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的生日和死期

找初心👉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定初心 守初心

 共同体 生命命运健康 

识空有可互生,

虑心田消昔因。

行善护共同体,

道净炁禅心明。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士以弘道




觉醒之后的洞识不但去除了“永恒”之见,同时也去除了“无常”之见。

死亡这件事并不存在,因为事物永远在延续着。
云承继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阳的高温,而雨又承继了云。

烧掉所有的概念



深观之下,你看不见云的生日和死期。

真相只不过是云化成了雨或雪。

死亡这件事并不存在,因为事物永远在延续着。

云承继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阳的高温,而雨又承继了云。

我们怕死亡,我们怕别离,我们怕自己不存在。

在西方世界里,人们非常害怕自己不存在。

他们如果听见“空无”这个字眼,也非常害怕,虽然空无只不过意味着概念消失罢了。



空无并不是存在的反面,它不是不存在或灭绝。

“存在”这个概念必须舍弃,“不存在”这个概念也得舍弃。

空无只是用来帮助我们的一种工具罢了。

实相跟存在与不存在没有任何关系。

莎士比亚说:“存在,或者不存在——这便是问题所在。”

而佛陀的回答却是:“存在或不存在,根本不是问题所在。”

存在与不存在只不过是两个相左的概念,它们既不是实相,也无法用来描述实相。

觉醒之后的洞识不但去除了“永恒”之见,同时也去除了“无常”之见。



“空无”也是同样一回事。

“空无”只是一种工具,如果受制于空无之见,你就迷失了。

如果对“涅槃”也抱持某种见解,那么此种见解也要去除。

“涅槃”就是把所有的观念都空掉,包括涅槃本身。

若是执着于涅槃之见,你就尚未体悟涅槃。

佛陀这份深刻的洞识和发现,使他超越了恐惧,超越了焦虑,以及生死轮回之苦。

你如果有一根火柴,便拥有了生火的条件。

你的火柴燃烧的时间若是够长,那么连火柴本身也会被烧掉。



火柴能生火,而火也会烧掉火柴。

涅槃的教法也是同样一回事。

它能帮助我们体悟无常,然而这份对无常的洞识,也会烧掉我们对无常所抱持的概念。

我们必须超越“恒常”之见,同时也得超越“无常”之见,然后才能跟涅槃相应。

无我也是同样一回事。

无我便是那根火柴,它能帮助我们生起无我的洞识之火;

凭着对无我的了悟,便能烧掉无我这根火柴。



修行不是去累积一堆有关无我、无常、涅槃等等的概念,那是录音机的工作。

谈论或散播佛教概念,并不是真的在研究或修持佛法。

我们可以进大学攻读佛法,不过只能学到一些理论和概念。

我们需要超越概念,产生真正的洞识,才能烧光所有的概念而达成证悟。





深入历史面,便同时通达了终极面

看看一个两角五分的银币。

有头像的称为正面,另一面则称为反面;

它们缺少了对方就无法存在了。

这块金属币包括正反两面,少了这块金属币,两面都不可能存在。

正面、反面以及金属本是相互依存的。

我们可以将这块金属比喻成涅槃,而正反两面就像无我及无常的示现一般。

通过钱币的正面及反面,你可以洞观和认识这块金属。

同样地,深观无常和无我的本质,也可以觉察到涅槃的本质。

涅槃的终极面无法与世俗的历史面分隔。



深入于历史面,便同时通达了终极面。终极面一直在你心中。

对修行者而言,洞观他或她的无常及无我本质,是极为重要的事。

如果修行有成,他就能通达涅槃,证人无惧。

那时他就能面带微笑随顺生死的巨浪了。

我们可以透过历史面来检视日常生活中的实相,我们也可以从终极面来检视相同的实相。

实相可以示现于历史面,也可以展露于终极面。

我们也是一样的。



我们不但有日常生活和历史面的考量,还有终极层面的关怀。

我们不能只关心日常的事务——名闻利养、社会地位和未来的计划,同时也得关怀我们的真实本性是什么。

深入地禅修就是开始去实践我们的终极关怀。



我们的本性即是涅盘
不须寻求


当你凝视着海面时,你看见了海浪的来去。

你可以运用高低、大小、强弱、美或不美的辞藻,来形容一波波的海浪;

