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昔年 | 钱江:一代名记者浦熙修与我的父亲钱辛波

钱江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钱江


钱江,生于上海,曾在内蒙古插队6年,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1982年分配到北京《体育报》,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历任《人民日报》驻云南首席记者、华东分社新闻部主任、人民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海外版副总编辑。现已退休。


原题

一代名记者浦熙修

与我的父亲钱辛波




作者:钱江



2020年10月29日,是20世纪著名女记者浦熙修辞世50年,亦是她诞生110年。中国近现代新闻史和中国当代史上,她的名字不会磨灭。


浦熙修前辈的女儿冬林大姐日前提议笔者,写一写她的母亲与我的父亲钱辛波“四同”的往事。我认为现在确实应该落笔了,因此有了如下文字,敬请识者和同业赐教,以臻完善。

        

浦熙修(1910-1970),1951年摄于北京,这是她本人很喜欢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字迹是她留下的


在当代新闻史和国家历史上,有她——浦熙修留下的重重痕迹。


从新闻史角度来说,她是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上半叶的著名女记者、社会活动家。她的新闻采访业绩主要体现在《新民报》和《文汇报》以及上世纪40年代后期由储安平在上海主办的《观察》周刊上。她对1945-1946年的国共谈判作追踪报道,其中对1946年初的政协代表采访尤其密集,许多文字汇入历史记录,是撰写当代史必要的参照。


在当代历史上,浦熙修的名字不幸与领袖的批判挂钩。    


那是1957年7月1日,领袖撰写的《人民日报》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一文点出她的名字说:《文汇报》是“挂帅印”的:“包袱沉重,不易解脱。帅上有帅,攻之者说有,辩之者说无;并且指名道姓,说是章罗同盟中的罗隆基。两帅之间还有一帅,就是文汇报驻京办事处负责人浦熙修,是一位能干的女将。”


领袖钦点,浦熙修的名字从此为这篇社论作注,她的命运也由此滑向痛苦,进入悲剧,直到生命终点,株连甚众。如果说一个人的命运前后殊异,那么浦熙修就是一个典型。她的命运转折,亦成为1957年那场政治大风暴的重要节点。


上述两个因素非常重要。“文革”十年浩劫之后,对浦熙修的生平和历史活动,已有不少文章和著述来描述和记载。我写下这些文字,主要是叙述浦熙修和我的父亲钱辛波共同的经历和联系,亦作为浦熙修生平研究的补充。


浦熙修是我的长辈,和我的父亲钱辛波有好几个层面的关系,但既然落笔到历史人物,我在文中就不用其他称谓了。 


    1、浦熙修和我的父亲有“四同”


上世纪“文革”终了,进入80年代的时候,即有新闻史学者开展对浦熙修的研究,前来访问我的父亲,言及浦熙修和我父亲之间有“三同”——同乡、同事、同难。


同乡——他们都是江苏嘉定县(现为上海嘉定区)人;同事——同为《新民报》记者,浦熙修是报馆采访部主任,应该说是我父亲的上级;同难,是指在1957-1958年那场运动中,他们一同落难,从此蹉跎。


我知道他们之间还有另一层关系,初访者往往没有探及,那就是浦熙修和我的父亲有一位共同的“过房娘”(在北方称“干娘”),见面称母亲,出了家门常称“郁老太太”,是著名律师郁华的夫人。她有女儿郁风、女婿黄苗子,是浦熙修和我父亲共同的朋友。


郁华是民国大律师,1939年在上海租界被汪伪特务杀害,有民国司法界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第一人”之称,1952年由新中国政府批准为烈士。他还是著名文学家郁达夫的哥哥。


江南一带的“过房娘”就是认干亲的意思。浦熙修长我父亲13岁,应该称“大姐”。实际上父亲随着周围人们,叫她“二姐”。这是因为她在自己的姐妹兄弟中排行第二。

   

 2. 浦熙修怎样当上了新闻记者 


父亲于1945年夏天从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不久抗战胜利,他被当时的民营报业大王陈铭德、邓季惺录用,从四川重庆来到《新民报》总部南京当记者。1946年4月,重庆《新民报》采访部主任浦熙修来到南京《新民报》主持采访部,见面交谈,原来是嘉定同乡。


我估计父亲认识郁老太太就是由浦熙修带去的。有郁老太太这位“过房娘”,浦熙修和我父亲就有了“姐弟”关系。父亲和浦熙修的一对儿女——女儿袁冬林、儿子袁士杰也熟悉,和他们的友谊一直保持到父亲离开这个世界。


到《新民报》当记者,浦熙修引导上路,对父亲的新闻之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父亲算得上新闻系科班出身,然而浦熙修向父亲强调,采写新闻是一项实践的事业,当然要会写,更要会跑(新闻),先把新闻素材抓到手里来。对这一点,父亲很认同。

