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上海初三二模课内古诗、文言文比较阅读汇编(含解析翻译)

中考古诗鉴赏、文言文比较阅读汇编


3月份我教学生做了什么?——从小学去看中高考

3月份我教学生做了什么?(第二周)——从小学去看中高考

4月第1周我教学生做了什么?——从小学去看中高考


中考文言文 《杞人忧天》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

中考文言文《出师表》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

中考文言文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

中考古诗鉴赏《泊秦淮》讲解与试题汇编

中考古诗鉴赏《黄鹤楼》讲解与试题汇编

小学初中部编版古诗注音版

初一初二初三部编版全部古诗+翻译+情感


2021届上海初三二模古文汇编

2021年北京初三一模古诗、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各区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2021年 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1上海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含解析翻译)

2021上海初三二模默写汇编


三、对比阅读

(2021·上海长宁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解释加点的词语

“走”_______;“前途”_______

17.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

B.诗人用极简省的笔墨刻画出差役凶狠蛮横的形象。

C.诗人对战争中处境悲惨的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D.诗人赞颂了老妇人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牺牲精神。

 

(2021·上海金山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砥,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央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8.甲乙两文都属于“记”,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人名)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乙文作者的诗歌 《_____________》。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0.甲文主要写________以及潭中游鱼;乙文主要写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_______

2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以游踪为行文线索来叙写内容。

B.甲乙两文所写地点都是偏僻且无人问津之处。

C.甲乙两文都借现实生活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

D.甲乙两文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021·上海普陀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2.(甲)诗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乙)文作者是东晋诗人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4.(甲)诗以_______为叙事线索,(乙)文以________为叙事线索。

25.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体现卖炭翁对艰辛生活充满绝望。

B.(乙)文描绘桃花源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C.两文开篇首句都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D.两文都以环境描写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现实。

 

(2021·上海宝山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6.按照年代顺序,两文的作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人名)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8.下列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乙)文中加点的“与”都是“共同,一起”的意思。

B.(甲)文中的四字句和(乙)文中的长句、短句都有音韵的美感。

C.(甲)文写景有高低的变化,(乙)文写景则有动静、远近的变化。

D.(甲)文先发表感慨再写景议论,(乙)文先叙事写景再抒情议论。

29.(甲)文中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乙)文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

 

(2021·上海虹口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两篇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甲)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爱莲说(节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0.(乙)文划线句中的“陶”即为(甲)诗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2.下列选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居住在偏僻之地就能心存高远”。

B.(乙)文的标题“爱莲说”的意思是“说一说自己喜爱莲花的原因”。

C.(甲)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寄托了作者与山林为伍的美好情意。

D.(乙)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了内心正直,不拉拢勾结的品质。

33.(甲)诗和(乙)文都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共同的生活态度,但(甲)诗作者对___________的向往和热爱并不是(乙)文作者的人生追求。

 

(2021·上海松江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小题

(甲)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天时不如地利

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4.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乙文选自《孟子》,初中阶段出自该著作的课文还有《__________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6.对上述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是指三国时期。

B.乙文是一篇议论文,第③段紧扣“地利”进行阐述。

C.甲诗与乙文都认为“天时”能在战争中发挥其作用。

D.甲诗由“折戟”因小见大,乙文以对比来凸显观点。

37.甲诗中的“__________”就是乙文中所说的“天时”,但两文表现的主旨并不相同,甲诗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认为,要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上海闵行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8.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乙文选自____________

3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论证了一家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

B.乙文叙述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C.从写作意图看,甲诗和乙文都提示人们,将思考聚焦于战争中的“人”。

D.在写法上,甲诗将“翁”与“妪”对比,乙文将“得道”与“失道”对比。

41.甲诗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的感情。乙文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

 

(2021·上海崇明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鱼我所欲也(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2.甲诗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乙文选自“四书”之一的《______》。

4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亦不可以已乎?

44.甲诗中作者的“____”,就是乙文作者希望每个人都能坚守的“____”。

45.下列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作者飘忽不定的行踪。

B.“呼尔而与”“蹴尔而与”写施与者很讲究礼仪。

C.甲诗乙文都追忆了作者难忘的人生经历。

D.甲诗乙文都表明了人之所欲有甚于生者。

 

(2021·上海徐汇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两篇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甲)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6.(甲)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乙)文选自史书《_________》。

4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8.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借“戟”引发咏叹,体现诗人报效朝廷的决心。

B.(乙)文中曹刿担心当权者缺乏深谋远虑,故主动献策。

C.上述作品中“周郎”、“鲁庄公”都因目光短浅受到批判。

D.两位作者都是通过叙写著名的历史事件,表达爱国情怀。

49.两篇作品都涉及历史上著名的战役,(甲)诗中,周瑜获得战争胜利凭借一个必要条件,这个条件是___________,(乙)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能取胜的重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2021·上海静安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以下古诗词,完成各题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0.甲词题目中“壮词”的意思是_____;乙诗作者是______(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51.甲词中“天下事”指______;乙诗中“干戈”指______

