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舟帆:宋家台村的知青岁月(下)

舟帆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宋家台村的知青岁月(下)


  舟帆


        黑夜壮胆走坟地       


  一天下午,区知青办在小板区召开各知青队负责人会议,作为先一知青队的副队长,我一人步行十多里赶到区里开会。散会时,天已擦黑。这是冬季,天黑得早,区知青办本来要留路远的人住一宿,但我觉得不方便,回知青队也就十几里地,决定还是赶回知青队。       

  出门时,他们说,有条近路可走,要近二、三里地,但要经过一片坟地,你怕不怕?我问他们有没有人一起走?他们说:没有人,都不愿意从那里走。当时年轻气盛的我眉也没皱一下,爽朗地说:那怕什么!他们说,天黑,又没有手电筒。我说,不怕,天上有星星。于是与他们分手后很快出发。走了半个多小时,果然遇到一片坟地。坟包分布得有些零散,中间依稀辨得出有小路。由于天冷又有风,一个人孤零零走在坟包间,不想不怕,一想,还真是有点心慌,加上没吃晚饭,肚子也是空的,我不由得皱了皱眉,硬着头皮急忙往前走。

晚上走夜路,累的不是眼睛,因为天黑,眼睛睁再大也看不了多远,累的是两个耳朵。记得有人说:当眼睛不好使的时候耳朵会变灵。这话不假,可能是我紧张的缘故(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耳朵除了能听到本不大的风声中有怪声外,还能听到脚步声,虽然我走路脚步很轻。除了脚步声,还能听到呼吸声和心跳声。特别是我有意停下来的时候(问我为什么会停下来?鬼才知道!)。我怎么会刻意停一下?应该是本能反应吧,我眉头紧皱,突然脚步一停,感觉自己毛孔倒竖,心脏仿佛也停止了跳动,肯定的是那一瞬间没了呼吸,这一切都源于我耳边突然中止的脚步声。突然停止的脚步没容我多想,伴随着一声不算大的“哧溜”声,然后是我一声已经变了味的“啊!”人差点吓晕。一只什么小动物从我腿边跑过。把我吓得不轻,身上冒出冷汗,后背心发凉。   



   我没有时间做选择,唯一的举动是猛地转回头看有什么没有,然后又猛地转回来,再从另外的方向转回去,此间还没忘了尽可能地用眼神瞄过四周,但什么也没有发现。越是心急,越出问题。走着走着,我感觉不对,似乎迷路了,原来已走出坟地,前面白茫茫一片。怎么回事?我突然大叫一声:“有人吗!”四周除了我叫声的回响,不远处惊起几只鸟鸣和扑腾声。因为天黑,加上我心里害怕,白茫茫一片没看清,原来那是一处堰塘,如果再往前走一步,我会掉进这堰塘里。事不迟宜,也没细想,我立马掉头朝右边一块甘庶地跑过去,完全是没目标,碰运气瞎(吓)跑的。约摸跑了十来分钟,穿过甘庶地,看见远处有类似村落的黑影,才放心走了过去。       

   回到知青队,我已是饥寒交迫,伙房给我留着饭菜,赶紧用开水泡了泡,狼吞虎咽吃了起来。两钵饭,半碗辣椒炒咸菜,被我吃了个精光。当知青们得知我从坟茔地走回來时,都很惊奇,说那地方白天都很少有人走,别说晚上了。你还真是胆子大,不怕“鬼”。我哪里是不怕鬼!天黑路远,又冷又饿,中途自己吓唬自己,吓了一大跳。虽然慌不择路,好在没有出错。  

  话说回来,经过了这次夜走坟茔地,我才真正明白“世上无神鬼,尽是人在闹″这一至理名言,是“不信则矣”,如果信了就会吓倒自己。 

           

      发誓做好代课教师          


  下乡第二年,端午节刚过,知青代队干部找我谈话并通知我,东庙公社所在地的“八市中学”缺一名老师,让我去代两个学期的课。 做代课老师不仅离开了做农活,而且能拿到壮劳力的工分,每月还有几元的教学津贴。但是,我却十分犹豫,一是自问:当老师我行吗?二是这一去代课,可就要离开知青队和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心中很是不舍。见带队干部没有商量余地,我只好答应去代课。       

  带着愉悦又兼有几分忐忑的心情,我来到了八市中学,投入到新的环境和氛围中。 八市俗称八子垴,学校建在蜿蜒曲折的天门县河边,涓涓河水东与卢市相接,南与小板相依,西边是流水潺潺的杨林口,与竟陵相连。那时河水清辙,上下游轮船帆船来往频繁,环境优美,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县河吸引着附近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前来嬉戏、洗衣。学校靠左面有一条不算宽的大路,是老师和同学上学、放学行走的必经之路,右面则是操场,是老师和同学们活动、打球健步的运动场地。 

