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池莉: 我也会被教育潮流和舆论左右而焦虑和操心

零零 榴莲EDU 2022-11-30

 

编者按


大学时,初读池莉,感觉她是很有人间烟火气的作家,当时一口气看完了她所有的作品。


 

从女儿出生,到步入社会,池莉用写小说的笔触来讲述20多年的母女相处。池莉以她的理性节制、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现实的思考,一路陪伴女儿成长。

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既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女儿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婚恋与初为人母
  

池莉27岁那年,开始在父母要求下考虑个人问题,没有跟相亲对象找到爱情感觉,却与一位有妇之夫相识,随后却引来满城风雨,还有长近3年的牢狱官司。最后,她与这个男人“除了爱情一无所有”地结婚了,这个男人成为亦池的父亲。


这场“傻乎乎的婚恋”,有一些细节很让人心酸,比如没有婚礼、孩子临产却还没有尿布、挺着大肚子写稿赚奶粉钱。

 

池莉想生一个男孩。


她曾经写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是男性的,从政治家到马路边的乞丐,无一不是男性占绝对优势。迄今为止,中国社会还是男人的社会,我没法不希望生男孩。


就这样女儿出生了。


“曾经,我的第一感觉相当沉重。当孩子刚刚出生,当我凝视怀里的小人儿,我突然害怕了。我怀疑自己要孩子是心血来潮轻举妄动。”


池莉很恐惧,在一个变化多端充满未知的时代,一个逼子成龙的恶性竞技场,一个连住房都没有的清贫小家庭,一个满月就得上班挤公交的高龄初产身体瘦弱的妈妈,一个哪怕能够帮忙带一天婴儿的人都没有的窘境。


“怎么养得好孩子?怎么对得起这个无辜的小人儿?我是傻了吧?!”


“由于自己有了女儿,我开始喜欢所有的孩子。由于喜欢孩子,我又开始喜欢所有幼小的动物。由于喜欢幼小的动物,我发现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便是天真和自然。由此,我开始修正自己性格中虚伪做作的成分。”

 

关于婚姻

 

在持续而非一天两天的琐碎、困顿与生活灰色的压力之下,生活中有些男人的确就显示出脆弱逃避的一面,恶劣的时候甚至暴怒当前,反倒是女人的柔韧务实撑起一片天。


所以,如果你的另一半,TA能够有担待,身处困境而能隐忍、肯作为,不失理性不失温和的罩着一个小家庭,那你实该感恩并好自珍惜。


 

为了不影响女儿准备中考,池莉曾刻意向女儿隐瞒了协议离婚的事实,直到女儿考上高中,她才胆战心惊地告诉女儿实情。没想到,女儿早就看到了协议,并反过来安慰她,认为如果婚姻不和谐,离婚对大家都好。

  

但是池莉认为年轻时的清贫和艰苦,也是她勤劳和奋斗的动力。穷苦不是坏事,只有你把它当做坏事,它才是坏事。
 

她认为应该坦诚地面对孩子,要有勇气让她懂得:一对夫妻,抚养一个孩子,决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付出,有时候,精神的付出会更大量、更痛苦。

当初婚姻中的一地鸡毛,要跟孩子谈起。


她觉得:与女儿共同成长亲密相处无话不谈了24年,当她成年了,自立了,也要进入恋爱结婚阶段了,是时候告诉她是从哪里来的了。


她当然是来自父母的婚恋,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也是人伦自然,我没有觉得尴尬。再正常不过的家庭历史,肯定要向孩子交代的,尴尬什么?也谈不上需要勇气,结婚生子又不是做坏事!况且往事在我心底也没有结成什么伤疤。


随着时间推移和对人世更深的理解,最后只有宽容了。生活的教训与经验,本就应该代代相传,这也属于对孩子的教育。


当谈到对孩子的付出时,池莉说“如果孩子的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我情愿腐朽在她的根下”。

她进一步解释道:“愿意无私地给予孩子与拿孩子作为自己生活和生命的寄托,不是一回事。如是后者,对孩子压力就太大了。我拥有自己个人的生活和生命,不是寄托在孩子身上的。”

 

关于应试教育

 

池莉在好几本书中,都记录了她“被教育潮流和身边舆论所左右的焦虑和操心“。

 

有人质疑她:一边说要快乐生活快乐学习,高考不是唯一的成功路径;一边又拼命把女儿往重点幼儿园、重点中学送,评价孩子成功的标准依旧离不开名牌大学、高学历这些。

池莉说:我女儿天生好强,天生喜欢好东西,只有这样,她才容易快乐。因此,当中国教育体制把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重点学校了,孩子自己想要好东西,就唯有去考试,考试就是战胜困难,可以获得尊严和体面。有了尊严和体面,孩子才得以快乐地学习。

