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罗卫东:全村乡亲凌晨举火把送我上大学(毕业四十年纪念之 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杭大 Author 罗卫东 78政治
原题《十四岁的高考》
我出生于1963年农历6月19日,当年闰四月,换算成公历是8月8日。当时,国家已经采取了“四大自由”的政策,农村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百废俱兴,农业生产也恢复了正常。虽然农村的生活仍然贫困和艰苦,但确实已经改善了很多,至少我没有像父母亲和姐姐们那样饿过肚子。1968年,5岁那年,父母亲就让长我10岁的大姐带着我开始在村里上小学,1974年9月,11岁,到离开村子十里多远的公社所在地上初中,从此开始了住校的学习生活,直到1978年1月,三年多时间里,我都在淳安县长岭人民公社五七中学读书,学制是初高中各两年。
我成为这个自然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整个行政村最近三十年来唯一一个考取大学的人。很难形容,当全村的乡亲都知道我考上大学时的情形,可以说全村沸腾了,消息也很快就传到了全公社。此后很多天里,络绎不绝的人把家里挤得水泄不通,父母亲和姐姐们忙里忙外地招待大家。亲朋好友送来米面大豆、鸡蛋花生、瓜果腊肉等土产,友情特别深的访客送来了塑皮笔记本、钢笔之类乡村罕见的“高档”礼物。我出生的这个小山村,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山寨,但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做“流湘”,得名的缘由不得而知。全村有四个自然村,我所在的最大,但也不过只有六十几户人家,不到三百来口人。它坐落在海拔八百米左右的一个小山谷之中,我在大学时代第一次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就以为他写的简直就是我的家乡。溯溪而行,小道蜿蜒,山重水复,村民们傍水而居。那条源自白际山脉老山深处、从村边蜿蜒流过的小溪,常年不断流,保障了全村人生活和生产用水。这条溪流的出口处就是当地有名的风景点流湘石柱和流湘飞瀑。村子地处山区,水田不多,村民靠种植高山旱地作物糊口谋生。一条狭窄山道连接了山里山外,物资进出全凭肩挑背扛。由于交通不便,村子和外面没有通公路,出发到杭州来读大学的那一天,必须凌晨三四点钟即起来准备,四点半左右就得出发,翻山越岭去山外的车站坐去往码头的客车,在那里等待去县城排岭镇(后来更名千岛湖镇)的客轮,要在县城住一晚,次日一早再乘开往杭州的长途客车。我在乡亲们的护送下,离开了这个养育我十五年的村子,我在这里有艰苦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在风土人情的熏陶和无数古老传说故事的滋养下长大。一想到此后就要长期地与它告别,内心充满了惆怅。那天凌晨,天光未见,几乎全村的乡亲都举着火把在后面送我,我被拥簇着走在队伍的最前头,翻山越岭。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走到山顶,转过身子,俯瞰村子时眼里所看到的那惊人一幕,蜿蜒的山路上,“之”字形的火把长龙在缓慢移动。那一刻,我禁不住流下感动的热泪。虽然尚不能清楚自己走向未来的具体方位,更不可能想象后来的发展,但在内心发誓将来一定要尽力报答这个养育我的小山村。走出大山的我,从此开始了此前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人生。离开村子前从山顶俯瞰到的那一幕,让我此后无论做什么工作,有什么样的地位,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都铭记初心,砥砺前行。
纪念77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时代与人物的互动:77、78级大学生群体扫描 纪念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之二 ——邓小平是因为查全性等建议才决定恢复高考吗? 刘道玉:恢复高考的具体过程与历史功绩(纪念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之3) “跨六奔八”的77、78级,你还好吗?(纪念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之4) 《中国日报》头版转6、7版报道高考改变77级大学生命运(纪念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之5) 决定恢复高考的科教座谈会地点到底在哪?(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纪念之6) 刘海峰:恢复高考时是否真有调用《毛选》五卷用纸?(纪念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之7) 陈侃章 : 恢复高考追忆中的分歧与辨正(纪念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之8) 难以置信!参加高考却不让所有考生知道分数?(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纪念之9) 读书是福:高考改变命运的切身感受(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纪念之10) 刘海峰 | 从叱咤风云到落日霞光:恢复高考与77、78级大学生的构成及际遇(纪念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之11) 陈侃章:1977年高考,政审还在“横刀立马”(毕业40年纪念之12) 汪毅夫:1977年的大学梦(毕业40年纪念之13) 林间 || 1977高考:朝为阶下囚,暮登大学堂(毕业40年纪念之14) 陈侃章:77级、78级大学生的历史履痕 廖琴:两个孩子的母亲考入大学(毕业40年纪念之16) 1977年高考试卷"蹿红",网友感叹我也能上清华北大(毕业40年纪念之17) 李辉:晒晒我的1977年高考试卷(毕业40年纪念之18) 陈纯:追寻陈景润的足迹 考上厦大数学系(毕业40年纪念之19) 宋文艳:独自夜行十里山路 只为问清高考成绩(毕业40年纪念之20) 宋大川:走读同窗,我1977年的悸动(纪念毕业40年之21) 刘群英:真正成功的是高考体制本身(毕业40年纪念之22) 詹心丽:八年农村勤苦磨练 恢复高考改变命运(毕业40年纪念之23) 罗志田:77级,不可复制的一代(毕业40年纪念之24) 林坚著《山风海涛入梦来:一个77级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史》出版(毕业40年纪念之25) 史晋川:高考前夜大声帮同屋考生备考,结果房间挤满了人(毕业40年纪念之26) 1977-1978高考:失之中专,得之本科 (毕业40年纪念之27) 许闽峰:“体育特长生”进了厦大中文系(毕业40年纪念之28) 林辉:三次高考,终圆大学本科梦(毕业40年纪念之29) 宣成:我与高考终生结缘(毕业40年纪念之30) 刘海峰:我的1977——冬日里谱写的春天故事 高考故事 || 从大山邮差到珞珈山下——高考45年回望
投稿邮箱:ksyj2007@126.com
点击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