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丨钟海明祭父文:​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钟海明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钟海明,1950年生于上海,77级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80级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系研究生。1986年任电子工业部电视电声研究所室主任、时任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等职至今。退休后从事武医健康养生文化的研究、传承与传播。


原题

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

世纪思索与人生

 


祭文钟海明



 
编者按:三月阳春,清明时节,缅怀先人,慎终追远。年前,刚刚送别一位跨世纪的老人一一从儿子的祭文中,从众人写下的送别感言中,我们看到,这位有82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一一钟沛璋先生的真实人生与思索。


 
曲终人未散,有情自重逢

2021年,在即将迎来中国又一个新春之际,您静静地离开了我们,走时安祥平和一一那是于一生风浪之后,复归于岁月的平静,给我们留下无限思念。

您说自己一辈子干过两件事儿,一件是干革命,再一件就是做新闻。

少年钟沛璋

爸爸钟沛璋,原名钟信超,1924年出生于浙江镇海钟包村的三间房。

参加革命前夕的钟沛璋(13岁)

 
少年奋发干革命
   
您6岁那年,日本发动“9·18”事变,中国丢了东北的大好河山。“再不起来抗日,我们都要做亡国奴了”。这样的忧患意识从小就烙进您的心里。一首“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的《毕业歌》,成为开启您一生革命事业的精神源动力。14岁那年,您参加组织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15岁那年,经吴学谦伯伯介绍,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代地下工作时期

1942年,您去新四军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学习,一边接引同志进入根据地,一边在边区打游击,还让爷爷为根据地提供紧缺的医药。1943年后,为躲避特务的抓捕和地下工作需要,您辗转于南京中央大学、上海交大和杭州等地开展地下工作,在上海开办中联广播电台、《学生报》《青年知识》等报刊。

进入根据地的青年钟沛璋

在杭州您打入国民党CC系主办的《东南日报》,迂回报道了国民党在三大战场的溃败。爷爷在上海大沽路的家,成了共产党的地下据点。老钟家姐弟4人,3个地下党员。大姑姑虽然不是党员,却和奶奶一起亲手缝制标志上海解放的第一面红旗,悬挂于还在战火中的跑马厅,振奋着憧憬解放的上海民众。

地下革命四姐弟与母亲在一起

随着革命的胜利,您和妈妈并肩战斗的友情也变成了心心相印的爱情,组成了我们这个家庭,并与这个家庭共同度过奋斗的一生。那时的您,踌躇满志,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反对国民党的一党独裁,反对国民党的贪污腐败,因为您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可以把中国人民带到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比翼双飞共患难



“少年立理想,鬓白梦半真。真理路漫漫,求索伴终生。”(见您给叔叔写的书法条幅)年少时的革命理想支撑您,伴随您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让您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一往无前。

上海中联广播电台开业广告


在上海中联广播电台楼顶阳

 
毕生为新闻而奋斗
    
解放后,您不仅在上海和妈妈一起创办了全国第一张《青年报》,继而被耀邦伯伯亲点,和妈妈双双调入北京,进入中国青年报社工作。您创办的“辣椒”副刊,揭露和批判社会不良现象,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您也为此引火烧身。

在上海《青年报》


当1957年反右斗争袭来时,您到北京大学看了大字报后觉得无政府状态的混乱不好,应该加以引导,写了一篇题为《在讨论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的文章,试图把无政府状态的大字报引向理性有序团结。然而,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当时作为调干生在人大新闻系学习当“大班长”(新闻系一共4个班)的妈妈,一贯好抱打不平,为老师和同学受批判被冤枉仗义执言,“率先“被打成右派。

1953年,左起张黎群(时任《中国青年报》社长、总编辑),纪云龙(时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钟沛璋,邢方群(时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胡耀邦

您和妈妈划不清界限,也随即“落网”被划成右派,开除党籍撤销职务,下放山东莱阳等地劳动三年。眼看着即将被离婚的您们,我被送回上海爷爷奶奶家——您们当时干革命的地下党大本营。这对您们一腔热血,同是15岁入党的年轻”老党员”,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啊!

