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代钦教授: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给年轻数学教育研究者的建议

代钦教授 妙解之慧 2022-07-16

本公众号大约有300多篇优质讲座课件,可关注公众号后,查看历史消息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相应标题即可跳转阅读全文

人教社专家权威解读新教材:一至十章教材介绍课件

细节决定成败,考场各种突发问题应对36计,有备无患

李文革——“数学试题”命制技术(附两本命题书供参考)

建议收藏:高中各科思维导图汇总

小学重点知识思维导图汇总,语数英三科全(建议收藏)

10张思维导图,详解孩子学习中的10大坏习惯

初中:各科思维导图全汇总

数学科普知识讲座:神奇的圆锥曲线(含PPT)

史宁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标准(含PPT)

从核心素养到学生智能的培养(含PPT)

阅读提示


文章来源: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师大代钦教授的自述性文章《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文中代钦教授就数学教育研究者为何要读书、如何读书、读什么书作了精彩讲解,此文引用格式:

代钦.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给年轻数学教育研究者的建议[J].数学通报,2020(6):43-48.此文是代钦教授在2019年10月18日首届京师数学新课程与评价会议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其内容框架为:

1 引言

2 读书与思考

3 读书的方法与技巧

3.1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3.2 专读与跨专业读相结合

3.3 往前读和回头读相结合

3.4 单本读与多本读相结合

3.5 读中文与读外文相结合

3.6 学术性著作与非学术性书籍阅读相结合

3.7 读文献目录、摘要、导论和文献综述相结合

3.8 读书评

4 读书的注意事项

5 结语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给年轻数学教育研究者的建议

代钦 /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1、引言
我自己多年的学习研究经历以及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做研究的基本准备工作就是读书。博览群书,精深思考,是研究的基石。于是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何时何地读书和读书的感觉如何等诸问题常常萦绕在脑际里,但是从未整理成系统的文字的东西。值得庆幸的事,应曹一鸣教授之邀,为“首届京师数学新课程教学与评价会议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精心准备了报告,于2019年10月18日上午为参加会议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部分年轻教师作了报告。本报告中结合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研究阐述一些个人的认识,以供参考。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更是一种文化人的生活方式。科研论文的写作从读书开始,学习、研究和教学离不开读书,而且阅读大量的书。读书的多寡决定你未来研究道路的走向。
读书是一种乐趣,它不仅给人们带来新的知识,而且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读书使人的思维更加开阔,读书使人的思维更加深刻,读书使生活变得更有品味。读书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读书使人远离傲慢与偏见,读书使人明白山外有山。读书,使人们与古今中外的先贤哲人自由交流。简单讲,阅读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
研究都是从零开始,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奠定一定的基础后才有可能出成果。读书一直伴随着科研和教学活动。读书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需要良好的习惯和自觉意识,读书需要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2、读书与思考
通过阅读才能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了解相关学科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学习和研究,阅读大量文献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无法回避的。
如,恩格斯关于数学的定义,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文的开头就写道: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很多人认为这是恩格斯的独创,原因在于阅读相关著作的量不够。当解读该定义时要探寻其前因后果。恩格斯的这个定义有两个历史条件。首先,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数学是研究抽象的量科学”之定义。亚里士多德也是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定义。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创立了“数学”这个术语,它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历史上简称“四艺”。毕达哥拉斯学派分别说明了“四艺”的四个要素:算术是研究不连续的量,几何是研究静止而连续的量、天文学是研究连续运动的量、音乐是研究间断连续的量。总之,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皆为研究量的科学,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没有对“四艺”整体给出阐明,即没有阐明数学究竟是什么。后来亚里士多德根据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四艺”的四个分支的界定,给它下了总体的定义:数学是研究抽象的量的科学。他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之间的各要素均看作量。其次,笛卡儿创立解析几何,结束了自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无理数以来的几何学和算术(代数)两千多年分道扬镳的局面,揭示了几何和代数的内在统一性,开辟了数学的新纪元。恩格斯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和近代数学定义了数学。