       

我在少年时代就听父亲说起故乡“嘉定名门——浦家”,说“浦家三姐妹”个个了得:大姐浦洁修,学业出色,抱着“科学救国”理想早年留学德国,作为化工专家归国;二姐浦熙修,期望“民主救国”,当了新闻记者,是《新民报》一支笔;三妹浦安修,立志“革命救国”,抗战一起就奔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到延安,当年10月和彭德怀结婚。


父亲补充道,浦家三姐妹还有“一弟”,就是小弟弟浦通修,很早参加革命,后来担任教育部副部长。一家4个子女个个杰出,是非常难得的。


浦友梧、黄菴岫夫妇和儿女全家,摄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左起:浦熙修、浦安修、浦洁修、浦通修、黄菴岫、浦友梧


浦熙修7岁从嘉定来到北平上学,读到高一辍学。这是因为子女多了,父亲浦友梧经济拮据,加上思想传统,不主张女孩多读书,就让浦熙修回家了。


然而大姐洁修却是一番抗争,结果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给熙修作出了榜样。浦熙修回到家中,觉得不对头,要求学习美术。这回父亲倒是同意的,她考入京华美术学校学画,心里想着早日经济独立,好让妈妈宽心。


第二年,大姐浦洁修为她介绍了到女师大附小代课教书的工作,每月有50元的收入。她就以教书为主,学画为辅。


来年,17岁的浦熙修转正,收入增加到55元,实现了经济独立,她觉得为母亲争了一口气。浦熙修用度很少,要把钱攒起来去上大学。


这期间,她还特别关照11岁的妹妹安修和9岁的弟弟通修的生活和学习,姐妹、姐弟情深。


浦熙修1928年(时年18岁)画的扇面


两年很快过去,她的高一同学们毕业,纷纷考大学了。浦熙修非常羡慕,拿着京华美术学校的文凭报考女师大中文系,顺利录取,和当年的同学一起上大学了。时在1929年,她19岁。

      

上大学期间,浦熙修和袁子英相识结婚,有了孩子。1934年袁子英离京,辗转到南京工作,于1936年将全家接了过去。为家庭生活考虑,更出于自己的志向,到南京以后,浦熙修决心找工作。


有一天,她在《新民报》上看到一家地产公司招考女职员的广告,就赶去应试。考题是“妇女职业问题”,正是浦熙修日夜所思,写来得心应手。


青年时代的浦熙修


她应试成绩很好,地产公司的招工负责人也是这样对她说的,不过话头一转告诉她,公司不打算雇用已婚女职员。但你的文章又写得很好,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们可以介绍你去《新民报》。


这家地产公司果然将浦熙修介绍进了《新民报》,先后做发行和广告工作。


看来浦熙修的新闻才华是无法遮掩的,何况《新民报》老板陈铭德慧眼识珠。不久就出现了偶然的机会,不知是手头派光了记者还是有意考察,陈铭德安排浦熙修出门采写。结果这项采访完成得很好,浦熙修即被调到采访部,记者从此成为她终身的职业。那时,中国的女记者屈指可数。


3. 雾重庆,浦熙修是中共代表团的挚友


浦熙修在1937年5月当上记者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新民报》内迁重庆。在山城雾重庆,浦熙修的记者生涯真正拉开大幕。


当时重庆有4位出色的女记者彼此熟悉,经常一同出入采访,有如姐妹。黄薇是第一个从南洋归国参加抗战华侨女记者,是南洋《星岛日报》驻中国大后方记者;彭子冈是《大公报》知名记者;高汾,1944年进入重庆《新民报》,也是采写新闻的一把好手。这三位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再加上一位就是浦熙修。


黄薇和彭子冈把浦熙修介绍给中共代表团新闻发言人龚澎等人,还有中共南方局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的编辑、记者们。浦熙修和石西民尤为熟悉。


中共代表团和《新华日报》的编辑记者很快认定,浦熙修是值得信赖的朋友。浦熙修经常将采访所得或线索告诉《新华日报》的同行,或是中共代表团的朋友。


1946年初邓颖超(左)和浦熙修在重庆


在山城雾重庆采访中,浦熙修尤其佩服中共代表周恩来。她和周恩来、邓颖超很熟悉,经常有机会采访他们。也许是因为浦熙修和中共代表团成员们有很多来往,或者因为妹妹浦安修与彭德怀成婚,周恩来、邓颖超时常称浦熙修“我们的亲戚”!


