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 Wire 027 | 我从战略咨询到ESG投资的职业转型
【引言】什么是Eco Wire?
Eco Wire由绿色光年主办,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社会组织。
Eco Wire将会是一系列长期开展的线上分享活动,迄今已举办了35期。我们每月将邀请1-2位在发展学或国际发展领域(Development Studies 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有独到见解或独特经历的嘉宾来分享自己的求学或工作经历。他们来自全世界各地,有着特别多样化的背景和成长历程。我们希望帮助有兴趣进入可持续发展领域(Sustainable Development)工作的朋友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甚至是人生路径),以及帮助对可持续发展感兴趣的朋友了解更多该领域的相关信息。
未来我们将会把Eco Wire打造成对可持续发展有兴趣的中国年轻人将来参与国际治理的交流平台,期待您的持续参与和关注!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柳珊。柳珊硕士毕业于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学院修战略管理专业,学习创新研究,目前就读麻省理工(MIT)亚洲商学院的MBA(金融分析)项目。柳珊专注于创新管理,曾就职于凯捷中国战略创新业务条线,发起并落实多项创新项目。之后从传统科技行业转向零售行业,就职于沃尔玛中国山姆电商运营事业部以及苹果亚太采购运营岗。2019年担任绿色光年战略咨询顾问PM,曾作为绿光青研社PM参加联合国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并担任现场会务志愿者参与前期准备中。在MBA期间, 帮助太阳能薄膜合成技术的专利持有人提供估值、制定融资计划、并提供技术商业化方案。同时,发起了电商快递包装箱回收计划,以鼓励个人参与碳积分交易。
柳珊同学在COP26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还作为MIT学生代表,受邀参加了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GAUC)的宣言宣读环节。
关于柳珊同学带领另外6名绿光青年代表在COP26中国企业馆担任会务志愿者的部分经历和产出,请点击: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绿光青年团 成员介绍
COP26 | 绿光青年用学习行动完成的三本新书在中国企业馆预告发布
COP26 | “丑食”派对:一个在气候变化大会上分享的案例
本期主题:从战略咨询到ESG投资:如何构建国际化职业履历
Part
1
分享环节:GLOBAL PROFILE-国际化职业履历
01
自我介绍
先后任职MARS、苹果、Walmart、Capgemini、Khazanah Nasional、XT的战略与创投相关部门,以及帮助中小型企业转型,为NGO等非传统咨询客户做咨询业务。在2019年通过ABC志愿者项目结识绿色光年,帮助绿色光年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ESD)机构。
02
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在面对创新时使用的手段和内容是什么?
创新的方式,从来源上来分可以分为自内向外和自外向内。自内向外的创新意味着创新的根源来自于企业内部,通过应用到市场端,商业化这一创新。例如某科技企业的IP,并不是每一个IP都能商业化,有些企业当中的孵化器会从员工当中收集创新的想法孵化出来,3M这家公司是很典型的做了很多自内而外创新的公司。从外向内的创新指的是企业将外部的创新实践融入内部应用,例如沃尔玛的OMEGA平台,人脸识别等支付端的解决方案融入到线下大卖场服务,沃尔玛本身不是金融科技的公司,通过融入外部创新,可以更高效的实现消费者体验上的创新。
创新按照内容来分,可以划分为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比如iPhone不同版本实现了从d软件、硬件层面的技术更迭,同时产品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产品线的拓张,新产品例如Apple Watch的面世,都属于产品层面的创新。颠覆式创新通常是伴随着商业模式或者产品创新,比如在音乐相关的电子产品领域,从DVD到mp3到iPod,产品形态和消费者的用户旅程都发生了变革,旧有的技术被新兴的技术取代。
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社区团购相比于传统的电商是一种模式的创新,网约车等定制化出行方案是在出行领域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数字藏品的产品发型方把传统画作数字化、以数字藏品的形式租赁给酒店和商场,是营销方式的创新。Costco作为仓储会员店模式的创始者,相比于其他的零售商,COSTCO基本不靠卖货赚钱,毛利率极低,而是靠会员费赚钱。牺牲利润而获得客户的光顾率,通过会员绑定获得消费连续性,获得极其高的会员续卡率,是很经典的一个商业模式创新的案例。
关于流程创新,在以往的流程上,生产商生产完商品后把商品销售给零售商,再由零售商给客户,存在中间差价;如今生产商直接销售给客户,通过缩减流程获得了更多利润。又比如,生产一台智能手机,本来一条产线有13个工作站,每生产一部手机从组装到软件测试要13个小时。现在通过机器人协作,减少工位和部分中间环节,缩减工序时间,就是流程创新。
每个企业由于它的市场定位不同,在产品、流程等各环节的创新的倾斜度不同。
03
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怎么做到拥有非常明晰的规划和转换的?