又如,我们阅读关于数学教学中的反思、问题解决教学方面的论文时发现,不少研究者回溯这些课题的前期研究状况时仅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美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等学者的相关论著,给人印象就是反思、问题解决教学等重要课题是杜威、波利亚和弗赖登塔尔开辟的。事实上,稍微有专业阅读的人都知道,这些问题的起源都可以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找到,而且有不少精辟论述。但是多数研究生不了解这些历史事实,过度依赖“知网”,他们论文中的观点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犹如建造在沙漠上的高楼大厦一般。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读书太少。
我们经常讲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事实上,这句话并不是牛顿第一个说的,而是中世纪法国修道院院长夏尔特的贝尔纳(Bernard de Chartres)首先说的[1]。不管是谁第一个说这句名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至理格言告诉我们,每一人的学习和进步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著作是往巨人肩膀上爬的最佳途径。
阅读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长期的阅读计划。作为研究生,每天可以阅读一篇小文章或者阅读一部著作的一小部分内容,这样每个月可以阅读三十篇小文章或者一两本著作,一年下来可以阅读几百篇小论文或者十几部书,硕士和博士生几年下来就可以阅读近千篇文章和五十本以上书籍,这样你就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小知识人和小专家。这对你以后生活和工作中起到巨大作用。你能够成为有学问的老师、爸爸和妈妈,更远的将来你就是成为有学问的爷爷、奶奶。如果绝大多数研究生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对你个人、学校、单位甚至对整个国家是一件好事。
根据每年的相关报道,俄罗斯平均每人每年阅读16本书,日本人和英国人紧跟其后,美国排名也在前列。这也是他们国家的科学、经济、文化教育先进、综合国力强大的一个关键因素。相比之下,中国人的阅读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作为研究生我们可以问自己在一年里是否完整地阅读了16本书?这个问题用不着我来回答,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数。为什么出现读书少的情况?原因很简单,我们从小在考试文化环境下成长,每天都在围绕各种考试转,很少有闲暇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久而久之看书的人少了。
古今中外专家学者对阅读的重要性提出了很多见解,如英国伟大的诗人拜伦说过:“要有独到的见解必须多思考少阅读。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学会思考以前势必先阅读。”又如,贝尔纳也说过:“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就是说,有些人阅读了几本书之后,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会使他将一知半解的东西当作知识的全部来看待,结果已知的东西就变成学习的障碍。再如,古希腊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他要求人们认识自己,内省,反思。他指出:“若想认识自己,就必须认识自己的灵魂,尤其是它的神性部分。”认识自己的灵魂,就是要有明确的自我概念。所以,作为研究生,应该有清晰的自我概念,每时每刻要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要好好读书。
阅读要有问题意识,正因为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所说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2]这样,问题也是我们学习研究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习研究是盲目的,只有问题而不学习也是空洞的。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早就说出这个道理,那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观察和思考后才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凝练思想的过程。正因为这样,爱因斯坦曾经提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回顾数学发展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与毕达哥拉斯定理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应用之间产生的矛盾、古希腊几何学三大问题、欧几里得第五公设、贝克莱对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的批评、罗素对康托尔集合论的质疑等等无不如此。
读书要有批判性。批判性就是带着思想和问题去读书。这叫做用心去读书,而不是仅仅依靠视觉去读书。读书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超越自己原有的思想模式而创造新的思想。如果没有思想,那么知识最多只能停留在技术和经验层面上,永远也升华不到思想和理论层面。有自觉意识、开阔而深刻的思想才能把各种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创造新的知识和提出新的思想。
读书的问题意识之更重要方面是要有怀疑或质疑的意识。没有这种意识,读书就没有方向,没有提升。如,古希腊文化的先进性在于它的怀疑意识,后人怀疑前人的观点、学生怀疑老师的观点(如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产生思想分歧时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同时代的人互相质疑各自的观点,并进行考证或辩论,提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观点或建设性意见,这积极地促进了人类思想史的发展。简言之,多读书才能看到他人思想的精华和问题,才能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见解,这就是理性精神的真正体现。
