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代丨曾世贤:导游干得红火,突然被举报“停止反省”了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5-24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曾世贤,生于195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北京曾任中学英语教师、中国国际旅行社导游翻译、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雇员,1989年来美国,自行创业加州阳光旅游公司,苦心经营24 年、经营旅游巴士10年,一场疫情,毁于一旦。


原题

 往事回想




作者:曾世贤


秘密档案

 

1986年虽然粉碎“四人帮”已十年,中国的社会经济及各个方面已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整个社会的资源仍然掌握在国家之手,特别是所谓的“涉外”部分。那时,旅行社只有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和中国青年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主要是接待所谓外国客人,官称外宾,中国旅行社主要是接待港澳台客人,中国青年旅行社主要接待各国的青年团体,分工十分明确不可丝毫逾越。

 

虽然我考进了国旅,但人事档案仍在宣武门的广安中学,在那个年代,要想调动工作,不但要单位说了算,放人单位说了更算,如果放人单位不放你的“档案”,就意味着你调动不成。况且,各级组织有权决定在你的档案里面写什么东西,放什么东西,有人一辈子背着所谓的“黑锅”,就是因为档案中被人放了不该放的东西。

 

我和原学校经过将近一年的磨泡,终于答应放我的档案给国旅了,那个年代没什么快递公司之类的服务,由于学校缺人手,人事部门就把我的档案交给我带去。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只是用浆糊粘了封口就交给了我,一出校门,我趁着浆糊未干,轻轻地打开了这神秘而又会伴随我后半生的“档案”。


档案很厚,有一本普通的书那么厚,但装着的百分之九十竟是我父亲的档案。父亲是国民党高级行政管理人员。1949年以后,被管制了3年,在文革中又屡屡遭到批斗。所谓批斗又叫“坐飞机”,就是把人双臂反拧到背后,几乎头点地,胸前挂一个大牌子,写上名字及某某历史反革命,坏分子之类的字。那时,人分五类,谓之:地,富,反,坏,右。我父是被归入“历史反革命一类”。听父亲讲他没有杀过共产党,因为没有血债,加之北平和平解放后,随傅作义将军投诚,因而未被投入监狱或判刑。但是他的同事凡是做过对共产党不利的事的,判无期徒刑或被枪毙的是大多数,他是幸运的。

 

当年有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官方谓之”血统论“。我这一代人为此深受其害,文革中,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被批斗,被红卫兵抄家,我家却幸免于难。奶奶那时还活着,她坚信,是因为她每天晚上闭上眼睛,心中默念一百遍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全家,观音菩萨被她的诚心所动。

 

事实是,文革对我的心灵创伤是巨大的,那时我12岁,在那个血腥的八月,红卫兵在我们住的那条街,挨家挨户的抄地,富,反,坏,右的家。用皮带,棍棒把他们父辈及爷爷奶奶辈的人打得死去活来,血肉模糊,皮开肉绽。心中的恐惧使我坐卧难安,那时睡觉之前总把家中的一把切菜刀枕在枕头下,下定决心,哪天如果红卫兵来抄我家,打我的爸妈,我就和他们拼命。


可是,有一天被父亲发现了,我从来未见他是如此的震惊,又如此的悲伤,口中喃喃地讲:“不要这样,不要这样,要死,我一人去死好了,不能连累你们,特别是你,是我的长子,要好好的长大成人。”我表面答应了父亲,但每晚睡前,仍旧找一些铁棍之类的东西枕在枕头下,大概有几个月之久,那时我们时常被人称作”狗崽子“黑五类子女等等,处处抬不起头来。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邓小平拨乱反正,提出了家喻户晓的“猫论”,不管是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1979年我终于搭上了上大学的最后一班车,进入了外国语学院。



坚辞“臭老九”

 

大学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北京市宣武区的一家中学教英语,那是一所三流的中学,与其说是“分配”,不如说是我主动要求的。那时,刚刚结婚不久,孩子还不满周岁,找个离家近的工作就好,以便照顾家。

 

某日到学校报到,校长姓曹,身材魁梧,有一个像老外一样的大鼻子,有几分酒糟鼻,看上去鼻头红红的,说话很和蔼但又透出几分狡猾,给人感觉有几分威严。

 

他说让我试讲一堂课,要我准备一下,可我却什么也没准备,因为对我来说教这些孩子初中英语真是小菜一碟儿。试讲那一天,教室里坐了50多位学生,校长和英语教研室正副组长及四五名教师坐在最后一排。

 

因为期末考试刚刚完成,课前我只粗略地过了一下学生的英语考卷,发现全班超过80分的都没有,不及格的占了三分之一。不知这里的英语老师是怎么教的, 所以我就从考卷讲起,课堂上,学生不到几分钟就发出一阵爆笑,两节课很快就过去了。课后,校长紧握着我的手,无比兴奋地对我说:“你天生就是做老师的料!下学期的英语教研组长由你当了!”


