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社会实验室 | 人们会更多帮助高权力者吗?

朱可可 苑明亮 亲社会实验室 2022-04-26



科研成果




Coco有话说


古语云:附骥尾以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一般认为,高权力者总能惠及亲属或下属,因此,人们会向往与高权力者有更密切的关系。亲社会行为是增进关系的一种途径;但另一方面,高权力者又被认为是资源的占有者,玉汝于成,有更强的能力从容应对问题,很少陷入困境而需要别人帮助。那么,人们是对高权力者更多亲社会行为,还是对普通人更多亲社会行为呢?


对有权力者惠而不费的人情往来,可能带来潜在的收益,因此人们对与高权力者来往乐此不疲;但另一方面,掌权者多资源和渠道解决自己的问题,且人们也要为尊贵者隐瞒弱点。两者是相互矛盾的,民众会如何对待高权力者呢?会更多帮助他们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待高权力的亲社会行为有差异吗?



依据同情-利他假设和个体追求社会公平的动机,人们会帮助那些唤起自己同情和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而高权力者很难唤起他人的同情,因为高权力者常被认为有足够的资源和渠道去解决问题,处于优势地位,不容易陷于困境,因此人们会对高权力者表现出更少的亲社会行为。


但是社会交换理论互惠视角却认为,亲社会行为会带来报酬和互惠,也就是说,人们愿意帮助那些更可能给自己带来潜在收益的个体,因为与高权力者通过亲社会行为来维持和建立关系的潜在收益更高,因此人们会对高权力者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此外,文化也可能影响人们对高权力者的亲社会行为。一项在印度(高权力距离)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实验室情境的短期互动中很少合作;一项来自66国数据的研究表明,权力距离和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因此,由于不同文化下的权力距离不同,或许个体对高权力者的亲社会行为也不同,权力距离高的文化下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或许更少。


但从另一方面看,高权力者往往有更多的渠道和资源,交好高权力者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潜在收益,所以,在高权力距离的文化背景中,人们也可能更有动力通过亲社会行为建立和维持与高权力者的关系。



上述两方面的观点显然是对立矛盾的,但又各有一定的道理。我们通过对中美两国共893名参与者的研究,探讨受助者权力特征是否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文化差异是否会导致个体对不同权力特征的人表现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不同。


为验证受助者权力特征假设,研究中所有问题的设置仅对象(高权力/低权力)不同,其余相同。


研究采用的所有材料都由研究者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再由另一位研究者回译成英文,经过反复讨论商议,保证了研究材料的中英文版在语义表达上基本一致。


中国被试均为高校大学生,完成纸质版问卷;美国被试由学生和工作人士构成,他们通过MTurk数据公司在线填答了问卷。我们操纵的研究条件主要是将受助者分为高权力者与普通人两种;然后测量中国被试与美国被试在这两种实验条件下的亲社会行为。


中美被试指向普通人和高权力者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如下表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被试的年龄、性别和身份(学生vs.工作人士)后,受助者权力的主效应显著p<.001),人们对高权力者表现出更少的亲社会行为。这一方面说明高权力者总是表现得威严强大,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很难唤醒他人的同情;另一方面,高权力者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人们可能会觉得资源分配不公,这也会使得人们对既得利益者(高权力者)有内隐和潜在的恶意和敌意。


其次,我们看到文化的主效应显著(p<.01),在高权力距离的文化背景下,个体对高权力者表现出更少的亲社会行为,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因为在高权力文化中,对于高权力者的亲社会行为,例如接济很可能被视为是对高权力者威严和权力的损害,因此人们对高权力者的亲社会行为会更加谨慎。


最后,受助者权力与文化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p=.111)。说明受助者权力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相对普适的。总的来说,与普通受助者相比,中美被试都倾向于更少帮助高权力个体从亲社会行为总量上看,中国被试比美国被试的更少



我们的研究发现受助者的权力特征是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相比普通人,高权力者更少获得他人的帮助;不同权力距离的文化也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高权力距离文化的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更少。换言之,高权力受助者在高权力距离的文化中,也更少受到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研究被试基本都是90后,他们相对而言拥有更平等、更自由的成长环境,以及受到家长的溺爱等独特的成长模式可能也对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也许他们更加自我中心,对高权力者不像父辈一样敬畏和尊重。


总之,目前的研究结果虽然显示人们更不愿意帮助高权力者,但其深层原因或心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简介

傅鑫媛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教师

苑明亮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读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Fu, X., Padilla-Walker, L. M., Nielson, M. G., Yuan, M., & Kou, Y*. (2020). The effect of target's power on prosocial behavior: A cross-cultural study.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4.

DOI: 10.1080/00223980.2020.1845591 

推文作者:朱可可、苑明亮、傅鑫媛

插图:郭震

编辑:彭重昊

排版:彭重昊

本文由亲社会实验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往期精彩文章

亲社会实验室 | 2020年度推文回顾

科研成果 | 青少年的生活目标与不道德行为

亲社会实验室 | 怎样促进老年人的积极社会互动

亲社会实验室 | 第三届亲社会行为传递研讨会圆满召开

亲社会实验室 | 相同的经历就能让你感同身受吗?

亲社会实验室 | 你所不知的“感谢”

亲社会实验室 | 业精于“嬉”:用好游戏“双刃剑”

文献选读 | 为什么我做好事却被讨厌

科研成果 | 早年生活压力与成年后决策偏好的关系

文献选读 | 人在做好事的时候,生理指标会有变化吗?

文献选读 | 幼儿会伪善吗?

科研成果 | 素旅行,蔬食与山水间的体验

科研成果 | 拥有充盈“自我”的人为什么可以减少不道德行为

热点评论 | 怎样的家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文献选读 | 诚实与伪善:人们为什么更厌恶“伪君子”?

文献选读 | 人以群分: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

热点评论 | 儿童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是家庭教育的新任务

文献选读 | 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基于经验取样法的研究

热点评论 | 如何告别僵硬的母子关系?

热点评论 | 幼儿入园“长假后遗症”怎么破

文献选读 | 人们为什么会“路见不平一声吼”?

好书推荐 | 群际互动中的亲社会行为

热点评论 | 爱心·信心·同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传递

科研成果 | 人们如何看待社会公平?来自社会阶层的视角

文献选读 | 智能手机,要说爱你不容易

热点评论 | 面对疫情,怎样把控自己的情绪

文献选读 | 挑食忌口影响社会生活吗?

热点评论 | 饮食·反思·关爱

热点评论 | 家校联合培养青少年法制意识和健康心理,反对校园暴力

2019年度推文回顾 | 一路走来,感恩有你

文献选读 | 从艾莎风潮看幼儿性别发展

文献选读 | 女性为什么喜欢八卦?

文献选读 | 感恩节·话感恩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怀念恩师章志光教授

科研成果 | 善待自己,对生活报之以歌

文献选读 | 学会与情绪相处,才会更幸福

热点评论 | 给孩子优质陪伴,与手机保持“距离”

文献选读 | 竞争与合作,生活必修课

文献选读 | 得到VS付出:哪种快乐更持久?

文献选读 | 得到想要的,你就幸福了吗?——幸福感的三种源泉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参加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赴台北参加学术会议

文献选读 | 被求助信息包围的你,为何越来越看似冷漠?

文献选读 | 不经意的问候,却能触动敏感的心弦

文献选读 | 你自认不凡,为何依旧悲伤?

科研成果 | 善行与感恩可提升服刑人员的幸福感

亲社会实验室介绍

亲知,亲善,亲仁


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原文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