3、读书的方法与技巧
书浩瀚如烟,然人生有限。因此读书方式方法要讲究,选择一个合适的读书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简要介绍8种读书方法。
3.1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先精读经典著作,然后以精读为主线进行泛读。精读某一专业的重要著作后,可以泛读相关的论著。如,精读美国数学家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后,可以泛读其他学者的数学史著作。
精读是最基本的,没有精读就不存在泛读,泛读并不是囫囵吞枣的意思,泛读的质量取决于精读的水平。
就数学教育专业方面而言,要精读的著作有很多,如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有关著作、有关纲领性数学教育文件和数学史的代表性著作等。
G.波利亚是美国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的数学教育著作自1945年《怎样解题》诞生以来,《数学的发现》《数学与猜想》等著作陆续问世,世界上各国翻译出版,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堪称数学教育的经典中的经典。波利亚的这些著作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回顾与反思、课题学习和探究学习理念等汇于一身,是初步进入数学教育教学研究领域者的最佳学习文献。作为数学教育世界名著,这些著作在中国也有多种版本,就《怎样解题》来说,有1948年中华书局《怎样解题》(周佐严译)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涂泓、冯承天译)版本和《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版本、台湾远见天下文化出版社的《怎样解题——教你成为思考·分析·解题的顶尖高手》(蔡坤宪译)版本。就《数学的发现》而言,有科学出版社的《数学的发现——对解题的理解、研究和讲授》(第一卷由欧阳绛译,第二卷由刘远图、泰璋译)版本、台湾九章出版社的《数学发现》(编辑部译)版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数学的发现》(2卷本,刘景林、曹之江、邹清莲译,1979年)版本,后者由科学出版社于2006年重新出版。《数学发现》还有蒙古文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就《数学与猜想》而言,有科学出版社的《数学与猜想——数学中的归纳和类比》《数学与猜想——合情推理模式》(李心灿、王日爽、李志尧译)版本、福建人民出版社的《数学与似真推理》(杨迅文、王学沂、王成钦译,1985年)版本、台湾徐氏基金会的《数学与逼真推理——数学上归纳法与类比推理之应用》《数学与逼真推理——逼真推理之模式》(田成峡译,1979年)版本。这些版本的翻译名称不尽相同,虽然翻译对象相同,但是表达的意蕴有所不同。罗列这些不同版本的目的在于,使年轻的研究者们认识、掌握波利亚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之实质和数学教育教学思想的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了解不同文化和语境中表达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是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者,他的著作《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和《数学教育再探——在中国的讲学》也是必读的经典著作。
前苏联的数学教育研究具有扎实、严谨的独特性格,当时对世界数学教育研究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的影响达到几代人。认真阅读前苏联的数学教育著作对更好地认识中国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80年前后的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有很大裨益。如,奥加涅相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法》、斯托利亚尔的《数学教育学》、克鲁捷茨基的《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学》、弗里德曼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原理》和斯涅普坎的《数学教学心理学》等著作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仅摭取了被翻译进来的国外部分经典著作,没有介绍其他原著。除国外的经典著作外,还有一些国内的重要著作也需要认真阅读。如徐利治、钟善基、曹才翰、丁尔陞、张奠宙、郑毓信、王梓坤等著名学者的数学教育论著。
3.2 专读与跨专业读相结合
数学教育是一门与数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具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交叉学科。纯粹的某一学科很难存在,某一学科都是在一种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对学习者和研究者提出了高要求,除熟知数学学科以外,还要通晓其他相关学科与数学的关系。所以,专读数学教育专业书和跨专业阅读相结合是必不可少的。
先读专业书,同时也可以适当地阅读跨专业的书籍,这样能够对不同思想方法进行比较和整合。如,当研究儿童学习数概念的问题时,需要认知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就要求除研究数学中的纯粹数概念的同时,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视角去学习皮亚杰的儿童数学心理发展理论(如《数学发展心理学》和《量的发展心理学》),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去阅读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丁由译)之第五章、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李幼燕译)和美国数学史家丹齐克的《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有两个版本)等著作。
概言之,学习和研究中不断地关注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对研究视野的扩展、思路的畅通和认识的加深均有好处。
