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成:我与高考终生结缘(毕业40年纪念之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杭大 Author 宣成 77物理
我与高考结下了终生的缘分,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我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因右派处理离开公职下乡务农了,只有母亲、外婆带着我和弟弟在杭州(仅靠母亲一人工资),童年的我懵懵懂懂,沉浸在童话里,特别调皮。从小被放到市级机关幼儿园,上学以后外婆带着我们,生活虽然拮据但总算平安,直到有一天巷子里贴出大字报“***地主滚回原籍去”,外婆就这样被撵走了。经常会有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追逐着追打我和弟弟,我从人们鄙视的压迫中慢慢长大。妈妈忙着工作还得管我们吃穿(还得资助乡下的父亲),生活非常窘迫。
71年我初中毕业。因为出生月份小,我被安排读杭四中高中,基本没读什么书的我,摸底考所有课几乎都垫底。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的班主任张老师,可能他发现我特别沉默和敦厚,就常鼓励我要好好学习,从未被关注的我像注入了春风,从此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我起早贪黑,勤勉发奋,半年之后成绩就有了起色,张老师常常会在数学课结尾向大家讲我这次数学测验又得了第一,在张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我更加努力,养成了一些学习习惯,我和高考的缘分就这样悄悄地被种下了。
高中毕业后,大概在1975年初,因为每家孩子只能一人留杭,我就决定下乡,弟弟留杭,于是我来到临安县西天目公社坦上大队,知识青年插队的生活异常艰苦,劳动强度非常大。吃的差不说,还常常挨饿,本来那个地方田少山多非常穷,每年青黄不接时,我们常亲眼见到有人饿死在山野。但那里的人很朴实,房东、队干部、乡亲都对我特别好,说我干活实在,人老实。称赞我“这个知青‘忠’”。乡亲都对我很关照,也常会塞一些番薯和馍馍给我。给了我很多温暖。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直到现在我还时常回去看看。
在农村我学会了很多技能,农活就不用说了,开拖拉机、吊酒、电焊等等,也干过小学老师等职业。当时我们村有十几个知青,大家抱团取暖,互相帮助,建立了至深的患难友谊。作为组长我常会找一些书来大家看。也抽空去西天目美丽的山水写生和游览。生活虽苦,却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
家庭出身的阴影似乎永远压着,所有对我的褒奖都是我和农民一样苦干、多干、实干的结果,未来怎么样,真的都没想过,也不敢想。我们常在深山里做笋干,夜里我孤独的守望着渺无人烟刺骨寒风中的天目山和月光下静寂的溪水,我会不由自主想起“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孤独凄凉,寂寞无边。“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啊再苦也有边......”我的“边”在哪里呢?
1977级年画于西天目长湾老山
转眼已到77年秋,突然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虽然高兴,但也不会真的把它与自己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我们四处找复习资料,但很少且都是油印的,大家拼着看。那时山里电压不稳晚上经常停电,我们通常在油灯下复习。功课全凭高中时打的那点底。我英语很差,幸好77级不考英语,又让我躲过了一劫。只是农活繁忙,临考前几天才请出徦来。记得当时所有知识青年都参加了初试,农村小孩高中生本来就不多,那些父母们强拉硬拽着自己的孩子也上了考场;但等复试的通知下来时已寥寥无几人了。
1975年画于西天目西关水库工地
高考复试临近,那天晚上突然我眼睛痛的要命(后来知道是白天烧电焊眼睛灼伤,因为水库赶进度,我第一次烧焊没有戴好遮镜)知青点五六个知青慌忙把我抬上大板车送附近高岭卫生所,记得那天天特别黑,山路上没有一点灯火,风很大,路上眼睛越来越痛,痛得我在车上直打滚。到了卫生所,好半天才找到赤脚医生,敷一些药后疼痛还是不减,浑身衣物都湿透了。我心想这下高考完了。直到第三天眼睛才渐渐有些恢复能见一点光,此时离高考已没几天了。想起来真悬,再伤重一点不仅眼睛要瞎,我的高考缘也就戛然而止。这样的事之前还有几次,开拖拉机翻车(山路溜坡)就有两次,住院好多天,总算死里逃生;护林也因两生产队的矛盾,差点被隔壁公社生产队抓去打死。
1976年西天目公社拖拉机培训班
记得高考的复试还顺利,但是数学最后两题没有做好!所以考好后就放下了,真的没抱很大希望,继续做农活。直到有一天,妈妈写信来说生病住院时的一个病友(杭大物理系的)来说你的孩子好像被录取了。接着公社也来通知了,还贴出了红榜,我们周边大队很多知青点考入本科院校的只有我一人。天大喜讯从天降,喜跃龙门,给长期压抑的全家带来从未有过的高兴!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内中的事还真很悬,有许多人为我读大学做了重要的工作。那天杭四中张老师突然接到西天目公社书记的电话说:宣成虽然考的好但要录取难,省招办必须拿到他与家庭划清界线的材料,我们因为他在农村的出色表现,觉得无论如何应推荐上去,想与你商量想个办法,为此书记专门赶到杭州与张老师碰面,商量并到杭州街道派出所等开出有关证明,张老师从学校角度,书记根据下乡表现写了一个我积极向上的材料报上去。没想到后来事情居然还真办成了。