这句话真的吓着了我,因为这就意味着我要在这个学校继续干下去!要知道,那时的中学老师在社会上是很没地位的,工资低,无供给的房子,娶不上老婆,娶上老婆的不敢要孩子,因为养不起。这学校的陈友则就是一个例子,三十多岁了,还住在一间自盖的小平房里,到现在也找不到老婆。

 

我才不会在这里一辈子教下去呢!但我知道,要想离开这里,是非常难的,所以我就编了个理由说我的腰受过伤,久站不行,请病假,是最好的理由。巧的是,在我16岁的时候,从事仓库管理员的工作,腰受过伤,虽然后来再没有犯过,但对大多数腰受过伤的人,可以说随时发作,没什么理由,所以我就百般拉拢给我看病的医生,病假条从七天一直延续到一个月,就这样一月又一月地泡下去。最初,曹校长对我讲:”小伙子,别跟我玩这儿套,走,别想 !“我呢,和他也不急,一到学校就扶着腰走路,好像很痛苦,很严重。心说,看咱们谁熬得住!


就这样,学校的工资照拿着,外面找机会教课去,那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对外交流越来越多,很多地方都需要会英语的人。朋友介绍,我在一家私立外语学校,教”新概念“英语。5元一小时,每天2节课,我在新侨饭店教”许国璋英语“也是5元一小时。还在北京油漆厂给工程师们讲课,在法源寺教和尚们口语,因为和尚们要出国弘扬佛法。平均一周24节课。每月收入400元,这差不多等于我一年在学校的2倍收入。这时候,我发现中国国际旅行社在招聘导游,我报了名,经过层层筛选,我被录取了。



国旅导游


当我第一次领到那天蓝色的国旅工作证和一枚徽章时,心中的激动难于言表。带团前,进行了一周的职业培训。我被分在美大部,只接待美国及加拿大来的客人。培训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部长给我一大本导游词手册,说是由国旅专业人士编印的,内容涵盖了整个北京的主要参观景点。部长特别嘱咐要背下故宫、天坛、长城、十三陵,其它诸如北海、雍和宫等以后慢慢背。因当时正值旅游旺季,培训后要立刻接团,对我来说难度较大的是专有名词,诸如垂帘听政、太监、妃子、祈年殿等,这些不但要背下,还要让讲英语的人真正明白它的历史掌故。


我第一次带团就是一个由36人组成的来自美国加州的旅行团。团员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当时据说每人的团费约超过5000美元,这对于一个月当时只有40多元人民币的我真觉得像是一个天文数字。我的“师傅”(当时都这么叫)强小林已经带团两年多了,十分有经验,讲话也有技巧。记得那天天气十分晴朗,强导一句“你们带来了加州的阳光 ”这句话竟使我终生难忘。十年后当我在美国开旅行社时,就把这句话,加州阳光,作为公司的名称,既响亮又符合加州的天气情况。


那个年代是不允许收小费的,但客人是习惯付小费的。既然我们不收,他们又执意给,我发现有的客人是把小费偷偷放在座位地上,少则二三十多则二三百,而且给的都是外汇兑换券。


那时的中国,外国人来中国是不可以把外汇直接换成人民币的,需要到指定的银行或三星以上的指定宾馆兑成外汇券。外汇券的实际价位高于人民币,由此就产生了外汇黑市。在外汇黑市一元外汇券可以兑换1.8元人民币,因此许多导游在客人购买东西时,就把客人的外汇券兑换成人民币支付给卖家,而卖家出于生意上的需要,也自然配合着导游。


那时,外国人买东西是要到指定商店,最有名的就是北京友谊商店,只收外汇券,只对外国人开放,而我们有国旅的徽章、有国旅的工作证,自然可以自由进出。这在当时是一种特权,令人羡慕不已。此外,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物资比较缺乏的年代,名牌冰箱(诸如索尼、日立)、彩色电视机、微波炉只有用外汇券才可以购买。我记得我家的二十寸彩电就是在我接了三个团之后用外汇券购买的。当时手中有外汇券也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使我着实也骄傲了一阵子。


强导带了我三次,让我受益匪浅,跟他学会了滔滔不绝地讲,插科打诨的故事信手拈来。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给自己赚钱,我称之为鱼虾之道。所谓“替汇”就是导游普遍干的事。


另一赚钱之道是叫“吃人头”,许多老外不习惯顿顿吃中餐,他们认为中餐虽为美食,但比较油腻。因此常常会放弃已订好的餐。那时一顿餐差不多5-10元人民币,是一个普通人家一人三分之一的月薪。餐馆不会退这部分钱给旅行社,这时餐馆会和导游达成默契,现在的话叫“潜规则”。


一些餐馆会退餐费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给导游。有的餐馆不退钱,但给导游等同价值的烟酒特别是值钱的烟如三五牌、大中华、牡丹,酒如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等等。有时甚至进口罐头、可口可乐。本来我不理解为何导游上团总是背一个硕大的背包,直到见到下团时包包满满的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记得有一次我带团回来,身上是有兜的地方全都塞满了外汇券,回到家翻出来数一数,竟有一千元之多,这对月工资只有40元的我真是不敢想象!