如,可以阅读罗素的《西方的智慧》(该书概述了西方的文明史)、卡西尔的《人论》(该书基本观点为人是符号动物)、怀特海的《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基于卡西尔的人是符号动物之观点,阐述了数学的文化特性等问题)、彭加莱的《科学与假设》《科学与方法》《科学的价值》、达芬奇的《笔记》、帕乔利的《神圣比例》等。这些著作对数学教育和教学都有直接和间接的理论参考价值。
3.3 往前读和回头读相结合
在读书的过程中对的书内容的理解取决于读书者以往的读书基础和阅历,可以说读书有历史性和灵活性。回头阅读已经读过的一本书或者某一部分内容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回头读已经读过的内容;第二种情况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可能过了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过了几十年后再回头该书的某一部分或者整本书。
先往前读一本书,过一段时间再回头读已经读过的书籍,这样会有另一番情趣和体会,意识到自己的认识在提高,视野在扩展,真正体验到读书学习的乐趣。
在什么情况下回头读一本书?有各种可能,如:(1)你非常喜欢的读过的一本书,可以回头读;(2)你过去读的时候没有完全读懂或者理解浅显的书;(3)需要核实文献信息或观点、想引用某一文献的时候。
在我的读书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回头读的情况。例如,1987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书店购得卡西尔的《人论》(甘阳译,1985年)之后,慢慢细读,在有些内容下面划线或在旁边写了一些文字,有所收获。由于当时个人的知识结构和阅历根本不可能完全读懂该书的内容,所以说只能“一知半解”或者“有所收获”。2017年逛书店,发现《人论》(2017年精装版)有新的精装版本刚刚出版,于是买来一本,重新读《人论》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难于控制,集中精力几天就从头到尾阅读完了,受益匪浅。这次回头读的时间跨度近三十年,有些漫长,但是对《人论》的理解从“有所收获”到了“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再读。第一次阅读时对《人论》中关于数学第一次危机时就简单地认为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无理数后引起了数学的危机。没有再深究为什么无理数的发现引起数学危机、为什么叫做“危机”等深层次的问题。但是,现在再读《人论》的这一段文字后,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另外,卡西尔的《人论》中多处论述了符号与数学发展之间的互相促进关系。
3.4 单本读与多本读相结合
一般来讲,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读完一本书再去读下一本书,单本单本地读。但是在读学术著作或科普著作时单本读不一定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单本读和多本读相结合更好一些。诚然,先决条件是读书要有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和资源。先读某一本书,也可以同时交叉地阅读几本书。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1990年前后,当时除前苏联数学教育论著翻译版本以外,欧美等国家的数学教育著作的中文翻译版本极为稀少,加之数学教育研究尚未得到人们的重视,数学教育国际交流刚刚开始,某校某个学者出国参加学术会议都是特大新闻。因此,偶尔出现欧美国家的数学教育著作后人们就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阅读。如当时翻译出版的波利亚的《数学的发现》《数学与猜想》、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的《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等著作,还有《数学通报》上翻译介绍的国外数学教育情况、《数学译林》上刊发的数学教育论文等,皆成为当时数学教育理论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良师益友。尤其是1990年《国际展望:九十年代的数学教育》的翻译出版,给人们带来了国际数学教育研究动态和各种观点的新消息,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国际展望:九十年代的数学教育》中文版出版之际(东北师范大学孙连举老师提供信息),我第一时间到北京在九章书店购买该书并认真阅读,同时也阅读了日本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广中平佑的著作《创造之门》(中国华侨出版社,郭友中、高明芝译)中文版和《数学译林》上的一些文章。对这些论著的夜以继日的阅读,逐渐地从当时的“教材教法”摆脱出来,有了不成熟的新的一些想法。在读几本书的过程中,将《创造之门》和《数学译林》论文中的有些重要内容抄录在《国际展望:九十年代的数学教育》的扉页等空白处,并且经常拿出来欣赏其内容。
又如,张奠宙先生是中国著名数学家、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和数学科普作者,他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读张奠宙先生的《数学教育经纬》时,需要同时参阅一些中国文化史或思想史方面的书籍才能很好地理解其内容,如可以同时阅读侯外庐的《中国思想史》、李泽厚的相关著作、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教育思想史方面的著作。甚至可以同时阅读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和朱熹等思想家的著作。
3.5 读中文与读外文相结合
读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之后,阅读外文专业书是必须的,只读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阅读中文专业书的同时也要适当地阅读有关外文专业书籍。有些同学认为,过了外语级别考试之后才可以阅读外文专业书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外语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阅读外文书籍,外文阅读和考试水平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不是通过级别考试后再过来阅读外文文献,而是要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读外文文献,边学边读。有很多这样的生动例子,如国学大师王国维于1901年至1902年翻译日本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藤泽利喜太郎的《算术条目及教授法》时,一边学日语一边翻译,一边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这本书是中国在清末翻译引进的第一本数学教育理论著作。又如,中国现代数学先驱傅种孙翻译罗素的《数理逻辑》时,其英语水平也没有达到能够翻译哲学著作的水平,但是在边学英语边学数理逻辑的过程中完成《罗素算理哲学》,这标志着数理逻辑这个新兴学科在中国的落户扎根。正因为这样,当时有人在《现代评论》上撰文抨击傅种孙先生[3]。阅读外文专业书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当阅读第一本外文书或一篇外文文章的时候,需要很长时间,第二本书的阅读需要稍微少一点时间,第三本、第四本之后需要和阅读中文书差不多少的时间。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就可以了,没有别的捷径。数学教育方面的外文书籍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3.6 学术性著作与非学术性书籍阅读相结合
