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忆丨季羡林:“文革”教训是亿金难买的

季羡林 新三届 2019-07-25

 

        原编者按:

        季羡林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但他在他那个岁月和环境中,提出了四个很高大上的问题。今天仍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


01

文革结束,吸取教训没有?

没有,一点都没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六七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有关这一次所谓“革命”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吸取了教训没有?


        世人都认为,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既无“文化”,也无“革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货真价实的“十年浩劫”。



        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识,决没有再争论的必要。在这一场空前绝后(我但愿如此)的浩劫中,我们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所受的损失可谓大矣。


        这一笔账实在没有法子算了。不算也罢。我们不是常说,寻求知识,得到经验或教训,都要付出学费吗?


        我完全同意这个看法。


        可是,我们付出的学费已经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我们求得的知识,得到的经验或教训在哪里呢?


        我的回答是:没有,一点也没有。


        我个人一向认为,“十年浩劫”是总结教训的千载一时的好机会,是亿金难买的“反面教员”。从这一个“教员”那里,我们能够获得非常非常多的反面的教训;把教训一转化,就能成为正面的经验。无论是教训还是经验,对我们进一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都是非常有用的。


        可是,我们没有这样干,空空错过了这一个恐怕难以再来的绝好机会。



02

“文革”过去了没有?

“文革”。并没过去!


        有什么人说:“文革”已经过去了,可以不必再管它了。


        因此,我思考的其次一个问题是:“文革”过去了没有?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的真髓是实事求是。如果真想实事求是的话,那就必须承认,“文革”并没有过去。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已经过去了。


        但是,如果细致地观察一下,情况恰恰相反。你问一问参加过“文革”,特别是在“文革”中受过迫害的中老年知识分子,如要他们肯而且敢讲实话的话,你就会知道,他们还有一肚子气没有发泄出来。


        今天的青年人。情况可能不同。他们对“文革”不了解,听讲“文革”,如听海外奇谈。我觉得值得忧虑的正是这一点。他们昧于前车之鉴,谁能保证,他们将来不会干出类似的事情来呢?


        至于中老年受过迫害的知识分子,一提“文革”,无不余怒未息,牢骚满腹。


        我不可能会见百分之百的这样的知识分子。但我敢保证,至少绝大部分人是这样子。


        至于为创建新中国立过功而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老干部,他们觉悟高,又能宽洪大度,可能同知识分子不同。


        我接触的老干部不多,不敢乱说。但是,我想起了一件小而含义深远的事儿,不妨说上一说。


          “文革证明了:‘士可杀亦可辱。’”


        记得是在1978年,全国政协恢复活动后,我在友谊宾馆碰到一位参加革命很久的、在文艺界极负盛名的老干部,“文革”前,我们同是全国政协社会科学组的成员,十多年不见,他见了我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古人说:‘士可杀,不可辱。’文革证明了:‘士可杀亦可辱。’”


        说罢,哈哈大笑。他是笑呢,还是哭?


        我却一点也笑不起来。在这位老干部心中,有多少郁积的痛苦,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图为北大附中红卫兵批斗校长。


        有这种想法的,决不止这个老干部一人。我个人就有这样的想法。而且,我相信,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古代的所谓“士”,绝大部分人都会有这种想法。


        “士可杀,不可辱”,这一句话表明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种传统。


        我们比起外国知识分子来,在这方面更为敏感……


        领袖崇拜。我从前是坚决反对的。我在国内时,看到国民党人对他们的“领袖”的崇拜,我总是嗤之以鼻。


        这位“领袖”,“九一八”事件后我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到南京请愿时见过,他满口谎言,欺骗了我们。后来越想越不是味儿。


        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对此公也不感兴趣。他的诗句“看花愁近最高楼”,可以为证。后来到了德国,正是法西斯猖獗之日。我看到德国人,至少是一部分人,见面时竟对喊:“希特勒万岁!”


        觉得异常可笑,难以理解。我认识的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德国姑娘,美貌非凡。


        有一次她竟对我说:“如果我能同希特勒生一个孩子,那将是我毕生最大的光荣!”我听了真是大吃一惊,觉得实在是匪夷所思。我有一个潜台词:我们中国人聪明,决不会干这样的蠢事。



03

受害者们,舒愤懑了没有?

