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人 : 从青铜时代的航海者到西方文明的领航员》:一部个性十足、生机勃勃的希腊文明演化通俗史!
“ 从这里出发,寻找撬动西方文明的阿基米德支点……希腊人,为何能独领风骚数百年?又为何会自毁?伊迪丝·霍尔带你一览个性十足的希腊人的故事,领略生机勃勃的希腊文明演化通俗史!”
01
—
本书概况
内容简介
在大约公元前2600年,一群擅长航海的人出现在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揭开了希腊历史的序幕。这些迈锡尼人建造了恢宏的宫殿,关于他们的记忆用线形文字铭刻在泥板上,也存留在数个世纪后《荷马史诗》的英雄世界里。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古希腊人发展出哲学、自然科学、戏剧和艺术,创立了民主制,为世界贡献了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普鲁塔克、亚历山大大帝等杰出人物,成为西方文明的领航员。
有人说,古希腊人凭不世出的才干缔造了希腊奇迹,为人类建造了精神家园;也有人说,他们只是善于模仿,吸收了地中海东部所有文明的精髓,通过征服和扩张将文化传播至各地。古典学者伊迪丝•霍尔熟知古希腊人的生活世界,她说,将众多文化融会贯通的古希腊人自有其独特之处,正因为拥有这些特质,他们才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接过了人类进步的接力棒,在未来几百年间引领知识进步。
霍尔讲述了古希腊从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400 年横跨两千年的文明历程;从西班牙到印度,从遥远的尼罗河到冰冷刺骨的顿河,古希腊文化的重心一直在转移。霍尔熟练运用考古资料与经典文献,把古希腊人的历史划分为十个阶段,取分布于十个地理区域的社群,展现古希腊人的十大特性:擅长航海、不愿盲从、看重个人、求知欲强、思想开放、机智聪慧、喜爱竞争、崇尚美好品质、善于表达、追求享乐。这些联系起迈锡尼人、雅典人、斯巴达人、马其顿人……的精神特质,也成了古希腊乃至此后西方文明的底色。
编辑推荐
◎ 英国杰出古典学家伊迪丝•霍尔代表性著作,了解西方文明源头的通俗佳作
伊迪丝•霍尔现任欧洲人文自然科学院院士,伦敦国王学院古典学系教授、希腊研究中心教授,曾任教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杜伦大学、雷丁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霍尔十分擅长从文化史的角度切入古希腊人的生活世界,曾荣获伊拉斯谟奖章、洪堡研究奖。
本书是霍尔专门写给对世界古代历史感兴趣,尤其是想从全新角度理解西方文明源头——希腊罗马文明的普通读者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霍尔凭借自身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女性学者特有的敏感细腻,选取代表性强、故事性强的史料,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古希腊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冷静客观的思考、精辟犀利的论述、亲和从容的叙述,都让《古希腊人:从青铜时代的航海者到西方文明的领航员》远胜同题材其他作品,书中叙述的希腊人十大特点,构成了古希腊乃至此后西方文明的底色。
◎ 一部大写的希腊“人”的历史,刷新对古希腊人的刻板印象
同题材作品大多从宏观角度叙述古希腊文明的线性历史发展,尤其关注古希腊世界的两次大战役——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而霍尔另辟蹊径,以“人”为核心,恢复一个个鲜活的“古希腊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时间线索为暗线,以古希腊文明的重心转移为明线,立体展现古希腊人的十大特点。这些古希腊人不再是遥远陌生的异域文明创造者,而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擅长航海、不愿盲从、看重个人、求知欲强、思想开放、机智聪慧、喜爱竞争、崇尚美好品质、善于表达、追求享乐,他们是青铜时代的航海者,是西方文明的领航员。
◎ 细腻勾勒古希腊人的生活世界,全面展现古希腊文化的勃勃生机
