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代丨“耳朵认字”轰动之后,气功热的一个现场实录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5-24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蔡坤一
蔡坤一,四川成都人。1953年出生。1972年初中毕业下乡四川雅安地区天全县。1976年回城。2002年退休。现就读四川省老年大学散文写作班。朱四维,四川成都人。退休。


原题

1989年的“首届

人体场功能竞赛会”




口述:朱四维

整理:蔡坤一


自《四川日报》发表唐雨“耳朵认字”引起轰动以来,“人体特异功能幽灵”就在我们身边。我弟弟周仁国对气功很感兴趣,多次参加各种特异功能表演并深信不疑,他的妻子在练鹤翔桩功,他的儿子能耳朵认字和辨认胎儿男女。我工作的实验室主任何思龙教授也热衷于练气功,正在打通“小周天”“大周天”。四川省领导杨超,亲临大足考察“耳朵认字”十周年纪念日,进一步推动全省的特异功能研究率全国之先。

这天,何老师和我,实验室的年轻女老师邹琢晶,我弟弟、我朋友等人,一同去参加首届人体场功能竞赛会。我骑上自制的偏斗车,载着两台YJD-1应变仪,从南门磨子桥,兴致勃勃地往电子科技大学赶去。

会议承办单位是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系人体场科学研究室,主办和协办单位有:全国高等院校人体场科学研究交流及协作中心(筹)、四川省人体科学都江疗养院、四川省康福公司、北京中医学院气功研究所、《中华气功》杂志社等。时间在1989年的八月,会期三天。

竞赛会相当于擂台赛,获胜者小有奖品,电子科大的招待所喧嚣了起来。来自省内各地具特异功能的嘉宾,其中很多是由家长陪护来的小朋友,另有许多气功爱好者汇聚一堂,热闹非凡,住宿在一起,伙食自理。

第一个节目是到阶梯教室,听人文科学系人体场科学研究室主任向国富教授讲“人场功能效应”,他是会议的核心人物,对特异功能深作研究多有论述。他讲到,“古云:聚成形,散成气。”“人体内外有散态场屋分布”,“人场功能会产生奇特的多种效应”,如电现象、磁现象、电磁辐射等。

自1981年以来,他参加和见证了多场人体场能实验。“1983年,陈竹在成都107食堂,当众试验了从200米外的花圃中,移来一朵鲜红色的玫瑰花,花飞来时省科协庄玉良与省计量所何键看见一道白光,听到有物落地的声音。”“在石家庄测试期间,山西杨晓兵在进入特异功能态时,由红外摄像监示器中表明印堂处和丹田处温度下降0.6—0.5Cº,这一相关性,说明了古人发现的上述穴位,有明显的辐射效应。温度降低说明辐射处有序性增大,辐射效率高,这与无线电功率末级温度低表明可靠辐射,如果末级温升,功耗集中于末级,功率不易输出相类似。”

讲台下坐了近千人,也许听得半信半疑似是而非,只望向穿白背心、短西裤的向老师,看着他白背心上至少大大小小五六个破洞发呆。媒体也来采访。除成都几家报社,香港《大公报》记者比较显眼。

讲座后,“人体场功能竞赛”正式在五系(电磁场系)的教室里进行。没有任何人为的摆布、背后的勾兑,一切按自然进行。第一项竞赛是特异功能认字。

教室下方,十几二十个参赛者,年龄从五六岁到十八九岁不等,如同参加考试。讲台前,工作人员用现裁成方块的白纸,让参观的人也上来写简单的字,互相不商量。写好后,按示范折成小方块放桌上,由工作人员统一收进一个小盆,和匀盆里的纸块,依次端到参赛者面前,随机抽取。参赛者抽到纸块,先放自己桌前,如同考卷。待分发完毕,主持人宣布了竞赛规则,比赛开始。参赛者们立即采用各自的方式进行辨认——放耳朵旁的,捏手心的,搁桌上用手盖住的,还有夹腋窝、放屁股底下的。工作人员来回巡视,如同监考老师。教室里气氛严肃紧张。

不过几分钟,一个学龄前小女孩第一个举手,清脆的童声兴奋地说:“我认到了!”主持人收回纸块,问她什么字,她摇头。喊她上黑板画,她画出“言”,纸条展开比对却是“信”。她母亲气得骂她:“你那么着急干啥?还有半边没有认出来!”因为是第一个,又认对一半,这个小女孩得到鼓励奖。