中共代表团委托的事情,浦熙修总是努力做好。反之,她对国民党当局的贪污腐败官僚习气越来越看不惯,在写消息时常常加以披露和抨击。在当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浦熙修提问犀利,总是追根问底,往往使主持人张口结舌,认为浦熙修是一个难缠的记者。


浦熙修具有优秀记者的敏感和意识。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期间,她逐一采访38位代表,询问他们对国家走向的看法,每天写出一篇专访刊登在《新民报》头版,成为历史刻痕。


4、浦熙修和钱辛波
在《新民报》的分工与合作


我的父亲原名钱家瑞,在燕大新闻系读书时,《新民报》是必看的,很早就知道浦熙修。来到南京《新民报》,和浦熙修一起当记者,他非常高兴。


跑新闻需要分工,通常是安排条线的。来到南京,浦熙修经常和我的父亲,还有胡星原合作跑新闻。


浦熙修主要跑中共代表团新闻,因为她熟门熟路,有独家新闻。


钱辛波跑美方新闻。


抗战结束后国共谈判,美国总统特使、二战时的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来华调停算得上重要新闻。他来华后看上了刚刚走出日军监禁生活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推举他担任美国驻华大使。


1947年任新民报记者时的钱辛波(家瑞)


出生在中国的司徒雷登是因为办燕京大学而闻名的教育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被侵华日军关押了4年,终于重获自由。出狱后,他对中国事务更加关切。


燕大新闻系是司徒雷登当校长时最关心的一个系,决心将它办成亚洲最出色的大学新闻系。看到《新民报》记者钱辛波是燕大新闻系出来的,可以用英语采访,《新民报》又是司徒雷登相当期许的民营报纸,他在采访中给予很多关照。这样一来,出道不久的钱辛波采访美方时得到了许多独家新闻。


胡星源非常能干,他跑国民政府新闻。


浦熙修、钱辛波、胡星源紧密合作,获得新闻素材后常由浦熙修综合成文。《新民报》刊登的消息常常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当时南京的外国通讯社常常派出专人等在《新民报》馆门口,报纸一出就取走参照。


由于钱辛波采访美方时常常得到重要信息,引起了中共代表团注意。可以肯定浦熙修帮助钱辛波结识了中共代表团许多成员,直至周恩来。中共代表团新闻负责人夏衍、石西民、范长江时常通过钱辛波了解美国代表动向。和他们的接触使钱辛波的生活道路发生了重大转变。尤其是接触到周恩来以后,钱辛波逐渐接受了中共代表团的主张,走上了革命道路。


浦熙修为钱辛波走向革命架设了桥梁。

 

5.  在南京采访中的密切合作

 

钱辛波曾撰文回忆初识中共代表团成员的经过。


那是1946年4月末,国民党政府由重庆还都南京前夕,中共代表团也要到南京来。这天下午,浦熙修和钱辛波一起到南京光华门外机场场,采访了从重庆飞来南京的客人。


来到南京主持《新民报》采访部的浦熙修,这张照片约摄于1946-1947年间


傍晚时分,机场冷落下来,记者们正准备离去,突听机场上空又响起飞机轰鸣声。浦熙修说:“不妨再等等,看看还有谁来。”


这回降落的是一架美国军用飞机。待飞机停稳,浦熙修和钱辛波立即走上前去。从机舱里走出一位身穿西装的中年男子。浦熙修立刻叫了起来“石西民”!


就在两个月前的1946年2月10日,发生了“重庆较场口事件”,在那里参加会议的郭沫若等代表被当局组织的打手殴伤,事后国民党中央社发出颠倒真相的假消息。了解情况的浦熙修四处奔走,与石西民一起,组织了42名记者联名发布两封公开信,揭露中央社的造假行径。


石西民是中共《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这次到南京来,同行的是周恩来的警卫参谋龙飞虎,还有一位是刘恕。这是钱辛波第一次见到石西民。


南京政府没有来人迎接中共代表,显然是故意冷落。


浦熙修即问,你们到南京以后住在哪儿?


石西民回答说,原以为政协会有人来安排,谁知道没有人来。


浦熙修说,那就坐我们报社的车子进城,先到她家里坐坐再说。于是他们挤在一辆车里进了城。


汽车快开到浦熙修家的时候,石西民突然对浦熙修说:“不妥,不能去你家。中共代表团的人一到南京先上你家,将来你说不清,对你不利。”


这时钱辛波建议,天已经晚了,不妨先把车开到饭店,在那里吃饭,再找电话联系。石西民和龙飞虎一致认为这个主意好,于是就把车子开到新街口蜀中餐厅停下,吃饭时由石西民用饭店的电话挂通了政协秘书长邵力子,对方答应安排。


没有想到几十年后,石西民和钱辛波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共事,石西民是名誉所长,钱辛波后任副所长,一起商议写文章纪念浦熙修,为她平反。