霍尔结合多年对古典文明文化的深入研究成果,从文化史角度聚焦古代地中海世界和近东地区的古希腊人及其生活。书中不仅凝练叙述了古希腊世界诗歌、哲学、天文学、地理学、文献学等斐然成就,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古希腊人的多神教信仰及其文体活动:奥林波斯众神的故事、热闹繁多的节日庆典、盛大奢侈的竞技赛会、恢弘壮阔的希腊式神庙、藏书浩瀚的压力山大港图书馆、追求知识极限的托勒密王朝……诗歌与戏剧、宗教与知识、信仰与理性、神性与世俗、哲学与文学、自然科学紧密缠绕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希腊文化开放包容、丰富多元的特色,也是古希腊人的特色。阅读每个历史阶段希腊人的故事,你不会为远古文明而感到枯燥无聊,恰恰相反,节奏紧凑的叙事、活泼的文风会带你领略色彩斑斓的古希腊文明,认识不一样的古希腊人。
◎ 兼具广度与深度,梳理古希腊世界2500年的文明历程
本书从大历史时空着手,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400年,从西班牙到印度,从遥远的尼罗河到冰冷刺骨的顿河,全面讲述横跨两千年的古希腊世界的文明历程,囊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艺术、宗教信仰、战争,以地域和“人”为核心,详略得当地梳理了从古代地中海世界到小亚细亚、从欧洲大陆到北非的古希腊文明的发展脉络与历史趋势,从中可以窥见西方文明起源的历史背景。
◎ 打破西方中心论和殖民主义观点,描绘东西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摒弃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观点,霍尔结合大量考古报告和文献资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持续两千多年之久的古希腊文明,是如何吸收、借鉴了东方高度发达的智识成就与艺术成果,如何将多种文明的精髓融为一炉,进而散播到世界各地的复杂历史进程。东方与西方、海洋与大陆,多元文明在此交汇,你可以从书中领略:腓尼基人的音标字母符号和高超的航海技术、埃及王国的诗歌、绘画艺术和灌溉技术、两河流域发达的数学与天文学知识、赫梯人优美精巧的语言、高加索地区的冶炼技术……
◎ 译文流畅、生动、准确,三联生活周刊重磅推荐
本书译文准确、流畅、生动由纸间悦动重磅推出。《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7期“思想”专栏特别推荐本书英文原版!
名家推荐
角度新颖的开创性研究。——保罗·卡特利奇(Paul Cartledge),剑桥大学希腊文化荣休教授,《亚历山大大帝:寻找新的历史》《斯巴达人》作者
霍尔对古典世界的研究一贯富有原创性,《古希腊人》更是一场独特的愉悦与探索之旅。——弗罗玛·蔡特林(Froma Zeitlin),普林斯顿大学希腊语言文学荣休教授
在博学的霍尔笔下,古希腊人的世界是那样生机勃勃。一段段趣闻逸事,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古希腊人》带来了许多欣喜。——阿德里安娜·梅厄(Adrienne Mayor),斯坦福大学研究学者
了解古希腊的入门佳作,内容丰富,创见迭出。霍尔兼具丰厚的学养和永不止息的热情,带你领略古希腊人的完整历史,体会他们不朽成就背后的特质。——希拉·默纳汉(Sheila Murnaghan),宾夕法尼亚大学古典学教授目录
引 言 古希腊人的十大特点第一章 航海家迈锡尼人第二章 希腊的诞生第三章 环池塘而居的青蛙与海豚第四章 求知欲强的伊奥尼亚人第五章 开放的雅典社会第六章 不可思议的斯巴达人第七章 热爱竞争的马其顿人第八章 神化的诸王与藏书室第九章 希腊思想与罗马统治第十章 异教徒希腊人与基督徒大事年表02
—
本书前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300年,希腊世界爆发了一系列的思想革命,推动地中海世界的文明上升至全新的高度。之后几百年间,希腊和罗马人民一直强烈推崇这一自学成才的过程。这一历史时期是希腊文明突飞猛进的时期。然而,本书讲述的是此时期之前800年至之后700年间希腊人的历史。当古典希腊时代的文献及艺术品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被发现时,希腊人又一次改变了世界。
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为希腊“奇迹”、希腊“光荣”或“奇观”。很多书都起名叫《希腊的天才》《希腊的胜利》《希腊的启蒙》《希腊的试验》《希腊的思想》,甚至是《希腊的理想》。然而在过去20余年里,开始有人质疑希腊人的杰出才能。有人指出,希腊人不过是生活在古代地中海世界的诸多族群和语群中的一支而已。早在有关希腊人的历史记录出现之前,几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两河流域古文明、古埃及文明、赫梯文明早已崛起。这些民族为希腊提供了科技进步的关键元素。腓尼基人的字母音标,吕底亚人的铸币技术,甚至可能还有卢维人谱写精致赞美诗的技巧,都被希腊人学习掌握。公元前600年之后,希腊人创造出理性哲学和科学,与此同时,波斯帝国的扩张进一步拓宽了希腊人的视野。