“认到了就举手。”有孩子要求更换感知方式,工作人员一一同意。一男孩举手说:“那个不是字,我认不到!”“认不到就画出来。”“乱的,我画不出来。”三十多岁一男人站起来说:“那是我画的。”下来我好奇地找到他问:“你画的啥子?”“我画的‘电流互感器’符号。两个相交的圆圈,中间一根竖线通过圆心。”“我想写字有可能猜对,所以我画了个符号。其实那男孩也算认对一半。”女孩罗亚丽平时认字挺厉害的,当天发挥不好没拿到第一名还哭了鼻子。这场竞赛最后认对的约占三分之一。

其它竞赛与表演在各个教室进行。

听说要从玻璃瓶里“飞药片”,我自告奋勇当工作人员,回校医院开了维生素C200片、医用胶布两卷和要了些空药瓶。随后将药瓶、药片编上号,每瓶装入10片药片,旋紧,瓶口处用胶布缠绕几圈密封,骑缝写上某年某月某日封。分别采用了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大小写一二三四、甲乙丙丁、英语字母来区分。竞赛开始孩子们领到药瓶,手拿药瓶轻轻抖动,在教室里或近处走动。中午和下午离开时药瓶收回由我保管。

有个妈妈吩咐她的娃儿,飞出药片时一定要卡一颗在玻璃上,不要掉下来,她是深信她的孩子会成功的。第二天上午终于有个男孩说他成功了,飞出了三片。工作人员检查,发现胶布密封已有撕开的痕迹,主持人宣布无效。持续抖了两天,孩子们没有抖出一粒药片。有两位家长小声嘀咕:有人在发功破坏气场。

发功测试,表演者全是成年人。只听他们夸说可以隔山打牛,把几公尺外花瓶里的花瓣打落等。“师傅教我们不能随便发功,会把人打伤、把人的五脏六腑打烂。”一位经过修炼,已经具有功力的中年人,站教室前面对大家说他拉肚子,今天状态不好。另一位感到“有干扰的气场,我今天可能表演效果不好”。

在教室吹不到风的一角,两米地面画了一道线,平胸高的位置,竖立着何教授亲手制作的“微力测力传感器”。微力测力传感器由不锈钢薄片制作成直径约5公分的带柄圆盘,柄上贴应变片,应变片接应变仪。该装置十分灵敏,一只蚂蚁在圆盘爬动,可以马上测试出爬行力的大小。我接好仪器后,说:你们中间哪一位都可以上来测试。有几位自告奋勇者站线外,倾着身子对着圆盘,有模有样地比划,呼吸,发功,或单手向前推,或双手向前推,有人嘴里还同时喊着“嗨!”“嗨!”我和邹老师紧盯仪表,指针纹丝不动。

一年轻人站线外比划了好一阵要开始发功,忽停下来问:“不忙,我问下,老师,你的仪器好不好?”我说:“好。”“贵不贵?”“贵。”“哦,算了,一会儿把你的仪器打烂了可惜了。”我回答:“打烂了就算测试成功,不要你赔。”“要得嘛。”年轻人运足气“嗨”的一声推出手掌,问:“动没有?”“没有!”又发功,问,动没有?但指针确实始终一动不动。他不甘地说:“你这个仪器测不到我发的功!”

一些人有透视功能。教室里有辨认胎儿男女的,有气功医治病灶的。三十多岁长相清瘦的男子陶章元,向围在他周围或座或站的人讲解“辟谷”功,并让愿意练辟谷的人留下联系方式,有好些人都登了记。

远道赶来的男孩刘征小麦色皮肤、胖胖的不到十岁具透视眼,他给好些人作过透视,都说他看得准。我弟弟叫我找他看一下。男孩不乐意,摇着头天真地说:“不干。吓人得很,我看到的都是死人脑壳。”我许诺给他买礼品,他父亲忙接口说:千万不要给他买冰激凌啊,前面来找他看的人都买冰激凌,他已经吃拉肚子了。我答应给他连环画,他才高兴地点了头。

这时,我喊了个男大学生站我旁边。小男孩闭着眼,脑袋上下左右摆动,先说我脑袋顶上有股光。我问他光什么颜色?他说白的,我还以为是红光呢。问那大学生有没有光?他说没有。又看肺部,说我肺有点黑。“那他呢?”“他是红的。”男孩还说我全身没有疙瘩。呃,我头顶光环脑袋好用,暗自有些高兴,中午赶回家找了两本我儿子的连环画,下午带去送他。

