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窗 | 李龙云,叫一声哥,我会泪落如雨

张维功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张维功,祖籍山东宁津,1949年生于天津,天津九十中学“老三届”的老高一。北大荒兵团知青生活九年,黑龙江大学中文系77级,1982年毕业,天津《今晚报》高级记者,2009年退休。


原题

看过龙云两出戏,

第三出,是《小井胡同》




作者:张维功


北京人艺演出《小井胡同》的海报


2012年盛夏的一天,突兀地接到大学同学来电:龙云病危……两天之后传来噩耗:龙云在京病逝,年仅64岁,让所有他的友人惊诧不已伤痛不已。
我与李龙云相识,早在1977年9月,黑龙江兵团在佳木斯总部举办的最后一次文学创作班,那天我们正在屋里神侃,龙云风风火火地进来:“我来看看维功。”一派老大哥的范儿,转天上午,就讨论他的独幕话剧《筑路队员之歌》。龙云的这个剧本原名《基石》,此前在兵团大礼堂参加调演,因涉及兵团知青的苦难历程,在兵团上下引起轰动。离开佳木斯那天晚上,我俩徒步去赶火车,他回他的六师宣传队我回我的五师木材厂。龙云个头比我矮一块,但精干飒利,一路快步如飞,分手时告诉我“老婆等我打柴火过冬哪”。
经过了那一个依然漫长的北大荒的冬天,半年之后的1978年3月,黑龙江大学校门口红旗招展,欢迎七七级新生入学。我刚放下行李卷儿,忽听有人喊我,呵呵,竟然是兵团哥们李龙云。

1979年,告别于哈尔滨松花江畔


1989年,相逢在北京天安门


黑大中文系那一年,用龙云的话说是“一笊篱把咱北大荒这一筐都捞上来了”。在我们83名同学里,来自兵团农场耍笔杆的知青就有二十几个。一次写作课老师组织讨论本人的一篇作文,大家七嘴八舌热闹之极,唯独龙云站起来侃侃而谈充满激情,脸涨得通红。我就在他咫尺之间的邻座,其朗朗的京腔京韵至今犹在耳边。记得在兵团的创作班上,这样的场景多有,梁晓声、蒋巍、陈可雄、毛四维、郭小林等都是那般直吐胸臆的身影,别是一种知青笔友的洒脱豪情。
黑大校园的春天,丁香花开了,粉嘟嘟的一片一片,我和龙云从食堂啃完大饼子喝完大碴子粥,漫步其间。记得我们讨论过1976年的四五天安门运动,龙云是北京知青,他家就在南城天坛公园一带,是那段历史的目击者。“我觉得,四五运动就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继续,它高举的就是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中国最缺的不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嘛。”讲到动情处,龙云往往习惯性地眨眨眼,以展示他真诚思考的余韵。
1978年初冬,在黑大阶梯教室、在运动场北面菜园子的寒风里,龙云完成了他文革后引起轰动的第一部四幕话剧《有这样一个小院》,正面表现四五天安门运动。他曾就最初的剧名《民主与科学的大纛》征求我的意见,我说不像话剧名,“大纛”也似生僻些,龙云曰:善。
1979年初,寒假过后,龙云从北京给我来信,讲《小院》即将由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在京公演,海报都贴出去了,现在正在边修改剧本边排练,“改一场排一场,我也不知哪儿来这么大胆儿,就敢应他们。反正豁出去了。”并嘱我“千万先别声张,切切。”
同学好友如此成就,让我兴奋异常。突然间灵机一动:何不将《小院》搬来哈尔滨、搬来黑大?