自重庆国共谈判开始,到南京和谈破裂,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浦熙修始终密集采访。父亲向我说起,当年的浦熙修,称得上是国共和谈新闻的专家,对国共双方和第三方面的许多代表,说起来了如指掌,有许多线索。她执笔写成的文稿记录了历史。


政协会议期间,浦熙修每天写的新闻和通讯常常占《新民报》一个整版。她希望国共和谈成功,国家实现和平民主和统一。但是下关车站事件彻底打破了浦熙修的愿景。


1946年6月23日午夜,钱辛波值夜班,接到胡星原从车站打来电话,说上海来的请愿代表马叙伦等被暴徒打伤,“浦二姐也被打了”,正送往中央医院。


父亲立即赶往医院,只见急诊室躺满了受伤的人,他发现浦熙修和《大公报》记者高集也在那里,被打得不轻,都躺在病床上。


父亲去关照浦熙修。见她衣服被撕破,多处受伤,头发也被扯掉几缕。她看到钱辛波即说:“别管我,先去照顾上海来的受伤代表。”


凌晨两点,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医院,慰问了包括浦熙修在内的受伤人员。


1946年6月23日南京下关车站事件,浦熙修被特务打伤。女儿袁冬林(12岁)和儿子袁士杰(10岁)守护在母亲身边


浦熙修事后说:“别看我的眼睛打肿了,倒是更明亮了,能看清究竟谁要战争谁要和平!”下关事件使得浦熙修更加理解和支持中共的主张,反对国民党倒行逆施。


下关事件发生之时,内战全面爆发,国共谈判最终破裂,周恩来、邓颖超等人准备撤回延安。董必武和部分人员留守南京。

        

得知周恩来要走,浦熙修的心情非常沉重,多次去梅园新村面见周恩来。在他临走前的夜里,浦熙修到深夜还不愿离去。


她对钱辛波说,这些年里,她有什么苦恼或难解决的事,在重庆就去曾家岩五十号,在南京就去梅园新村三十号,找周恩来或邓大姐诉说一番,心里就好过了。如今周恩来要走了,她感到茫然无从。


临别之际,周恩来嘱咐她:“今后多读点书吧。”


周恩来离开南京前后,中共代表团人员已不能自由行动。一天,中共代表团发言人梅益联系浦熙修,要她设法从中山北路的《新华日报》筹办处取出一包东西。 


《新华日报》后门和美国新闻处后门同在一条巷子里,浦熙修找钱辛波乘坐报社的小吉普同去,因为他和美国新闻处的人熟悉,就一同进了美国新闻处前门,从后门走出来。


来到新华日报后门。浦熙修用暗号敲开了门,里面立即递出一包东西,不知装的是什么。她接过来赶忙赶回美国新闻处。这时候已被特务发现,四下里哨声大起。浦熙修、钱辛波马上登车驶离,回头一看,已经被特务的吉普车盯上了。


为了摆脱他们,钱辛波即要司机将车开进美国大使馆。他常去采访,那里的门卫熟悉新民报的车不加阻挡,特务的车却进不去了。由此看来,他们对新闻记者还是有所顾虑的。


当时的情形毕竟紧张,生怕从新华日报取出的东西被特务抢走。但一路上浦熙修神色自若,最后把这包东西交给了梅益。

         

6 .   在南京坐国民党班房70天


周恩来、邓颖超走后,浦熙修仍是中共代表团常客,直到1947年3月,董必武率领留守人员全部撤离南京,梅园新村的房屋托付民盟代管。


这段时期,浦熙修的心情很不好。她和丈夫袁子英的生活理念更加趋于不同,两人终于离异。

 

国共和谈彻底破裂,加上家庭关系破裂,1947年一年中浦熙修身体和心情都不好。为了换一下环境恢复心境,她在当年冬天到北平大姐家住了一个来月。


这时,钱辛波调到了北平《新民报》主持采访部。看到离别北平多年归来的浦熙修没有心思游览各处名胜,他拉着浦熙修在北平一起采访了不少政界人士和学者,如李宗仁、吴晗、钱伟长、费孝通、潘光旦、雷洁琼等。面对这些对象,此时并非采访主角的浦熙修照样提出许多问题来讨论,往往切中要害,最鲜明的问题总是:“中国今后向何处去?”