一间教室里,地面放着四五根新砍来的竹竿,这里将进行意念弯曲竹片表演。表演方取直径三公分多的新竹竿,截去两头留4米长对剖开,何教授在竹竿表面贴上应变片,我接上应变仪。两名少女遥对,两手分别轻握竹片的头或梢,将剖面紧贴腰部,与肚脐齐平,据说肚脐周围穴位可以传递功力。大邑来的魏姓表演者,三十多岁中等身材,着蓝布裤子白衬衣站中间向观众解说:我顺时针划圈,两竹片靠拢;反时针划圈,竹片外弯。说完后食指与中指并列作箭指指点竹片中间,还默念了祖传咒语,再俯身用右手顺时针于竹片上方平行于地面画圈,口中时不时念“靠拢——”,“靠拢——”。

我和小邹监测仪表,指针不停地摆动。十多分钟后,上来文姓表演者说:“他的功场不够,我来帮他加强。”两人并排画圈。又过了十多分钟,两个女孩已显疲惫,两竹片开始明显向内弯曲,成X形。两台仪器指针一下打到头,表演成功。

我的朋友胡义迁当场问:我用另外的竹子行不行?表演者说不行!干竹子老竹子没有生命,必须是新砍来的竹子才带有生命信息,能接受功力。胡又质疑人拿竹片有人为干扰,可用两根板凳钉上钉子,让竹片放凳靠钉子不用人抬。表演者说不行,板凳没有生命,必须由少女来握竿,只有没结婚的少女才能传递这种生命信息。事后,一位老师模样的嘉宾问胡义迁:“你信不信?”胡说:“这个过程不严密,我不信。”那位老师回说:“我也不信。”

一位特功师说自己功力深厚,要为大家发信息水。大家把自己的家什拿出来打开盖子摆桌上,水杯水瓶小锅盛满白开水、茶水,我也把我的茶杯挤了进去。他开始比划,双手在空中不同方向正旋反旋,口中念念有词: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最后双手食指中指并拢,作箭指指向容器大喝一声:“哇!”信息被水接收了!很多人马上端杯子喝,生怕信息跑掉,我也赶紧喝了一口。

教室中间横铺着三张双层体操用垫,南光机械厂我弟弟同事何大纯医生是坐腾表演者。他双盘腿方式坐在垫子的一头,两手放腿上运功。几分钟后,只见他腰部肌肉剧烈鼓动,突然将两膝盖压向垫子,盘腿向上跳起落向前方。落下后他又再次将膝盖压向垫子,运功让身子跳起,这样连续起跳五六次,跳得最高时屁股离垫子约三十公分,一共跳出三米多远,到了垫子的另一头。这就是坐腾嗦,我还以为可以悬在空中呢。经过休整,他又表演了好几次。我弟弟说,这位医生练的时间不长,但他悟性高很刻苦,能够腾起来功力是很强的。

气功拔牙。气功师端坐在前,碗里装着功力水,宣称不打麻药、不用器械可现场拔牙。确有一患者上前,气功师左手食指伸进嘴里确定痛牙后,右手用蘸了功力水的黄草纸包住痛牙一扯,牙拔出来了!然后让患者喝功力水漱口,拔牙成功。有两个正规牙医师不服气,说那是马上就会自己掉的牙。气功师听了回道:不信你找人来试,不打麻药不用器械现场马上拔。三人争吵起来。“我这个气功拔牙已经传授给我老婆和儿子了,他们都能拔。你付(服)也得付(服),不付(服)也得付(服)。”

一群人去吃午饭的路上,一个小男孩指着不远处一男人说:“他肚子里有个发光的球在转。”“嗯,我也看到了,五颜六色的。”一女孩接口。好几个孩子也争相说:“我也看到了,在动。”我和几个大人在旁边面面相觑。

会议没有请到某张姓气功大师,但他的父母来了。自由交流时,他母亲讲到:有一天家里吃饭,菜比较简单,儿子说他去弄只鸭子来,楼下就是腌卤店。他用一个纱罩罩桌上,发功用意念把楼下挂着的鸭子搬了一只到桌上。他父亲见了批评说,我们不能作这样不道德的事,你把它送回去。我儿又用纱罩罩住鸭子,发功用意念将鸭子送回原处挂了起来。腌卤店老板完全不知道自己店里的一只卤鸭子,到我们家走了一趟。

有些功力较强者,不仅能感知自己气息的运行,还能看出他人练功的层次。交谈中,一位中年男人说何老师“小周天”快练成了。我弟弟问:“那我呢?”答曰:“你没练通。”我弟弟一脸失落。这些时候我只能洗耳旁听。

晚上,人们在招待所里自由活动,有几位穿着中式练功服,腰杆、脚腕、手腕、颈项都拴上红布条。一位拴红布条女士很健谈,说她自己抓周就是抓的红色物件,她母亲更是信奉红色,遇不顺便穿红内裤、戴红胸罩逢凶化吉。民间广泛流行这种偏爱红色的红色基因、红色迷信、红色传承。我说不能看见的部位至少有几处也得拴哦,她和几位同样拴红布条的男士应声答:都拴了的!

