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谨以此文缅怀毛主席:西柏坡的彩霞

点击☝蓝字“京都闻道阁”免费关注  喜欢本文请豪转或点击☟文底赞赏


本阁主要作者文集(以新近发文文末索引为导航):曹旭李红旗易书生魏国强陈道曹昱蔡小俊丁福平衣珩舒立黄梓峰拂剑朝天曹开煊宇文成

本文作者/曹昱 

西柏坡距离北京并不远。许多年前,我跟随一位领导去邯郸出差,顺道到那里参观,匆匆看过旧址和纪念馆,就过去了,随后总觉得心中有些许未了之事。

“七一”这天,海政组织机关优秀党员到西柏坡实地接受教育,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自京城出来,天就阴沉沉的,过保定府,外面又下起了大雨,从车窗向外看,能见度很低,厚云密布望不到边,不过,西柏坡传来信息说,那边昨天刚下过雨,今天阴天但还没有下雨。

行进在风雨中的高速路上,车忽左忽右,总是让人提心吊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司机身上。毕竟,无论车上有多少司机,开车的只能有一个人,整车人的命运都捏在他一个人身上。

渐渐地,考斯特驶出雨带,可以看到高速路两边种植的大片向日葵,丰硕的头颅,沉甸甸的,如果有阳光,一定是一道道金光灿烂的景色。

上午九点半,我们乘坐的车出高速路石家庄出口,向西面的平山县城驶去。

西柏坡作为一个小山村,以新中国前夜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而闻名中外,相比较而言,村子所位于的平山县就没有这么大的名气。平山实际也是老革命区,中共中央来到西柏坡之前,这里长期为晋察冀军区、边区政府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的驻地,只是在中国的整部革命史上实在报不上名号,至于更为古老的,这里曾为鲜虞、晋国及春秋战国时期两次亡国三次迁都的中山国辖地。在纷纷扰扰争相以著名人物、事件包括影视而蜂起易名的时候,还没有听说平山县要借“西柏坡”之名在区域称呼上作文章,这也算是一种坚持和操守,不跟风,不为虚名所累,没有失掉根本。

多年前,我的一位朋友从中央机关来到平山县代职县委副书记,常提起这里民风朴实、干部作风踏实,班子之间和睦团结,合作的非常愉快。看着他坐着毛驴车到乡村走访的照片,我不胜感慨,坐了几十年的机关,他现在看上去是找到当干部的感觉了。

时间关系,我们的车绕城而过,直向县城西北的山区。

西柏坡位于平山县西部,背依太行山东麓,村后有柏坡岭,据说在唐朝的时候名为“柏卜”,到民国初年才由村子里一位教书先生以山岭有翠柏、相对有“东柏卜”村而改名为“西柏坡村”。村前有滹沱河蜿蜒流过,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拦河建坝,成为一片水库。我上次来这里,是经过崎岖不平的山路颠簸,从水库大坝上过去的。这一次来却是新修的宽广马路,直接就到了纪念碑的下面。

挤过车辆拥挤的道路,车刚停下,外面就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临时购买来雨伞,打着伞来到纪念馆广场。

雨下的很大,打着雨伞一样让人衣裤浸湿。纪念馆广场中央的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的铜像前却围满了搞活动的人群。人们一拨拨地排好队站在那里,举起右拳,由领誓者领读重温入党誓词。即使这样大的雨,拳头举起的时候,人们都自觉地合上雨伞,任凭雨水打在头上、脸上、身上,一种庄重的氛围在雨中蔓延、凝聚,令人怦然心动。

好不容易轮到我们。我们抓紧时间依次排好队,纪念馆的两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花篮,满脸肃穆地齐步走来,把花篮摆放在“五大书记”塑像前。这是以我们海政机关的名义向西柏坡革命圣地敬献的花篮。带队负责此次活动的副秘书长杨新华,站在前面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的仪式开始。

齐声宣誓的声音伴着淅淅沥沥的雨,笼罩在我们周围。雨水打湿了我们的脸颊,眼前一片朦胧。在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时候,心中竟然涌动起一阵阵的激情。

一向的散漫和懈怠,一向的嘻嘻哈哈,在这样的氛围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无需扭扭捏捏,也毫无走场作秀的意味,即使围观的游者,也是如此自然的眼光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家都在作同样的事,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原来,环境是可以让人如此地身不由己,无论善恶,实际上都是可以随波逐流的。