在国内硕士研究生仅围绕自己的专业读书和为应付考试而读书,阅读专业外的书籍或非学术著作很少;国内博士研究生围绕自己选题、发表论文和导师的课题读书,很少顾及非专业非学术的书籍,更谈不上阅读这方面的书了。这不是研究生期间出现的问题,而是从小学开始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每一个研究生应该清醒认识自己所处的处境和责任,有意识地打破这种僵局,专心阅读专业书籍以外,适当地阅读一些非专业、非学术性的书籍。应该知道,非学术性并不是没有思想性。特别是,数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王国维、蔡元培、罗家伦、胡适、梁漱溟、梁实秋、林徽因、竺可桢、杨振宁、李政道等名人的一些随笔文章,也可以阅读一些国外名人的科普著作、文学作品等。
在这方面老一辈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如,傅种孙、华罗庚、陈建功、苏步青、谷超豪、徐利治、齐民友、王梓坤、丁石孙等老前辈的论著中,可以发现他丰富的阅读情况。
3.7 读文献目录、摘要、导论和文献综述相结合
无论是在过去和现在阅读所有书籍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现在的信息时代知识的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对每一个读书人来讲选择和判断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是一种挑战。因此,在时间非常有限或没有必要全文阅读的情况下,可以浏览有关文献目录或论著导论、前言、摘要和文献综述等,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议论文集的目录和摘要、硕博学位论文目录和摘要;
(2)暂时没有时间阅读一部巨著的情况下,先可以阅读其导论或前言。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四卷本,全部阅读的话花很长时间,所以可以阅读70多页的导论。
(3)阅读好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有各种各样,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如,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研究华人数学教育的系列著《华人如何学数学》(范良火、黄毅英、蔡金法、李士锜主编)、《华人如何教数学》(范良火、黄毅英、李士锜、蔡金法主编)、《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王建磐主编)中的多篇综述性的文章。
3.8 读书评
所谓书评就是读者对某一著作的评论性文章。专业期刊上经常刊登书评的文章。如《中华读书报》《读书》《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数学译林》《数学传播》(台湾)等各种报刊上刊登书评文章,都可以去阅读。除此之外,经典原著的译本的译者序一般来讲也是非常好的书评。
4、读书的注意事项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书籍的丰富性已经大大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在人有限的一生里不可能阅读那么多的书,但是书还是要读的。读书是一种内心世界的调节和修炼的活动,它需要呵护和保养,这样才能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因此,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事项。
(1)读书要有选择性和目的性。要选择具有正确思想导向的、在以后的岁月里能够带来正能量的书。在这种读书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地培养你的良好的判断力和选择力。读书不要轻信别人的“这本书不用读”“他的书没有必要读”“这本书过时了,不用读”等“不用读”“过时论”的建议,而要用自己的脑子去读书,因为每一个读书者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所以传递的信息也千差万别。
(2)读书不要急功近利。读书是循序渐进的、一点一点积累的过程,是一种静静悄悄地自我提升的行为。
(3)读书要拥有自己一定数量的书籍。仅仅依靠图书馆、电子书等公共资源的书籍是不够的,自己花钱购买一定数量的书籍是必须的。自己的书,可以反复地阅读,自己的书是可以在它上面写一写感想、体会或批注之类,这样为以后再次阅读提供方便。
(4)读书要作简要的笔记。读书多了忘记的也多。因此适当地作笔记是有必要的,可以记录书籍的要点和思想精髓。久而久之,这些知识和思想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也许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能量。
(5)读书要有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激情。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趣。兴趣使人产生灵感;兴趣使人产生对学习和生活的激情;甚至兴趣会改变人生。激情是四通八达的道路,条条道路通向激情。兴趣和激情像鸟的两只翅膀一样,缺一不可。读书的兴趣与激情必须是浓厚的、持续的,这样才能读懂一本书,才能超越自我。
(6)读书要有自信与忍耐。刚开始阅读专业书和理论性较强的书籍的时候,往往感觉到特别抽象、进度缓慢和苦涩,甚至想放弃它。因此,读书需要细嚼慢咽、反复思考,慢慢地吸收消化。读书要有自强不息、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读书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不能弄虚作假,要踏踏实实地读书。读书,是我们终身学习和成长的最佳途径!
5、结语
读书就像淘金一样有吸引力,也有困难和艰辛。正如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所言:淘金者挖遍大片的土地,而得到的黄金却为数不多。

