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 | 聂平:最亲密的“战友”是虱子跳蚤臭虫

聂平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聂平,1953年出生,1960年万寿寺总政实验小学、1968年北京123中上学。1969年内蒙古建设兵团13团9连造纸厂轧草工;1971年38军114师和112师服役;1985转业到北京外贸运输公司任职。1994年成为个体户;2010年退休。

原题

在内蒙古兵团的日子里





作者:聂平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达到高峰。实际上就是给我们这些没有文化的青年戴上“知识青年”的帽子,去接受更没文化的人的再教育。


实际上,全国范围内,各学校早已在1966年的“516通知”后全部停课,让人们关心起国家大事,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那会不知道进行多少个年头,听说还要七八年来一次。人们感到很是恐怖,一次就把人折腾的够呛,再过七八年来一次?那人们这辈子就在运动中折腾了。


后来有一种说法:青春无悔。我开始也是这么认为。记得那天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我们学校还从北太平庄走到天安门游行庆祝。表明了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决心。


为了把决心落实到行动上,初中“毕业”后,跑到派出所吊销了自己的北京户口,表示了“知识青年”的勇气和决心。正要和院里的发小去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乌拉特前旗农业团的时候,接到通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子弟不去乌拉特前旗农业团,准备去包头13团工业团。能当工人也觉得不错。


那时,八一厂的很多知青已经到了黑龙江农垦农场。和我一个班的同学高川(高宝成的儿子),严可(电影《白毛女》的导演严寄洲的儿子),同年级的杨雪培(田华的儿子)等,都已去黑龙江农场。只剩我和郭轩(八一厂一个室的主任)的女儿郭博川。


1969年8月30日,我们在北京站一号站台,登上了去包头的知青火车。我妈妈和郭博川的母亲都没去车站,可能是怕分离的痛苦,我们当时都是抱着“青春无悔”的心情踏上了接受再教育的征程。


在火车上,认识了同一节车厢的李志光,他后来又和我在一个步兵团当兵。当时,他的革命热情非常高。虽然结巴,但是还挺爱说话。火车启动后,他手持一本红宝书说:同,同学们,我们学习毛主席语录。读的时候,也不结巴了。人们虽然还在离别家乡的痛苦思念中,但是听到了伟大领袖的教导,也振奋了精神,准备好了接受再教育。


火车经过了一天一夜的奔驰,终于到达了终点——包头昆都仑召火车站。在车站,接我们的白干事就把我们分到了各连队。我和郭博川分到了13团9连。李志光分到了阀门厂(一连)。我们九连距昆都仑召站有八里路远。一连要远些,距昆都仑召车站有五六十里路远。在兵团的岁月里,我没事就坐包头的通勤火车去他那玩。

 

到了连队,连队又进一步的分配工种。我分到轧草班,工种虽然不好,但也是属于工人阶级的行列。为了好听起见,我们把轧草工叫做“断工”,就是把草断成一节一节的。


到了造纸厂才知道,以前连队也是在乌拉特前旗农业连队。刚转为工业连队,来到了包头万水泉造纸厂。那会,职工宿舍还没建设,男知青挤在机修车间。听说连队还有一多半的人在65军柴沟堡造纸厂学习。我们这批人的到来为加快厂子的建设增添了力量。


我们“断工班”的任务是和两个气焊师傅安装厂区的暖气。师傅安装厂区的暖气,我们都是小工。1970年1月份把厂区的暖气安装完毕。全场的工作都在抓紧进行。记得40米的烟囱建好后,北京知青黄小兵让我和他一起攀爬。钢筋作的梯子,看着就吓人。战战兢兢的跟在黄小兵后面往上攀爬。可能是有恐高症,爬了一半就不敢爬了,下来了。黄小兵胆大,直爬到顶,并且还在上面转了一圈,为了留点纪念,他还把一边的袖子撕下来,绑在烟筒的避雷针上。开始袖子是白的,后来烟筒冒烟,把袖子熏成黑的了,但仍在迎风飘扬。据1971年来厂的杭州知青说,漆黑的袖子还在飘扬呢。



那会,我们知青爱唱的歌是“外国民歌200首”,还得偷偷的唱,因为据说那是资产阶级情调的歌曲。一天,知青张洪庆正在唱河里青蛙,有说“河里的水蛭”,唱到最后一句:年轻人……后半句应是:就是这样没出息。连长推门进来。张洪庆反应真快,马上接着唱到:就是这样不怕死!


