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书目和重要作品:《中国美术备忘录》

艺术史的图书馆 艺术史图书馆 2022-07-10

艺术史图书馆注:我一直有一个相对比较急迫的写作计划,书名就叫《艺术史的语言》,涉及的是用同时代的术语来描述同时代的艺术这样一个观点。核心内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作品与语言,法国的19-20世纪的艺术批评和艺术作品,汉语中涉及艺术的术语,也会涉及到德国19-20世纪的史学家的语言风格。

这个计划我也跟西方学者讨论过,大抵会建议只讨论意大利语中的情况。好吧,这完全不是我的目的所在。


这个计划最初的启发是巴克桑德尔,近来读到他专为Painting and experience 的中译本所作的序,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在汉语的幽深角落,如何探索语义与形象的关系,包括书法在中间所起的作用。


近年来,朱老师先后发表过《南阳汉画画面描述所用的术语与专词》和《中国汉代的艺术概念》(可看作艺、医、易的关系)的文章,也颇有启发。我自己准备写的文章除了汉画中的术语外(之前的汉画胡人研究尚是以胡字的词源为出发点),也会涉及像方志彤的《庞德《诗章》研究》(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POUND’S CANTOS)的语义与形象的关系


其实这个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面向就是现在较为火热的global art history,这里面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组建一套术语来描绘不同文化中的作品,目前通行的大概就是美国学者的方法,利用英语的普及性,并在必要时利用外来语,但赋予的都是美式的阐释义。


我的出发点在各种不同文化在描绘同一感觉时所产生的间隙性,看似同义但不同文化中的字词之间的间隙。简单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术语大约在三千,法语19-20世纪的艺术批评术语约四千,中文具体不好推算,研究太少,但应当不会少。在未来,由于对于这些术语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和图像语文学)的完成,可能对于艺术史家来说基本的训练就是对于不同文化中的一万个术语的掌握,包括与图像的感觉的对应。



由于近年来一直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中国美术史的训练只好在业余时间进行。目前我们肯定是处在拐点,相对于西方艺术史研究观看原作的便利性,中国艺术史研究中能看到的原作屈指可数。所里也常有人问我文艺复兴艺术是不是很难,我说比起中国艺术史研究简单多了,在这我花半年时间就能爬到顶上去,相形之下中国的作品展出不超过10%。上次上海的董其昌的展览,还是让人看到可喜的进步。所以平日里的训练就更为重要。我一般用的就是这本《中国美术备忘录》。我集中读原始材料的部分是汉代(老本行)和宋元(13-14世纪的中西物质交流),对于中国艺术史其他部分的涉及,也就是看看这部备忘录。习惯性用Tropy导入大图,平常认认印章之类。这次推送就是把这本入门书《中国美术备忘录》推荐给大家,尤其是在西方学习西方艺术史,又想在中国艺术史研究上保持感觉的同道。



书名:中国美术备忘录(增订版) 
ISBN:9789579089951 
作者: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09-01


到国外留学,总是需要带几本中文书。上次来意大利带的是说文解字的段注本,也就是上海古籍的那个大开本,后来还原样又带回国了。这次来带的是《四库全书简明书目》和《书目答问》,另有一本《中国美术备忘录》。前两本大致稍微了解这个公众号的都应该知道原因,第三本《备忘录》其实更多是作为一个平常的训练的。



这本备忘录的目的,书前的出版说明已经说得很清楚,是希望能将研究中国美术常用的重要基本资料汇编起来,以利于研究者随身检索之便,同时也借由这些资料的整理,提示出美术史中各个学科的重点,以作为入门者的导引。所收录的主要是绘画、书法、青铜、陶瓷和佛教美术五大类,而这五大类的资料又分别归于历代重要备忘、图表和重要书目三个大纲之下。多说无益,可看一下目录。



该书最重要的是为两个部分:历代重要作品和重要书目。重要作品的选录者为各行业研究翘楚,如陶瓷为谢明良教授,绘画为石守谦教授等。而重要作品的选录标准是在于能够反映新的研究成果,也就是与重要书目相辅相成。这个书目的绘画部分之前流传过一个PDF版本,可后台回复“中国美术备忘录“。


以下从我自己实践的角度来讲一下较为有用的几个部分:


历代重要书画家

可以当艺术家名录用,看名字反映作品和细节特点。中国的画作就是能真实过目的太少,比起西方至少可以过目大多数原作来说,实在差得太远。不看原作,无法形成判断,看几十件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原作,是否有所谓的原作的感知,颇为怀疑。目前网络上流传的几个重要博物馆的高清图片倒是可以作为阅读这个名录的后备资源,尤其是配合后面的历代重要作品:绘画书法青铜陶瓷佛教。这个作品名目后面都有参考图版书目,这些书以画册和普及为主,最好应该利用一些后面重要书目中的专项研究。