浦熙修回到南京后,继续紧张采访和写作。


1948年春夏之间,钱辛波调回南京。但这时的南京《新民报》受到国民党当局压制,采访事务难度不断增加,终于在1948年7月8日被国民党当局“永久查封”。查封令称:“南京《新民报》屡次刊载为匪宣传,抵毁政府,散布谣言,煽动人心,动摇士气,及挑拨离间军民及地方团体情感之新闻通讯及言论。”


《新民报》被查封,钱辛波到张友鸾当社长的《南京人报》当组版编辑,不久曾代理总编辑主持编辑部。这时上海《新民报》继续出版,浦熙修、钱辛波还可以采写一些南京消息。


未来的走向是什么?你怎么办?钱辛波询问浦熙修。


浦熙修说,1941年皖南事变后,邓颖超曾劝她离开重庆,以免遭国民当局逮捕,还为她准备了路费。但是她没有走。此番中共代表团撤离南京,梅益临行时对她说,如果情况紧急就去香港,不要因小失大。去香港就是去找由章汉夫领导的香港工委。


浦熙修说,她最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但觉得眼下正处在中国方生未死的大转变中,对一个新闻记者来说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留在南京,可以亲眼目睹蒋家王朝的崩溃,旧中国的死亡。因此非到万不得已,她还不想去香港。


浦熙修还说,徐铸成托人捎信给她,要她为香港《文汇报》写南京通讯。她同意了。她要把南京蒋家王朝垂死挣扎的情况报道出去,南京《新民报》停刊,她不能以记者名义公开活动了,但有许多新闻圈内外的朋友供给她材料。她为《文汇报》写的第一篇通讯《金圆券内幕》,就是黄苗子供给她内情写成的。


但是事态发展急转直下。1948年10月22日,解放军攻占河南郑州。当夜或次日,身为代理总编辑的钱辛波主持《南京人报》,他拍板在头版做出大字标题:“包头易手”“郑州转移”,将国民党军战场重大失利的消息刊登出来了。


就在报纸“出事”的次日,有高层内线关系的黄苗子向钱辛波紧急报信,你和浦熙修上了警察局黑名单,可能被捕,你和浦二姐要马上离开南京!


为什么黄苗子迅即报信?除了友谊、相同的理念和追求等等可以想到的原因,还有一个因素,黄苗子的妻子郁风,是非常活跃的美术家和报纸编辑,是郁老太太的大女儿。他们一家人和浦熙修、钱辛波的关系非同一般。


这回,钱辛波向社长张友鸾通报了一声,马上就走了,还是黄苗子给他弄到了机票直飞香港。


1948月11月在香港浅水湾,以夏衍为中心的文化和新闻界人士。左起:王枫、马国良、吕恩、钱辛波、郁风、夏衍、邓季惺


但是浦熙修没有走,一来她想看看国民党政权是怎么崩溃的,二来她认为自己身为民主人士,当记者那么多年了,经历的冲撞多了,这回自己并没有特别之举,当局未必会逮捕她。


这回,浦熙修判断错了。1948年11月16日,蒋介石下达总戒严令。当天深夜,浦熙修在居所刚写完《南京政府的最后挣扎》一稿,即被逮捕入狱。


 原来,浦熙修确因被怀疑是中共地下党员而被捕,关进了宪兵司令部秘密监狱,和她关在临近监房的多为中共党员。


浦熙修坐了70天班房,期间转了3个监狱。到最后一处时,女牢中只有包括浦熙修在内的3名女犯。


直到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上台当代总统。他想重启国共和谈,为此释放一批政治犯。浦熙修于1949年1月28日出狱。

 

7. 在新中国春光明媚的日子里


钱辛波10月底到达香港,直接找香港工委负责人章汉夫、夏衍,钱辛波是在南京采访国共谈判时熟悉他们的。

如此一来,钱辛波的身份完全转变了。一两个月后,他经夏衍安排,乘船到烟台,进入华北解放区,到北京找范长江,由他安排进入华北革大短暂学习,然后随同范长江南下,到丹阳集中,编入了第三野战军准备接管上海的队伍。他穿上了解放军军装,先是准备到《解放日报》工作,临到上海解放,改派到《新民报》担任军代表。一个月后,他由来到上海的夏衍、范长江介绍入党了。再过一个月,他接受范长江指示,编入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随军远征去接管重庆新闻机构。


钱辛波的革命历史很可能从1946年左右算起,因为他一到西南服务团就定为“正营职”干部,其实一天仗也没有打过。


钱辛波在上海期间,住在“过房娘”郁老太太家中,浦熙修从南京出狱后也来上海,在上海解放前的一段日子就住在这里,其间还曾回故乡嘉定住了10天。


父亲对我说起,如果半年前浦熙修和他一起到香港找章汉夫、夏衍,浦熙修可能就入党了。因为她和章、夏等很早就熟悉,南方局干部都将她看作同志。

        

很快,浦熙修作为新政协代表,于6月前往北京出席全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见到了浦熙修,和她亲切地打招呼,说她“是坐过班房的记者”。