然而,这样的挫折并没有磨灭您做新闻的激情和赤子之心。下放回来,您回中国青年报社做普通编辑,后来又创办了《长知识》科学副刊。人大新闻系高材生的妈妈,成了报社资料室的资料员。

在《中国青年报》工作


1963年,您执笔发表社论《论雷锋》,二十年后的1983年,您再次执笔社论《再论雷锋》,展现了老报人“倚马可待”的功夫,一度被新闻界传为佳话。

1964年,您右派刚刚摘帽,还是耀邦伯伯亲自点名,让您参与起草题为《为中国青年革命化而奋斗》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这份报告在耀邦伯伯的指导下,获得各省市团委书记好评。

在五七干校


然而,在十年浩劫的“文革”中,您和妈妈与人称“延安红小鬼”的陈模叔叔,一起被打成中青报的“三家村”,受批斗被关押,失去人身自由。

1969年,您和妈妈下放河南团中央“五七干校”,前前后后劳动近8年。1978年,您再次被耀邦伯伯亲点,参与起草题为《在新的形势下进行新的长征》的团代会报告。艰难困苦的生活,诬陷诽谤批斗,并没有摧垮您的精神,反而让您愈发清醒和坚韧。


您提笔写下“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您少年立志坚定不移,心胸开阔无所私求。您辨明世俗纷扰而不随波逐流。您和妈妈培育我们自青少年起,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打不垮的精神和意志。

记得1968年您还被关在“牛棚”里,您让妈妈代表您在我去兵团临行前的日记本首页上写下: “要学会松树和柳树的两种本领,即松树发育成长,不怕刮风下雨,严寒之中也能巍然屹立的原则性。柳树则插到哪里都能活,一到春天,枝长叶茂,随风飘荡,十分可爱,柳树有灵活性”。

下放喂猪


:文革中,大弟弟在我登上列车北去的那天去世;两岁多的小弟弟开始在各地亲朋好友间避难,成了“流浪儿”;我在兵团则因救火第一个到现场,被打了4年的“现行反革命”。还是在耀邦和杨勇两位伯伯亲自关心下,才得以平反。

录胡耀邦同志句


1978年,百废待兴,《中国青年报》终于复刊了,您又满怀激情带动和培养小川、大同、杨浪等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成为报社栋梁之材。为了更好地培养年轻的新一代,您还专门和黎群伯伯再续中青报的前缘,一起办起团中央的青少年研究所。与此同时,妈妈调到人民日报社国内政治部,穿梭于两会和地方之间,及时传达中央精神,报道全国各地改革开放的动态。


为全国报刊写发刊词


1980年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通讯《敢于向特权挑战的人》,在全国引起轰动。在青年读者受到鼓舞的同时,《中国青年报》点名批评“高干“的做法,也引来诸多质疑。同年11月3日,您作为这组报道的负责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评论文章,公开回应批评。

人民日报社院内合影


58岁那年,您被调到中宣部新闻局工作。在新闻局,您按照耀邦伯伯坚持改革开放的思路,推动中国新闻的全面创新与改革,让舆论监督助力改革开放。您的很多老同事,都很怀念那段时期的新闻环境。

您说您这一辈子只干过两件事儿,一件是干革命,再一件就是做新闻。觉得自己尽力了,“奋斗了一辈子,没有遗憾“。“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您用这句话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应该看得远一点,用世界的眼光来看现在的状况,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您把这根接力棒,稳稳地交给了下一辈。

在中宣部新闻局工作

 
世纪的思考与求索

您渐渐步入老年,依然老而弥坚,如西子湖的红梅傲霜怒放。在从拼搏半生的新闻岗位上退休后,您心里依然充盈着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保持着对社会/时代/未来的思辨。离休后,您曾主持《民主与法制》的工作,还根据中央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的指示,以及当时外宣工作的需要,和妈妈一起创办了中国卓越出版公司,为中国新闻出版界的体制改革作出尝试。