注释:

[1]李军.跨文化美术史年鉴(1)——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9:3.

[2]Howard Eves.数学史概论[M].欧阳绛,译.台北:晓园出版社,1993:1.

[3]请参阅:苏日娜,代钦.傅种孙译著《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J].数学通报,2014(4):41-45,48.

代钦教授讲座:复兴中的中国数学教育:如何理解复兴

代钦教授:数学文化课(含PPT)


(代钦教授)


更多优质资源可关注公众号后查看历史消息,妙解之慧由陕西西安孙冰钰老师创建专注分享初,高中数学优质资源,旨在服务于全国师生,让更多朋友受益。平台所选文章贵在分享,公益传播,尊重原创文章,公众号前会注明作者姓名,来源,如不当,请文末添加微信联系处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公众号妙解之慧(ID:WanZhuanShuXue1)及作者信息。

家里父亲种植猕猴桃有20多年了,每年会留一些发给朋友,其余的在地里直接卖给商贩,今年的猕猴桃在8月中旬成熟,鲜果早上摘中午装箱下午快递发走,全国包邮,桃味有保证,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如果卖给商贩了,价钱贵了不说,桃味最后如何就不知道了,为了长时间保鲜,总的加点什么吧想了解的朋友,可添加微信:3305796992备注:猕猴桃。就可以实现:果园——快递——开吃。陕西西安孙冰钰欢迎各位朋友们详细介绍,请点下方链接阅读,了解。
陕西周至——绿色生态猕猴桃基地,诚招2020年全国代理





更多讲座视频,可点击下方相应标题阅读


往期精选文章回顾

近期优质文章汇总,点击相应标题即可阅读文章

数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试题汇总

代钦教授:数学文化课(含PPT)

题短情长:2019年高考前“温情减压版”数学试卷

2019高考13套高考题详细解析

2020届高考数学||考前指导

2020年高考数学最后一课(含PPT)

2020高考数学考前指导(最后一课)课件

高考考前最后一课:六大专题详解(含word)

毕业最后一节课,请求老师让我们上这样的课

2020届数学高考考前讲话(含word)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100个问题(含word)

考前看一看||中考数学备考策略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019浙江高考数学卷分析(含PPT)

大罕老师:寄语学生说解题

思想篇 数学思想方法应用(含PPT)

高考情景创新试题研究(含PPT)核心素养下抽象概念教学的情景设计考前注意事项(含PPT)柯跃海:高考数学试题情境的创设实践高考数学回归课本100个问题(含word)

高中数学2020年概率与统计培训视频

葛军:如何学好高中数学(PPT+视频)

开讲啦:张继平感受数学之美

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国华讲解高考数学命题

李海东:基于数学理解的数学教学(讲座视频+课件)

田刚院士讲座:数学内外(视频+课件)

老师,你教的东西有用吗?---教育的意义【值得观看】

袁亚湘院士的数学科普报告:数学漫谈,数学无处不在(附视频)

数学科普知识讲座:神奇的圆锥曲线(含PPT)

如何打磨数学试题 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华东师大博导汪晓勤:数学符号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

2011—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1卷文科数学分析(含文档)

2020年湖北二轮高考备考研讨会:精心备考,立德树人

2020年二轮备考线上直播:明确方向 高效备考(含PPT)

明晰2020年考情,有针对性目的性高效的备考(含PPT)

2020年二轮备考线上直播:导数双变量 不等式证明(含PPT)

2020年高考数学串讲:基础大题的风险归零(含PPT)

高考二轮复习数学讲义562页(含PDF)