早期我也不清楚职业方向,这是一个不断尝试、试错、筛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内容、擅长的工作、有市场需求的工作内容的重合区域。大学期间通过参加创业赛,商业案例竞赛、实习,接触不同的行业和职能模块,形成对行业的认知,也更加了解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什么工作内容。
大一的暑期我开始第一份实习工作,帮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新兴事业部门做产品拓展、招聘方案。大一期间我还尝试创业,因为当时我所在校区较为偏远,只有一家打印店,价格很不友好,学生也没有议价能力,所以我和室友就开始自己去打印和快递配送。
大三的时候我参加谷歌的创业赛,带一个7人的小团队,当时为了写好一份商业计划书,整晚通宵工作很兴奋。对比实习工作中的重复性内容,我感觉异常疲惫。创业赛的过程钟我累积了0-1搭建团队、市场与产品调研等经验。后来2014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拿了4份offer。总而言之就是要行动起来,勇于去试错,离开舒适圈进行学习,才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抓住它。
04
很多处在迷茫中的同学可能很难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柳珊学姐能不能给出一些建议?
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和足够的耐心去面对新事物。不要迫于父母的规划或者社会同侪的压力,要积极地自主思考。走出舒适区需要自律性,通常我会列出来,如果我继续呆在现在的舒适圈,生活的哪些事项会发生改变,这包括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例如你在企业内部如果不持续发展新的技能或者担任更重要的任务,你很难去晋升轮岗到其他岗位,你不想陷入瓶颈,这就是一个“-”激励的例子。同时,我需要与不同圈层打交道,拓展认知边界,建立广阔的人脉网络,为职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05
为什么现在的企业多想做一些ESG 方向的投资?
我没有直接做过ESG专门的投资。在现在的工作上,我会接触到可持续能源WEB3的项目,以及家族办公室和慈善机构的影响力投资的朋友。我仅分享一下自己的浅显理解,为什么ESG这些年会很火。
一方面,政策层面,国家能源转型的政策导向很明显,各种产业基金的设立、资本的涌入,媒体的报道,推高了ESG的资产估值,这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循环。政策导向迫使一些大企业开始转型,设立相应的ESG部门,这些大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也相应的需要按照合规的需求去适应大企业的要求。在二级市场我觉得有一些炒作和泡沫。
另一方面,从学术圈来看,学者们验证了ESG能在一定周期内输出超越其他资产的价值,但其差异在十年期以上的时间来看并不明显。短期来说,没有按照ESG理念去运行的公司会受到政策的冲击和影响,例如原来重污染的一些产业,因为排放标准的变化,不达标,工厂被关停,或者无法继续按原有的贷款利率贷款,从而导致企业运营危机。港交所最近要求上市企业需要披露并且汇报ESG报告,这导致原来没有做合规报告,没有任何ESG实践的公司面临无法上市的窘境,等等。
Part
2
分享环节: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参会经历
分享在COP26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的有趣经历
《巴黎协定》确立了在 2100 年前控制全球温升较工业化前水平不超过 2℃,力争在 1.5℃以内。按当前的路径来看,若想实现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的范围内,全球不仅需要立即行动并采取强有力的减排、脱碳和固碳措施,在2100年前,还必须实现负排放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现在回顾来看,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完成计划。
COP26期间在芬兰主会场,Bloomberg分享了他们的调研,在扫描了七十个不同行业之后,发现只有三个行业的转型是在ON TRACK的状态,剩下的多数是还未开始或者滞后于计划。
IPCC的报告指出,即使采取激进的行动,也“几乎无法避免”全球升温超过1.5摄氏度,按照目前各国的气候计划,全球可能会在本世纪升温超过1.5摄氏度,如果2030年之后各国没有提高减排雄心,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会升高2.8摄氏度。另外,像很多发展中国家,本来经济发展就滞后,有一些专项款项本来是让这些国家做整个生态环境的改造、能源转型、基础建设铺设,但是因为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灾害后的弥补重建也需要更大的资金,进程缓慢,基础设施也没办法及时铺设,而承担的减排任务又是不合理的(参考文章:https://www.thenation.com/article/environment/island-nations-cop-26/)。转型现在是落在每个行业的每家公司的头上,时间非常紧迫。
Part
3
分享环节:CAREER TRANSITION TO INVESTMENT-职业转换
关于企业是否能否为政府和社会承担责任,或者说企业仍然常以盈利为目的。
市场上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说企业都会变成社会型企业social enterprise。另一种是说,社会各部门各司其职,企业的本质是逐利的。我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企业要实现社会责任的前提还是要能够生存,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在转型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分红部分急剧缩小,更不能为了实现责任突然从盈利变成不盈利。社会层面的影响也不仅是对消费者或者对员工,你要考虑更大的圈层,上下游的供应链,公司在进行战略切换的时候必须要有缓冲期,首先是盈利的能力,履行企业对于员工的责任,然后再谈满足社会责任。
Part
4
Q&A环节
Q:
如果未来想从事战略投资、战略咨询和ESG投资方面,对学历和经历有什么必要要求吗?
