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丁爱笛:由同情到爱情,红兜肚是真情

丁爱笛 新三届 2020-02-26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于重庆,祖籍山东日照。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考入上海工业大学机械系。1982年毕业后到天津第四机床厂,做过技术员,铸工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国家科委人才交流中心办公室主任2年,北京城建开发公司总工助理2年。1988年下海,海口中海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开发建设三亚创业大厦。2000年组织天伦度假发展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董事长,致力于中国度假产业开发。插队期间娶了队里羊倌的女儿,育有一女。

     

原题

由同情到爱情,红兜肚是真情 



作者 | 丁爱笛


电视剧截图


这个故事是经常在我心中撞击的故事,不写出来总觉得憋在心里不舒服,但写出来当事人还有在的,我的太直白的话语怕引起不必要的回忆、冲突与痛苦。于是左思右想,就仿照红楼梦的手法,它是甄士隐,也就是真事隐。我来个甄明隐,也就是真名隐吧。你们就当成一个故事听就得了,没任何对号入座的意义。


我的一个小哥儿们,叫贾小军,出身高干,父亲是延安抗大毕业,父母文化大革命中被周恩来总理钦点成5.16,关进监狱。小贾从小家里宠惯,有阿姨一直照看,也许是家里条件太好了,身子骨反倒长的比较单薄,经常闹点小病小灾。父母被抓,顿时生活没了依靠,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街道一动员,学校一安排,就跟着上山下乡的浪潮卷到延安插队来了。


娇生惯养的孩子本身就缺乏与别人打交道的能力,加之父母双双被抓,心里有很沉重的自卑感,很难与其他知青合群,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被边缘化了。一个肩挑不多,手提不动经常被评为5分的劳力,连饭都吃不上,有事没事还时常难活(生病)。在村里老乡眼里就是一个辛荒人(陕北话指的就是可怜人),这引起了一个姓冯的老汉同情。


冯老汉年轻时就是从上头逃荒要饭来这里的,用老汉的话说,辛荒人看到辛荒人由不得想帮他。一来二去小贾就不但到冯老汉家搭伙吃饭,冯老汉家有三眼窑,还专门给小贾收拾出一眼,小贾就搬到冯老汉家住。暖炕热饭,小贾从父母被抓走后第一次体会到家的温暖。


冯老汉那年已经五十六七,膝下仅有一女名叫冯赶花,冯老汉四十多岁老年得女,下面再无所出。虽是独女,但穷人的孩子不但早当家,还特别懂事。赶花那年已经十六岁,她的娘也就是冯老汉的婆姨年轻时苦太重伤了身体,患了比较严重的风湿病,走路不太利索。这个家里里外外都是赶花在张罗。


我是在姚店的集上认识贾小军的,他插的那个队正好在从姚店回我们张家河的路上,有时我还顺路到冯老汉家坐坐,渐渐和赶花也熟上了。赶花近1米6的个头,有点像她父亲,冯老汉个子就不低。要说赶花长的多娇艳倒也不是,但端庄大方,给我的印象是成熟热情,心地善良。


说她心地善良是因为有一次傍晚我正在他们家,有一对母女到他们家门口要饭,赶花不但给他们端上两大碗千千饭,还送上几个玉米面蒸饼和酸菜。陕北人一般晚上不吃干粮,只喝粥,可见赶花多有善心。她对我说过:“我大我妈也是逃荒要饭从榆林那边过来的,一路上要是没人帮早就饿死了。我们现在有点吃的了,帮帮辛荒人是应该的。”


1974年夏天,我背着队里生产的粉条到姚店集上卖,小贾也特意来帮我忙,他很高兴的告诉我:“老丁,你是响当当的知青榜样,劳动模范。现在我那个队知青都走得差不多了,我倒成先进成模范了,不过是公社级的。”看着小贾这几年劳动锻炼得身体从一把廋骨架到现在结实有力,我由不得为他高兴。


回庄的路上我们小便,我突然发现他里面的肚子上还兜着一个漂亮的红兜肚。他不好意思的告诉我:“是赶花给我做的,绣了很长时间。我经常肚子痛,赶花说有兜肚肚子就不容易受凉。确实自从用了兜肚,就再没有肚子痛过。”


“哈,小贾,我告诉你有兜肚别张扬,让村里的婆姨女子知道了不定怎麽骚搭你和赶花呢。”我一本正经的告诉他:“陕北女子给后生送兜肚是表示爱慕之心。不过赶花也许不是这个意思,谁叫你老肚子痛呢。”小贾听后若有所思。


又过了多半年,一次我们队的张汝宾从延安走亲戚回来告诉我冯老汉给我捎话让我有时间到他们家去串个门,老汉有话想对我说,我第二天就去了。晚饭后,那个大队的书记来到冯家,在炕上坐着。我一直没记住书记叫什麼名字,只记得是一个模样很憨厚的壮汉。