还记得,宿舍是由当地民工建成。打地基时,四个人抬着一个木夯,由于在劳动中身体发热,每个人都有一个小红布兜兜,劳动起来穿着,很是统一,像是工作服。一个人领头喊着劳动号子:咱们一疙蛋往回翻哟,大家唱:哼呦,嗨呦......砖瓦房很快的建了起来。玻璃是双层的,因为冬天室内外温差大,会把单层玻璃冻裂。



年底,我们住进了真正的宿舍,这是农民大哥“一疙蛋往回翻”的功劳。宿舍的每间屋子都有一个炉子,烧的是苇炭,苇炭有个特点很容易点着,用小半张报纸就能点着,根本就不用劈柴。燃烧的时候,火力也很猛烈,炉壁经常烧红。但是燃烧的时间短,不易封火。晚上不填煤,火就会熄灭。倒是没感觉过冷。


那时,我积极要求进步,真是什么工作都抢在前面。除了努力完成好领导交给的任务外,还利用业余时间掏厕所。特别是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十月下旬就结冰。厕所的屎尿冻在一起。要想掏厕所,必须要下到粪池里,用镐刨小山一样的屎尿冰坨。屎尿冰碴常常溅到脸上。虽然屎尿冰碴崩的满身都是,但是仍坚持着把厕所的蓄粪池清理干净。获得大家的好评。可能是有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年底在评五好战士的总结中被评为“记五好”。


那年头,节约每一粒米是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为了保证投产后有充足的粮食供应,连队采取了一个省粮食的办法,一顿饭每人发两个内蒙大土豆,吃了有两个月。我们觉得这种办法不错,即节省粮食由减肥,保健了身体。


一次, 副连长原来的部队给他打电话说,他们连队的一匹马得病死去,连队问他要不要?如果不要就埋掉。(可能是得的炭疽病吧)副连长把那匹死马拉回,让炊事班包成二两一个的大包子,还是纯肉的,河南人叫“准肉”。吃包子那天,大家欢天喜地的,因为很长时间没有闻到肉腥气了。这次是敞开吃,管够。人们放松了裤腰带,可劲地吃起来。


那天我吃了8个大包子。听说炊事班长吃得最多,13个。她是天津的知青。她的经验是,吃几个后,在水泥地上猛跳,把胃里的包子墩瓷实了,再吃。由于胃里墩得没有一点空隙,所以吃了13个包子。听说后来撑得实在受不了,管军医要了几片泻药。


那会的做法也可以理解。一年吃不上几顿肉,还不管够。如果这顿有肉不吃,也许半年后才能再吃上。那会就一个最大的好处:减肥。


1970年的元旦很是难忘,包饺子。那天上午到炊事班打回面和馅回来包饺子。我们就是懒,谁都说不会包饺子。最后我提个建议,把面擀成片下到水桶中的开水里,等面皮煮的差不多了,把馅倒进去煮熟。就这样,我班在1970年元旦喝了一桶“饺子”。


我们那会穿的是屎绿色的兵团战服,那会叫“大青山嘎达绿呢”。冬季的帽子是驼毛帽子。一到星期天,包头市好多戴着驼毛帽的脑袋在市区晃荡。


那会最爱听“梁外干部的故事”。新疆有个“阿凡提的故事”,河南有个“王侯的故事”。内蒙古就有一个“梁外干部的故事”。我们班有个包头市的知青张志澍,他每星期日从家里回来,都忍不住要笑,我们也知道有从家里带回了“梁外干部的故事”给我们听。