创立中国卓越出版集团


1993年,您和媒体同人一起创办《东方》杂志社。您执笔的发刊词说,希望《东方》成为反映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考意愿和与之息息相通的园地,夏衍老和季羡老均撰文助阵。您先后大胆起用越光、大同、晓燕、正琳等一批思想活跃的中青年编辑和作者,让《东方》作为中国思想解放的一面旗帜,成为追求民主思想的宣传阵地。您将《东方》视为百年中国追求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历史接力棒中短短的一程。您为此而直立潮头,也为此而抱憾。

和《东方》杂志的成员在一起


《东方》杂志


2000年的一场车祸,虽然让您行动不便,但您的头脑却愈发清醒,您还要为中国的民主、自由、富强、宪政,继续贡献力量。您拄着拐去参加江总书记召集的老同学座谈会,在会上说:当代资本主义正张着两个翅膀在飞翔,一个翅膀是改革,另一个翅膀是高新技术。民主宪政可以借鉴外国的成熟经验,但不是照抄西方模式。首先要解放思想,给人民以思想自由。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还政于民,还富于民。


胡启立(左)与钟沛璋(右)


好友看望交流


好友看望交流


向好友赠予画册


作为一个跨世纪的老共产党员,您始终在思考“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始终在追寻百年圆梦的实践之路;始终在为国强民富和现代化奋斗不已。


进入新世纪,您和妈妈已离休多年,但当您们回到浙江老家时,仍念念不忘为家乡尽心尽力,组织记者团,为浙江各地的改革开放作宣传。先后写下从西湖改造方案,到义乌市场等系列报道,为家乡建设擂鼓助威。

老新闻工作者聚会


从上海地下党大沽路老宅走出来的一大家子


您曾提笔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座右铭,挂在书房里,激励自己。启立叔叔经常来看望您,和您一起探讨和追寻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命运之路。启立叔也曾深有感触地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心愿。”


直至九秩高龄,您依然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每日伏案电脑前,接收来自海内外的大量电子邮件。妈妈2012年去世后,您和我们一起搬到燕郊住。由于距离城里远了,电话成了您唯一的主动对外联络方式。但总是经常有很多不同领域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来看您,一起讨论交流。当年参加创办中国青年报的老谢叔,也已年逾九十了,还时常坐公交车来燕郊看您。老友相会,是您晚年最开心的事了。


“钟山风雨育赤子,尽忠报国兴中华”。您为革命为新闻奉献了一生,您的赤诚之心始终让年轻一代为之感动,是我们后辈人的榜样。
 
一生大爱与相伴,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

您的一生,可谓是为理想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您的大爱,是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孜孜以求不懈努力;您的挚爱,是与妈妈相依相伴共度人生。


您与妈妈的爱情源自革命的友谊,自从妈妈以地下党电台播音员的身份进入大沽路老钟家,您们就开始了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一生。您们真的做到了这一生“无论贫富贵贱,永不分离;无论健康疾病,永远互敬互爱”。

您们自地下工作开始走到一起,从上海《青年报》调到《中国青年报》在一起;打右派没能把您们打散,下放农村在一起;回中青报在一起;文革去干校在一起;改革开放,一起活跃在新闻战线上;离休创办“卓越”在一起,直至创办《东方》,几十年如一日,比翼双飞同进退。

60年钻石婚


您们一生相伴67载。您和妈妈的一生,是充满侠骨柔情和大爱的一生。从与日本侵略者的抗争,到与极左派思想的斗争,您们都能为公道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仗义直言,乃至自己身落井底亦无愧无悔。

“文革”后期,您们也像耀邦伯伯那样,尽管自己尚未恢复工作落实政策,却为无数老战友、老同学及其子女的上访、落实政策、回京安排工作而奔走。大家感觉:“钟叔叔和陈阿姨就是我们的依靠。”您们的热情相助,换来的是晚辈对您们人格的尊重和亲情。一时间,北京三里屯的家,就成了众人的上访转接站。


唯一把您俩分开的,是妈妈2012年先走了一步,留下您对她无尽的思念。妈妈走的那天是新年伊始的2月一一2月6日,是妈妈的生日。而就在辛丑年的2月6日这天,您离开了我们……2月10日这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和晓梅、雷雷,以及那么多关心您的老战友老同事,和您在中青报的“弟子们”一起去为您送行的日子……还有全体团小友,也在为您送行,送您去到天国与妈妈相伴。正如启立叔叔在信中深情表达的: “万般思恋在心头!可是我再也见不到你了。你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心里!”