贾小军坐在炕栏上,我盘腿坐在里炕,和赶花的妈妈坐在一起。赶花躲在后灶圪崂里煮茶饼给我们喝。冯老汉坐在一进门的木床上,他说话很直接,也让我很突然:


“今天我请大队书记,还有我们家的好朋友丁牛来,不为别的,是想请你们做个证来的。当初我收小军来我们家,是小军辛荒,那麽廋的身架吃不好睡不好的,老难活。我听说他老子还是我们延安抗大的,娘老子都被抓起来咋了?是犯了错了还是犯了法了?闹不好啥事没有。当初共产党延安搬石头不是搬错很多人,搬死很多人麽?我看也许没事早晚会放了。庄里有人从搂灶(陕北话说开始的意思)就说我想找个倒插门的女婿,我没往心里去。现在可好,孩子们自己好上了。我可真犯难了。要问我,我和婆姨都不同意,我们陕北人不想高攀北京人。但孩子们好上了我们不能拦,婚姻自由,谁拦谁犯法。我只是想请你们来做个证明,孩子们自己看上了,我不能拦但我绝不同意,而个(现在)不同意,往后也不同意。”


我只记得赶花妈的一直在流泪,似乎什麼也没说。我不记得我说了些什麼,估计都是不着边际的鬼话,因为当时我正跟张海娥热恋着呢,也处于未来的丈母娘坚决不同意的尴尬境地,正无法解脱呢。


绘画作品


1976年从春天开始我和张海娥就定了要在5月29号结婚,贾小军挺烧包,也想凑热闹和赶花一起结婚,但他的提议冯老汉和婆姨两人全力劝阻了。我去他们家送点礼物顺便串个门时,冯老汉很直接问我父母怎麽看待我在陕北娶个羊倌的女儿,我说:“我妈75年来过陕北,她很支持。我又捎话给我爹,他只说了一句话:自己看好的就自己定,他不参与意见。永远不要再说娶了农民的女儿,你老爹就是从山东农村考上北大的。”“你大还真是能行。”冯老汉说。看来他对女儿的婚事有一百个不放心。也难怪,就这麽一个看老的闺女。


1976年5月29号我和张海娥结婚,贾小军悄悄地来了,坐在那里不太爱言传,我打趣地说:“怎麽?来学习学习,将来就照这个办。”“我怕不成,你朋友这麽多,就这我就比不了。”他说。“这有什麼,要你办婚事,我招呼一百个人去,海娥也招乎她的姐妹去上几十个,保证比我这儿还热闹。”我打趣地说。


临走时他悄悄告诉我,听说他父母快解放了,5.16份子正一个一个平反着呢。我看他挺伤感的样子,我就不理解该高兴才对呀,也许是离开的时间太长了陌生了,感情这东西就是复杂。


我和海娥结婚后去了一趟山东,看望了还没彻底从牛棚里出来的父母,又逢唐山大地震,耽误些日子直到8月中才回到陕北。也真赶巧了,我去冯老汉家的那天,碰到他们大队的壮汉书记来告诉冯老汉,小军的父母到延安了,一会领导要陪着来看儿子。


为了迎接贵客,这个家还着实忙活了一阵子,大队书记亲自扫院子扫街畔,赶花忙着煮茶洗碗。只有贾小军坐在灶圪崂里显得魂不守舍的样子。“这家伙有什麼心事?”我估摸着。而冯老汉也不言传,疙蹴在碾盘上独自抽旱烟袋,不知为什麼显得那麽沉闷。


两辆北京212吉普直开到底沟下,四五个人围簇着一位近六十岁的首长模样的人走上来,穿着深色的呢中山装,头微秃,说话声音很大:“啊,土窑洞,住过住过,抗大时期。哈,很好住,冬暖夏凉。”陪同的县里的干部频频点头称是。


贾小军的妈妈五十上下,听小军说过他妈妈一直在外交部工作,是个司局级干部。总之脸上带的那股劲不招我喜欢。还没上到街畔小军妈妈就高声喊叫:“小军,我的儿,快过来看爸爸。”贾小军出来后他的老妈拍着他的双肩一直在说:“受大罪了,看晒得黑的,跟锅底一样。”


我在旁边插了一句:“阿姨,你怎麽没看见小军长结实了呢?”她瞪了我一眼,可能我的穿着完全是个当地农民打扮,笼着头巾,穿着黑色的对襟上衣,衣服还有点破。小军妈妈就说:“这陕北农民学说普通话还行。”旁边的延安县的干部认得我,就介绍说:“这可是有名的北京知青丁牛。”


