖。


本文来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思飞学术

本文编辑: 语言学通讯 山东大学 王峰


- 近期学术研修 -


END


国外进口原版学术著作代购 联系王老师 13501892122

支持对公转账、开具电子发票

欢迎私人订制,随时询价


专著推荐 | 陈晞《菲利普 · 拉金研究》

专著推荐 | 《诺顿莎士比亚全集》(国际学生版 第3版 )

专著推荐|蒋承勇总主编《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共六卷)

专著推荐 | 读一部旅行文学,来一次文学旅行:张德明《旅游文学十讲》

专著推荐 | 如何从认知诗学与文化视角研究儿童文学?(12卷本)

专著推荐 | 申丹《双重叙事进程研究》

专著推荐 | 谭君强《比较叙事学》

专著推荐 |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专著推荐 | 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增订版)》

专著推荐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共六卷)

专著推荐 | 《德利罗四部小说中的体育叙事研究》

专著推荐 | 国际畅销非虚构文学作品:《走向伊斯法罕》

专著推荐 | 《四明雅韵——宁波古代诗歌英译》在诗意中领略一座城的古音雅韵

专著推荐 | 《福尔摩斯来中国》

专著推荐 | 《寓意的逻辑:爱伦·坡小说研究》

专著推荐 | 黄建香:《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

专著推荐 | 认知诗学经典读本Cognitive Poetics(修订版)

专著推荐 | 女性主义与文学研究

专著推荐 | 傅修延《趣味叙事学》

专著推荐 | 张旭春《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与英国浪漫主义研究》

为你读诗 | 曹明伦主编英汉对照《英诗金库》

专著推荐 | 张欧: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捕蝶者》

专著推荐丨李维屏、张琳 等:《美国文学思想史》

专著推荐 | 李维屏、张群等《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美国短篇小说史》

专著推荐 | 李维屏 《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美国女性小说史》

专著推荐 | 刘建军主编《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国家社科重大成果 六卷本

专著推荐 | 孟昭毅 《比较文学主题学》

专著推荐 | 《20世纪英国女作家研究》

专著推荐 | 王楠:《美国性别批评理论研究》

专著推荐 |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系列丛书(5卷本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成果)

专著推荐 | 文学研习丛书:从基础“学习”迈向深入“研究”

专著推荐 | 如何使用精神分析法研究小说与电影?

专著推荐 | 浓缩的文学百科辞典:原版文学核心概念丛书(9种)

专著推荐 | 《欧美生态文学(第三版)》

专著推荐 | 《漫长的星期六——斯坦纳对话录》

专著推荐 | 《无用的文学:卡夫卡与中国》

专著推荐 | 到底谁是“迷惘的一代”?杨早:《对决人生:解读海明威》

专著推荐 | 文学史上永远无法侦破的悬案:艾米莉·狄金森遁世的真相| 《三种爱: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与乔治·桑》

专著推荐 | 钱锁桥:《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专著推荐 | 北大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増订版)

专著推荐 | 徐有志、贾晓庆、徐涛《叙述文体学与文学叙事阐释》

专著推荐 |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二讲)

专著推荐 | 邢春丽:《澳大利亚原住民小说与非原住民小说的历史批评研究》

专著推荐 | 张学昕《小说的魔术师:当代短篇小说文本细读》

专著推荐 | 申丹教授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第四版)

专著推荐 | 惠海峰:《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儿童文学改编研究》

专著推荐 |  北京大学陈平原《中国小说小史》、《中国散文小史》

专著推荐 | 新世纪英语语言文学界面研究丛书(6种)

专著推荐 | 陈晓明 张晓琴:《全球视野下的贾平凹》

专著推荐 | 陈昶 刘天艺 陈思和:《全球视野下的巴金》

专著推荐 | 周刚、陈思和、张新颖:全球视野下的沈从文

专著推荐 | 全球视野下的莫言

专著推荐 | 中西比较哲学家罗思文、安乐哲眼中的儒家文化

专著推荐 | 华媛媛、李家銮. 20世纪美国生态文学对中国道家思想的接受

专著推荐 | 《隐喻修辞:<红楼梦>语言新视野》专著推荐 | 殷贝《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中的概念隐喻与新型乌托邦寓言》专著推荐  | 傅修延 《听觉叙事研究 》专著推荐 | 潘红 《哈葛德小说在晚清:话语意义与西方认知》

专著推荐 | 唐莹《玛丽琳·罗宾逊小说的伦理研究》

专著推荐 | Susan Bassnett 《翻译与世界文学》

专著推荐 | 王建开《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出版与传播》

专著推荐 | 带你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典文学

专著推荐 | 唐伟胜、刘贞《什么是自然主义文学》

专著推荐 | 朱振武《新文科理念下美国文学专题九讲》

专著推荐 | 《视觉、权力与身体:尤多拉·韦尔蒂作品中的凝视机制研究》

专著推荐 | 袁洪庚《中外文学中“罪”研究》

专著推荐 | 《许子东细读张爱玲》

专著推荐 | 金衡山《美国大众文化软实力研究》

教材推荐 | 都岚岚《英语文学导论 短篇故事与小说卷》

专著推荐 | 《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的类型学研究》

专著推荐 | 杨莉馨、白薇臻《“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

扫码关注我们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翻译学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