你也可以运用始终、生灭的词汇来描述海浪。

它们可以和历史面相比拟。

在历史面中,我们关心的是生与死、更多的权力与权力缺乏、更美与不够美、开始与结束,等等。

深入地观察,我们却看见海浪即是海水。

海浪或许也会追寻它的真实本性。

海浪也会因恐惧和复杂情结而受苦。

海浪也会说:

“我不像其他的浪那么大”

“我觉得很苦闷”

“我曾经诞生过,我将会死亡”



海浪也可能因为这些事和这些概念而受苦。

但海浪若是能弯下腰来看一看自己,就会发现它真实的本性就是水,这时它的恐惧和复杂情结才会消失。



水是不受制于浪潮而生灭的,水是不受制于高低、美或不美的;

你只能从海浪的角度来谈论美或不美、高或低。

但是从水的角度来看,这所有的概念都是无效的。

我们真正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我们无须到别处去寻觅自己的真实本性。

我们不需要寻找神,我们不需要寻求终极涅槃。

我们的本性即是涅槃。

我们就是神。

你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东西,你早已是你想成为的那个东西了。

你可以对海浪说:“我亲爱的海浪,你的本性就是水,你不需要再去寻求水了。

你的本性是无分别、无生灭、无存在无不存在的。”

像海浪一样修持,缓缓地深观自己,并认清自己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



以这样的方式来修持,你就能通达自由和无惧。

这样的修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活得无惧,死而无憾。

如果你的心正怀着深沉的哀伤,如果你失去了心爱的人,如果你仍然害怕死亡、被遗忘或是灭亡,请接受这教诲,开始修持。

若是依法修持,你就能以佛陀的双眼凝视云彩、玫瑰、小鹅卵石,或是你的孩子。

你将洞悉不生不灭、无来无去的实相本质。

这份洞识能帮你解除恐惧、焦虑和哀伤。

那时你就拥有了使你坚强与稳定的一份祥和感,纵使不幸的事发生了,你也只是莞尔一笑。

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你将为周遭的人带来许多助益。




未生之前
你在哪里?

有时人们会问你:“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或者你可以问自己一个更有趣的问题:
“被我称为生日的那一天之前,我在哪里?”

问一问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未生之前,你在哪里?”

或者你可以问云:“你几岁了?

能不能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深深地谛听,你也许能听见它的回答。

你可以想象一下云诞生的景象。

未生之前,它是海里的水。

或者它本来在河里,后来变成了水蒸气。

它也可能是太阳,因为阳光制造了水蒸气。

当时风也应该在场,是它帮助水转换成了云。

云不是无中生有的,不断在变化的只是形式罢了。

事物并不是无中生有的。

云迟早会变成雨或雪或是冰。如果你深入地观察雨,你会看见云。

云并没有消失,它化成了雨,雨化成了草,草化成了牛,牛又化成了牛奶,然后又成了你嘴里的冰激凌。

今天你如果吃冰激凌的话,给自己一点时间凝视眼前的那个甜筒,

然后说:“嘿!云儿!我认出你了。”