受到毛泽东的称赞,浦熙修无比兴奋,下决心当一辈子记者。这时的浦熙修“热”极了,《新民报》、《光明日报》和《文汇报》都欢迎她去工作,结果她选定担任《文汇报》驻京记者。


她刚决定去文汇报,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就请戈阳、彭子冈、郁风和她四人去谈话,对她们说:“我想了好久,想让你们四位女将来办一个杂志——《新观察》,一定会受欢迎。”


浦熙修前辈的女儿冬林大姐日前提议笔者,写出她的母亲与我的父亲钱辛波“四同”的往事,因此有了如下文字,敬请识者和同业赐教,以臻完善。


1949年6月,浦熙修到达北京后,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请戈扬、彭子冈、郁风和她四人去谈话,对她们说:“我想了好久,想让你们四位女将来办一个杂志——《新观察》,一定会受欢迎。”


但是胡乔木的提议晚了一步,彭子冈已有安排,浦熙修还是选定要当报纸记者,她甚至是急不可待地要投入采访了。


原来,上海的解放打开了浦熙修心灵的窗户,她对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充满了希望。在上海,她和已经穿上解放军军装的钱辛波见面了。


钱辛波和浦熙修在上海相见,一定是感慨万千。用父亲的话说,这时的浦熙修心里充满阳光,觉得解放了什么都好,以致不能确定自己现在应该去做什么工作,继续当记者还是做别的?留在上海还是去北京?


钱辛波陪同浦熙修在夜深时分一起去找范长江。


浦熙修见到范长江就提出了一连串关于自己未来工作的问题。范长江听了大笑,说他没有这些苦恼,组织上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叫到哪里去就去哪里。


辞别出来,浦熙修不由感叹,有组织代自己考虑和安排也是一种幸福。


很快,浦熙修作为新政协代表,于6月前往北京出席全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开国盛典,浦熙修站在周恩来身后(见白圈中间)


10月1日,浦熙修作为新政协会议代表登上天安门参加开国盛典, 在城楼里,周恩来向毛泽东当面介绍了浦熙修。毛泽东向她亲切地打招呼,说她“是坐过班房的记者”。


看到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浦熙修欣慰之情发自内心。


当时有苏联摄影师现场拍摄影片,这些电影胶卷在近年引进中国,其中就有浦熙修在天安门城楼上容光焕发的镜头。


1949年10月1日开国盛典,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浦熙修。照片引自苏联电影摄影师拍摄的胶片


来到北京,还有一件使得浦熙修特别高兴的事情,就是她们三姐妹在新中国首都团聚了。


大姐浦洁修学有专攻,已经是出色的化工专家;妹妹浦安修随丈夫彭德怀进京,住在中南海。浦熙修经常在休假的日子去看望妹妹,和彭德怀很快熟悉起来,见面聊天轻松愉快。


浦氏三姐妹摄于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她们意气风发。左起:浦熙修、浦安修、浦洁修


1949年6月上海一别,直到1954年,钱辛波先后在重庆《新华日版》《新民报》和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不知道是否有机会和浦熙修见面。但他经常看《文汇报》,尤其关注浦熙修采写的文章。感到她精神昂扬,文采斐然,争独家新闻的劲头依然很足。过去那支犀利的笔已经转为对新生活的赞美吟唱。


1954年,钱辛波奉调成都,任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刚到成都即受命调往北京,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组(部)副主任,和浦熙修又见面了。

          

8. 在遭遇不幸的日子里


1954年回到北京,钱辛波和浦熙修见面的机会不算多,老朋友从外地来京,才是聚会由头。我家相册里有一张模糊的照片,是1955年上海《新民晚报》总编辑赵超构来北京,与浦熙修、钱辛波在北海公园的合影。或许是因为这张照片拍得不清楚才保存了下来。那些清晰的照片,已经在“文革”爆发前后的历次运动中或上交,或者灰飞烟灭了。


1955年夏天在北京北海公园的模糊合影,左起:钱辛波、赵超构、浦熙修


《新民报》老朋友见面,兴奋地谈论怎样把新闻做得更好。他们压根儿没有想到,允许他们在一起讨论改进新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957年夏季,大风暴猝不及防地来临了。这时钱辛波正在中央党校(当时为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闻班学习。他在报纸和广播中得知了对章伯钧、罗隆基(即“章罗同盟”)和浦熙修的批判,感到非常震惊。他认为,新中国成立了,浦熙修更加坚定地信赖和拥护共产党,热切地希望入党,怎么会“反党”呢?


