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者丨陈鸿仪:悲壮的先行者

陈鸿仪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陈鸿仪,出生于上海。1969年3月到黑龙江省逊克县插队落户。1977年3月进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学习,系末届工农兵学员。1979年经考试成为复旦政治经济学系西方经济思想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9年赴美国留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曾在加州州立大学任教数年,现为美国创价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


原题

海市蜃楼、天国之渡和摩西的尼波山

风马牛不相及的旅游散记




作者:陈鸿仪



有人说,旅游就是从你熟悉的地方去到你不熟悉的地方。因为不熟悉,或者说陌生,一个人的感官和心灵在旅途中与宅在家里是非常不同的。在旅途中,感官会变得更加锐利,心灵会变得更加敏感,更愿意去发现,去体验,去探寻,去思索;由此也就避免了久居一处而难以避免的因熟视而无睹的错失。也许,这也是“诗与远方”的一种意义?


(一)海市蜃楼



多年前带女儿去犹太州几个国家公园,回程时于下午经过拉斯维加斯到洛杉矶之间的莫哈维沙漠。突见路南有一片大湖,水波浩渺,水上有船,远处岸边树影婆娑,十分清晰。想着来时并未见沙漠中有湖,查了地图此处也未标识有湖,心生疑窦,随后恍然惊觉:我们看到海市蜃楼了!然而,高速公路上无处可停,附近也无下口,而当时还无数码相机,也无法在飞驰的车上拍照,只能眼睁睁看着美景逐步在眼前消逝。于是,在“无图无真相”的数码时代,这段奇遇也只能是留存于脑海中的美好回忆。


2019年2月去埃及旅游,有一段从埃及南部阿斯旺到阿布辛贝的游程要经过撒哈拉沙漠。旅行社的游程说明说“有机会可以亲眼看到海市蜃楼”。我们以为,那不过是旅行社习惯用来招徕游客的广告而已,哪里就这么巧能重复多年前的奇遇?然而,奇遇还是不期而至!


为安全考虑,埃及方面规定凡是走这条线的旅游车辆必须在清晨5点于指定处集合,集队而行。2月20日清晨4点,我们出发。到达集合点时天还是黑沉沉的,6点半到达途中一个休息站,太阳刚刚升起,空气干燥而清新。第一次见撒哈拉沙漠,挺兴奋。我朝着休息站周围的沙漠拍了几张照。这是往东面拍的那张。漫漫黄沙连绵不绝,平展地铺向天边,除了远方两根孤独的电杆,没有任何其他风景。


 

参观完阿布辛贝双神庙,我们原路返回。大约中午11点半时回到早上停车的休息站,看到休息站朝向东面的沙漠中有很多游客驻足眺望。导游说:看,海市蜃楼!大家纷纷跳下旅游车,顾不得平时休息时最为积极去的W.C.,直接跑到沙漠中去,仿佛晚去一步美景就会逃遁消失一样。


这时,休息站东面的沙漠上出现的景象是这样的:


 

有水有石,还有岩石在水中的倒影。


 

前面的母女是实景,后面的水面是蜃景。


肉眼看到的海市蜃楼就是这样,用手机拍下的也就是这样。我们带了有长焦镜头的单反相机,将蜃景拉近了拍了一些照片。当时来不及细看,待回家一看,竟然发现更多的奇景:岩石是小山,山坡连绵,山前有白色房屋,远方有村落,山后又有电塔……生生一幅桃花源里的乡居图啊!



 

回到车上,导游告诉我们,你们能看到如此奇景,很幸运。但对从前沙漠中的旅人和驼队来说,看到海市蜃楼却不是幸运,反而可以是灾难性的。因为疲惫,因为焦渴,人和骆驼不能分辨在茫茫沙漠中看到的是真实的情景还是虚幻的蜃景。人牵着骆驼,或者骆驼拉着人,朝着这虚幻的永远无法企及的美景拼命狂奔,奔得越快,原本已经近于衰竭的体力也消耗得越快。若不能尽早识破幻境停止追击,结果可能就是倒毙在途,埋尸黄沙。


出于对此奇景的好奇,我们回来后就在网上搜寻它形成的原因。据百度百科介绍:


“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其本质是一种光学现象。海市蜃楼的出现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其特点是同一地点重复出现和出现的时间一致。”

 

网上的继续搜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现:有一位名叫“遇见天使”的旅友在2018年5月23日于同一地点拍下的海市蜃楼,和我们看到以及拍到的非常相似。只是他/她拍到的蜃景离公路很近,我们看到的则很远,如果没有长焦镜头是拍不到的。百度百科说得对,只要各种条件合适,这样虚幻的美景就会重复出现,经久不衰。也就是说,它对旅人和驼队的危害也会重复发生。尽管有前车之鉴,还是会有辩不清真假的人和驼陷入迷津,不知回返,最终危及自身安全。