 


停职反省


当我还沉浸在做一名国旅导游,每天接待外宾,所学有所用时,一个无妄之灾悄悄地降临到我的头上。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高高兴兴地随同大轿车接来了30位来自美国的游客。这些游客来自美国不同的州,穿着五颜六色,口音各不相同。来自东西岸的人讲话没什么口音,只是儿音较重,比较容易听懂,而来自中南部的人口音较重不太好懂。他们的就餐口味也各不相同,由于地域不同,旅行团自然也分成不同的小团伙。


那时接团10人以上必有一位中国导游从客人一入中国边境,就全程陪同。简称“全陪”。一方面是为了衔接各地导游接待,另一方面也是起着“监军”作用 。这个团给我指派的全陪是国旅青岛分社的一位副科长,那时的副科长可是地方的“土皇帝”,虽然领导不过七八个人,但权力大得很,这个人身高不到一米六,虽然是北方人却瘦得一把骨头,烟总不离手。


这个团由于来自不同的州,吃饭口味不同,而面对中华美食,也不能享用。甚至有人对参观景点也多有抱怨。壮丽雄伟的紫禁城,巧夺天工的天坛祈年殿被说成是“破庙”。


这个团虽然比较挑剔,但总体上感觉并不糟,不知出于什么祸心,这位青岛的副科长竟然在团结束后,给我向旅行社领导奏了一本。说我在政治言论上有严重问题,什么问题?我是丈二高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社领导火速做出决定:此人必须停职反省!


我被责令交待“问题”,交待不清不可以接团。记得每天上班,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接团,挣钱,自己却因为言论而获罪,难过,痛恨,百味杂陈,真是杀了那位副科长的心都有。那种折磨和煎熬非亲身经历过的人可以理解。


一天,我实在交待不下去了,因为我一遍又一遍地“交待”整个接待过程,一遍又一遍地不能过关。忍无可忍地走进部长办公室,请他告诉我,我到底犯了什么言论罪?部长老郭人很和善,断断续续地挤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让我才略知一二。原来,我是得罪了那位青岛来的副科长。


那个年代整人有三大战术,一曰:政治问题,这个选项含义颇广,言论是其中之一。二曰:经济问题,吃了一顿免费餐,拿了几盒烟。三曰:作风问题,即使有个红颜知己就是作风问题。


在停职反省期间,我的婚姻也第一次面临考验,随着无休止的反省,不过关,老婆开始骂我是笨蛋,她甚至亲自去旅行社刘书记家请求宽恕,但结果是徒劳的,刘书记要杀鸡儆猴的决心是坚定的。但总算点拨了我一下,说我和外国友人谈了自己的爹,好像是对改革开放有成见!


天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正是有了邓(小平)大人的“猫论”,像我这样的“黑五类子女”才有可能上大学,才有可能进国旅这样的“外事部门”。我对邓大人感激涕零还不够,怎么可能对改革开放有成见!


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社里的意见是把我冷冻处理。既然是这样,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好在学外语的那时很吃香,我在200多人的应试中脱颖而出,考入五矿——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


后来听说刘书记被列为”三种人“而逐出国旅。我只是记得这其中一种人,是在文革中造反起家的人。这时,我才明白,他为什么说文革要三七开,而我的言论是全盘否定。我的言论是超前了,而且无意中戳到了他的痛处,所以他要对我痛下狠手。据说那位党员副科长后来因某种原因遭到查办。


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害人者,是要遭报应的。我当时那么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就因小人的陷害而丢了。


当然,比起那些在文革中遭受莫须有罪名而被折磨致死的人,我的遭遇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一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依然是一辈子难忘的噩梦!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80年代
马雅:出国集训班,
干部子弟有点不受待见
郑力刚:那时清华"青椒"人人想出国
陶洛诵:在北京的外国人
李爽:"国际女流氓"的残酷青春
唐翼明:“革命之子”梁恒
成小秦:游学英伦,追忆钱瑗同学
1978年,美国欢迎和接纳中国留学生
顾晓阳:混在北京的美国好友老康
成小秦:游学英伦,追忆钱瑗同学
毕冰宾:哥们儿姐们儿奔西德
陈小春:磕磕碰碰闯美国
上官东恺:在牛津见到胡耀邦
孟国庆:走出国门的第一批"洋三届"
黄国杰:归去来兮,新三届的洋插队
跟随医生丈夫洋插队三十年
杨劲桦:玛丽与我(上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中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下篇)
李榕:在华盛顿英国使馆的"内急"
金弢:《香水》缘和我的留学德国之旅
黄为忻:我在东洋和西洋的两次留学
阮建忠:首闯自费留学美国之路
夏儿:从一个漫长古老的梦里苏醒
新三届音乐人,走向国际的一代人

侯杰: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侯杰:广播电视里的两个英语老师

桑宜川:出国潮中的川大语言培训中心

赵柏生:一个英国小伙的东方之恋
吴敏:我在80年代的一段笔耕生涯
一张珍贵照片,一段尘封的记忆
赵刚:老三届夜大生的出国求学之路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忆苦思甜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