我们从来没有把考上重点学校作为孩子成功的标准,我们只是想要战胜教育体制给我们设置的巨大困难,获得我们自己的尊严而已。


 

2012年12月15日,池莉坐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古典雍容的大礼堂,看到滚动屏上播出的该校著名校友:肯尼迪、李光耀、布莱尔、安南、曼德拉和索罗斯、杨洁篪等,还有26位国家首脑人物,以及15位诺贝尔奖得主,数不清的精英……


池莉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内心陡起狂喜波澜。但这种狂喜不是为了这所风云学校的风云人物,而是为了女儿亦池。


那一天,是亦池从这所学校硕士毕业的日子。此前,亦池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这两所学校都是英国顶尖高校,与牛津、剑桥齐名。


也许很多人会不屑,如果没有著名作家妈妈当后盾,亦池能走得这么顺利?


池莉摇摇头:她并没有以这些风云人物的标准去要求女儿。她明白,再多的风云人物,女儿也不会是风云人物;再好的学校,大多数学生也只是普通人。


池莉说,中国人太害怕寂寞,凡事爱跟流行,比如在教育上,就常让家长和孩子都累得不行。她并不以大众的观点去要求女儿。



她希望女儿宽容温和与世无争。

  

在女儿的脚步里,池莉品读着身为母亲的幸福与艰辛,思考着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冷眼看透浮躁的中国教育,并启发着与孩子一起劳累难受的中国家长。

  

“假如说作家这个职业有什么作用的话,可能就是酷爱阅读,我与孩子一起建立我们的阅读生活,我同时一直高度关注和思考教育问题并身体力行。但是我想,如果我不是作家而是别的职业,我同样也会这么做,我只是做了每个识字的母亲都可能做到的。

 

结语


生养孩子不易,再遇经济窘困,没有亲人鼎力相助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困难无可避免,迟钝憨傻倒是福气,偏偏身为作为作家的池莉比常人有更多的感触。


所谓的收获、成功等词汇,都是事后的一种产物。也只有在事后,才能轻描淡写的说成正能量。当下却只能直起身子咬紧牙关,一点点将困难消解并踩到脚下,因为无可选择也无路可退。
 
因此,面对岁月静好,寻常生出的一些报怨与不满,真是轻若浮絮,心胸宽阔、多一些珍惜,对人对己都好。
 

References:

http://roll.sohu.com/20130526/n377062517.shtml 

http://news.cnhubei.com/xw/wh/201307/t2632023.shtml

http://11.inlishui.com/yblog/1918/article/list64763.html


看遍全球教育(点击即阅):

奇学校 最奇葩大学 | Alt School | 大山里的幼儿园 | 高中毕业礼 | 史家胡同暖娃养成记

神人物 哈佛尹希 | 英国男孩议会发言 曹原少年班 | 斯巴达勇士| 蒋方舟 | 谢霆锋 | 郑渊洁Ronny Chieng | 施一公 

趣节目 70岁对20岁说 | 婚姻指南 | 请回答1966 | 教育部 F4 

大咖说 北京四中石国鹏 | 施瓦辛格 | 刘慈欣 | 台大“陈果”周国平 | 杨绛 | 洪晃 | 龙应台

热电影《冲破天际》|《风雨哈佛路》|《无名之辈》|摘金奇缘》| 《流浪地球》《早熟》 |《权利游戏》 | 《都挺好》

大事件 同济大学研究生跳楼 | 北交大3死爆炸案 | 广州孕妇携儿自杀 | 留美学生投毒案 | 加拿大“人肉桥“ | 教育部长谈减负 | 瑞典丢婴儿 杜克禁中文 | 港大医疗纠纷 | NUS伪造证书 | 美钓鱼执法 | 翟天临处理出炉 | 高校丑闻 | 加国13种性别 | 教育2035 | 奥斯卡 | 科技小会王俊凯 | 波音 | 交大教授门 | 哈佛校长访北大 | 衡水中学高考移民

深挖掘 大学导师制 | 十人四追法 | 自闭症 | 原生家庭 华裔虎爸虎妈 | 压岁钱 | 50年代画报 |脆弱| 中美硬杠

看全球 以色列 | 美国 | 韩国 | 香港 | 台湾 | 新加坡 | 日本 | 芬兰 | 英国 | 墨西哥 | 俄罗斯


榴莲EDU有一线老师、海归派、前高校教师及码农宝爸宝妈,我们关注全球各类教育资讯。加微信at52hz进交流社群吧,不定期教育资料分享。入群免费领取教育资料大礼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