他将这些困惑与同在党校新闻班学习的徐盈、高汾交换意见,他们也有同感,于是一起去找当时也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浦熙修的妹妹浦安修,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因为浦安修是彭德怀元帅夫人,信息来源一定更多更可靠。同时也希望她能帮助一下浦熙修,使她免遭大祸。


20世纪50年代,浦熙修(左)和浦安修在中南海永福堂。这张照片摄于1953-1957年间


没有想到这次大家见面之后,浦安修说不出什么,还说她已经有些日子没有见到二姐,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确实,这年4月15日至5月20日,“整风”拉开大幕的这段时间,浦熙修不在北京,她作为人大政协代表团成员,到东北访问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钱辛波认为自己“无话不可与党说”,不止一次地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汇报他与“右派”浦熙修、吴祖光、黄苗子等人的交往过程,表示他们的新闻和文艺思想自己也有,自己要与旧思想决裂,坚定立场等等。


这时,浦熙修的命运已经不可挽回。她被领袖从反面称为“一个能干的女将”,归入“章罗”营垒。但此时钱辛波还没有受到直接牵连。他的思想汇报看来得到了理解,1958年初春这一期中央党校学习结束的时候,宣布党校的反右运动也结束了,钱辛波并没有划作右派。


但就在举行毕业典礼之时,康生到场讲话,宣布党校的运动不应结束,还需要补课三天!


就在这三天的“补课”中,钱辛波被划为右派。他和浦熙修这对大姐和小弟,一同落入了久久不能挣脱的刼难。


以我的了解,1958年以后,钱辛波和浦熙修可能没有见过面。60年代以后,我已经记事,生活在故乡上海嘉定,由祖父母抚养。父亲“划右”两年后“摘帽”,发配江苏宿迁当中学英语教师。


浦熙修这样的在京“划右”民主党派人士被送进“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在石景山人民公社劳动了一段时间。1959年她“摘帽”了,此后留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当文化教育组副组长,编辑《文史资料》。


在1957年以后的照片上,再也看不到浦熙修神采飞扬的样子,看不到她的笑容了。


这张照片,摄于20世纪60年代初,笑容已经从浦熙修的脸容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憔悴感、沧桑感


20世纪60年代初,邵力子(左1)、傅学文(左2)夫妇和浦熙修(左3)


浦熙修的身份依然敏感,身处苏北的父亲觉得不便多联系。1963年暑假回上海时,他用故乡嘉定的地址给她写了一封信。


浦熙修的回信很快就来了,还寄来一本《文史资料》,可能是她编辑的。那时家中没有订杂志,偶尔见到一本,我感到很新奇。父亲说,是浦熙修寄来的。


这封信的内容,父亲晚年写回忆文中提及,说是浦熙修跌伤手臂后第一次执笔,字写得东倒西歪,告诉说她不再当新闻记者,只好当“旧闻记者”了,但她还像新闻记者一样勤奋。为了搜集史料,她从新疆到闽南,从川西到山东,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只有心情依然沉重。以前她见到熟人,总是含笑迎上去交谈,如今总是有意避开。有一次,她在政协礼堂看到周恩来迎面走来,她想和总理说几句心里话,可是却有意把目光转向别处。结果还是周恩来主动招呼她,同她握手问好。她硬咽着一句话也没说出来。(钱辛波《我们的“浦二姐”——浦熙修》《人物》杂志1981年第1期)


那以后,政治空气又紧张起来,“文革”大风暴很快就来了,这对大姐和小弟的联系中断了。待到10年后,父亲的“错划”在1978年12月由中央党校“改正”,再打听浦熙修,才知她已于1970年4月23日病重辞世,享年只有60岁。


劫后重生,父亲到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工作,曾任国家出版局局长、此时担任社科院副秘书长的石西民任新闻所名誉所长。老朋友们又见面了,谈起浦熙修,都感到惋惜:“要是浦二姐能活到今天该多好!”大家一起商量为她平反。


考察浦熙修的全部历史,可以认为,1957年对她的指责和批判没有事实依据。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应该纠正,予以平反。这样做,符合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1981年3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德夫人康克清主持的浦熙修平反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1981年3月19日,浦熙修追悼会现场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萨空了宣读浦熙修同志悼词。悼词称,浦熙修“多年从事新闻工作,显示出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的才华和品德,她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新闻敏感性强,文笔犀利,忠诚于自己的职责”。


悼词说,浦熙修在周恩来和南方局领导同志的教育和影响下,“树立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悼词说,浦熙修“在身心受到严重迫害的那几年,态度乐观,表现了惊人的毅力。她自知生命垂危,忍受着剧痛向周恩来同志写了告别信。坚持写完了自传,向党倾诉衷肠,希望历史为她做出公正的评价。”


萨空了在悼词中说:“浦熙修同志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现在党中央已经郑重作出改正浦熙修同志被错划为右派的决定,为她恢复了名誉。”