19世纪末至20世纪,人们对于古代近东地区文化的认识突飞猛进。1853年,泥板文献《吉尔伽美什》史诗在底格里斯河流域被发掘,自此,人们对于先于古希腊产生的文明及其邻邦的思想,较之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的民族(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及亚述人)曾统治过水土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他们以各自语言撰写的大量杰作不断被出版。人们还成功破译了在土耳其中部哈图沙及今天叙利亚北部乌加里特发现的泥板上所刻的赫梯文字。学界对古埃及作品的全新解读日益增多,新文本不断被发掘,这都要求重估以往历史的价值,比如重新评估努比亚人在北非历史上的重要性。
这些激动人心的进展揭示了希腊人与先前的文明及邻邦有很多相似之处。学者们潜心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即希腊“奇迹”是连续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有一种新的正统观点,认为希腊人与古代近东邻近文明——两河流域、埃及、黎凡特、波斯和小亚细亚的民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甚至有学者开始质疑,认为希腊人根本没有创造出任何新的东西,或许仅仅扮演着中转站的角色,把地中海东部所有文明的精髓熔为一炉,而后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及后继者的征伐又将希腊文明散播到各地区。一些人则看出了种族主义的端倪,指责古典学者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最古老的死去的欧洲白种男性”。有人声称,古希腊人对闪米特人和非洲人传统的传承超过了向印欧传统学习的程度,而古典学者集体扭曲并隐藏了这些证据。
这个问题的研究染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批评者倾向于弱化古希腊人的特殊性,而那些坚持认为希腊人具有本质上的特殊性和优越性的人则多为保守派,他们热衷于证明“西方”理念的优越性,对文化做出价值判断。我不会站在任何一派阵营当中。我坚决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也深入研究了一些人对古典学传统做出的强烈批判。然而在对古希腊人及其文化的长期研究当中,我越来越相信他们融合了众多文化的优秀品质,但是这从整体上很难进行判别,对于古代地中海地区或古近东其他地区而言,要想一一识别出那些已经被融会贯通的优秀品质也绝非易事。在本书中,我将会尽力向读者阐述我对这些优秀品质的理解。
古希腊的大多数成就都可以在至少一个邻近文明中找到对应的文化成果。早在毕达哥拉斯出生之前的几百年,巴比伦人就已经对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内涵有了认识。高加索地区的部落已将开采和冶金术发展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赫梯人不只在战车制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拥有很强的读写能力。他们记录了在朝堂这样的正式场合中,那些语言优美的陈述、情绪饱满的演讲以及构思精巧的法律辩论。一位赫梯国王以编年史的方式详细记录了胡里安人的一座城市遭遇围攻之际,这位国王手下的将领们令人绝望的表现,这算是希腊历史编纂学的先驱。腓尼基人同希腊人一样是了不起的航海者。古埃及人创造出了《奥德赛》式的故事,讲述了一位水手失踪之后,在海外经历了奇幻冒险的旅程,最后回到家乡的故事。在用叙利亚古老方言阿拉姆语写成的作品里,也有同《伊索寓言》一样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现保存在犹太殿宇里。古希腊伊奥尼亚的工匠们(波斯文献中称为Yauna)帮助修建波斯波利斯、苏撒和帕萨尔加德,从而将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工艺从波斯传入希腊世界。但是,这些民族都未创造出能比肩雅典民主制度、喜剧剧场或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伟大成果。