“嗯,我可不希望我家的小军穿成那模样。”她的话里带着蔑视。


最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当我和大队书记向他们介绍冯老汉一家三口时,那股哼哼哈哈的劲官腔十足,一点没有从心里感激之意。这和我的老娘真有天壤之别。记得我老娘1975年到张家河时,知道我在老房东李贵章家吃了六年饭,李贵章婆姨照顾我就像亲儿子一样。我妈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庄里每天都要和李贵章婆姨聊几个小时的天,如同亲姐妹一般。


记不得当时是怎麽回到窑内的,总之陪同的县里干部有一人进了窑,我在灶圪崂里找了个小板凳坐着。贾小军爸爸坐在炕上,他妈妈坐在炕栏边。赶花的妈妈坐在炕里,小军和赶花都站在窑掌里,而冯老汉也坐在炕上,和小军爸爸隔着炕桌。


窑洞里突然肃静起来,小军的爸爸开口了,说:“今天来延安是特别为感谢冯大爷来的,也顺便看看延安。离开延安快30年了,一直没空回来,这次回来看到一切都那麽熟悉,很亲切。我和小军妈妈落难几年,辛亏有冯大爷照顾,很感谢。这次我和小军妈妈组织上已经平反了,证明是冤案。不仅补发了工资,还因为小军是独子,特意在部属企业照顾了一个工作名额,所以我们这次来是要把小军接回北京去。”


窑洞里面一片沉寂,又是小军妈妈说:“冯大爷,咱们也是为了小军今后着想,是吧?我知道大爷是费了心的。我们把小军接走,过去的这些年我和小军爸爸想给冯大爷一些补偿。喏,这是壹万块钱,也算我们的一点心意。孩子们的事情我看就算了吧。”小军妈妈从手提包里提出一大摞捆扎很结实的钱,放到炕桌上。


冯大爷用烟袋锅磕了磕鞋底,站起来,用烟袋锅指着炕桌上的那摞钱说:“这钱还是你们自己拿走,我不能碰。别看我们老百姓常用手拿粪,但我们知道什麼是干净什麼是脏。我把小军引进我家也是看他辛荒,一顿热饭也吃不上,常难活呢。我们可怜他,完全是凭良心,我们不为了钱。我和赶花妈的逃荒要饭从榆林过来的,穷了一辈子,现在有吃有喝有窑洞生我们日子过得拔尖了,老百姓嘛,还图什麼呀?两个孩子好上我和赶花妈的可从来没有同意,这书记和丁牛可以作证。我们陕北老百姓从没想着去攀你们北京的大官,北京一些官的做手还怕不如我们老百姓呢。你们拿钱是怕我们拦着不让小军走?我昨天听小军讲就知道了,放心走吧,我知道早晚有这麽一天。”


冯老汉这一席话真是有刚骨,不愧是陕北人。原来他们已提前知道小军父母的来意,只有我蒙在鼓里。我看见赶花两眼饱含泪水,但忍住了。小军一直耷拉着脑袋,我知道在凭自己独闯天下还是靠父母上他是选择了后者。


又过了六年,我从上海工业大学毕业,我父母从牛棚里放出来奉调到北京组建中国日报社。有一天我在报社宿舍院子里碰到贾小军,原来他自己的家离报社宿舍院不远,好久不见小军长得白净了许多,说他还在那个企业工作,是高级电梯修理工。


他非要拉我到他家里坐坐,我只好去了。见到他的夫人,虽已年届二十八九,还是挺漂亮的,小军介绍他夫人过去是战友文工团舞蹈演员,是他妈妈给拉扯到一起的。


在小军家最让我眼睛一亮的是在电视机的后面墙上有一红兜肚端端正正的钉在那里。他夫人见我注意这个红兜肚,就说:“你看挂什麼不好,偏挂这麽老土的东西,还当宝贝似的。有一次我给丢了,换了幅画挂上去,这个人回家发的那个脾气太吓人了,把家里的电视都砸了。我吓坏了,又从下面垃圾道里找回了,洗干净了挂上,你说这是为什麼呀。”


我笑了,说:“他在陕北待了8年,那就是他的魂。丢不得的。”


至于馮赶花,我都不敢提,想起来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当了很多年的老姑娘后,有一个大她十多岁的鳏夫入赘上了门,日子倒能过,但一家人心里的伤痕恐怕到死都消不退。陕北女子漂亮、开朗、善良,但往往受到伤害。


1949年前后一大批在陕北待了近十四五年的老干部进城,很多人都是以组织安排为名娶了城里的洋学生,甩了乡下的土婆姨,丢下了一大批孤儿寡母。20年后我们数万北京知青来到延安,虽说与当地人擦出火花的不多,但造成的伤害却是一样的。冯老汉说的我们陕北老百姓不想高攀你们北京人,是有深刻道理的。


宣传画


选自丁爱笛博客



延伸阅读

丁爱笛的婚礼



作者:陈幼民



张家河的村口

 