随着人流,我们进入西柏坡纪念馆,观看录像片之后,12个展室一个个地参观。图片、地图和名字中,不时地发现熟悉的面孔和故事。众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这里再次向我们伸展开来,一份份发黄的电文,一件件陈设的文物,莫不让人感到时光在倒流,特别是到距离纪念馆不远的中共中央旧址,这种感觉更加浓厚。

实际上,当年中共中央的旧址已经淹没于前方五百米的岗南水库内,现在我们参观游览的,是依原样测绘作图、拍照、编号拆除,又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复建的建筑,据说小院内的树种也是按原样栽种。翻看几本相关资料,我没有弄清楚,这个院落是不是也是按照原来的方位和密度建设,但是,依着现在参观的一个个院落,这里能给人一种平民“老家”的感觉,并且是一个乡亲四邻都很和睦的“老家”。

董必武旧居里的农家土炕,炕上的那架纺车,依偎在一起的全家福,这在多少平民家里不也是如此的写照?

周恩来旧居里那台交直流两用收音机,是华东野战军解放我的家乡许昌时的战利品,是陈毅托人转来让他和夫人邓颖超闲时“可以跳舞”,这不是远方好友的温馨关爱?

朱德旧居原本是准备让毛主席住的,毛主席觉得总司令上了年纪,把房子让给总司令住,这比历史上“让他三尺又何妨”岂不更有气魄?远方的、前线的亲人回来了,总司令又把这里当作了招待所,甚至连床铺都让了出来,这种友情该是怎样的亲密?

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们,围坐在毛主席旧居前的磨盘旁、楸树下,就像平原乡村里的“饭市”,讨论的却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死命运的大事。

四间小平房内,几张简陋的桌椅,一张全国地图,就是指挥了三大战役、扭转中国命运的军委作战室。那个时间里,这里的灯光彻夜明亮,人影晃动,几个衣衫破旧甚至打着补丁的人,在这里全神贯注的研究地图,一不发人,二不发枪,只靠着一封封电报,就把国民党几百万军队打的落花流水。

一个个院落里,住着卫士和秘书,有的并不直接服务房主人,但是大家都在一个屋檐下,一个院子内,特别引人深思的是,无论从那个角度分析,我们始终无法从房屋和院落的来区分房主职位高低和官位大小。

这是一段新中国诞生前夜的激情生活。

我们在这里所能看到和感受到的,这个时候的领导干部,无论是住的、吃的、穿的、用的,还是每个人的权力和地位,统统变得如此渺小,如此不值得关注,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方的战事、新中国的诞生,鲜有投机钻营者的传闻,真刀真枪的年代,投机钻营者是没有市场的。经过历次血的教训证明的领导核心,党章明确的指导思想,是大家相互配合的一种默契。五位书记各司其责,主次清晰,将帅同心,全无“五官争功”,所有人都自觉自愿地围绕革命事业大局,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的欲望和利益。即如当年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那是与后来的共和国政府一样的班底,管辖着5个省、2个直辖市、26个专区、9个市、334个县,比古代的诸侯国不知要大多少倍,一夜之间,说撤就撤,没有人留恋权位,更没有人因为失去已得的利益而抱怨。

这是一种想干事业、干成事业、在欣欣向荣的事业中意气风发的精神境界。

我相信,当那位败军之将黄维几十年后再次来到这里,感慨的绝不只是这里作战指挥室的简陋,更在于他在这里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一种励精图治干事业的精神。

然而,胜利会使人冲昏头脑,骄傲能让人失去理性。好在,我们党始终不乏智者和清醒的领路人。

毛主席总是在关键的时刻,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政治辨别力和政治坚定性,及时地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这个时候也是如此。

这不仅表现在那场热热闹闹的“和平”活动中,他旗帜鲜明的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而且也在对待即将到来的革命胜利,他没有忘记历史的教训。

在那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准确地说,应该是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里,一代精英汇集在这里,几个人挤在一张沙发上,或坐在自家搬来的凳子上,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主持这次会议,并在报告中提醒全党要防止因胜利而骄傲、以功臣自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等情绪的滋长,要警惕别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说了一句至今尤在耳际的名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根据毛主席的提议,这次会议还作规定:不作寿;不送礼;少敬酒;不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