希腊人是传播古代其他民族成就的渠道,对此我并不否认,但是,成功发挥传播渠道或中介的作用,这本身就是在扮演着特殊的、非凡的角色,需要过人的天赋和丰富的资源。吸取他人的技术知识需要认准时机,对偶然的发现能够慧眼识珠,同时还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技巧,充分发挥想象力,让技术、故事或物件适应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后来的罗马文明大量继承了希腊文明的成就,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也是一样。当然,从本质或潜质上来看,希腊人在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上并非高人一等。他们自己也常说,如果去除文化、衣物和装饰,就很难区分希腊人和非希腊人,更别说区分自由人和奴隶了。但这不能否定一点:他们恰恰是那样一群人,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接过人类进步的接力棒,在未来几百年间引领知识进步。
本书讲述古希腊人约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40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接近2000年。他们居住的村庄和城镇有几千个,从西班牙延伸到印度,由黑海东北角冰冷刺骨的顿河一直到遥远的尼罗河高地属国。他们与其他民族自由通婚,文化包容性极强;他们没有基于生物学的种族不平等观念,因为确切意义上的“种族”这一概念当时尚未发明。将希腊人紧密团结起来的不是地缘政治,他们包容甚至欢迎外来神明。以我们今日所说的希腊为中心,包括希腊地区,除了公元前4 世纪后期崛起的短命的马其顿帝国之外,没有一个由说希腊语的人统治的界定清晰的独立国家。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期的希腊独立战争。古希腊人通用的是一种灵活性高的多音节语言,几个世纪以来,说希腊语的地区先后被罗马人、土耳其人、威尼斯人等占领,但这种语言至今仍然以接近古希腊语的形式被人们使用。古希腊语的活力在公元前8 世纪中叶得到了加强,因为用希腊文写成的诗歌广为人知,尤其是荷马和赫西俄德的诗作。古希腊人无论去哪里定居,都会带着这些诗歌里赞美的主神,并在圣所中祭祀崇拜。不过,本书旨在回答一个问题:除了兼容并蓄的文化、语言、神话和奥林匹斯多神信仰之外,这些分散居住的希腊人之间到底还有哪些共同点呢?
03
—
精彩文摘
不可思议的斯巴达人(节选)
公元前 480 年,国王列奥尼达及其 300 名勇士英勇战死温泉关,他们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是我们长期以来对斯巴达人的印象。温泉关是希腊中部地区东海岸群山之间的一条狭窄通道。波斯国王薛西斯率大军一路向南,在希腊境内长驱直入。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述,列奥尼达之所以选择在温泉关迎击波斯军,是因为有谣言称斯巴达人企图与波斯人秘密媾和,谣言彻底激怒了他,而且他也想借此战来看看其他希腊城邦的决心与意志。或许列奥尼达也希望在参战之前就能与来自斯巴达的援军会合,虽然有7000名希腊人与列奥尼达手下的300名斯巴达战士并肩战斗,但他们的兵力依然处于绝对劣势。列奥尼达的意志如钢铁般坚强,一连数日以逸待劳,等待对面的侵略者失去耐心,他麾下最勇敢的战士狄耶涅凯斯以斯巴达人特有的幽默鼓舞着所有希腊人的士气:传言波斯军队里有数不清的弓箭手,他们齐射的箭矢足以遮住太阳,狄耶涅凯斯的回答直截了当:“那么我们就在阴凉地里和波斯人战斗!”经过整整一天半的血腥战斗,波斯人才歼灭了列奥尼达及其300名勇士,这些勇士不愧是久经沙场的斯巴达战士。
斯巴达勇士面对死亡照常可以开残酷的玩笑,这一形象浓缩着奇特的斯巴达城邦矛盾的一面。这些战士是最骁勇善战、最粗暴的古希腊人,同时也是最诙谐、最机智的古希腊人。其实,斯巴达也是仅有的两个专门建有笑神(Gelos)神殿的古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人的家乡伯罗奔尼撒有不少别称,其中之一便是“拉科尼亚”(Laconia)或“拉西第梦尼亚”(Lacedaemon),难怪他们盾牌上的字母是 L(lambda)而不是 S。16世纪末引入英语里的单词 Laconic的词根即是这一别称。普卢塔克(公元46—120年)将斯巴达人的箴言汇集成篇——《拉科尼亚箴言》和《拉科尼亚女人的训诫》,在现代广为流传。许多演讲者及单人说笑喜剧演员都把斯巴达人简洁明快的说话方式当作学习的范例,这种快刀斩乱麻式的发言能让蹩脚的谈话戛然而止。“带着它回来,或者躺在上面回来!”斯巴达的一位母亲送儿子出征时,指着他手里的盾牌如是说。“有本事过来拿!”当波斯人要求斯巴达勇士缴械投降时,列奥尼达国王这样回答。史诗《伊利亚特》里,一个见过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特洛伊人描述了他的讲话方式:“他沉默寡言,很少讲话,但说出去的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紧扣主题。”《伊利亚特》完成于公元前8世纪,在这部史诗里,历代斯巴达国王的形象都是惜字如金。