从此我走上了崭新的人生道路。人生关键点就是几步啊,每每想到这儿就会充满感激,泪流满面。我还要做多少事才能不辜负大家对我的
期望!看来我与高考还真缘分很深。虽然道路曲折,但冥冥之中似有神助。回想这段经历,感慨许多,权作一小诗纪念:
1980年杭州大学物理77级年级干部和施老师
可能就是他们写的这份材料让物理系77级班主任施老师一直很关心鼓励我!在我报到后就让我做了年级干部,直到毕业。学校中,我们久旱逢甘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非常努力,学到了大量知识和学习方法。结识了许多终身的老师和朋友,奠定了我后面人生的基础。
1982年1月我大学毕业,被直接分配到当时的省高教局,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到人事处报到,当时的浙江省高校招生办梁主任已在那儿等我,并把我带回了省招办。从此我成为了省高招办的一员。踏上了我继续结缘高考,为高考而工作的人生之路。我与高考的缘分真是很深很深!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省的高考管理从评卷、登分、核对、合分到录取还都是手工的;就拿录取来说,因为是拿档案袋理档、调档,领导们捧着整沓档案来回走动,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许多人没几天就生病了,但当时没有办法,这种情况延续了好多年。从82年开始浙大毛老师调到省计算站(后来的省经济信息中心),年末我和毛老师等到上海华东理工学院学习计算机高考管理。83年开始IBM4331计算机(联合国资助)投入高考进行输入、比对、打孔及合分处理,从此拉开了高考手段现代化的序幕。
一晃就到了90年代初,我当时已是省招办计算机室主任,我省已率先引入了高考光标阅读机,我编制了一系列的管理系统,安全系统和数据加密交换传送系统,多项应用受到教育部的嘉奖和全国推广,一举站到了全国前列,当时我也被多次借到国家教育部工作,当时所有高等院校、各省市招办用的所有的计划管理、考试管理和录取统计系统都用我编的程序,我忙着参加所有全国招生会议,为各省市和高等院校交流培训。许多年中,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没想到手段现代化的路这还只是开始!
高校招生录取的计算机现代化管理开始于80年代末。当时有些领导还是有些顾虑的,我带着几个高校老师和学生,一直努力工作,最初系统不直接用于高考管理,我们就跟踪录取。这样也进行了好几年。后来就慢慢介入,直到教育部在我省召开现场鉴定推广会,浙江省的高考计算机录取网络管理系统已在我省和全国相关省市全面投入应用。从2000年开始全国开始搞高校招生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大规模远程网格化数据管理。3-4年时间里我作为核心组成员大部分时间都在清华大学,我们团队的艰辛和付出一言难尽,北京春天的风沙、冬天的寒冷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直到系统圆满顺利的投入全国应用,受到了国家和教育部的表彰。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高考管理已经今非昔比;教育部的领导(分管部长)、教育部学生司、招生处领导,浙江省领导(招生委员会主任)、省招办(考试院)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因为高考,我有缘跟他们一起工作;我带过高校老师、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参加高考计算机管理的少说也有一百多人,因为高考,与他们结缘,变成朋友,直到现在还常来往。高考的改革也经过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但我就盯着一件事做:高考手段现代化。一直到2016年退休,三十几年如一日,做着平凡的工作,为高考保驾护航;这么多年浙江省高考计算机管理作为护花的绿叶,默默的支撑,没有出过任何差错,确保了国家顺利选拔人才、社会蒸蒸日上,确保了浙江省高校招生手段现代化平稳快速发展。
缘来缘去,和光斑斓;挥手从兹,感怀无限;身已春满,心似月圆!
再赋诗一首,曰:
更多精彩阅读:
宋文艳:独自夜行十里山路 只为问清高考成绩(毕业40年纪念之20) 宋大川:走读同窗,我1977年的悸动(纪念毕业40年之21) 刘群英:真正成功的是高考体制本身(毕业40年纪念之22) 詹心丽:八年农村勤苦磨练 恢复高考改变命运(毕业40年纪念之23) 罗志田:77级,不可复制的一代(毕业40年纪念之24) 林坚著《山风海涛入梦来:一个77级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史》出版(毕业40年纪念之25)
投稿邮箱:ksyj2007@126.com
点击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