我在MIT读的是全职MBA,当时去读MBA之前我有三个目标:转换国家、转换行业、转换职能部门。总体来说,亚洲市场的雇主和猎头中介在挑选候选人的时候会侧重于过去的经历,相关行业的经历一方面证明你对这个行业的热情,公司希望你上岗无需培训,马上上手去输出你的价值。北美的求职市场会更侧重候选人的未来发展潜力,在一些高端岗位,北美市场的雇主相比于亚太地区的雇主更习惯于雇佣MBA学位的学生。
从PE/VC的角度,入场好的项目是高度竞争的,针对投资标的的尽调周期都非常短,因此要求投资经理的工作节奏也要很快,对人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持续学习。如果你想进入投资圈子,有一定的交叉学科背景和行业背景会让你更加有竞争力。在中国学历,还是很重要的,而在东南亚地区对此的要求会稍微宽松一些;但在欧美更看重的是你的学习潜力,英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但是多掌握一门语言可以帮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对拓展人脉有一些帮助。
如果你想往ESG方向发展,可以尝试参加线上的论坛,绿光不定期有推出一些讲座,可以通过线上的活动去认识细分领域的很多专家。在你的职业生涯早期,播种下这些人脉资源的种子,在中后期你求职的阶段,这些人脉关系会更成熟,那个时候再说服雇主来雇佣你会更可行。
Q:
相关的专业会有门槛吗?比如对跨学历或交叉学科的背景要求
这取决于申请的职位类型,雇主的背景。国有的和一些民营的金融机构一般会要求金融相关的证书例如CFA\CPA\ACCA。有些头部的公司会卡学历只认某几所学校。国际化的巨头公司反而在甄选人选的时候更侧重多元化。对于PEVC投资行业,我认为GPA是直接反映你的学习能力、智商这些等等,GPA往往是必须要看的,其次是看你之前的行业,是不是在相关行业累积了一定的经历,有没有1-2个不同行业,交叉行业的经历。
Q:
有没有比较推荐的常规职业发展路径,比如ESG投资投行、业务战略咨询,从那个开始入手比较好?
这三个方向的差别还挺大的,我推荐从ESG开始入手,这个行业在国内还比较新,在发展初期,需求大于供给,毕业之前如果可以积累一些ESG相关的实习是很大的优势,因为来自社招的竞争也没有那么大。管理咨询公司现在也开始逐渐设立ESG咨询模块,因为这几年企业方的需求增多了。投行的工作模式相对结构化,战略咨询对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有帮助,但是要对行业产生深度的洞察还是需要沉浸到某个行业里,get hands dirty,去行业积累经验。
# 欢迎加入绿光青研社ESG Group
ESG作为可持续融资的新兴理念,相信对很多青年大学生未来职场发展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欢迎各位对ESG感兴趣的青年,加入绿色光年青年研究社ESG小组!让我们一起结合真实商业案例、探究国内外典型ESG案例、依托专业和权威机构研究成果,逐渐塑造自己ESG知识结构和训练实际操作能力。绿光青研社依托世界基准联盟(World Benchmarking Alliance-WBA)发布的六大基准排行榜的内容进行了实时发布,欢迎了解:
社会基准排行榜
食物与农业基准排行榜
气候与能源基准排行榜(请关注:世界基准联盟|交通运输基准排行榜2022)
自然基准排行榜(请关注:世界基准联盟在COP15期间发布自然基准排行榜2022)
数字包容基准排行榜(请关注:PBL招募丨数字包容-不同的人打开健康码需要几步?)
金融系统基准排行榜(请关注:世界基准联盟|金融系统基准排行榜2022)
如果你对ESG理念非常有兴趣,有独立研究和快速的学习能力,以及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欢迎你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绿光青研社!
我们将在一周内通知你初筛结果,如通过会与你预约笔试时间,笔试通过之后在一周之内与你预约面试时间。我们有大量ESG存货选题等待求知欲和分享欲旺盛的你加入探究团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