《小院》在哈尔滨公演的海报


没和龙云商量,只悄悄找了同学李庆西说出想法,当即行动。正赶上是个周日,我们先奔系副主任周艾若老师家举出龙云的信说想法,周老师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当即带领我俩去往系主任尚鹤祥家中游说,尚周磋商结果,去报告黑大校长邹宝骧;又当即转往邹校长家,老头儿正午睡呢,听了我们一番激情演说,颇热情诚挚的表示明天上班就研究。结果,学校委派中文系张葆成老师率李庆西和我赴京观摩学习,足待了两周,观看《小院》演出,断断续续看了三个整场,每场都是经久不息的鼓掌和谢幕,切身领略了轰动效应,见到不少来看《小院》的名人(时任社科院领导邓力群、歌唱家郭兰英、名演员凌元),开座谈会,写剧评,商谈移植《小院》去哈尔滨的事。并受邀去看北京人艺刚刚复排公演的《茶馆》。最后,特邀中国儿艺董骥良导演专程来哈,指导黑大中文系组建学生话剧队导演排练《小院》,在省商业俱乐部礼堂公演成功,一时誉满省城。
1979年黑大中文系同学演出的《小院》剧照
《小院》剧组的老师同学们相聚在松花江畔

龙云举着《小院》剧本乘胜南下石头城,投考南京大学中文系陈白尘先生的研究生。陈白尘先生格外赏识龙云的才华,力主免试录取;无奈有人坚持走考试程序,结果,龙云的外语和政治成绩不佳,是匡亚明校长出面说话,力陈教育部特别恩准,才破格录取的。龙云在南大不负众望,不负师恩,挣扎着反复的重病身躯,厉害时,有同学在身边贴身监护,最终完成他载入戏剧史的五幕话剧《小井胡同》。他在当年的信中告诉我,他的心脏是折腾《小院》的过程中活活累坏的,他的夫人王新民也特别揪心:“《小院》是你的第一部戏,也可能是你一辈子的最后一部戏。”那两年间我们通信不断,共存有他的来信十余封。

2002年,黑龙江大学77级78级毕业“20年后来相会”,当年的《小院》剧组临阵复排了一场戏,演出后留影


我还看过龙云的代表作《荒原与人》。那是2009年夏秋之交,是我看他头一出戏《小院》之后的整整30年。此间我们见过几次,1985、1989、1994等印象较深。直至2008年我们同学在京聚会纪念进黑大30年,那回我说,你也不请我看戏。他说,从现在起,凡在国家大剧院有我的戏,就有你的票。《荒原与人》是他践诺,那天,他备好三张戏票在国家大剧院门前等我们,我们专程从天津过去看他的戏,他极高兴,他说:“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们看戏了。”我说:“你差个人送票也就罢了,大热的天。”他说:“想当年,你从黑龙江来北京看《小院》,送给我一个相册,写着一句祝贺的话,你还记得吗?”我委实记不起这事,别是误将别人的礼品记到我头上了?他说:“那相册我还留着呢。”一直到这两天翻阅当年日记,才看见在1979年4月21日有如下记载:
“下午,在天坛公园与龙云散步,送他一影集留念;晚观《茶馆》,首都剧场,真是好戏。”
《荒原与人》是龙云1985年的作品,曾以《洒满月光的荒原》为名,当年在央视播出过全剧首演的录像,我碰巧在电视上看到。而当我坐在富丽堂皇的国家大剧院观看的,已经是24年后第N个著名导演、国家话剧院的王晓鹰的演出本了。