曾在一本研究者的著述中读到:“在西柏坡,毛泽东一方面是谦虚,一方面是由于苏联的压力,提出不要与马恩列斯平起平坐……”我不知道这里所说的“苏联的压力”依据何在,即如历史传闻斯大林是否说过要求中共“划江而治”至今难以定论一样,从可查的资料,我们只知道,当年斯大林派来的代表米高扬说过:“我们只是带着两个耳朵来听的,不参加讨论决定性的意见,希望大家谅解。”我们也从公开的史料中看到,当年毛主席给时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吴玉章致信:“现在没有什么毛泽东主义,因此不能说毛泽东主义。不是什么‘主要的要学毛泽东主义’,而是必须号召学生们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这里所说的“中国革命经验”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也在内)根据马恩列斯理论所写的某些小册子及党中央各项规定路线和政策的文件在内。另外,有些同志在刊物上将我的名字和马恩列斯并列,说成什么‘马、恩、列、斯、毛’,也是错误的。你的说法和这后一种说法都是不合实际的,是无益有害的,必须坚决反对这样说。”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人民币发行。最初在设计人民币的票版时,设计人员出于对领袖的爱戴绘制了毛主席的头像,报请中央审查时被毛主席一手否定。

当现代人看待老一辈革命者所经历的激情岁月,之所以出现种种疑惑和认识偏差,不仅是因为缺乏精神境界上的体验、时代亲历者的刻骨铭心,更因为很容易会用现代人之心、拿凡夫俗子之视角乃至什么心理分析法,去揣测伟人们的人格。情境不同,差之太远。而如果是对历史乱加揣测,特别是对历史的有意“恶搞”,更是对中国人、对中国共产党此时的精神的歪曲和玷污。

毛主席的谦虚代表着经历大风大浪的共产党人面对革命胜利时的一种冷静。

有人说,“离开西柏坡前夕,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想了一夜李自成。”我觉得未必,这只能是一种文学上的遐想。

毛泽东不是李自成,共产党也不是农民起义军。伟人看到的是深藏于历史深处的成败箴言,李自成仅仅是他警示和阐述道理的一个载体。

依据当事人的一些回忆,这个时期,毛主席的确不止一次地提到李自成。有一次,他说:“我们进城后还要建立新中国政府,很多人要在政府里做官。不管当多么大的官,做什么样加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革命工作,都需要努力奋斗。可不要以为进城了,当官了,就不求上进了,不愿再过艰苦的生活了。那样。就和李自成差不多了。”

离开西柏坡的那天凌晨三四点钟,刚刚结束工作的毛泽东在上床睡觉前告诉值班卫士李银桥:“9点钟以前叫我起床。”而周恩来则悄悄嘱咐李银桥:“让他多睡会儿,没有关系。”所以,快到10点的时候,毛主席起床。

这一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新闻公报要由新华社向全国发表。

这是一个晴朗的好日子,此时,屋外已是万道霞光,阳光灿烂。

11 辆吉普及小卧车,10 辆卡车停放在党中央的驻地,出发的一切都准备就序。

毛泽东一只脚踏在吉普车上,风趣他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笑着接过话题:“我们都应当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语调沉了下来:“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我们时常把一种实践和成功升华到“精神”的层面,这种深挖精神实质的方法,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挖掘出来的“精神”不能牵强附会,不能为了突出某种主观的愿望去无限升华,把这种“精神”当作什么都可以装的箩筐,更不能为了强调各方面的重要,把一个典型代表、一种精神,随着形势的需要而不断拧来扭去成为“变形金刚”,那是自欺欺人,于己于人都没什么好处。“精神”的泛滥与过去“主义”的泛滥一样容易让人搞不清主旨。理论工作者可以追寻一些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但不能与提炼“精神”相混淆。

作为西柏坡,1973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曾作了如下的题词评语:“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如果一定要提出“西柏坡精神”,无论理论工作者如何去注解,在我看来,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应当是“赶考”的精神,这场考试从1949年3月25日已经开始,至今,我们没有像李自成那样很快的被退出“考场”。我们坚持到了今天。

如果一定要提出“西柏坡精神”,在我看来,不能没有至少可上溯到延安时期的那种干事业的精神,一种团结得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的和睦,一种不骄不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一种不计个人得失、不讲究功名利禄、不争权势地位的精神境界。

如果一定要提出“西柏坡精神”,在我看来,至少包括西柏坡至今流传的周恩来副主席雨夜救亲人那样的“高官”形象: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后山上几个窑洞被水冲塌,四位同志被埋,周恩来副主席闻讯,立即提起桌上的马灯,披上雨衣,拿着铁锹直赴现场,亲自组织抢救,最后是用手刨出来被掩埋的同志,幸而抢救及时,三位同志被安全救出,一位同志不幸牺牲。换位之,如果今天发生这样的事情,以现任总理的行事作风,一样可以做得到,但是其他干部呢?包括一些中低级干部,恐怕没人敢下结论。前几天在凤凰卫视看到一则新闻,说某地洪灾,紧急抢修决堤的溃坝,眼见溃坝即将合拢,施工却停了下来,说是等领导来剪彩。洪水无情,人命关天,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居然走到了这里……