故事很多。只记得其中的几个故事,也是觉得挺逗。上山下乡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


梁外干部一次出差坐火车,不知道火车上有厕所,到一小站,火车停一两分钟。他下车到火车站的厕所解手。正在他解手时,火车开了。他急忙提上裤子追喊:火车火车站住,额是梁外干部。“大青山”在包头北边,称作梁,北边称作梁外。他在村里是生产队长,大小是个官,长短是个棍,自称为“梁外干部”。火车终究没停下。梁外干部急得大叫:火车叼人(偷)了……车站上的服务员过来安慰他说,不要着急,我给下一站打个电话,把你的东西拿下来,你坐下一趟火车去。梁外干部问道:电话快还是火车快勒?服务员回答道,电话快。梁外干部马上想了个好办法说,电话快,那额就坐电话去吧。


一次过元宵节,节前,梁外干部到东河区采购点年货,看见一个饭馆前人们排队买元宵。他说,他爷泼下(豁出来),买它一碗尝尝。他也不知道嚼碎了再咽进去,整个元宵吞进去。到了肚子里就发烫,给他疼得够呛。花钱买的又舍不得丢掉。带回家给老婆吃。老婆说好吃。他说,好吃个甚啦。我吃到肚里,烫的滚上滚下的疼。过了些日子他又去东河区,看见那个饭馆卖饺子。他不买就行了呗,非要过去说两句,他说,你们净叼人,上次买你们的“烧心蛋”烫得他爷肚下滚上滚下的疼,这回又让烧心蛋长耳朵,长耳朵我也不会吃的。


“梁外干部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先讲这些。这可能就是让我们这些“知识青年”接受更没文化的人的再教育。


1970年的春节来临。连队宣布了放假五天。我那会刚出家门几个月,觉得连长宣布放假就可以自由活动了,也不知道请假就跑到乌拉特前旗找院里的发小玩去了。距离也不远,就有200里路,火车两个小时就到。晚上大概11点钟到乌拉特前旗站。


那会乌拉特前旗还没有高楼,很小的一个县城,用当时的话,一泡尿就到头了。路过了13团7连造纸厂,听说那是个日产两吨的小造纸厂。因过节,院里没开灯,漆黑一片。再往北走没多远就顶到头了,一条东西向的马路和马路边的平房,大概就是乌拉特前旗的北缘。


我在马路上向东走着,大概走了两百米,就走出了前旗。因为再往前走,就没路灯了。黑乎乎的一片。本来应该沿着路走到头后,再向左拐,才是到发小的11团6连路。由于没路灯,眼前是黑乎乎的一片,真是看不见路,向东走到路的尽头没有向北拐,还是向东走。朦胧中看到四周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听说过我连那会在乌拉特前旗农业连时,亩产小麦100来斤。


这时,看见前方好像有个坟头,不知是什么东西,闪着蓝光,蓝光也不动晃,可能是磷火。那会叫鬼火。不敢走了,这刚走几百米,就不敢走了。只好原路返回。边走边回头看那蓝光是不是活动的。如果是活动的就麻烦了。听说内蒙古有狼,说是一个连的兵,还带着枪,最后子弹打光,全连都让狼吃了,我一个人还不够群狼塞牙缝的呢。还好,回了几次头,蓝光还没动,鬼火还好点。


我战战兢兢地跑回了县城里,一个想法是住旅馆,大车店都行。实在没辙,就去车站过一夜,天亮了再走。


在进到乌拉特前旗,大概是半夜12点了。看见路边只有一间房子亮着灯,想打听旅馆在哪?敲开门一看,里面的两个人是我院的女生。也在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她们正在团部集中办一个什么学习班。说了会话,她们俩就到学习班的别的屋挤着去了。第二天早上还端来了早饭。吃完饭,她们送我出前旗并指出去11团6连的路。这才看清楚路的走向。距前旗还有30里。如果像昨天晚上瞎走,不知会走到哪里。


终于在中午走到了11团六连。这个春节,我是和几个发小在内蒙古过的。那时的感情还挺深,在站台上等车,看到火车要进站了,几个哥们围在一起,嚎啕大哭,现在想起来也觉得有意思。


回到连队,说我没请假,让我写份检查,在全连面前念。这时我这一生中唯一的一份检查。那次写了七篇检查,全连在连部门前集合。为了假装态度好,在作检讨的过程中抽泣了几声,直到我前面的女知青队伍里发出:哭了,哭了的小声嘀咕声,才收敛,知道达到了检讨的效果。后来,李志光说不算多,他因为在昆区打架,回来写了40篇的检讨,给全连念,念得大家都睡着了。



