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一部对比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演进的新作!

中国社科出版社 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兀鲁思 2023-09-19

“ 本书通过对中国江汉地区、江淮下游地区、河套及周边地区、中原核心地区、海岱地区、西辽河地区等六大考古文化区,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演进的研究,提出了原始社会的神邦,进入国家后的城邦、霸国、王国、帝国等“早期文明演进五个阶段”的理论。







《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

作者:刘俊男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页数:631页
定价:2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20387613

作者简介

刘俊男(1965-),博士,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历史系原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与重庆师范大学等共建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重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所所长,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文明起源与演进、新石器时代考古、先秦史等。


内容简介

该书内容涉及到中国新石器时代各考古文化区的生业状况,社会基层组织尤其是家族(家庭)组织和国家组织的演进,以及上层建筑中的宗教信仰等诸多问题。通过对中国江汉地区、江淮下游地区、河套及周边地区、中原核心地区、海岱地区、西辽河地区等六大考古文化区,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演进的研究,提出了原始社会的神邦,进入国家后的城邦、霸国、王国、帝国等“早期文明演进五个阶段”的理论。该书首次摈弃“酋邦”而使用“神邦”概念,在早期文明演进“邦国、王国、帝国”三大阶段理论基础上,提出应加上长达千年的霸国过渡阶段;认为中国南北早期文明各有特色及成就,而南方在早期文明中扮演的角色更早、更重要;在南方主体文化北渐的推动下,约4000-3700年前在中原形成了多元一体民族文化中心;认为5000年前文明起源之时,虽然已经出现金属冶炼,但当时金属并未用于生产,是石器加稻作最先敲开了中国南方文明的大门;通过与西亚文明演进的对比,认为中国的世俗国家,即文明社会,比西亚等地更早。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的缘由及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 研究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述评

四 研究的思路

五 几个概念的说明

六 摩尔根、恩格斯婚姻家庭演进理论及概念参照体系

第一章 江汉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18000-6300年的农业萌芽与神邦出现

第三节 距今约6300-5300年文明要素的群生与城邦的产生

第四节 距今5300-4300年的城邦群及霸国的产生

第五节 距今4300-4000年“王国”的出现

小结

第二章 江淮下游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10000-5800年从平等社会到神邦的萌生

第三节 距今约5800-5300年的贫富分化与高级神邦出现

第四节 距今约5300-4000年从专偶制家庭出现至城邦、霸国产生

小结

第三章 河套及周边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8000-6700年的平等社会

第三节 距今约6700-6200年的神邦

第四节 距今约6200-5200年的高级神邦

第五节 距今约5200-3900年从专偶制家庭出现至城邦、王国的产生

小结

第四章 中原中心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9000-7800年的社会状况

第三节 距今约7800-6300年前的偶婚制家庭与神邦的产生

第四节 距今约6300-5300年的家长制家庭公社

第五节 距今约5300-3000年从城邦产生至王国形成

小结

第五章 海岱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9000-7300年的平等社会

第三节 距今约7300-6500年的文明要素的萌芽与神邦

第四节 距今约5500-6000年文明要素的群生与城邦的萌生

第五节 距今约5000-4000年的城邦

小结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9000-7200年的社会状况

第三节 距今约7200-5300年的家长制家庭公社与初级神邦

第四节 距今约5300-5000年典型的家长制家庭公社与高级神邦

第五节 距今约5000-3600年的专偶制家庭与方国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南北早期文明进程的对比

第一节 中国南北早期社会生产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南北早期社会演进的差异性

第三节 中国南北上古社会及早期文明演进的共性及相关原因分析

第四节 南北文化互动及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出现

第八章 中国上古与西亚等地同时期文明演进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上古农业、手工业与西亚的对比

第二节 西亚新石器时代早期社会:核心家庭还是母系氏族

第三节 西亚、中国早期社会组织演进对比

结语

一 南北生业异同

二 家庭形态演进规律与南北异同

三 南北神邦异同

四 南北城邦异同

五 南北霸国异同

六 江汉王国早于夏商周王国出现

七 南北文明演进共性、差异及原因分析

八 文明演进阶段异同

九 从中国地下遗存实际看摩尔根、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十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供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本书的豆瓣主页!书讯由本号整理发布,转发请注明原出处本公众号名称!