历代重要书画鉴藏家



这个目录很有特色,看了这个之后,倒是很希望有一个这样的西方历代鉴藏家的目录,西方的收藏和赞助人研究中两本基础性著作:Francis Haskell 的Patrons and painters. 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talian art and society in the age of the Baroque (发表于1963年,1967年译成意大利语,对意大利的艺术史研究影响巨大)和Previtali 的La fortuna dei primitivi: dal Vasari ai neoclassici 



要讨论鉴藏的问题,中国艺术中的情况明显要复杂得多。


 


二的图表部分,都算是基础知识,但各个方面加起来也是挺丰富的,这里都是示意图,用目前的展览实物来学习很实用,比如复杂的青铜器型、佛教的印相、持物名称图。



三的书目部分,这一部分很重要,因为并非面面俱到,而是选其重要之作。中国艺术史研究,哪怕从整体上来说,研究还颇为缺乏,除了真伪要参照一下前人著述外,其余其实可以不管不顾,径直向前。重要的还是原始材料,而且倾向于《考古》《文物》这样的杂志所呈示的原始材料,要入门,最好的还是从头到尾通读这些有大量原始材料的杂志。这个书目重要的也即在此,上面呈示的不光是著作,还有大量从《故宫学术季刊》《故宫博物院院刊》《考古》《文物》等杂志的研究,包括像日本的《国华》等。



可惜的是,这个书目只更新到2005年,近十几年的相关研究更为活跃,亟需更新了。另外,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有专门的艺术史图书馆,开架,能够直接迅速地阅读相关的著作。瓦尔堡这样的相邻原则就算了,老老实实地进行编目,把相似著作放在一起就可以了,据闻中古史研究中心以前就是开架,随便拿书,现在好像也限制很多。

作为中国美术史的入门,可以配合之前在网上流传的一个各个博物馆的中国各代绘画的图片,包括各个西方美术馆的中国藏画。尤其训练辩认印章、题跋之类。放入Tropy,然后进行释读。也可以把当时在上海拍的所有的董其昌的绘画放入到Tropy中,结合当时的大画册来进行释读训练。这样的方式,其实乐趣还是很多的。




以下是艺术史的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系列:


           零: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导论:目录学下的数据库阅读

           一:如何用目录学追踪艺术史的最新进展:书籍编目的工具Zotero

           二: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二:获取艺术史电子资源的方法

               三: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三:pdf优化工具和OCR工具的选择

               四:艺术史的漫游者:散漫式的阅读和笔记工具—E-ink 阅读器

               五:艺术史的写作:图像的尤利西斯之旅

           六: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六:数据库的索引与检索工具FoxTrot Pro

           七:艺术的判断力之源:随身携带的个人数据库Foxtrot attaché

           八:艺术史研究中原始材料和术语的整理:Marginnote在艺术史研究中的两个实例

           九:Evernote作为艺术史阅读和观看的判断力工具

           十: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十:数据的同步与备份

         

  艺术史研究中的图像使用系列:

 艺术史家的图像和档案管理软件--Tropy

 亿万像素的艺术史研究图片库:Haltadefinizione


  本公众号的结构和更新计划: “艺术史图书馆”的结构


 相关推送:

             潘诺夫斯基1967年在UCLA的《圣经题材和使徒故事的问题》讲座 

              朱青生:我的博士论文选题由随机的方式确定 

             用“艺术”打开艺术:Roberto Longhi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及用“语言”写作中国艺术史 上

             艺术史家的讲座:潘诺夫斯基1967年在UCLA的《提香和奥维德》的讲座

             Gertrud Bing:瓦尔堡的私人图书馆、记忆女神和和语言风格研究的核心人物

              北大《艺术史方法论》课程的书目和版本(上)

              北大《艺术史方法论》课程的书目和版本(中)

              米开朗基罗的纸张使用——手稿的擦除、重写与复原

     


 扫码关注艺术史图书馆



10、100、4000、2万、30万,这是一系列图书数量的数据,10本著作大约可以比较有把握地掌握一个研究主题,100本可以差不多地勾勒出一个研究方向的框架,4000本可以满足一个学者的研究需求和一个私人图书馆的藏书开端,2万本则达到了私人藏书较为完美的状态,30万是一个专门学科的藏书的公共图书馆的量。这个公众号旨在建成一个私人的艺术史图书馆,藏书量在三万左右,主要收集艺术文献(5000)、艺术史学史(15000)以及瓦萨里《大艺术家传》中对各艺术家的注解所需要的基本研究著作(100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