        我虽是高中毕业生,但从小学四年级后到高中,都是在那十年动乱中渡过的,在那样糟糕的年代中,我只能靠自学。 刚去学校不久,学校分工让我教初中一年级的数学,物理两门功课。当我接到任务后,心里极为忐忑,顾虑重重,我能胜任吗?尽管学校对我寄于厚望,可我深知我到底有多大能耐。 为了不辜负学校的希望,我暗下决心,发誓做好一名称职的代课教师,绝不给自己丢脸,让事实说话。
       1975年,那时正值教育回潮,学校抓教育质量,初中数学,主要讲实数、三角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初中物理主要讲力、简单机械、浮力、半导体、无线电基础等等。一些定理定律现在也没忘记。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节上初一的数学课,讲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那时,我不到20岁,突然站上教室讲台,还真有点紧张,摸不着北的感觉,但随着对应用题的分析,讲解,求证,全神贯注的引导启发学生与我互动,当学生们慢慢听懂,理解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规律时,我的紧张情绪也就抛在了脑后。

       第一节下课,我如释重负轻松走出教室时,发现教室外有校长,贫协委员(那时学校聘请的专职人员),教导主任们都站在门外,隔墙听了我一堂课,这让我吃惊不小。课后,他们给我的建议是:别紧张,声音放小,速度慢一点。 



      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多忙,我每个月都抽空回城关,去城关中学找以前曾教过我数学、物理的老师求教。我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记着学习笔记。因为机会难得,我也牢牢地抓住契机学习。 


  凭心而论,我的物理数学基础应该是可以的,但毕竟以前学的东西有限。通过老师们再讲解和自学,确实学到了不少过去没学懂或没学到的知识。回到学校后我又潜心钻研、认真对照笔记,真正理解、弄通、搞懂后,我又亳无保留地把所学知识认真传授给学生。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和学校老师们互通有无,在工作中如遇到不会的问题或疑难杂症,及时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别的老师遇到什么问题,我也会尽自己所有,帮助他们解疑释惑。 正是自己刻苦努力,尽职尽责,认真教学,课堂上讲题活跃(启发式),加之学生听的仔细,理解透彻,教学效果还不错。据后来老师和学生们对我的评价是,这位小舟老师还有两把刷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和这里的同事们相处的比较融洽,忙时同事们在一起紧张有序的工作,闲时侃侃大山,打打篮球或乒乓球。 说句实话,很快我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喜欢这些和我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喜欢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了。

  八市中学代课任务完成后,我回到先一知青队。屁股还没坐稳,大队宋书记匆匆忙忙找到我,让我到大队小学去代课,这样,我又回到了宋家台村,因为大队小学离宋家台村也就一里多路。 每天上完课,批改完作业,我都会去宋家台村,在老队长屋里坐坐,在宋家兄弟们那里聊聊,或者看看学生们,辅导一下他们的作业,乡亲们很欢迎,也受到了他们的好评。


  三年后,我离开了知青队,离开了我的第二故乡,离开了那些曾真诚帮助过我的人们,但宋家台村的湾湾水水、一草一木,纯洁善良乡亲们的一眸一笑,不时在我脑海里浮现。几十年来,我一直怀念着那里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

  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是不可以被人们淡忘和磨灭的。作为知青这一群体,它是时代的特殊产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昔日的少男少女,如今已是饱经风霜,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知青们在为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磨砺了自己意志,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品格,让我们终生难忘。



(全文完·上下集摄影均由舟帆拍摄或提供)


                2019.7.6于武昌两湖院


                                 (责编:皇尝饼)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舟帆:印象喀什

舟帆:隆中情思

舟  帆:皇帝与诗人

舟 帆:“五七指示”下的城关中学往事(1972-1974)

舟帆:远去的书信

舟帆:收音机

舟帆:端州赏砚

舟帆:古人的题壁诗

舟帆:“徐九经”朱世慧的艺术人生

舟帆:想起婆婆的鞋样子

舟帆:舌尖上的乡愁

舟帆:我的家乡天门龙潭湾

舟帆:天门方言趣话


公众号近期文章链接:

凯风寒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剧

张明:唐河男儿下竟陵

白守成:荷韵(上平十五韵)

飞鱼:戏痴父亲

小熬浆糊:荆门断忆

杏 黄:心的炼狱(叙事诗)

丁存宽:长篇乡史连载:永漋纪事(结束篇)

棉花格格:絮儿飘飘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