这么做,会使你洞悉和了悟冰激凌及雪的真正本质。



同样地,你也会在冰激凌中看见大海、河川、高温、太阳、草及牛。

深观之下,你根本看不见云的生日和死期。

真相只不过是云化成了雨或雪。

死亡这件事并不存在,因为事物永远在延续着。

云承继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阳的高温,而雨又承继了云。

在未生之前,云早就存在了,所以,你今天如果喝牛奶、喝茶或是吃冰激凌,请随着你的呼吸,凝视一下眼前的那杯牛奶、茶或是冰激凌,然后跟云朵打声招呼。

佛陀不慌不忙地深观万物,我们也做得到。



佛陀并不是神,他和我们一样是凡人。他痛苦,但是他懂得深观,所以他克服了自己的痛苦。

他拥有了深刻的了悟、智慧及慈悲,所以我们才说他是我们的导师和兄长。

我们害怕死亡,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事物是不灭的。

人们说佛陀已死,然而这并不是真相。

佛陀仍然活着。

若是环顾一下四周,我们会看见各种形态的佛。

因为你深观过万物,并且洞察到事物并没有真的诞生,也没有死亡,所以佛已经在你心中了。

我们可以说你就是佛的新貌、佛的继承者。

不要低估你自己。

向四周多看几眼,你将会瞥见四处都是佛的化身。






我是不是昨日的我?

我有一张十六岁时拍下的照片。

那张照片里的人真的是我吗?

我并不是很确定。

那张照片里的男孩到底是谁?

如果那个男孩就是我,为什么他长得不像我?

那个男孩仍然活着,还是已经死了?

他和现在的我不大相像,但也不相异。

有些人看了那张照片之后,认为那个男孩已经不存在了。

人是由肉体、感受、认知、思维作意和分别意识组合成的,自从拍下那张照片之后,上述的一切早已改变了。

照片中那个男孩的身体已经不再是我的身体,因为我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



感受不同,理解也不同了,就好像我已经和那个男孩不相干了。

但照片里的男孩如果不曾存在,我也不可能存在。

我就是一种延续,如同雨承继了云一样。

如果你深深凝视着那张照片,你会看见我当时已经是个老人了。

你不需要等五十五年才看见。

柠檬树开花的时节里,你也许看不见什么果实,但如果深观的话,你会看见果实早已存在了。

只需要再多一个条件——“时间”,你就能看见柠檬了。

柠檬早就在柠檬树上了。

眼前的这棵树虽然只看得见树枝、树叶和花朵,但如果柠檬树有足够的时间,它将会以柠檬的形态展现自己。

如果你在四月份来到法国,你看不见任何的向日葵;

但是七月份一到,梅村一带便开满了向日葵。


四月的时候向日葵在哪里?


如果在四月来到梅村,深观之下你还是看得见向日葵。

农人已经犁好了田,播好了种,因此花儿们只要再多一个条件,就能展露自己了。

它们正等待着五六月份的和暖气候。

向日葵早已存在,只是尚未充分展露罢了。





存在并不是毁灭的反面


深入地观察一盒火柴,你看得见里面的火焰吗?

如果看得见,你已经证悟了。

观察一盒火柴,你已经看得见火焰了。

只要有人动一下手指,火就会显现出来。

我们不妨对它说:“亲爱的火焰,我知道你早就存在了。

现在我要帮你展露自己。”

火焰一向存在于那盒火柴及空气里,但是没有氧气的话,火焰就不可能展露出来。

如果你点燃一根蜡烛之后,立刻用东西蒙住它,它的火焰就会因缺氧而熄灭。

火焰必须有氧气才能存在。

我们不能说火焰存在于火柴盒里,或者存在于火柴盒外。

空间、时间或意识里,处处都有火焰的踪迹。

火焰无所不在,它正等待着展露自己的机会,而我们就是帮助它示现的条件之一。

虽然如此,我们只要向它吹一口气,便能制止它继续示现自己;

我们向火焰吹出的那一口气,就是制止它以火焰的形态示现自己的一个条件。



我们可以用同一根火柴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再吹熄火柴上的火焰。

你认为那根火柴上的火焰熄灭了吗?