但“绞刑架下的幽默”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列奥尼达会带着他的斯巴达战士在温泉关打一场毫无胜算的战役。希罗多德认为列奥尼达是为斯巴达人赢得不朽的荣耀,也是在回应德尔斐神庙给予斯巴达人的神谕。德尔斐的女祭司警告说,除非一位国王用生命来交换,否则野蛮人必将征服整个希腊。列奥尼达此时已年过半百,这一次他只带了家有子嗣的战士出征,他们似乎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列奥尼达明知有去无回,还坚持出征的原因已被后人讨论了多次,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忽视了一点。列奥尼达和他的斯巴达同胞一样,把自己视为古希腊神话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后裔,一首洋溢着爱国精神的斯巴达战歌如此歌颂英雄血脉的传承:“你们是无敌的赫拉克勒斯的孩子,拿出勇气来!”温泉关小道两侧是巍峨的欧伊塔山,传说赫拉克勒斯就在这座山的峰顶以极为惨烈的方式告别人世,登天成神。当列奥尼达和斯巴达重甲兵与波斯大军决战时,他们在精神上已经与自己荣耀的祖先融为一体,对于他们来说,再没有哪里比温泉关更适合迎接死亡了。
马基雅维利、塞缪尔·亚当斯和阿道夫·希特勒都十分推崇斯巴达人的精神,好莱坞还拍了一部名为《斯巴达 300 勇士》的电影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居高临下、冷嘲热讽、独断专制又热爱平等的斯巴达统治者比其他古希腊人更加令人难忘。但人们对斯巴达人所知甚少,或者说,与他们直接相关的记载少之又少。雅典的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作品,而有关斯巴达人的记录却几乎无从查找。历史上真实的斯巴达人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所知甚少,我们了解更多的是神话传说中斯巴达人的形象,他们是战无不胜的战士,举止粗野、寡言少语,说话辛辣幽默。这就是古典时期的希腊流传的斯巴达人的形象。
一位现代读者如果想了解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斯巴达“神话”,最好读一下普卢塔克的《莱库古传》,莱库古是斯巴达法律的制定者。但我们不知道普卢塔克创造的人物形象有多少真实成分。普卢塔克甚至不是伯罗奔尼撒人,他出生时斯巴达的辉煌早已过去了好几个世纪,他生活在和平时代,古斯巴达人的故乡已经成了罗马游客的怀旧胜地。普卢塔克承认,斯巴达的奠基人莱库古的身世及生平依然是一个谜。那么又有多少形象是斯巴达人自己故意或者无意识地塑造的呢?如果我们仔细剖析这个形象,它能否带我们对真实的斯巴达人了解哪怕一点点?
最重要的问题是,除了斯巴达人自身沉默寡言之外,到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其他城邦的哲学家还拿他们来讨论最理想的政治体系,典型的例子就是崇奉苏格拉底的雅典贵族色诺芬。色诺芬曾率1万希腊雇佣军参加在小亚细亚的远征,后投向了斯巴达,他将这些经历记录在其所著《长征记》里。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斯巴达政体论》中,色诺芬对斯巴达体制的稳定性进行了肉麻的吹捧,不过他的叙述也是源于斯巴达人的自我形象,提供了有关斯巴达人的准确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拉西第梦人对国王的特权依然毫无怨言,从未想过推翻他们的统治;而国王们也从未僭越,滥用手中的权力,他们的野心也从未超越那些一开始就限制王位继承权的人。世间其他形式的政府,不管是民主制还是寡头制,僭主还是君王,都无法令他们的江山万古长存。但在此地却存在着唯一的例外,拉西第梦人始终如一地维系着他们的王权。
斯巴达也反复被哲学家当作乌托邦的典范,这些哲学家的语篇不是要准确描述斯巴达的政治制度,而是把乌托邦作为政治良方。斯巴达的乌托邦形象得到了早期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的热情赞同,在公元前3世纪末,斯巴达的乌托邦形象可能对斯巴达的自治产生了影响。