 

 

那么,还要进一步追问:既然蜃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那也就是说,蜃景的本体应该是有实景的。如果我们能找到它的实体的话,是不是就能辨别它究竟有没有在蜃景中所表现的那种美呢?既是凑巧,也有点儿惊悚,我们竟然真的在网上找到一张这样的照片。有一位和同伴自驾的旅友于2018年3月5日在网上发文说,他们也在那同一地点看到了海市蜃楼,但没说看到有白房子及电杆。在他们离开阿布辛贝去艾德夫途中拍下了多张照片放到网上,其中有一张是这样的。(他没有说明为什么放这张照片。因为是实景而非蜃景,他拍下的景象比我们拍到的蜃景要清晰的多。)

 

 

这不就是我们在海市蜃楼里看到的吗?只是角度稍有不同,电杆只有部分(这张实景和“遇见天使”看到的海市蜃楼更相像)。难道我们所看到的海市蜃楼就是从这里反射,折射过去的?可这里并没有水但有穿山而过的公路;而蜃景里没有公路却有水!这景象到底是怎么和其他地方的水混在了一起,而且通过反射,成了我们看到的依山傍水的桃花源的呢?如果这真是我们看到的蜃景的实体(极大可能确实是),有谁会被它吸引而拼命追寻吗?它那里连最起码的水都没有,旅人和骆驼又为什么要向它狂奔呢?


自然界就是这么的有意思。被追捧为人生难得一见的美景,知道了它的实际景象后可能也就完全失去了吸引力。好在现在有了完备的地图和GPS,受海市蜃楼欺骗的旅人和驼队肯定越来越少。 


(二)“天国之渡”



如果说对海市蜃楼的追寻是对一种虚幻美景的向往,那么在东非大草原上每年循环往复地进行着的食草动物大迁徙则是因了生存的必须而进行的生命之战。


在东非大草原上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食草动物:角马,羚羊,斑马,还有不迁徙的水牛,大象和长颈鹿等。如此庞大的种群,再广阔的草原也有草被吃光的一天。于是,食草动物们就要长途跋涉,去往另一片草原以求生命的延续和繁衍。当那片草原的草又被耗竭,它们就要再次逐水草而迁徙,转圈返回原来栖居的草原,因为这里新的草资源又长起来了。随着雨季和旱季的更替,这样的迁徙周而复始,往返无穷。它们的跋涉,它们的奔波,引导着它们的不是虚幻的美景,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之必须。


2017年8月,我们到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看野生动物,在塞伦盖蒂大草原看到了食草动物的长途迁徙。因为那年雨季结束得早,我们到达时,食草动物结束了它们在塞伦盖蒂北部边缘的马赛马拉草原的生活和繁殖,正在集结返回南部的塞伦盖蒂去。就像冥冥中有谁在指挥一样,无数的角马和斑马朝着同一个方向排成长队,有时队伍可以绵延十数公里,为了生存,跋涉!


 

参加这样长途迁徙的,不仅有身强力壮的成年动物,还有差不多四分之一是当年出生的幼崽,有的甚至还在吃奶。


 

在迁徙途中,迁徙大军必须渡过马拉河。马拉河,在雨季时水深浪急,在旱季时则相对水流平缓。只是,河中潜藏着迁徙大军的死敌:凶残的等待美食的马拉河鳄鱼,还有体量庞大领地意识强烈的坏脾气的河马。因此,泅渡马拉河危险重重,被称为“天国之渡”。


在很多记录“天国之渡”的游记中,作者大多着重的是千军万马如何奋不顾身争先恐后地跃入河中,有成功渡河的,有跌落河岸丧命的,也有被鳄鱼撕咬分食的。悲壮而引人入胜。我们有幸跟了个非常敬业又有经验的导游约瑟夫。他开车带着我们在马拉河两岸的大草原上来回穿梭,用整整一天的时间追寻迁徙动物的行踪,观察它们的行为:跳,还是不跳?渡,还是不渡?原来,所谓“天国之渡”,并不仅仅只是渡河的那一个瞬间,那是远为复杂的一个过程。


当迁徙的大部队来到马拉河边时,渡河并不会立即开始。常常会有探路的小分队先行来到河边的浅滩上,一边喝水一边步步为营地向着河中进发。照片中这一渡口的两岸有上下河岸的缓坡,非常有利于大部队过河。但是,也许正因为有多次的渡河在这里发生,河中既有虎视眈眈的露背的大鳄鱼,又有占着领地的四头大河马。