答案是:火焰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

接下来的问题则是,那两支蜡烛上的火焰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答案是:它既不相同,也不相异。

现在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那根火柴上的火焰真的熄灭了吗?
答案是:既熄灭,又未熄灭。
它的本质也是不生不灭的。

如果我们让那支蜡烛继续燃烧一小时,那火焰是原来的,还是变成了不同的火焰?
答案是:烛心、烛蜡和氧气一直在变化着。



燃烧中的烛心和烛蜡一直在起变化。
如果这些东西都在改变,火焰也一定在改变。

因此火焰已经不同了,可是又没什么不同。

存在并不是灭亡的反面,但我们总认为存在就是不存在的反面。

这类的概念和左右之类的观念同样不实在。我们有可能除去右边这一面吗?

若是拿刀把一支笔切掉一半,剩下的那个部分仍然有右边这一面。

政治上的左派与右派是永远存在的——它们不可能被去除。

只要右翼存在,左翼一定存在。

因此,那些政治上的左翼分子应该希望右翼分子能永远存在,因为去除了右翼,便同时去除了左翼。

佛陀说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佛陀的这则教法谈的便是宇宙创生,亦即所谓的“依他起性”。

火焰会存在,是因为有火柴的存在;

火柴如果不存在,火焰也不存在了。







「创生」还是「示现」?

火焰是从何处来的?

它的起源是什么?

我们应该深观一下这个问题。

难道我们必须摆出莲花坐的姿势,才能找到答案吗?

我确信答案早已在你心中了。

只要再多一个条件,它就会呈现出来。

佛陀说过,每个人都有佛性。

佛性就是能够领悟我们真实本质的一种能力。

答案其实早已在你心中。
老师是无法给你任何解答的,老师只能帮助你联结内心的觉性、智慧和慈悲。



佛陀导引你跟心中早已具足的智慧相应。


许多人都问过:“死亡来临时你会到哪里去?死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有些朋友失去了心爱的人,他们可能会问:“现在我心爱的人在哪里?她到哪里去了?”

哲学家的问题则是:“人是从何处来的?宇宙或世界到底来自何处?”



如实地深观我们将会看见,当所有的条件都具足时,事物就会显现出来。

这显现出来的事物不是从任何一处来的,当它不再显现时,也不会去往任何一方。

“创生”似乎意味着从无中突然生出了某样东西。

我对“示现”一词的喜爱多于“创生”。



若是懂得深观,或许就能从“示现”的角度来理解“创生”。

如果洞察到云是某个既存事物的示现,而雨则是云最终的示现,我们也许就能体悟人类和周遭所有的事物都源自于某处,却不会去往任何一方。

示现并不是毁灭的反面,它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

洞察到生命和宇宙都是一种示现,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份深邃的祥和感。

如果你正因为心爱之人的逝去而悲伤,这些话语可以导引你深观并治疗你的痛苦。

某位神学家曾经说过:“造物主是存在的根源。”

然而存在到底是什么?

存在并非不存在的对立面。

如果存在只是一种和不存在对立的概念,那就没有所谓的造物主了。

造物主能超越所有的概念,其中也包括创造和毁灭的概念在内。

如果你能洞察万物的变迁,并借由它来深观创造的概念,你将会深刻地体悟有关创生的说法。

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事物诞生,也没有任何事物死亡,万物只是不断地在流转变迁罢了。



神就是我们真实的本性
不生不灭

我们到教会、犹太教堂或是禅修中心学习灵性的修持,为的就是找到解脱痛苦和哀伤的方法。

但若想成就最彻底的解脱,就必须有能力洞观存在的终极实相。

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角度,你可以称那个次元为神。
神就是我们真实的本性,不生不灭的本质。

如果你懂得信赖神,信赖自己的真实本性,你就能抛开恐惧和哀伤

一开始你可能会认为神是一个人,然而人是非人的反面。

如果在概念和观念之下来思考神,你就不能发现神的真实面。

神能超越我们所有的概念。神既不是人,也不是非人。

海浪在无明时也会陷入生死、高低、美丑以及嫉妒他者的恐惧里。

但海浪若是能洞悉它自己的本性,身为水的本性,进而了解自己便是水,那么它所有的恐惧和嫉妒就会消失。

水是不会经历生死或高低潮起伏的。




因就是果



当我们观察像花、桌子或房子这类事物时,我们总以为花、桌子或房子必须由某人制造才能形成。

我们总想找到桌子会产生的原因,房子会产生的理由。

于是我们下了一个结论:房子的因就是营造者——泥水匠或木匠。

那桌子的因又是什么呢?