1981年3月19日,康克清(右3) 主持浦熙修平反追悼会,和史良(右2)与浦熙修的儿女袁士杰(左2)、袁冬林(左1)握手 


9.  在浦熙修研究中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钱辛波在新闻研究所主持当代新闻史研究项目,将浦熙修研究列为一个方面。他特别主张由年轻一代来认识和研究浦熙修,认为这样可以有更全面的史料,可以阐述得更好。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关于浦熙修的生平专著和研究文章陆续出版和发表。对这些研究成果和著述的问世,我的父亲钱辛波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有关浦熙修的纪念文章和研究成果,逐渐还原着一代名记者浦熙修的完整形象。


但是,近年来有某些文稿的作者,为博眼球增加点击流量,不负责任地渲染浦熙修所没有的感情生活。某杂志曾刊登孟常戎一文《原来章罗是这样联盟》,其第八节写入与主题不相干的罗隆基与浦熙修感情问题,说他们“同居十年”。这样写完全是虚构的,或是以讹传讹。


罗、浦之间的确曾有感情交往。1947年春中共代表团从南京梅园新村撤回延安后,这处房产由民盟代管,身为民盟负责人之一的罗隆基搬了进去。这段时间浦熙修仍常到梅园新村采访,此前她就认识罗隆基,这时熟悉起来,交往密切,逐渐产生了感情。


但论及婚姻,他们还有一段路要走。一方面是时局动荡,浦熙修和罗隆基先后被捕入狱及拘禁,浦在南京而罗在上海。罗在解放前夕一段时间身患肺病需要治疗,直到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才重获自由。另一方面,浦熙修的家人的反对意见,也在相当程度上阻挡了罗、浦之间的感情道路。


1949年6月,浦熙修和张澜、罗隆基同到北京。浦熙修积极地希望加入中共,和罗隆基的情感渐渐淡化。1952年间,浦熙修明确地告诉女儿冬林,今后与罗隆基保持朋友关系,不再论及婚姻。因此,“同居十年”是没有的,是属虚构。


罗隆基和浦熙修都是民主进步人士,都为国家的民主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的人们研究和认识他们,是为了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历史和历史人物。而事实,则是最需要把握的基本点。历史不容虚构。


岁月的潮水起落,浦熙修和钱辛波所属的时代逐渐远去,融入过往。遥像当年,浦熙修曾和我的父亲钱辛波一起奔波在采访路上。怀着共同的对国家走向民主、自由和法治的期望,他们一同跋涉,一同经历坎坷。可惜时光对浦熙修给予得过于苛刻,她没有看到春回大地的景象。时光多少宽容了我的父亲,他在蹉跎20年后还有机会投身于改革开放,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父亲总是感叹,浦熙修作为新闻记者的经历起伏跌宕却充满悲剧色彩,不能不为之扼腕痛惜。这其中有许多历史的沉痛教训需要牢记。在中国走上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的历程中,无数的包括浦熙修在内的志士仁人奉献了自己,希望历史的悲剧不再重现,希望国家的未来充满光明。


本文中的图片除钱辛波照片外,均由袁冬林提供,还提供了有关浦熙修的研究史料,在此深致感谢!


2020年11月

钱江读本

钱江:扣林山作战

一个普通士兵的战场回忆

钱江:揭秘中国援越抗法战争
 钱江:实习生采访美国前总统
改写了我的新闻生涯
他撒了第一个谎后

中美建交谈判幕后的高手过招

钱江:燕京学子金无怠
世界情报史上的"超级谜团"
为中国农民请命的记者李克林
客家人后代胡耀邦的出生和起名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媒体前辈


袁冬林:我的母亲浦熙修,美丽与哀愁

 “标题党祖师爷”张友鸾斯文“扫地”

王中铜像补记:复旦的底色和底线

张纯:朱维民老师,

不想当牧师的刷墙工成了好画家

胡舒立: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

杨大明:悼丁望

王克明:徐孔十年祭

贺越明:徐铸成门下读研琐忆

贺越明:一段虚构的"佳话" : 

周恩来动员徐铸成入党

贺越明:国共文化统战对手的一段私谊

彭波:悼一群寻梦人的“老板”

袁晞:我认识的老范和未完成的书稿

姜波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张宝林: "徐老大"怕给朋友惹麻烦

张宝林:袁水拍的两封信

张宝林:读高汾的《北大荒日记》

陈原:人民日报的"讽刺与幽默"

吴晔:忆丁聪先生与舒乙的一次合作

丁聪1980年代政治漫画尺度令人惊讶

方成走了,留下了这些最幽默的画!

华君武:画尽世间百态,讽刺入木三分

张宝林:大保,永远的学长和老兄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甘惜分抗战年间的一次人生劫难

甘惜分的探路人生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右派"记者朱启平:日本投降的见证者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