在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当中,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都认为好战而又诙谐的斯巴达人性格当中有某种特别之处,但修昔底德一向习惯拿斯巴达人为雅典人进行自我定位,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免会有一些夸张的描述,这种二元对比的手法往往会扭曲真相。但值得庆幸的是,公元前4世纪还有一位比较理性客观的学者,他就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居住多年,但他本人出生在希腊北部毗邻马其顿的一座城邦,由于他不是土生土长的雅典人,对斯巴达人便没有那种传统的偏见。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没有被老师的乌托邦思想所影响,对斯巴达的看法和色诺芬及克里底亚都截然不同。身为一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研究问题时一向注重真凭实据,因此从他那里得到的各种信息也更为可靠。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了和希洛人(奴隶阶层)、女性、财产及继承制度相关的几部斯巴达法律存在的错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斯巴达每年一选的五位监察官非常容易腐化堕落,往往祸及全体斯巴达人。
实际上,斯巴达在历史上与其他希腊城邦及希腊境外诸国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入侵并占领了他们后来称之为拉科尼亚的土地,征服了当地原著居民,包括西部边境地区的麦西尼亚人。到了公元前7世纪,斯巴达成为整个希腊境内陆上武装力量最为强大的城邦。希波战争期间,斯巴达已经控制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并被推举为全希腊城邦的领袖,抵抗波斯入侵。
斯巴达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令人惊叹,特别是在公元前479年的普拉提亚战役和米卡里战役中英勇奋战,彻底解除了波斯对希腊本土的威胁。数百年之后,普卢塔克在描述普拉提亚战役中的斯巴达方阵时依然兴奋不已,方阵中盾牌与长矛组成牢不可破的阵线,“仿佛一头陷入绝境的猛兽发狂咆哮”。但斯巴达人也不是没有弱点,阿尔戈斯支持的特革亚起义一度动摇了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统治。公元前464年,一场大地震袭击了斯巴达,希洛人纷纷揭竿而起。与此同时,雅典正在建设属于自己的海上帝国,两个希腊世界最强大的城邦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战胜雅典之后,在国王阿格西莱二世的领导下,斯巴达毫无争议地成为整个希腊的霸主,但好景不长,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在底比斯战败。到了公元前4世纪中期,全希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城邦已经“堕落成了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伯罗奔尼撒小丑”。现在看来,虽然之后斯巴达人名义上的独立一直维持到公元前2世纪,甚至在马其顿统治时期也依然能维持独立,但是,阿格西莱二世的统治的确是斯巴达衰落的开始。
阿格西莱国王是现存第二部古老的文学传记中的主角(第一部古老的文学传记是《埃瓦格拉斯》,作者也是雅典人,与色诺芬处于同时代,名叫伊索克拉底)。阿格西莱死后,色诺芬撰写了《阿格西莱传》作为颂词,自然他也没有在书中对这位国王的所作所为进行任何批评,实际上如果他这么做了,这部传记获得的评价会更高。不过色诺芬记载了公元前390年左右阿格西莱在亚洲的一系列成功战役,阿格西莱从中掠夺了一大笔财富。阿格西莱富有军事谋略,擅长外交,远甚于波斯帝国两位最杰出的人物——总督提萨斐尼和法尔纳巴佐斯。阿格西莱一开始的目标是把亚洲的希腊城邦从波斯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他率军突击并击败了弗里吉亚与吕底亚的总督。色诺芬的散文生动形象,以目击者的身份向读者叙述了集合在阿格西莱旗帜下的战士在以弗所进行战前准备工作,生动描绘了他们战前的兴奋之情:
训练场上到处是锻炼身体的战士,赛马场挤满了骑兵,胯下的战马不断尥蹶子撒着欢,弓箭手与标枪手对着靶垛开弓投掷。这座城市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处壮观的风景:交易各种武器与盔甲的市场随处可见,还有一匹匹等待买主的战马。铜匠、木匠、铸铁工、补鞋匠、漆匠及装饰师——所有人都在准备战争所需的各种物资,每一位旁观者都会把以弗所当成一座巨大的兵工厂。士兵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阿格西莱就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所有人都戴着花环,带着骄傲走下竞技场,宣布荣耀归于阿耳忒弥斯。此情此景之下,即使最懦弱的人,胸中也会涌出无限的勇气。