是谁制造了这张桌子?

木匠。

花的创造者又是谁呢?

是大地、农人或是园丁。

我们对“因”这件事的思考是非常简单的。

我们以为只有一个因,便足以促成事物的存在。

但深观之下我们却会发现,一个简单的“因”是不足以造成“果”的。



木匠不是桌子唯一的成因。

如果木匠没有钉子、锯子、木材、时间、空间、食物,或是生养他的父母以及其他的因缘条件,他是不可能造出一张桌子的。

桌子的因其实是无穷无尽的。

当我们观察一朵花的时候,也会发现同样的情况。

园丁只是各种因中的一个;

其他诸如土壤、阳光、云、肥料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事物,也都是必要的条件。

如果深入地观察,你会看见整个宇宙都在促成这朵花的示现。

深观午餐中的一片红萝卜,你会看见整个宇宙都在促成这片红萝卜的示现。

继续深观下去,我们将会发现“因”,也就是“果”。

园丁既是帮助那朵花示现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其他事物产生出来的结果。

园丁能示现,是因为有许多其他的因:祖先、父母、老师、工作、社会、食物、医药和遮风蔽雨的房子。

如同园丁一样,它们既是因,也是果。

深观之下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因同时也是果。

没有什么东西足以被称为“纯粹的因”。

这种深观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许多的事物,如果不执着于任何教条或理念,我们就能自在地探索了。

有人问佛陀:“事物的起因是什么?”

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彼生故此生。”

这句话意味着,事物必须仰赖其他的事物才能示现。

花必须仰赖“非花”的元素才能示现。

深观一下眼前这朵花,你将会发现许多非花的因素。


深观一朵花,你将会发现阳光这个因素。
缺少了阳光,花是无法展现出来的。
深观一朵花,你又会发现云这个因素。
缺少了云,花仍然无法展现出来。
其他的因素也很重要,譬如土壤、农人等等。
各式各样的非花因素,都在共同促成这朵花的示现。

这就是我对“示现”一词的喜好甚于“创生”的原因。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该采用“创生”一词。

我们当然可以采用它,不过我们应该明了,“创生”并不意味着从无中生出了某个东西,也不代表某些东西被摧毁,并且会消失于无形。
我非常喜欢“奇妙的变现”这个词汇,它跟“创生”的真实含义比较贴近。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道炁开脉轮简说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家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恒常无住

其妙莫名也


以儒修身入世间,

以道养骨身心天,

止定静安虑可得,

以佛养心随万缘。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学思践悟共同体!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回家诀: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死心踏地,打坐定时。

身口意定,真言恒持。

事上制心,观照绵密。

正道守戒,誓证菩提。

最近新文点下看:

情绪在五脏六腑

你能活多久?刚出“寿命公式”

《胎息经》

学着治愈 化茧成蝶

念头也是道场

微笑面对习气能量

故事带你去……

空性……

看音-住定-虹化

非凡才是自然

偷天发财(秘藏)

传承之道

连接高我

磕大头的密意

信力大过天

天眼看,修行人前世今生

接收宇宙能量练习

打坐修身心

来自高维的灵魂

实修身与心、证菩提化病(藏)

生病念佛会 ······?

学习运用潜意识的巨大力量!

打破成见,见性成佛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身是菩提树


回头见性,离尘智慧

九喻如来藏

次第捷径、法华七喻

床上八段锦(密)

善待病情

三千大千世界 大画

佛教的世界观

感召真仙沐浴法

两个人来度你

走出剧本

体香奇光静坐法

从身体到精神的桥梁

人格、觉察、正念(藏)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禅苑 请您关注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