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在天化作比翼鸟,从此您和妈妈,再无孤单与寂寞。您们永远永远,在我们心中。 
 

2月10日凌晨于燕郊 

 


送 别

尽管疫情期间,根据本人生前意愿丧事一切从简,未发讣告。2月10日上午9时,依然有来自新闻界、文化界以及团中央后代等各界代表近200人,来到北京八宝山竹厅,为这位受人尊重的前辈送别。 


哀 思
 
悼念钟老(之一)

金钟璞玉沛垚璋,
柔韧刚强堪栋梁。
青运导师凝正气,
康庄大道绘东方。
耄耋未见开新宇,
世纪忧思撼庙堂。
民主新风何日到?
怀瑜握瑾赴仙乡。

牟广丰  2021.2.6于美

(:康庄大道、民主新风、世纪思索,皆是钟老文章题目所用过的文字,《东方》是钟老创办的影响力很大的刋物。)


 
悼念钟老(之二)

温和睿智满经纶,
恬淡雅儒贯纵深。
巨笔如椽惊社稷,
檄文似箭射辕门。
书生本色终难改,
将士情怀老又新。
一代宗师乘鹤去,
漫天飞雪覆乾坤!

牟广丰 2021.2.7于美

 
恭送钟老

一腔热血,追求光明,纵为飞蛾不辞死;
几度严霜,未改心志,犹是凤凰已重生。

中青报老报人郭家宽 


中国青年报送行代表

 
敬悼钟老千古

提耳言犹存 痛定思痛“两头真”
举目壮行在 荜路蓝缕终为雄

《东方》杂志同人 梁晓燕

中国新闻社和团小友送行代表

 
“在我眼中,他的底色是老派共产党人,正直,爱才,忧国忧民,这几乎是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多年的磨难也没有改变他。与他走在一起的还有李锐、何方、杜导正这些老人。岁月无情,他们正在不断凋零。我相信,在最后的这些岁月,他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肉身成灰又有谁能幸免?我也早就明白,他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 

傅国涌




延伸阅读 

李大同:与钟沛璋先生两段往事,

从中国青年报到《东方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媒体前辈

姜波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姜波:老范是不朽的

胡舒立: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

杨大明:悼丁望

王克明:徐孔十年祭

彭波:悼一群寻梦人的“老板”

袁晞:我认识的老范和未完成的书稿

张宝林:大保,永远的学长和老兄

王中铜像补记:复旦的底色和底线

胡绩伟苦恋堂姐终究花好月圆

"标题党祖师爷"张友鸾晚年斯文"扫地"

钱江:一代名记者浦熙修

与我的父亲钱辛波

袁冬林:母亲浦熙修,美丽与哀愁

贺越明:徐铸成门下读研琐忆

贺越明:一段虚构的"佳话" : 

周恩来动员徐铸成入党

贺越明:国共文化统战对手一段私谊

张宝林: "徐老大"怕给朋友惹麻烦

张宝林:袁水拍的两封信

张宝林:读高汾的《北大荒日记》

陈原:人民日报的"讽刺与幽默"

吴晔:忆丁聪先生与舒乙的一次合作

丁聪80年代政治漫画尺度令人惊讶

方成走了,留下了这些最幽默的画

华君武:画尽世间百态讽刺入木三分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甘惜分抗战年间的一次人生劫难

甘惜分的探路人生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张纯:朱维民老师,

不想当牧师的刷墙工成了好画家

人民日报记者金凤:

与空军战斗英雄的婚姻波折

"右派"记者朱启平:日本投降见证者

成小秦:书生报国无他道,

几位陕西老报人的运命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