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德庆:争抢“大救星” (上)

文海墨韵 文海墨韵 2022-06-25


近日回农村老家,在大街小巷看到了多年没有看到的一个现象,许多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胸前都挂着一枚毛主席像章,脸上洋溢着心喜欢快地微笑。经打听才知故事的来龙去脉,解开心中的谜团。

霜降季节正在悄悄隐退,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庄户人家地里的农活忙完了,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又返城外出打工挣钱去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温暖如秋的上午,阳光照的人们身上絮的。大街上,一位南方口音的男人,在大喇叭里喊话:“大家注意了!在家的父老乡亲们,今天在大队门口放电影,宣传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逸闻趣事,完全是毛主席的真人图像,不是演员演的,来得早赠送保你全家人平安幸福,并且很精美的毛主席像章,9点正式开演,听到广播的赶快来了!”

抽支烟的功夫,大队门口就聚拢来70多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抱着牙牙学语小孙女的老奶奶,也有拄着拐棍领着重孙子的老爷爷。只见用支架支起的布棚下,摆放着一张方桌,桌上放着的一个大电脑,正在播放毛主席生前和美国记者斯诺在一起以及到民间调研的现场片段。毛主席那慈祥而亲切的音容笑貌,让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许多老人看后,感到十分亲切,好似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见来的人差不多了,一位中等个儿,穿着时髦,染着复古红色长发的30岁左右的女人,立即停下正在播放图像的电脑,拿起话筒微笑着讲起话来。“大家别说话了,往前边靠靠。我们到村子一放片子,有人问我们说,‘你们是来卖肥料的,还是来卖膏药的?我明确地告诉你们,我们不是。我们什么也不卖,我们是从毛主席老家韶山过来的,专门宣传毛主席生平活动的真实情景,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记住,如今生活好了,但吃水不要忘了挖井的人。如今,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我们的‘大救星’毛主席,对毛主席有非常深的感情。可一些年轻人,不但不知道没有毛主席领导我们打江山,根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而且个别年轻人说到毛主席,还说些很不中听的污言碎语。”

那位口齿伶俐的女人,喝了口水韵了韵嗓子,接着又绘声绘色地说:“我们的老馆长,是位老革命。想当年,他在我们这个地区当过八路。去年来我们这儿故地重游,想看看我们这革命老区的变化。当他和一些人提起毛主席时,听到一些年轻人,不是说不知道,就是说些不三不四有损毛主席形象的话,心里很生气。大家可能知道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毕福剑事件,这位‘毕姥爷’,在酒宴上当着外国人的面,说了些有损毛主席形象的话,受到了处分。这些事深深触动了我们老馆长的心,为让人们永远记住我们的大救星,他主动和一些老干部联系,并特别请工匠铸造了一些毛主席像章,购买了一些播放投影设备,组织10个小组,到我们北方深入乡村宣传毛主席生前重大活动的真实影像,让如今过上了好日子的人们,知道感恩,吃水不忘挖井人。”她见有些中老年人,特别是一些抱着孩子的老人,不住嘴地说话,立即大声说:“大家不要说话了,都往前靠靠,叫工作人员先每人发一枚毛主席像章。不管是谁,你抱的小孩子我们不发,也不许往家给其他人捎。因为小孩子不懂事,会拿着像章玩耍,对毛主席不敬。都往家捎,我们不知你家的其他人对毛主席恭敬不恭敬。”



说到这儿,她叫两名30来岁的男人,给在场的每位老人发了一枚大拇手指肚大小的毛主席像章,一张一边印着毛主席彩照,一面印着‘缘分卡’的卡片。两位男人发着毛主席像章和卡片,这位女人手里拿了一个正面是毛主席像,反面是出入平安,下面带着红穗头,虽然是塑料制品,但看起来很精致的牌子说:“现在发给大家的是一枚有毛主席头像的小像章,等一会儿,我们还要发给大家这个大的。之所以现在不发,是因为有的人领了以后就走,不愿在这儿继续看毛主席生平大事电影。大家领到那张‘缘分卡’后,都要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最后还有更大的惊喜。”这时,工作人员紧密配合讲解员的讲话,开始给在场的人们发笔。

讲解的靓丽女人,看到大家争先恐后地要笔或找人,在‘缘分卡’上书写或代写自己的名字,又接着刚才的话茬讲起来:“有人问,最后有什么惊喜呢?别心急,请听我慢慢说。国家领导人看到人们对毛主席很怀念,前几年,委托有关单位用特殊材料铸造了一批毛主席全身塑像,有关部门组织了一百多名高僧,对这批铸造的塑像开了光,本想赠给这些老革命作为纪念。没成想,这批毛主席像不久都被南方人给请走了,北方人没有请到。后经再三反映,为满足百姓愿望,国家才又新铸造了一批。这批新铸造的毛主席像,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你摆放收藏多少年也不会生锈掉颜色。”(未完待续)


往期有更多精彩 点击可阅览

杨源水: 我的奶奶    杨源水: 我的继母娘

杨源水: 我的岳父    杨源水: 我的大姐     

杨源水: 我的大姐夫 杨源水: 我的妻子

杨源水:我的二姑   杨源水: 我的三大娘

杨源水: 我的网络“情人”

杨源水: 悲情表叔(上)(乡村人物系列之一

杨源水:悲情表叔(中)乡村人物系列之一

杨源水:悲情表叔(下)乡村人物系列之一

杨源水:冰火二爷(上)乡村人物系列之二

杨源水:冰火二爷(中)乡村人物系列之二

杨源水:冰火二爷(下)乡村人物系列之二

杨源水:族叔老宁(上)乡村人物系列之三

杨源水:族叔老宁(下)乡村人物系列之三

杨源水:忘形麻爷(上)故乡人物系列之四
于德庆:我的第二次"新婚"之夜(上)

于德庆: 庭院中的坟茔(小说)上

于德庆: 庭院中的坟茔(小说)下

于德庆: 庭院中的坟茔(小说)续下

于德庆:庭院里的石榴树(散文)

顾清森:我的奶奶 | 鞠登德:曾经与现在 比健康

孙林凤(山东): 邻居

战友诗书画印(12) 袁庆禄 苗培红 王绍祥 徐茂林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13)  云门子 徐世敬 陈西山 王观岭 郝军 史献伟 董庆利等同志之作品

巩振生国画山水作品选

[艺术天地] 乡间自有高手  剪刀胜笔生花----浅淡并举荐杨德华剪纸作品 | 徐茂林

留白冰雪画创始人 | 王自修

李彦 | 国画作品选(一)

郝军:观抗美援朝纪录片《冰血长津湖》有感郝军:追忆英雄舰长肖德万同志 | 史献伟: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日感(外四首)  | 董庆利:无题

郝军: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组诗三首

请关注《文海墨韵》,让精彩的文字、书画、摄影走进你的心灵天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