阿耳忒弥斯是以弗所的守护神,她和她的孪生兄弟阿波罗在斯巴达宗教信仰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关斯巴达历史的原始资料可信度不高,相关大事年表又过于简陋,只有少量实物证据可以填补部分空缺。拉科尼亚的面积是阿提卡的三倍,但大多数都是不适宜耕种的山地。伯罗奔尼撒东南地区呈巨大的马蹄形,西边是玛尼半岛,东边是地势相对较低的马里阿角。但马蹄的弯曲部分向北一直延伸到伯罗奔尼撒中部山区的阿卡迪亚,它是斯巴达的邻国之一。斯巴达位于肥沃的欧罗塔斯河谷,河谷两侧为巨大的山脉所环绕,海拔较高的山峰都属于西边的泰格特斯山脉。斯巴达周边地区不是大海就是高山,只有一个出入较为便利的港口,因此斯巴达人用不着修建城墙、卫城之类的建筑。公元前5世纪一位来自希俄斯的古希腊诗人伊翁解释了其中的缘故:“拉科尼亚的城市没有城墙,一旦战争的阴云笼罩这片土地,应对这一切的唯有权力与法则。”封闭的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养成了斯巴达人保守的社会风气。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华丽的中心城区与精美的建筑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比如公共建筑与神庙,但斯巴达人觉得这些东西根本没有建设的必要。修昔底德很尊敬雅典城建设计划的总监督伯里克利,并毫不掩饰自己对斯巴达建筑的蔑视:“既没有壮观的神庙,也没有其他像样的房子,整座城市看起来就像是一堆村庄的集合体。建筑房屋的布局及城市里的气氛和远古时代希腊的城镇看起来倒是一模一样。”
保存至今的斯巴达遗迹,包括剧院在内,都来自罗马时代。古典时代的史料告诉我们,斯巴达人的建筑是为了庆祝军事上的胜利而修建的。曾经有一座建于公元前 5 世纪的宏伟柱廊,里面放有斯巴达人在希波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斯巴达人曾利用战场上缴获的青铜武器为著名的“青铜宫的雅典娜”覆了一层青铜保护层,但对斯巴达圣所的发掘则让考古学家感到非常失望,著名的“青铜宫的雅典娜”也只剩下了地基。欧罗塔斯河西岸有一座阿耳忒弥斯(奥尔提亚)女神庙遗址,在列奥尼达统治时期,这座神庙里有一座多利安风格的小型建筑,还有一座举行神圣仪式的祭坛,斯巴达的年轻战士就在这里举行鞭刑仪式,并由阿耳忒弥斯的女祭司在旁监督。
这座神庙与其他阿耳忒弥斯神庙一样,修建在草木丛生的湿地,到处生满芦苇,神庙周围经常举行荣耀狩猎女神的神圣仪式。不过在奥尔提亚女神庙发掘了一些古老的象牙雕刻,雕刻的形象是与鸟和动物在一起的阿耳忒弥斯女神,此外还发掘出了一些更令人吃惊的东西。考古学家们找到了 600 多副赤陶面具,所有面具都保存完好,只要在面具顶端和两边钻好的孔里穿上绳子就能继续使用,这个发现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斯巴达人是否像古代文献里记载的那样,对外界的变化漠不关心。这些面具上的沟痕很有特点,而且大部分风格奇异,从形状规格上可以看出迦南地区特有的风情,或许是腓尼基商人把这些面具从塞浦路斯带到斯巴达的。阿耳忒弥斯女神在斯巴达又称为“奥尔提亚”,意思是“站得笔直”,这个绰号或许与生殖器崇拜的意象有联系,但与阿耳忒弥斯无关,不过,这个绰号一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据说它可能起源于东方。
就在这座阿耳忒弥斯神庙里,尚未成年的斯巴达少女一起练习《少女合唱歌》的残篇,它的作者是诗人阿尔克曼。这些歌谣中的一篇流传了下来,内容非常吸引人。开头是斯巴达人的先祖卡斯托尔与波吕杜克斯这对孪生兄弟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描写一场宗教仪式,赞美一位和黎明有关的女神,仪式进行时,少女为女神的雕像披上一件崭新的长袍。这些姑娘的名字十分特别,都和真实的斯巴达女人有关:娜诺、阿雷塔、塞拉西斯、菲利拉。为首的两名司仪叫海吉斯科拉和阿基多,有趣的是她们两个的名字都有“女性领袖”的意思。这场仪式不仅充满同性恋爱的暧昧气氛,而且参加仪式的两群人之间也会进行令人捧腹的打斗,竞相戏谑彼此。这些姑娘还会拿自己的美貌与赛场上的骏马做比较。
阿尔克曼的另一首歌曲是描写其中一位少女与其他少女分别的情景,这个女孩名叫阿斯图梅洛莎,意思是“为城市歌唱者”,因为她要准备自己的婚礼,婚后便没有资格与其他女孩一同歌唱了,不得不与她们告别。女孩容貌美丽,秀发如瀑,她在自己的婚礼上翩翩起舞,而其他姑娘则随着她的舞蹈放声歌唱。希腊诗人忒奥克里托斯也受到了阿尔克曼及其他早期抒情诗人的影响,他在公元前 3 世纪写下了一首动听的诗歌,描述了墨涅拉俄斯与海伦结婚的情景,并为这场婚礼谱写了一首歌曲,由 12 名可爱的斯巴达少女演唱。婚礼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少女们会在一片草地上举行仪式,并轮流对仪式的内容进行说明。她们会把野生植物的叶子挂在悬铃木的树枝上,还有一个盛放着橄榄油的银嘴小瓶,然后用多利安文字将海伦的名字写在悬铃木的树皮上。
