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琥珀》(四下第二单元)课文精讲(含学习方法指导哦)

李竹平 我在小学教语文 2021-10-30
《琥珀》课文精讲
 

“琥珀”,两字都是斜玉旁形声字,说明这种事物与“玉”有关,或者像“玉”一样宝贵。那么,“琥珀”到底是什么呢?这是看到这个题目后,阅读课文前,应该关心并主动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问题,怎么解决,要根据问题的指向找路径。这是一个知识性问题,知识性问题,可以查字典词典,可以运用网络搜索(比如“百度”)等方式自己找到答案,当然也可以请教他人。
学习这个单元,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所以,自己是怎样试着解决问题的,要随时进行小结。
查一查词典,就有关于“琥珀”的解释:“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成分是C10H16O,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质脆,燃烧时有香气,摩擦时生电。用来制造琥珀酸和各种漆,也可做装饰品,可入药。”(《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从词典上的解释来看,这两个字之所以是斜玉旁,可能是人们会拿这种事物做装饰品的缘故。
再查一查“百度”,你会了解到更加丰富的有关知识;看看图片,你就更加明白为什么“琥珀”二字都是斜玉旁了。


现在,猜想一下,这会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是说明文吗?是不是从不同方面对琥珀进行介绍说明?又或者,是一个与琥珀有关的故事?
带着猜想和期待来阅读,是一种积极的阅读心态,会促使你在阅读时保持积极的思考状态。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这是课文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提供了很多信息。其一,它告诉我们,课文是要讲一个有关琥珀的故事。其二,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多久了呢,“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约莫”,是大概的意思,说明这个时间是估计的,但总归是离现在很久远的事情了。等等,“总有几万年了”,那个时候,人类文明应该还没有诞生吧,这个故事是怎么被知晓的呢?莫非,这是一个幻想故事?这第三个信息,不是文字字面上提供的,是靠自己思考得来的。是不是幻想故事,往后面读,就能得到答案,但还有一个帮助我们提前做出预测的路径,那就是了解一下文章的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德国的柏吉尔。百度一下,柏吉尔是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琥珀》是根据他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看来,这不是幻想故事,而是一个科普故事——几万年前发生的故事,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课文里会有答案吗?
怎么样?边读边思考,是不是很有意思!
好了,接下来,读读这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吧。
如果觉得故事十分精彩,让人停不下来,那就一口气读完吧。
读完后,掩上书,你的脑海中留下了哪些故事情节或场景呢?又有哪些新的疑问产生了呢?
做三件事。
第一件,围绕“这个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将脑海中有关的故事情节或场景梳理一下(不确定的可以再读一读),按时间顺序画一个思维导图。当然,如果你喜欢画画,可以用连环画或绘本的形式来表现这个琥珀形成的故事。
琥珀的形成是需要时间和地质变化等条件的,而一个特殊的琥珀——里面正好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它的形成,还应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所以,就有了柏吉尔笔下几万年前的一个夏天发生的“精彩”故事。
故事发生之初的主角:松脂、蜘蛛、苍蝇。
故事发生之初的季节:夏天,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天气炎热,才会有松脂滴落。
琥珀是松柏树脂的化石,化石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地质的变化,所以才有了课文中的一个又一个“几千年”。
第二件,将自己新的疑问批注在有关内容旁边,或者一个个写下来,然后试着再读课文,抓住重要信息,试着解决问题。需要查阅资料的,就查一查资料——但不是指到网上找现成的答案,这可不是有价值的学习行为。
第三件,认真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聚焦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这段话中,有些词语不能忽视,比如“好好地”“可以看见”“可以想象”“因为……”,这里的“想象”,是有依据的,不是凭空的。“可以推测”,这里的推测都是根据这块琥珀所提供的信息,再加上科学常识,如化石形成的条件等做出的,是有理有据的。
回到讲述那个夏天发生的故事的一些细节,我们都能想到作者“推测”的依据,比如关于“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关于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关于“刚好”……
这篇科普故事很有意思,读起来就好像一个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在博物馆或者其他地方看到一块有意思的琥珀,你也可以学着柏吉尔,推测、想象出一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用一个绘声绘色的故事告诉人们有关琥珀的知识,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读者带来新奇有趣的阅读体验,尤其是能够吸引小朋友。同样的知识,也可以有不同的写法。课后的阅读链接就提供的另外一种写法——


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内容,一比较,你就看出区别来了。一个是在讲故事,一个是在做解释说明。比较阅读,是一种阅读学习的好方法,会让我们有更多的发现和思考。
看来,我们读的越多,就会发现表达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掌握了更多的写法,就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自由地选择了。

                                      

往期链接

各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学习指导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朗读与学习提示(3、4课)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朗读与学习提示(1、2课)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提示与课文朗读(1、2课)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朗读与学习提示(3、4课)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指导(附课文朗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自学指导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指导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步习作

课文精讲:三年级下册《燕子》

李竹平:《荷花》课文精讲(三下第一单元,附朗诵音频)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学指导

《乡下人家》(四下第一单元)自学提示与课文精讲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主学习任务单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步习作

《乡下人家》(四下第一单元)自学提示与课文精讲

四下第一单元《天窗》课文精讲(别忽视了最后一段)

《三月桃花水》(四下第一单元)课文精讲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学指导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学指导与任务单(文后有彩蛋)

《祖父的园子》(五下第一单元)自学提示与课文精讲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步习作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学指导

李竹平:《北京的春节》课文精讲(六下第一单元)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步习作指导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学指导与任务单

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二下语文教科书内容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推荐:林琪琪|统编二下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编排特点与内容解析

统编语文三下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

三下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文本教学解读和学习活动设计

《燕子》(三下第一单元)教学解读与课堂操作建议

王逸秋&杨瑞霞:《荷花》同课异构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阅读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二)——习作、口语交际

备课:统编四下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卢小柯 | 四下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

统编五下第一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建议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阅读编排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编排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六下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

统编六下语文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


扫码关注“我在小学教语文

谢谢阅读!

请随手点亮“在看”,

有您鼓励,我们会更加努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