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蛋时敲鸡蛋大端还是小端,竟然导致一场血战!

张曦 雅理不读书 2021-02-18


重建有序的公共道德对话




作者 / 张曦

原载 / 澎湃新闻网


大概和我一样。经常刷微博朋友圈的人,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公共舆论世界中的道德争论,每次都那么暴躁而无序?其实,我们并不是遇到这个问题的第一代人类。当世界还处于“现代”的边缘时,斯威夫特就以讽刺的方式洞见到它。在《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讲了一个关于小人国“利立浦特”的故事。“利立浦特”有两大党,一个吃蛋时敲大端,一个吃蛋时敲小端。两党各有理据,互不妥协,上纲上线,直至最终靠血战来裁决。


在利立浦特,吃蛋敲哪端是个生死抉择


听起来很荒诞?也许,在外人格列佛和我们看来,事情有点荒诞,因为大端、小端各自所知执的理据,听起来都像是偏见。可是,就像格列佛告诉我们的那样,在“利立浦特”,从哪端敲蛋,从来就是个大事。因为对于那里的每个人来说,它事关根本生活方式的抉择。事情就是那么严肃!吃蛋敲哪端的问题,是“利立浦特”的一个根本道德问题。在外人耳边听起来像偏见的道理,在他们各自的心里却是不打折扣的道德真理。


“利立浦特”国的事儿咱们好像不算陌生。比如知乎上就曾经争论过,豆腐脑究竟是该加甜还是加咸。可是甜党和咸党毕竟没有没打起来。这是为什么?技术问题抛一边,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双方没有把问题“提升”到根本生活方式的“高度”。正因此,所以虽然嘴上吵得不可开交,但双方头脑却很诚实,都将这个问题看作是一个只关乎每个人口味偏好的事,跟道德问题不相干。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不会否认,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来说,吃什么口味的豆腐脑,最多也只是个细枝末节问题,不是根本的问题。



根本生活方式却大不相同。因为它定义了我们每个人对“自我”、“生活”和“社会”的理解。当代中国最伟大的特征,就是它经历了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持续繁荣、持久和平的发展阶段,并且正在继续繁荣和平下去。正因此,当代中国才得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放、包容的生活共同体。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个生活共同体中,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教育背景出发,构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对根本生活方式的理解。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可是,这个生活共同体,也不时冒出一些对所有人都会造成触动的道德议题。有的时候,这种触动如此深刻,以至于我们感到,对这些道德议题做出什么样的回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是谁”、“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于是,我们或从容、或急切地进入公共舆论空间,试图阐明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由于技术和心态的不成熟,就经常导致“说着、说着、吵起来”的情况。这种情形大家都早已不陌生。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今后,围绕道德问题产生的意见冲突恐怕还会反复出现。这既是因为我们和“利立浦特”人一样,分享某些共同的人性缺陷,也更是因为我们恰好处在一个独特而又高度复杂的道德生活世界中。


“我们”的道德生活世界是复杂的,它复杂就复杂在,塑造我们心灵的那些道德观念资源,在它们的历史文化源头上是繁复、杂乱的。且不说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观念资源具有自身的矛盾和冲突,仅仅看看“五四”以来有多少迄今尚未经过消化整理的西洋道德资源正活跃在我们的心灵世界之中,我们大概就能理解这一点。


所以,很多时候,在充满紧张和狂躁的公共道德对话中,当我们以为自己遭遇了某种奇谈怪论时,我们实际上只是遭遇了一个源头上不一样的道德生活看法。


如果我们都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下一次,当我们参与公共道德对话时,我们的对话姿态不要再是“捍卫真理”的那种决绝,而是最好努力是通过对话,来寻求达到我们对人性、对他人、对生活、对社会的更深理解。毕竟,一切道德对话的目标,都是建立一个更加繁荣有序的、属于“我们”的道德生活共同体。不是吗?



当我们真正以一种建设性对话的姿态来开展道德生活时,我们可资利用的道德生活资源,也许反而会逐渐充裕起来。因为每一种不同意见,都能构成彼此的对勘和启发。不信?你可以想象,如果“利立浦特”人能够用这样一种建设性对话态度审视“吃蛋敲哪端”的问题,他们也许就能看穿这个问题本身的荒谬性,看穿支撑这个问题本身的那些过时、落后、没有必要再坚持下去的观念定式和思想偏见。如此,他们的“利立浦特”,比起那个生灵涂炭的世界来说,只会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坏。


同样的道理,对于刚刚不平衡不充分地“富起来”的当代中国来说,为了实现“强起来”的历史目标,恐怕没有什么比以一种体贴有序、充满同理心的方式来实现全社会在价值观上的深度融合更重要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既急不得,也急不来。


▼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生而优越 | 性暴力 | 国际顶刊 | 读大学 | 严谨的(?)德国 | 哈佛、耶鲁法学院院长联合撰文 灵魂·命运 | 隐藏角落 | 说走就走 | 民主&仇恨 北美独立 | 黑人 | 性教育 | 年轻人,你太天真 | 书和事 | 没有律师的时候 | 经济繁荣却不自由 | 光明前途 | 好律师 | 当打之年 | 毕业寄语 | 阅读的衰落 | 不读书的日子 | 旧日子的幸福 | 甘阳 | 王小波 | 毛尖 | 饶毅 | 苏力 | 王希 | 钱穆 | 冯象 | 制造集体焦虑 | 大学与中学贯连 | 民国宪政往事 | 鲁迅与香港 | 国剧之光 | 生活由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决定 | 学术自由 | 闭塞的美国心智 | 黎明到衰落 | 战争法是伪善还是法律?美国战争法史 | 婚姻=爱情?| 杨绛读《傲慢与偏见》| 匆忙与闲暇 | 理想的大学 | 中国简简简史 | 我们这一时代急需历史知识 | 美国那场大火 | 钱穆读历史 | 孔子是否作“春秋” | 美国哪些雕像可以拆 | 从中国地理看中国革命 | 如何应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政治风险?|什么样的人,读什么样的书 | 真正不变的只有变化 | 我很怀念少年时代的老师


关注雅理“不”读书,从此不迷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