鳄鱼突然一个翻身,小分队立马转身逃回岸上。这次试图宣告失败,这个渡口被放弃。



要成功渡河,这样的试探会在不同的渡口重复进行。


在另一个渡口,一头勇敢的“带头大哥”(或者“带头大姐”?)奋不顾身地跃入河中,带领一部分角马渡河。


 

眼看马上就要胜利登上彼岸,不知受到什么惊吓,那些跟着渡河的角马突然反转身逃回原岸。



眼看着其他伙伴都返回了对岸,这头已经登上彼岸完成了“天国之渡”的“带头大哥”听着伙伴的呼唤,竟然再次奋不顾身地跃入马拉河中,游回对岸。


不幸的是,它心急慌忙中跃上的不是下岸时的缓坡,而是一个小斜坡后面连着直立的崖壁。勇敢的“带头大哥”成了可怜的孤马。它四处探寻,四处碰壁,无论如何无法跃上远超过它身高的崖壁。



那些跟着它下河,又逃回来的同伴,扔下它跟着大部队去寻找另一个渡口了。它被孤零零地留在了断崖上。


为了追寻渡河的大部队我们也不得不离开那个渡口。那天余下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记挂那头悲剧的头马,猜测着它是否摆脱了困境,回到它的队伍中去了。傍晚,我们再次路过那个渡口,那头角马已经不在断崖上了。不知是它自己找到了脱困的途径,还是落单后不幸进了敌人之口。


悲乎,被背弃的先行者!


我们经验丰富的导游约瑟夫又把我们带回有鳄鱼和河马的那个渡口,他认定那里是最有可能看到“天国之渡”的地方。果不其然,当不少旅游车载着旅客离开去吃午饭之际,“守株待兔”的我们看到了完整的渡河!




只是,得到渡河信息的旅游车一窝蜂地赶回渡口,有的干脆直接开到渡河队伍下水的缓坡上,阻塞了大部队的下水通道。更多原准备过河的角马和斑马被惊吓而离开了这个渡口。约瑟夫告诉我们,迁徙的动物非常敏感,天气,风向,光线,各种自然因素都可能影响它们是否在特定的渡口渡河,而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比如旅游者的干扰则是影响它们行为的主要原因。


完成渡河的角马和斑马在马拉河的另一边集结休整,等待其他伙伴的到来。那些第一次完成渡河的孩子们问:妈妈,这里是天国吗?



妈妈们该怎样回答,是抑或不是?天国在哪里?天国在不断的跋涉和迁徙中。孩子们的一生中还会经历多少次这样的跋涉和迁徙?它们会因应环境的变化改变它们的行程吗?它们会变得更坚定更勇敢更聪明吗?

 

(三) 摩西的尼波山



2019年5月到以色列和约旦旅游。结束探访约旦旅游瑰宝纳巴泰人的古都佩特拉后前往约旦首都安曼,途中经停尼波山。尼波山在安曼西南约20公里处,在耶路撒冷正东46公里,与耶路撒冷隔约旦河谷遥相对望。海拔870米的尼波山,看外形既不雄伟也不奇秀,实在够不上旅游景点的门槛。然而,它却是世界三大宗教,即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因为它是传说中三大教一致尊崇的先知和圣人摩西的升天之处。现在的尼波山顶,除了建于四世纪的一个基督教堂和修道院的遗址外,并未留下摩西生平的任何遗迹。这块后人所立石碑说这里是摩西升天之处,我们也就姑且信之。


 

这个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GiovanniFantoni打造的十字架显示的是摩西所用的牧羊杖,外面缠绕着铜蛇,象征着圣经中所载上帝所行的将摩西的牧羊杖变为蛇又变回杖的神迹。



站在尼波山顶向西望去,约旦河谷清晰可见。那沙漠中的片片绿色就是“流着蜜和奶的应许之地”?据说天朗气清之时,可以看到远方地平线上的圣城耶路撒冷。


 

即使不是基督徒,由于文学和影视作品的传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人的奴役,历经千险去往上帝应允的“流着蜜和奶的迦南地”的故事同样耳熟能详。只是很少非基督徒知道,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最终却并未能进入那片应许之地,而是在尼波山顶上由上帝指引遥望到这片土地后溘然而逝。而且,这竟是上帝对他的惩罚!


为什么,象摩西这样一个虔敬,谦恭,勤勉的上帝的使徒,要受到上帝如此严厉的惩罚?