后来,我们开始了同虱子、跳蚤、臭虫的斗争。


先是发现了虱子。可能是工厂在建设中也没有澡堂,几个月都不洗澡,一天,突然感觉到身上有小虫子在爬,用手一抓,抓出了一只小虫子,班长说,这时虱子。用手指根本就捏不死,必须用两个指甲盖挤死它,听见咔啪一声才算挤死。衣服的褶皱里,藏的虱子最多。最可恨的是虱子还下虮子,专门下在裤头的褶皱里,还用一种胶使虮子和裤头死死的粘牢,抠都抠不下来。后来造纸厂投产,我把沾满虮子的裤头放在阀门上用汽吹,把虮子吹死。裤头是舍不得扔,那会的津贴是一个月五元,因此觉得裤头是好贵的,根本就舍不得扔。


由于每天都要和跳蚤、臭虫亲密接触,也有辨别臭虫、跳蚤的能力和抓捕的技巧。跳蚤喜欢在腰间转着圈的咬人吸血。咬的包发红,奇痒无比。跳蚤还不好抓,开始是抓着后,经常有跑掉。后来学了个好办法,看见跳蚤后,用手指头沾上吐沫,把跳蚤沾到手指头上,然后将它狠狠地捏碎。抓臭虫就不那么费力,主要是动作要快。看见臭虫后,迅速将其撵死在被褥上,然后要忍受着“臭大姐”一样的臭味。为了多消灭一个臭虫,也不在乎臭不臭了。


我们是在夜里,突然开灯抓跳蚤,臭虫。尽管抓了不少跳蚤,臭虫,但是不管用,身上的包少不了。想了不少办法,如床板拿到外面晒不管用。到18团农药厂拿一大包666粉,铺在床板上,也不管用。它们成了我们永不消逝的兵团玩伴。


作者近影

延伸阅读
聂平:大街上见到彭老总
聂平:革命时代的往事拾零
聂平:打倒小爬虫,喊完撒腿就跑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内蒙古知青

李银河:我的人生第一课

黄培:草料场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黄培:我们是乌拉特草原上的牧羊女

 黄培:为了一张照片,差点搭上一条命

陈佩斯:珍藏在大草原上的青春

作家老鬼:大草原上的"孤狼"岁月

老鬼:姜傻子一定要在草原咽气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徐小棣:异丙嗪,青年时代的故事

张美音:父亲让我去问江青

朱今天:六千“侉子”走武川

唐燕:土默川酸曲曾经是我们的最爱

唐燕:下乡插队时,我们不懂爱情

王海军:女知青和她们的农民丈夫

陆庆和:女大当嫁

许晓鸣:我为什么嫁给内蒙古草原牧民

马晓力:北京知青陈丽霞永远留在大草原

吕丁倩:明月千里照白雪故乡只多万重山

钱江:我的第一个病人

王海军:我们村的男知青

吕丁倩:那个坑坑洼洼的多事之秋

吕丁倩:冰天雪地绝处求生的高考之路

吕丁倩:两个女孩命悬一线的山谷迷路

刘晓阳:从插队到洋插队的北京姑娘

李大同:草原归去来

秦晓:我们在牧区吃商品粮啃大羊腿

刘晓阳: “知青”李三友个案

克明:我与呼伦贝尔大草原

唐晓峰:大家心里有底,

不可能一辈子扎根农村

马晓力:蒙古额吉没有白疼你们

纪敦睦:一位本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留守在内蒙古的老知青们 

火勒旮弃:一个北京知青的命运

内蒙古草原上的五月夺命雪

赛力罕:命悬一线的脱险瞬间

赛力罕:妈妈送我去大草原当牧民

赛力罕:我在草原上的牧民生活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男子刑期写错被提前释放,法院通报
    判决书写错服刑时间:出狱8个多月后,他再被收监
    男子出狱后重新被羁押,法院致歉:判决书刑期写错,承办人被记大过
    即将盛大开幕!持续三天!
    判决书4年刑期写成3年,为何经过多人把关而无人察觉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