关联阅读

新书推荐:刘俊男《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

荐书 | 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又一力作——简评《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

《两河文明三千年》: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通史著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
《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影响史!《中东的王国和帝国》:一部从以色列王国到波斯帝国的早期中东文明千年史!
《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元素》:蒙古时代下的伊朗绘画艺术!
《乌鲁伯格:撒马尔罕的天文学家》:帖木儿帝国君主乌鲁伯格的学者生涯!
《伊朗五百年》:从萨法维王朝到现当代伊朗《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一部土耳其历史学家笔下的伊斯兰历史观代表作
《帝国的伙伴:革命年代奥斯曼帝国的秩序危机》:“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的自救与抗争!
《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一部蒙古帝国衰落后 东方三大帝国的宏大比较史!
往期精彩回顾蒙古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生平及其国内著述
蒙古史学家杰克·威泽福德的生平及其国内译著
走进海归瓷艺术馆,领略元代瓷器文化!
《明代吐鲁番与“大礼议”研究》:一部研究东察合台汗国与明朝关系的重要著作!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一部由鄂尔浑文回鹘碑铭探讨回鹘汗国诸领域的学术著述!
《中国-哈萨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简评与纠误
《中国-塔吉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微评与纠误
《蒙古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溯源》:一部国内鲜见的分子人类学领域集大成的蒙古学著作!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一部多维度论述内蒙古游牧文化变迁历程的学术著述!
《柔然传奇》:揭秘第三个草原王朝与《木兰辞》中神秘的草原游牧民族
《塔吉克人:上古时代、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一部塔吉克人的五千年历史
《哈萨克斯坦简史》:带你走进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一位优秀考古学家的成长往事!
六部中亚史好书:带你揭开中亚的神秘面纱
“丝瓷之路博览”丛书:一套专业且通俗的历史科普读物
迈克尔·普劳丁《蒙古帝国兴起及其遗产》
《丝绸之路人文与艺术(第一辑)》:一部丝路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一部意大利学者笔下的亚平宁半岛丝路简史!
班布尔汗新作《元与世界》
《解元:他们的元朝》:历史迷雾中的元朝争议
《大哉乾元》:一部通俗易懂的元朝史
李致忠《中国出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陈伟明《元代饮食文化散论》
周少川《独具气象:元代史学思想与史学成就研究》
李娟娟《元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
《伊犁河流域额鲁特人托忒文文献荟萃》:一部研究卫拉特蒙古各领域的重要托忒文文献汇编!
“突厥学研究丛书”:《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和《欧亚草原历史研究》
《中国风:13世纪—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一部中国和远东文化影响的欧洲潮流艺术史!
《中国绘画史》:这才是中国人“美的底气”!《古希腊人 : 从青铜时代的航海者到西方文明的领航员》:一部个性十足、生机勃勃的希腊文明演化通俗史!
《<经学系传谱>校勘本》新书书讯
《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兴衰》:海路绵延,千年辉映!
《玛雅三千年:隐身的第五大古文明》:与四大文明并称的玛雅古文明,是怎样灭亡的?


本号目前建有  历史社科读书交流群,请添加群主或管理员简要说明来意(格式:某一领域(中亚史、蒙古史、游牧民族史、中东史、东欧史等)+研究者 / 专业爱好者。例如:蒙古史研究者、世界史爱好者),群主或管理员会邀请您入群。

交流&书讯合作操作同上,请直接添加号主,并说明来意“交流或合作事项”

号主(群主)微信:qiu2826938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