高考三轮复习数学讲义72页(含PDF)

命题老师是怎么想的?(视频讲座)

2020届湖北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认识与思考(含PDF)
导数的应用: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含PPT)

新高考数学命题分析与复习策略

历年高考真题汇编<<函数>>共111页,570道题目

高考真题汇编:<<数列>>详解75页388道

高考真题汇编:<<导数>>204道小题

基于核心素养,突出数学理解:2020届概率与统计复习备考定位(含PPT)

近5年全国1卷试题分析,近3年文理8大专题分析及2020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含256页PPT)

初中几何辅助线做法规律总结共102条(含文档)

高考评价体系与高考内容改革趋势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数学命题方向和命题规律解读

高中数学十大必会基础考点(含PPT)

高考数学命题方向,二轮复习经验交流

袁亚湘院士《数学漫谈》报告全文(word)

高三复习建议:立体几何及空间向量(含PPT)

高考情景创新试题研究(含PPT)

坐标参数,数形桥梁;不等问题,转化护航(含PPT)

基于测评数据的初中几何推理教学之思考(含PPT)

2011—2019年新课标全国1卷理科数学高考分析及2020年高考预测(含Word)

人生几何,万物皆可几何

李尚志老师:欢迎进入高等代数课堂

李尚志老师谈教与学 | 第一课:黑发要知勤学早,线上课堂效果好

李尚志老师谈教与学 | 第二课:学生画龙,老师点睛

让命题研究成为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

含有绝对值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课标解读: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凸显数学基本思想(含PPT)

2010——2019年十年高考真题文理分类汇编(Word)

2020高考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含PPT)

高考数学压轴题的设计理念与解题策略(含PPT)

高考数学:全国卷的备考策略(含PPT)

初中数学:压轴题答题技巧(含复习方法)

两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中小学生将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

高考导数压轴题命题探索,解决策略及命题预期(含PPT))

2020高考命题组已经确定,披露2020高考数学命题步骤和方向的变化

《妙解之慧》优质学习资源汇总(建议收藏)

“我懂你”,用古诗词的23种说法,真的太美了!

高中数学:平面几何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高考全国卷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

23个经典的数列专题

新冠病毒相关高考考点及预测考题,强烈建议收藏!

新冠病毒相关中考各科知识点汇总(收藏学习)

揭秘数学和物理之间的双重“潜伏”

极值偏移与拐点偏移问题探究

林崇德: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课程与教材

高考数学概率统计热点解析(含PPT)

科学学法指导讲座课件(含PPT)

冯跃峰:数学阅读的三个层次

【中学数学】初中数学最经典的九大解题方法

章建跃:研究三角形的数学思维方式

10张思维导图,详解孩子学习中的10大坏习惯

高考大题专项: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压轴大题(含PPT)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创新:从有效教学到优质课堂(含PPT)

学习方法:高中数学靠“悟”不靠“练”,在于“走心”但不能“心走”!

章建跃: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附视频)

从《射雕英雄传》到《四元玉鉴》| 吉师数学文化讲座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郑鹉——2019年物理总结

都在谈错题本,但真正好的有几个

学习方法:“初一”始分上下,请转给初一的家长和学子!

学习方法:“初二”两极分化,请转给初二的家长和学子!

学习方法:"初三"天上地下,请转给初三的家长和学子!

数学:听课感觉能听懂,为什么一做题就蒙圈?

没方向、没兴趣、没自信?我的任教经历, 告诉你什么叫“空心病”

我用真心待数学,数学用针扎我心

“我数学怎么都学不好”想放弃的孩子!你还能再抢救一下

如何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

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怎么办?(超实用!)

赏析数学中的美,太漂亮了

数学的惊艳之美

自然中的数学 ▏这些自然界中的几何图形,足够惊艳孩子了

章建跃:注重数学的整体性,提升系统思维水平(含PPT)

初中数学评价与教学(含PPT)

章建荣:原创试卷命制揭秘(含PPT)

初中数学:角格点探究(含PPT)

如何打磨数学试题(含PPT)

如何命制数学模拟试题(可分享PPT)

史宁中——数学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教学(含PPT)a

数学教学——到底该教什么?
代钦教授:数学文化课(含PPT)

一: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数列型不等式的放缩技巧九法

高中物理:57张动图让你更好地去理解物理

2019年中国西部数学邀请赛试题解答与评析

应用基本不等式的 八种变形技巧

高中数学第一课:什么是数学?