一片农家平房,一个院落,一段历史,可载动我们后人许多的感慨和畅想,个中感悟,只能是自得其味。

下午,我们结束参观学习,沿着当年毛主席“赶考”的路线,踏上返京的归程。

一路之上,但见新雨初歇后的晚霞璀璨绚丽。

不经历风雨是无法品味此时彩霞的美丽,而只看到彩霞,没有经历过风雨,又怎能珍惜彩霞的绚丽!正如人们常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因为“仔卖爷田心不痛”者实在太多,有的不仅把“爷田”卖掉,甚至把自己卖掉还帮着买家数钱!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无论距离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有多远,必须始终清醒:“赶考”进京以来,这场考试至今还没有结束,这将是一场贯穿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世纪大考”。历史的风风雨雨,有旖旎的阳光,也有恶劣的天气,每经历一场风雨,都是一道考题,并且,正确的答案已经写在了历史的风雨中,考不出好成绩或被清退出“考场”,一切的牺牲和努力都会归零,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一个党,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本文曾刊于2010年12月09日《解放军报》

本阁纪念毛主席专题

探访全国第一座毛公山

民间流传毛主席相关神异现象案例汇总

青岛有座毛公山

32岁即担任国民政府部级高官的毛泽东如何搞调查研究

彝族的称呼由来与伟人毛主席有着密切联系

毛主席胸中百万兵,出访同步运筹解放海南,直抓敌之罩门

“卫星地图里有‘毛主席万万岁’等标语”是真的吗?

关于虚云和尚与毛主席之间子虚乌有的一个传闻

遵义会议:毛主席在等待大家从噩梦中彻底醒来

毛泽东:活着的使命就是铲除所有的不平等

毛主席与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

毛主席在南昌起义这一天干什么

毛主席绝对称得上是追求民主的先驱和典范

作为国际思潮的毛泽东主义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发展的压舱石

关于毛主席的50个历史细节

为什么怀念毛泽东?

那位深爱民众傲视环球的英雄

毛主席满门忠烈 

他在学生时代干的这几件事儿!你服嘛?  

毛主席哲学不止有“斗争”,还有更为深邃的“人性”!

当兵的人 配乐朗诵:《沁园春•雪》,有气势!酣畅!

推荐阅读本文作者其它文章

探访全国第一座毛公山

掀开神秘面纱,黎族是一个很绅士的民族

毛主席胸中百万兵,出访同步运筹解放海南,直抓敌之罩门

云起五指山,“娘母洞”里有玄机

苗乡问俗,耸闻“放蛊”

海南就是一个大植物园

探寻海南最长的溶洞

穿行在原始森林里寻找山之精灵

出厦门行

吃馒头算不算杀生

相信司马迁及《史记》吗?他证实扁鹊拥有透视人体的异能

莫道庙宇遍地,巨佛林立,不得佛教真谛而大兴佛教实为佞佛 

谦卑为文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上篇)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下篇)

说个事儿:中国现在还有没有“汉奸”?

白洋淀里荷花香 

闲扯影视:他们正以自己之污浊肆意涂抹朗朗乾坤 

网络对话:不要以为指责了别人自己就是好人

科学技术不应成为魔鬼向人类索命的绞索 

为健康的人类文明成就祈祷

武夷岩茶记

乘坐火车雨夜横渡琼州海峡

毛主席绝对称得上是追求民主的先驱和典范 

甲申年,不止有李自成,还有崇祯帝

“寿比南山不老松”确有其地其物

要把老娘也请出来吗? 

拜谒岳王墓

关于网络谣言和辟谣那些事儿 

“京都”就这么成了倭子国的专有名词? 

对民间科学家还是多一些宽容和支持 

 关于毛主席的50个历史细节

53条随感,我对你国已有成见乎? 

谁掐折了中国科技腾飞的翅膀

活着 就是资本

为什么怀念毛泽东 

毛主席满门忠烈 

冷眼再看倭子国

惊醒!这样的事情一定正在准备发生

古今读书百人百法百味①  

☆ 作者简介:曹昱,海军上校。

本阁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直接通过小编的微信JSWDG6388传稿;文稿发布后,稿酬按读者赞赏数额照付。本公众号有同名新浪博客、微博、简书、今日头条和采编读QQ交流群687804626,有兴趣可以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