2009年重返黑大校园,当年宿舍留影


2009年在黑大教学楼前留影,同学左起为:徐景波、高仁、梁春亭、李龙云、张维功、李鲜婴、梁春芳


2009年夏,我们同学一行回母校忆旧,又从哈尔滨奔伊春林区,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聊了一路。说起他与《正红旗下》剧组赴台湾演出的事,仍有一些芥蒂在心挥之不去。他说主演焦晃自主改了一些台词,使他不悦。我劝他说:“人家上海演你的北京戏,不容易。是不是您也有点儿矫情呀?”我特意用您称呼他。他并无不快,却极认真的反驳我,一番理论云云。
我想起那些老戏骨的话,戏比天大。中国剧坛将龙云列入中国当代十名优秀剧作家,当然是客观公正的。中国国家话剧院说,李龙云逝世“也是我国戏剧事业的重大损失”。
得知龙云病危的当天,我和同学李晓络、梁春亭、高仁从各地赶赴北京友谊医院,晓络的妻子和我的妻子、儿子也去了。与龙云相伴一生的王新民说,他不愿意你们来,又极盼望你们来。我们极力掩饰心中的悲痛,告诉他大学同学又要回哈尔滨聚会,纪念毕业30年,他极其认真的看着我们,吃力而清楚地说道:“到时候,来接我。”
送龙云走那天,北京城细雨纷纷。告别大厅有一个龙云作品的字幅:《叫我一声哥,我会泪落如雨》,那是龙云一生性情的写照。只瞥了它一眼,我也早已泪眼朦胧。
(此文原载2013年1月16日天津《中老年时报》,后收入黑龙江大学中文77级同学回想录《长沟流月》)

作者收藏的2014年观看《小井胡同》的入场券


后记


2014年8月,纪念李龙云逝世2周年,北京人艺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他的代表作《小井胡同》,杨立新导演重排、濮存昕主演,我们一些同学来观看演出,我也去了。《小井胡同》的剧本发表于《剧本》月刊1981年第五期,距今整整40年,北京人艺的这一部大戏,几代艺术家盛演不衰,被誉为“新社会的《茶馆》”。
我终于看了龙云的第三出戏,他载入史册的泣血之作《小井胡同》。

——2021年3月25日谨记

李龙云,中国内地作家、编剧,1948年11月出生于北京市,祖籍河北省河间县,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先后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南京大学中文系。1972年,发表诗歌处女作《风雨楼中的歌》。1978年,创作个人首部话剧《有这样一个小院》,获建国三十周年优秀剧作奖。1981年创作5幕话剧《小井胡同》,该话剧获得建国四十周年创作奖一等奖。1985年创作话剧《荒原与人》,获建国四十周年特别荣誉奖、曹禺戏剧文学奖。1988年,李龙云被美国沃特福尔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同年,李龙云被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评选为“中国当代十名优秀剧作家”。1993年,出版文学作品《李龙云剧作选:荒原与人》。1996年,李龙云获得第1届话剧艺术金狮奖。1999年,创作话剧《正红旗下》,获建国五十周年创作奖一等奖、曹禺戏剧文学奖、老舍文学创作奖。2002年创作话剧《万家灯火》,获建国五十五周年创作奖一等奖。2004年,创作自传《我所知道的于是之》。2008年,担任话剧《天朝1900》的编剧。2011年,出版回忆录《落花无言》。2012年8月6日,李龙云因胰腺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

张维功专列
张维功:东山埋葬着“知青连”
张维功:满身虱子的荒友老宁

张维功:那年认识毛四维

39年前未能发表的文章(附原文)
高考来了父亲走了,忍住泪进考场
张维功:我娘是个明白人
张维功:北大荒留下的青春伤痕
张维功:天津90中校长刘嘉珍的受难岁月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原载作者公号川府旧闻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同窗共渡

陈丹青:央美78级油画班,

一群渐渐老去的油画天使

陈启直:俄语班那个带“CЯ”的女生

屈在祥:我们的室友是个穆斯林

刘克利:写诗是横贯一生的心灵穿越

卢作孚孙女卢晓蓉:

我与江姐之子彭云同窗六载

陶洛诵:天涯海角的女附中老三届

雷元星:哲学系的“哥白尼第二”

唐立鸣:“小六子”、留学生和武林高手

钱江:汉族同学成了蒙古文翻译“大拿”

杨劲桦致室友:寻寻觅觅几十年

北奥:那年,我送小安子病休回乡下

庄稼婴:曾经两小无猜

郝晓燕:四年同窗情,一生一世缘

陈新民:皋兰山下黄河边,

鲜衣怒马少年时

浙大77级,归来依旧少年

高经建:我的同学我的班

高经建:一个宿舍的亲同学

陶洛诵:师大女附中的同学们

陶洛诵:难忘张镭,

我们这一代人的沧桑史

吕贡呈:我那故去的同学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