李尚志教授:核心素养怎样考

近年高中数学答题出现的37种易错点,学生需注意

高中数学知识清单(连载):必修三

高考数学不等式解题方法汇总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点及例题

高中数学:最容易出错的十道函数经典例题,快来巩固吧!

高中数学:余弦定理的十种证明方法

高中数学:求最值常用的24种方法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考点知识点大全

建议收藏:高中物理所有公式大合集!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7大题型汇总

高中数学文化热点问题,文理通用

高中数学:正四面体的性质及应用

回归课本:高考前数学知识点自问自查

回归课本:高考前物理知识点自问自查

二:初中数学

初中三年的数学定理整理汇总

初中数学三角形中14种辅助线添加方法

初中数学公式146条及9类几何证明题做题思路

备战中考:中考考前复习建议

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5种策略,一篇全面攻破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大全,暑假学起来!

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概念公式大全

技巧丨初中数学几何阴影面积的三种解法

17种求三角形面积的常规公式

中考作文 | 7-9年级写作文的100个怎么办,初中作文所有问题都在里面!

初中数学解题思想及十大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质+辅助线知识点都在这里了!

初中物理丨这些俗语考试中经常出现,建议收藏

初中英语两级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趣味化学:神奇的化学反应动态图

初三数学,化学,物理各单元知识点框架图,适合长期收藏

三:小学数学

张景中院士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

教好小学数学,关键要做好这一点

小学数学应用题21种类型总结(附例题、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七点建议

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答思路解析,不分版本(附例题)

小学数学简便算法方法归类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技巧大全,总有一种适合孩子!

小学数学,为什么从三年级开始会“梯次掉队”?

小学数学55种定义大集合!你能记住几个?

小学数学培优34个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应用题总结,错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汇总,快让孩子在新学期开始前打好基础!

初中数学:三角形中11种辅助线添加方法,赶快收藏打印

小学数学50道应用题专项练习及答案(可打印)

四:学习方法

张鹤:如何学好数学

张鹤:数学教学“三问”

数学学习中最常见错误的克服策略

【学习方法】高三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陈省身谈:数学之美(附视频)

数学教学——到底该教什么?

丁玖:数学应该怎么学

《给年青数学人的信》:为何学数学?

高中数学:100句话—带你学好数学

老师,你教的东西有用吗?---教育的意义【值得观看】

葛军:如何学好高中数学(PPT+视频)

葛军谈数学:学好高中数学只要三件宝:剑、A、镜子

学习方法:怎么才能学好数学

苏步青:谈谈怎样学好数学

著名数学家杨乐:中学阶段如何学好数学

李大潜:为什么要学数学?

新学期先抓习惯,再谈成绩!1-9年级学生好习惯培养指南,请老师转给家长

数学复习中的24个问题,你或许需要

都在谈错题本,但真正好的有几个

【新初三】想要学好化学,这些问题首先要搞清楚

五:数学之美

媒体刊文:数学思维今何在?

王蒙:数学为什么可爱

动态数学:带你了解数学冰冷的美丽

颜值在爱情里有多重要?让数学家来告诉你

如何解决:学生95%的勤奋都是在浪费时间

各科老师用知识点写的情书

娶一个教师做女朋友是什么感觉呢?

献给数学爱好者的新春对联

赶紧转到朋友圈,让她看到吧---嫁给男老师的30大好处

理科生是如何毁灭禅师的,爆笑!

跨年夜数学老师都干了些什么?哈哈哈

六:家乡特产

家里父亲种植的猕猴桃,猕猴桃被誉为“维C之冠,水果之王”富含多种维生素,目前正在热销中,欢迎各位朋友们订购品尝,第一次购买,如果担心桃味,吃完了给钱都行。早上摘,中午装箱,下午快递运走,上市时间每年8月份---10月中旬。

陕西周至——绿色生态猕猴桃基地,诚招2020年全国代理

点上方蓝字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此公众号,主要分享一些初,高中数学好题,学习方法,由于时间有限,初高中文章交替更新,关注后可在对话框回复数字:1   有小惊喜等着您呢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识别,添加作者“微信”添加时请备注:地区身份欢迎各位朋友,相识即是缘,感恩遇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