52.下列对诗词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从报国无门、借酒浇愁落笔;乙诗从回顾平生、追忆战斗生涯写起。

B.甲词中“八百里”指军营辽阔;乙诗中“风飘絮”形容大宋即将覆灭。

C.甲词上阕主要写将士驰骋杀敌;乙诗中间两联主要写个人官场失意的惨状。

D.甲词乙诗都抒发了精忠报国之志,作者的情绪都由慷慨激昂转向低沉压抑。

53.甲词最末一句抒发作者______的悲愤;乙诗尾联抒发作者_____的气节。

 

(2021·上海奉贤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小题

(甲)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住,飞鸟相与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4.甲诗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代哲学家_______

5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56.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的闲适心境。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作者没有知己的孤独。

C.“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迷惘。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写出了作者对牡丹值得众人喜爱的认同。

57.甲诗和乙文都通过写花来表达生活态度,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以看岀作者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

 

(2021·上海青浦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小题

(甲)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58.甲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乙文选自儒家经典《_________》。

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0.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巧用典故,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B.甲乙两文的标题都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甲乙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61.甲文通过写“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围绕着_________的关系,论述了“_____________”的观点。

 

(2021·上海黄浦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词和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62.以上《破阵子》的作者是南宋的_______,《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________

6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64.下列对[甲] [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破阵子》首句用一个“醉”字,塑造了一个失意者的形象。

B.《出师表》中追述托付之事,是为这次出师寻找正当的理由。

C.[甲][乙]都表达了作者想要“了却君王天下事”的雄心壮志。

D.[甲][乙]都表现了作者面对梦境,“夙夜忧叹”的悲壮之情。

65.假如有甲词作者的朋友,借用[乙]文中的话来宽慰“可怜白发生”的他。你认为会是哪一句?简述理由。

 

(2021·上海杨浦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6.甲诗作者为_____代诗人_____。乙词作者为_____代著名词人_____

67.下列对诗词中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热闹的练兵场上),的卢战马飞一样地奔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B.(热闹的练兵场上),战马像的卢马一样飞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C.(两军对垒的战场上),战马像的卢马一样飞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D.(两军对垒的战场上),的卢战马飞一样地奔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68.下面对古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是作者经过当年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作。

B.甲诗后两句强调周瑜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偶然取胜,含蓄表明机遇垂青的重要。

C.乙词在梦境中回忆军营餐肉、演奏军乐、沙场点兵等三个昔日军旅生活片段。

D.乙词虚实结合,上片描写,下片抒情,符合词作常规写法,是词作中的经典。

69.甲乙两首古诗词中都有一个英雄的身影。甲诗中,作者除感叹“东风”成就了周瑜英雄之名,也暗含了对自己__________的意味。乙词最后“可怜”一句,道尽了词人__________的英雄之悲。

 

(2021·上海嘉定区·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甲)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70.(甲)诗的作者是_____;庄子是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

7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2.下列对两篇作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描写诗人送别故乡亲友的情景;(乙)文描绘鲲鹏展翅的壮丽图景。

B.(甲)诗和(乙)文都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辽阔高远的景象。

C.(甲)诗写出了诗人外出游历的喜悦及对未来的憧憬,诗歌风格雄奇瑰丽。

D.(乙)文作者通过大鹏与野马、尘埃的对比,突出大鹏可以无所依凭而徙于南冥。

73.(甲)诗和(乙)文都出现了“水”这个意象。(甲)诗尾联描绘了水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情感;(乙)文借鲲鹏击水,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

 

 

16.    逃跑    前行的路    

17.D

【详解】

1.考查对诗句中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要结合整句诗的意思,“老翁逾墙走”意思是老翁越墙逃走。走,古今异义词,逃跑。“天明登前途”意思是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前途,古今异义词,前行的路。

2.D.错误,文章主要表达的是对处于悲惨境遇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而不是对老妇人的赞颂。老妇自请应役。她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故选D

 

18.    (1)柳宗元    (2)饮酒(其五)    

19.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0.    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    桃花源的生活环境    

21.C“甲乙两文都借现实生活景物”与原文不符。乙文《桃花源记》中是虚构了一些情节,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并不是“借现实生活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获取




中考文言文实词练习1

初中文言文之实词练习2

初中文言文之实词练习3

初中文言文虚词练习1

初中文言文之虚词练习2

初中文言文之虚词练习3

中考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

中考文言文《曹刿论战》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

中考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

中考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

中考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

中考文言文《陈涉世家》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治国谋略篇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治国谋略篇2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传统美德1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传统美德2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小说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小说 2

中考课外文言文练习之小说 3

初中课外文言文之寓言神话类

初中课外文言文之日常生活类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山水游记类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山水游记类2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读书学习类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读书学习类 2

初中课外文言文之寓言神话类 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