据圣经旧约所载,以色列人摩西原本是埃及法老女儿的养子,法老女儿成为女法老后,他的地位等同王子。因看不惯埃及人鞭笞他本族的以色列人,摩西出手杀了埃及人,未料却受到本族人的冷言冷语说他妄图当以色列人的首领。为避祸他不得不逃往旷野牧羊,栉风沐雨四十载。于此期间,在埃及被奴役了四百年的以色列人因不堪苦难呼唤上帝拯救,这才有上帝选择了已有八十高龄的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一系列故事。在渡过红海摆脱埃及人的追击后,上帝在西奈山颁下“十诫”,训诫以色列人要改掉种种陋习,成为虔敬的子民,上帝才会让他们进入应许的美地。


据说,为了让以色列民接受并实行“十诫”所列的行为准则,上帝让以色列人一路经受了种种考验。而这一路的辛苦,承受着最大压力的就是摩西。虽说出埃及是上帝对以色列民呼救的回应,是以色列民自己选择的道路,可是如圣经记载,这是一群伤疤未好即忘疼的“顽梗悖逆之人”。在红海边,在旷野中,他们一路口出怨言,发泄不满。无水喝,怨;有水水苦,怨;没有吃的,也怨。


上帝不断行使神迹,如让摩西杖击岩石出水,投树枝于苦水让水变甜,又赐下尽够他们果腹的味如涂蜜面饼的“玛那”,可是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埋怨。怨只有玛那没有肉吃,上帝给他们驱来鹌鹑;他们又怨只有鹌鹑,没有鱼,没有牛羊肉,没有西瓜水果……总而言之,埋怨现在的日子不如在埃及受奴役的日子好,要求返回埃及。甚至说出为什么“逼着我们出埃及”如此忘恩悖逆的混帐话来。他们为此时常与摩西争闹,这样的争闹,单圣经旧约《民数记》所载,即有八次之多!


再虔敬再谦恭的人,也难免会有无法忍受的时候。终于,当以色列人再次因为没有水喝和摩西争闹,甚至差一点用石头将他打死时,摩西愤怒了。上帝让摩西持杖吩咐岩石出水,但愤怒的摩西却持杖击石,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磐石出水了,而摩西也因此悖逆了上帝,受到了上帝的严厉惩罚。


这块保护在尼波山附近一幢小屋中的磐石,据说就是受摩西杖击而流水的。再一次姑且信之吧。


 

摩西在尼波山顶遥望了那片应许之地后,以一百二十岁的高龄长逝于摩押地,而未能随以色列人一起进入那片美地。他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曾在西奈山下点数人众;在摩押地他遵上帝之嘱再次点数到达的人众,其中已经没有一人是曾在西奈被点数过的了。曾读到有文章说,上帝之所以让原本十一天的路程拉长到了四十年,让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在旷野苦受考验,就是为了让那些身上满是奴役烙印,恶习难改的悖逆或愚顽一代彻底被愿意遵循“十诫”的新生一代替代,才让他们进入应许之地。因为这新生一代才配得上那应许的美地。


摩西和尼波山的故事有点残酷,但启人思索。


陈鸿仪阅览室

陈鸿仪:隔壁的两个疯子

陈鸿仪:七名中学女生的"疯狂"之旅

陈鸿仪:我在美国创价大学的十八年

陈鸿仪:我在美国认识的犹太人

陈鸿仪:我在美国认识的黑人朋友

陈鸿仪:那些外国朋友们的故事

陈鸿仪:金训华的"牺牲"实质上是一场事故

陈鸿仪:七分钱要了一个父亲的命

陈鸿仪:与死神擦肩而过

陈鸿仪:几曾回首,我的知青生涯

陈鸿仪:劫机惊魂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行者系列

以约之行,在佩特拉西峡淋成落汤鸡

陈小鹰:以色列高价导游伊萨卡

穿越岁月的瓦砾,寻找昔日的美

——约旦以色列浮光掠影

阿拉曼:未曾忘却的纪念

 童润棣:埃及女导游和金字塔下的混混们

伊斯兰国度的基督文明——以弗所寻古

张援春:我看到的委内瑞拉(完整版)

姜波: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张援春供图)

严向群:秘鲁高原行

王宝泰:布宜诺斯艾利斯美食之旅

王宝泰:我和阿根廷小姐的近距离接触

高初建:美丽的乌兰巴托之夜

高初建:回忆阿塞拜疆之行

浙君子:一城一图 · 自驾欧罗巴足迹

38000公里!

退休夫妻自驾房车畅游欧洲

陈小鹰:瘸腿走马代

 姚克勇:在东欧遭遇“狗检”

陈小春:我在北美的车生活

米述杭:在西南非洲处置车祸伤亡事故

刘宇:记者镜头下的朝鲜

鲁晓晨:朝鲜亲历记

张伟光:罗马尼亚边境小镇的一夜

张岳庚:在北极守望北极熊

张岳庚:我两次从南极归来

杨劲桦:最美好的城市圣地亚哥

杨劲桦:月亮的山谷

杨劲桦:邂逅那不勒斯

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

走进非洲or走出非洲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