与会期间,有好些能特功气功诊病、治病的气功师,已给很多人看过治过。我同教研室的张中一老师,专程带妻子来治病。另一位老师,陪同我工作的成都科技大学副校长黄某杰,慕名而来。与气功师相对坐定后,气功师对黄校长说:你有坐骨神经痛。黄校长正苦于该病,心里感到诧异——他说对了!这时陪同的老师凑近黄校长耳边:我们找几个老师成立个课题组来研究,你拨点钱来。黄校长回答:这个可以考虑。

会议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快闭幕时,最高潮来了。阶梯教室站一年轻人于台上,漂亮端正的样子,向老师介绍此人乃能移物穿墙大名鼎鼎的陈竹。下面的人急于要他表演穿墙,他说——这是国家机密,我这些功能不能表演。我在国家安全局工作,要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把我送到该去的地点,我才穿墙隔保险柜把机密取出,再穿墙返回。今天我表演个小节目,送点烟给大家。

有男青年很快抱来一个纸箱,陈竹取出一条红色包装并不拆封,右手在表面一抹,只听得噼噼啪啪电火花声,我弟弟和向老师说随着响声有一道白光,我没有功力看不到白光,但一包红色纸烟立刻飞向了观众席,站着的、坐着的观众纷纷伸手去接我是看到了的。随着他不断的抹动与不断的噼噼啪啪声响,一包包红色香烟飞向观众,现场气氛红火热烈得要燃了。

等我挤到前面想要一包烟时,陈竹说只剩下一包了。那时一包烟还是比较贵的。这时他将一包没有开封的纸烟一抹,噼啪轻微响声随同手翻转,食指与中指间已顺放一支纸烟,他递给了我。我和陈竹已是第二次见面,第一次是我弟弟带我去专门拜访他。又上来几人要烟,烟发完后他把空烟盒捏扁丢了。我想捡回去琢磨,但没有捡到。

闭幕式上除了感谢等例行客套话外,向教授特别提到特异功能穿墙是可行的。他说,所有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是空的,有特异功能的人,可以把自己化成分子原子,从墙的分子原子之间穿过去,再组装回自己。我听得眼镜从鼻梁滑落,张着嘴,挢舌难下。

向国富教授前前后后培养接待了数十个特异功能儿童、少年,接待了不少身怀绝技的特异功能者,从他们身上作了大量研究,家里经常养着十几口人。向师母说:我家里煮大锅饭,从菜市场买回打堆堆的菜煮大锅菜,晚上从沙发到地上和阳台都睡满了人,很小的娃儿与我们同挤一床。向老师教育他们,再困难不允许用特异功能往我家搬钱物,不要因为伙食开得不好,把街上的东西搬回来吃。有特异功能的人要特别讲道德。

三十多年过去了,回想起来,我对那个自由探索的年代充满怀念,对向国富教授充满尊敬,对跃跃欲试的孩子们充满感谢,对孱弱而希翼强悍的人们(包括我自己)充满宽宥。

“首届人体场功能竞赛会”通知与回执

2022年6月30日

蔡坤一专列
蔡坤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是被批判的“毒草”
蔡坤一:18岁钟三妹以身殉情,
掩埋进那个土馒头
善良淳朴的乡民接待我们如上宾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80年代

卫文珂:“气功大师”在

斯坦福大学演了一场戏

侯杰:“清污”往事,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朱燕:书呆子的养成,

从“黄色书籍”发轫

 马岭:一个女大学生的开支记录

郝寒冰:学生会主席被分到公社中学
曾世贤:导游干得红火,
突然被举报“停止反省”了
马雅:出国集训班,
干部子弟有点不受待见
郑力刚:那时清华"青椒"人人想出国
陶洛诵:在北京的外国人
李爽:"国际女流氓"的残酷青春
唐翼明:“革命之子”梁恒
新三届音乐人,走向国际的一代人

侯杰: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侯杰:广播电视里的两个英语老师

桑宜川:出国潮中的川大语言培训中心

赵柏生:一个英国小伙的东方之恋
吴敏:我在80年代的一段笔耕生涯
一张珍贵照片,一段尘封的记忆
赵刚:老三届夜大生的出国求学之路
谭方明:大陆文坛,苏醒与开放的岁月

那时我们有梦,现在听到梦破碎的声音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