这些发黄的纸片上潦草的速写,是我在一九七六年五月画的,地点在延川县关庄公社张家河大队二队,记录的是北京知青丁爱笛的婚礼。那时我在西安美院上学,回到陕北去采风,听说丁爱笛要结婚,便特地赶了去。我和丁并不认识,消息好像是邢仪告诉我的,她和丁是清华附中的同学。


从技术角度看,这些速写并不算成功,一来是自己水平不高,二来条件有限,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发黄的纸片,这件事在我的头脑中,恐怕只能留下模糊的印象,而丧失了大部分的细节。我不记得当时有人用相机记录,那么,关于这场婚礼的图像资料,这星星点点的笔画就是唯一的了。


由于丁爱笛是知青中的典型,祝贺婚礼的还有县上来的人,邢仪因为在延安参加创作学习班没有到,我在这里还见到了作家路遥和他的夫人林达,这是我与路遥的第二次相遇。那时老知青们大都已离开农村,在丁爱笛周围的,基本上是后来从北京志愿来陕北插队的弟弟妹妹辈儿的人,在知青运动退潮之时,他们属于逆流而上者,依然充满了理想与热望,犹如夏天里最后的玫瑰,在这条道路的尽头绽放出一点亮色。


陕北人路遥一定要娶北京知青做婆姨,而北京知青丁爱笛娶的却是村上的女子,这在当时都带有领潮流之先的味道。新娘子叫张海娥,我给她画了张小像,并在画上记录道:“新娘子张海娥,今年十九岁,个不高,身体结实,她十三岁就参加了劳动,只念过二年书。很朴实,笑得很憨厚。”


婚礼并没有按陕北民俗举办,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座谈会,或者按现在的话说,是一次主题活动,没有唢呐和秧歌,没有拜天地和闹洞房,主要程序就是发言,谈理想谈改造世界观,谈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这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很多婚礼都有这样的内容。不过,相对这样的内容,当我看到丁爱笛和妻子海娥一起亲亲热热泥灶火的时候,才突然感受到什么叫两口子,什么叫共同生活。


也不是一点节目都没有,丁爱笛表演了吹小号,还和海娥一起唱了首歌。当然,最后吃一顿还是免不了的,不管是革命的还是世俗的婚礼都有这道程序,女知青们风卷残云的豪放让我记忆颇深。会后,她们还拉着新娘子去水坝里游泳,这在陕北当属新鲜事了。


这之后,我与画中人就再没有任何的联系。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片纸作为一个特殊年代的记录,还时时引起我的回忆。其实,无论是什么时代,什么形式,什么身份,目标是否崇高,婚礼对于两情相悦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


丁爱笛的窑洞

丁爱笛和海娥在泥灶火

孩子们围在窑前看热闹

路遥在写对联

新娘子海娥小像

婚礼在窑洞里,摆的桌子,炕上也坐满了人

丁爱笛和海娥唱了一首《战地新歌》里的歌

丁爱笛的丈人和丈母娘

老丈人讲话

活跃的年轻人

丁爱笛和知青们

饕餮的女知青们

大家给丁爱笛的礼物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陕北老插阅览室

丁爱笛:北京娃娶了陕北羊倌的女儿

丁爱笛:陈小悦和我的小故事

陈幼民:黄河东渡,那一年我没有了家

陈幼民:陕北信天游引领我们穿越时空

邢仪:曾经走过黄土地

庞沄:拜石,我在陕北的结拜兄弟

庞沄:姐姐和我的青春祭

庞沄:飘逝的山丹丹

庞沄:陕北插队老照片的整理与思考

庞沄:送别两位最熟悉最钦佩的陕北老插

庞沄:铁生,你从未走远!

我与史铁生在陕北插队的日子

史铁生:写作者的艰难和光荣

陶海粟:习近平在陕北的七年知青岁月

陶海粟与习近平的一幅合影及其他

陶海粟:北京知青重返延川回馈父老乡亲

陶海粟:知青“青春无悔”辩

米鹤都:上山下乡运动的起源

孙立哲:一个知青偶像的沉浮

孙立哲:生命烈焰,在压力中爆发

王新华:一点苦难 一点光荣

沈永兰,她的生命定格在下乡第100天

义犬阿黄,一腔痴情等待知青们归来

蒋申松: 陕北插队是我人生最"接地气"的岁月

顾晓阳:“窑洞”博士

李泽骏:从延安到北京跋涉五天的探亲之旅

吴乃华:馒头中的驴粪,漫漫回家路

吴乃华:在农村生病是要命的事

吴乃华:插队后才知道屁股也可以做饭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2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多功能弹力隐形腰包

将手机、钥匙、钱包等

通通藏在腰间

两手空空就可以轻松出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