回答:没有!


        这个问题十分容易回答。根据我上面的叙述,回答只有两个字:没有!


        要谈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回顾过去谈起。远居海外的华侨,亲身感受到解放前后自己处境的剧烈变化。爱国的华侨,现在爱国热情蓬勃激荡,为此前所未有。华侨中青年人纷纷冒万难回到了祖国。然而,曾几何时,情况变了,极“左”思潮笼罩一切,而“海外关系”竟成诬陷罗织的主要借口。


        海外归来的人,哪里能没有“海外关系”呢?这是三岁小儿都明白的常识。


        然而我们的一群“左老爷”,却抓住这一点不放,什么特务,什么间谍,这种极为可怕的帽子满天飞舞。弄得人人自危,个个心惊。


        到了“文化大革命”,更是恶性发展。多少爱国善良的人遭受了不白之冤!


        被迫害而死的不必说了。活着的也争先恐后地出走。前一个争先恐后地回国,后一个争先恐后地离开。对比何等地鲜明!


        留在国内的知识分子和被迫离开的知识分子,哪一个人舒过愤懑呀?


        不把自己的愤懑舒发出来。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其中蕴含着一些危险的东西,不利于我们祖国的胜利前进。



04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为什么能发生?


        兹事体大,我没有能力回答。


        有没有能回答的人呢?我认为,有的。


        可。他们又偏偏不回答,好像也不喜欢别人回答。


        窃以为,这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应抱的态度。


        如果。把这个至关紧要的问题坦诚地、实事求是地回答出来,全国人民,其中当然包括知识分子,会衷心地感谢,他们会放下心中的包袱,轻装前进,表现出真正的安定团结,同心一志,共同戮力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岂不猗欤休哉!


        我们既不研究,“礼失而求诸野”,外国人就来研究


        其中有善意的,抱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说一些真话。不管是否说到点子上,反正真话总比谎话强。


        其中有恶意的,怀着其他的目的,歪曲事实,造谣诬蔑,把一池清水搅混。


        虽然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但是毕竟不是好事。


        何去何从?我认为是非常清楚的。


        我的思考到此为止。也啰唆完了。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宜请与编辑联络


 记忆:文革反思录

陈原:祖母,你因何受难

陆伟国:我的俄语老师阚玉瑶之死

陆伟国:四位同班同学的文革遭遇

尚晓援:母亲阮季,

永远活在我的生命延续中

孟小灯:追忆父亲,

我能写成一本厚厚的书

冯印谱:我在样板戏里“跑龙套”

李如茹: 异常怕死的我救下妈妈和我两条命

于光远前妻孙历生是谁害死的?

王友琴:于光远为何避谈前妻?

田小野:与王友琴面对面

王友琴:130万个罹难者的名字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何蓉蓉:母亲,我心中那盏不灭的灯

甘粹:林昭与我一对苦命鸳鸯的的苦命爱情

严凤英含冤枉离去49年,凶手在哪里?

刘晓阳:敢与周恩来拼酒的女将

——俞志英阿姨二三事

刘晓阳:插队朋友顾家錡和他的母亲

吴思:我在乡下的极左经历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张宝林:人民大学教授蒋荫恩之死

姜和平: 50年前的教育部小红卫兵

姜和平:一对姐妹花的惨死

姜和平:夜搜苏修特务记

马小冈:从对联 · 老兵 · 联动说起

马小冈:“联动”冲击公安部真相探源

马小冈:当知青遇见司马迁

张玫:十二岁红少年 六千里大串联

李向前:寻找我六九届的伙伴们

蒋国辉:我在嘉陵江上当纤夫

蒋蓉:哥哥的小芳

李霄霞:满山跑“落草”黑山寨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平庸之恶:老兵王更印的人生悲剧

钱克难:父亲文革死里逃生

潘虹:父亲的自杀让我超越痛苦

尹俊骅:高三那年废除高考,

我们连夜致电毛主席表忠心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