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建筑学系2019级学生作品展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本文转自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建筑师协会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
《建筑设计及原理 (1-1)》
课程评图及学生作品展
2021年1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二年级进行了《建筑设计及原理(1-1)》课程“空间设计板块”的终期评图,评图于建筑馆中庭进行。本次评图评委由该课程指导老师范文兵、赵冬梅、刘小凯、张子琪、张帆及建筑学系三位新进青年教师吴洪德、孙昊德、饶富杰组成,日清建筑设计总监韩刚作为观察员全程参与了评图。评图自10:00开始,于18:00圆满结束,期间评委对各方案进行了精彩点评,同学们从中获益匪浅。学生作品将在建筑馆中庭持续展出至2021年2月20日,欢迎各位前往观展!
课程简介
本次作业展是《建筑设计及原理1-1》课程中“空间(SPACE)”训练板块的成果。“空间”板块分为“空间认知”与“空间设计”两个阶段,分别设置了环环相扣的两个集体作业及五个个人作业。空间设计阶段的五个个人作业,为期12周,学生首先以叙事法作为工具,采用“围合”和“挖洞穴”两种基本空间操作方法, 在9.6m×9.6m×6m的网格化体量内,设计具有特定氛围、情境及秩序的空间序列,在入口设计、结构设计、材料与细部设计阶段强化空间特质,最后在内容(功能/问题)阶段,选取一位上海交通大学专家或两位青年学者,根据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将空间放大、调整,发展成一个12m×12m×7m大小的住宅/别墅(HOUSE/VILLA)。
本次作业展主要呈献了2019级学生“阶段2:空间设计”中的最后一个作业“空间设计与空间内容/功能/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专家楼或青年学者短期住房”(个人作业)。每个同学的展出内容包括三张A1图纸、一张室内效果渲染图、若干张A4设计过程图(介绍前面四个作业),以及若干过程模型及最终模型。
部分作品展示
01
回形宅
王檀香
设计说明:
方案的特征是三个套筒以及筒与筒之间的空隙,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联系的空间特质。因此,在功能阶段,我将方案取名为“筒宅 ”。业主是一家三代同堂,他们希望三代人的生活相对独立,又彼此有一定的联系,保持既分又合的状态。我将一层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边是较为公共的活动区,用于客厅、厨房、餐厅以及儿童活动;另一边是老人的专属活动区。孩子的活动流线穿插于几个套筒之间,并借助筒壁层层开窗以及室内悬挑阳台的方式使它们之间的视线联系得以加强。
评语:
方案较好地回应了业主的需求:结合三个套筒,划分出相对独立的老人、夫妻和孩子各自的生活空间,并借助相互联通的廊道空间及套筒界面开窗,串联家庭生活。在室外开辟菜园,与老人活动区直接相连。方案既保证了原有空间特质的延续和提升,又融入了鲜活的烟火气息,方案的完成度高,图纸与模型深度到位。
02
筒宅
陈迪
设计说明:
方案的空间特征为:四个筒状空间相互咬合,四个筒相交叠的部分采用了灵活可动的推拉门及卷帘进行分隔。用户为一家三口,男主人喜欢书法,孩子已成年,节假日归家。方案通过可动隔断的开阖来实现几个不同使用场景的切换:当所有门开启,建筑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空间,供男女主人平日在家时使用;当卷帘放下,挂上字画,空间则转化为展廊;当孩子回家时,两侧的推拉门也保证了父母和孩子的生活空间彼此独立......多种使用方式的切换是本方案最突出的特点。
评语:
方案的延续性较强,功能的加入与空间特征匹配较好;空间的可变性提供了多种使用方式的切换,较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方案整体完成度较高,但分析图表达不够清晰,材质的考虑也较少。
03
联结之家
彭迪
设计说明:
户主一家三口的特征:父与子独行、内向,母亲在其中调和周旋。空间从四角独立的体块开始生长,将较为私密的功能设置在体块之内,体块之间设置了公共的功能,如餐厅、小花园、健身等,试图用这些具有观赏性或有气味蔓延的功能增加空间之间的联系,而界面上所开的窗洞又保证了视线和气味的可达。这一设计既满足了父子对自处空间的需求,又保证了空间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整体聚合为“家”的概念。
评语:
方案采用挖的操作手法形成的空间体块特征明显,各阶段的延续性也较强,功能布置与空间特征契合较好,布局合理,生活场景也较为生动。但没有将空间界面的厚度利用充分,材质的比例、质感也考虑得不够细致深入。
04
天地间
何晶岚
设计说明:
空间秩序源自重塑的《sounds of celebration》,从这首歌逐步确定空间秩序是上下之间,也就是天地之间分而不离的状态,两个体块之间缝隙使整个体量富有张力。方案业主是人文学院的民乐老师沈兴。根据他们一家三口的需要,我将建筑分成两个区域:一块用于生活需要,一块用于精神需要。中庭设立一个通高的下沉式客厅,作为建筑的核心,具有三个维度的透明性。在匹配空间秩序与功能时,最大矛盾在于二层的房间用户希望有充足的采光,而我希望加强空间特征,维持立面的延续性。我便通过瓦的两种组织方式进行解决:一类用瓦砌筑成实墙,一类使用钢丝悬挂瓦成虚墙,像百叶一样调整角度,调节进入室内的光线。
评语:
方案充分挖掘了家庭内部的私密活动空间与相对公共的活动空间之间的差异,并通过灵活隔断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在材料的选择上,使用瓦片这种传统建筑材料,通过构造的不同处理满足使用需求,并产生了立面上的节奏变化。建议方案在表达上进一步强化主题性,如强化竖向贯通空间,在设计上配合天窗,在表达上各种媒介图一起配合等。
05
穿越
蔡瑞颖
设计说明:
空间秩序来源于电影《你的名字》男女主角相互穿越的命运和时间。两个空间既相互穿插又相互围绕,并保持相互独立。
住户为两位关系亲密的访问学者。A喜欢做饭、跳舞、瑜伽;B爱好弹琴,同时不喜欢单独隔离开的空间。设计上,A环形空间中的一侧通高空间可以作为展示厨艺的地方(B在卧室就可以看到A下厨);在各自中心平台上放置具备艺术性和表演性的空间内容(A练瑜伽时可以看到B吃夜宵;B在弹琴时A可以在下方边阅读边欣赏);B的书房与客厅同属于环形空间,空间相互连通,开放性强。
评语:
方案选择的住户与方案特征匹配,用互相穿插的方式完成空间之间的交接融合,设计巧妙,对概念的诠释清晰,空间互相穿插的效果明显。效果图采用两个空间并置的表达方式有特色,图纸绘制仔细、色彩和构图完整。方案更多呈现出“挖”的特征,和前期“围”的手法不太匹配,因此在连贯性上有不足。此外,在形体的延续上亦有不足。
06
方案成果模型
徐羽伦
评语:
本作业与前面四个阶段的延续性较好,在尊重原有空间逻辑的基础上,加入住户功能后,利用几片可以移动的墙体,完成空间形式的突破,模型的制作精致,四周与中心的ECHO(互动)特征明显,可拆解的模型将移墙的多种复杂空间变化表达得很清楚。
07
方案过程及成果模型
吴镝
评语:
方案在作业整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他是按照整个课程设计的训练环节一步步循序渐进,逐步调整、深化和完善设计,这个过程对于设计思路发展、设计概念落实、设计成果表达的帮助很大。通过模型的呈现,我们能够清晰看到他的方案在整个过程中的演变。
第一阶段过程模型
第四阶段过程模型
第五阶段过程模型
成果模型
E·N·D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建筑师协会
邮箱:sjtu_fa@163.com
素材来源: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
文字 / 图片:各小组成员
编辑:金飞灵
审核:范文兵 张帆
责任编辑:李昕宇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9级《建筑设计及原理 (1-1)》课程评图及学生作品展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乐活空间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6级高层写字楼建筑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9级极小居住空间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7级设计课:13步走向媒体建造
2. 研究生作品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2020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作品赏——未来神仙城市设计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 多功能适老购物车:属于老年人的便利购物方式
2. 国外竞赛
上海国际设计周未来之星中国设计奖 TOP 100 LIST 正式发布!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项目分析:
2021英国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新作问世 | 即BIG,隈研吾之后再塑温哥华天际线
GWP 新作 | “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杭州临安·风之谷户外自然学校
矛盾之“间”|The ‘room’ between of contradictions
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新锐设计师如何在Benoy新作上讲海豚故事
Masdar城市入口设计,对自然的敬畏,对古典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技术革新的认同
最新行程 | 寻美杭州8大地产项目,探索极致美学空间【环球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