感谢纸间悦动工作室的编辑老师供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本书的豆瓣主页!书讯由本号整理发布,转发请注明原出处本公众号名称!
蒙古史学家杰克·威泽福德的生平及其国内译著
走进海归瓷艺术馆,领略元代瓷器文化!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一部由鄂尔浑文回鹘碑铭探讨回鹘汗国诸领域的学术著述!
《中国-哈萨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简评与纠误
《中国-塔吉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微评与纠误
《蒙古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溯源》:一部国内鲜见的分子人类学领域集大成的蒙古学著作!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一部多维度论述内蒙古游牧文化变迁历程的学术著述!
《柔然传奇》:揭秘第三个草原王朝与《木兰辞》中神秘的草原游牧民族
《塔吉克人:上古时代、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一部塔吉克人的五千年历史
《哈萨克斯坦简史》:带你走进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一位优秀考古学家的成长往事!
六部中亚史好书:带你揭开中亚的神秘面纱
“丝瓷之路博览”丛书:一套专业且通俗的历史科普读物
迈克尔·普劳丁《蒙古帝国兴起及其遗产》
《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一部意大利学者笔下的亚平宁半岛丝路简史!
班布尔汗新作《元与世界》
《解元:他们的元朝》:历史迷雾中的元朝争议
《大哉乾元》:一部通俗易懂的元朝史
李致忠《中国出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陈伟明《元代饮食文化散论》
周少川《独具气象:元代史学思想与史学成就研究》
李娟娟《元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
《伊犁河流域额鲁特人托忒文文献荟萃》:一部研究卫拉特蒙古各领域的重要托忒文文献汇编!
“突厥学研究丛书”:《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和《欧亚草原历史研究》
《中国绘画史》:这才是中国人“美的底气”!
《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一部土耳其历史学家笔下的伊斯兰历史观代表作
《帝国的伙伴:革命年代奥斯曼帝国的秩序危机》:“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的自救与抗争!
《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一部蒙古帝国衰落后 东方三大帝国的宏大比较史!
《两河文明三千年》: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通史著作!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
《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影响史!《中东的王国和帝国》:一部从以色列王国到波斯帝国的早期中东文明千年史!
《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元素》:蒙古时代下的伊朗绘画艺术!
《乌鲁伯格:撒马尔罕的天文学家》:帖木儿帝国君主乌鲁伯格的学者生涯!
《伊朗五百年》:从萨法维王朝到现当代伊朗
《<经学系传谱>校勘本》新书书讯
《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兴衰》:海路绵延,千年辉映!
《玛雅三千年:隐身的第五大古文明》:与四大文明并称的玛雅古文明,是怎样灭亡的?
本号目前建有 历史社科读书交流群,请添加群主或管理员并简要说明来意(格式:某一领域(中亚史、蒙古史、游牧民族史、中东史、东欧史等)+研究者 / 专业爱好者。例如:蒙古史研究者、世界史爱好者),群主或管理员会邀请您入群。
交流&书讯合作:操作同上,请直接添加号主,并说明来意“交流或合作事项”!
号主(群主)微信:qiu28269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