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he Ji》学报第廿四期导览

She Ji编辑部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2-08-28



 



全文下载: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she-ji-the-journal-of-design-economics-and-innovation



 本期目录 


Editorial

Ken Friedman

Original Articles

From Adversaries to Allies?

The Uneasy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ts and the Wikipedia Community

Piotr Konieczny

Commentary

Collaborative Society Needs Institutional Support
Dariusz Jemielniak
Wikipedians among Us: From Allies to Reformers
Kara Kennedy
Wikipedia Is a Magnificent, Flawed Gem. Can It Be Polished?
Ken Friedman

Author’s Response

The Case for Institutional Support:
It’s High Time for Governments and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to Actively Support Wikipedia

Piotr Konieczny

Design Management and the SM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Review

Vitor Carneiro, Augusto Barata da Rocha, Bárbara Rangel, Jorge Lino Alves

Design Collaboration and Exaptation in a Habitat Restoration Project

Mitchell Whitelaw, Joyce Hwang, Darren Le Roux

Designerly Approaches for Catalyzing Change in Social Systems:

A Social Structures Approach

Josina Vink, Katarina Wetter-Edman, Kaisa Koskela-Huotari

Furthering Victor Papanek’s Legacy:

A Personal Perspective

Cees de Bont

Systemic Mapping and Design Research:
Towards Participatory Democratic Engagement

Juan de la Rosa, Stan Ruecker, Carolina Giraldo Nohora


Book Review

Review of Numbers Don’t Lie: 71 Stories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Modern World, by Vaclav Smil

Michael Lissack






 本期导览 


从2015年秋天至今,《She Ji》已经连续出版到第二十四期。抽象的“跨学科”定位,在一期又一期之间,逐渐变得具体且饱满起来。每一个季度,She Ji的主题网络会微妙地生长,一如时间雕琢地貌。有时,从设计学的某个核心领域中会伸出“触须”,将既有主题用新的关系拢成新的群落;有时,在稀疏边缘的位置上会浮现一簇新的主题,探讨设计内部尚不常见的内容,等待机会从孤岛变成群岛。
刚刚上线的2021年夏季刊,有延续,也有新生。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这组别开生面的文章。


 

 01.

知识共创中谁是业余者?谁是专家?
“想像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免费获取人类所有知识的总和。”这是维基百科的创办人Jimmy Wales提出的一个宏伟愿景。
的确,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维基百科成了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现象级的存在之一。它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广为使用的参考工具,谷歌搜索的第一个结果往往指向维基百科。多年来,它稳居全球十大顶级网站之一。对许多人而言,它是新闻和信息的首要来源。师生们往往将它当做首选的参考工具,而学者和研究者们在进行更深入的搜索之前首先会想到去维基百科上去获得一个概览。
与此同时,有些问题始终阻拦维基百科成为一个真正可靠的参考工具。维基百科上的文章可能是不可靠或者不准确的;太多文章存在缺口;极高比例的文章只是个“残桩”,割裂且不完整。
更重要的是,维基百科的知识生产过程遵循一套“人人平等”的游戏规则。学界专家的知识和威望并不会让专家在撰写和编辑维基百科文章的过程中得到优待。专家提供的专业内容被“并不懂行”的维基百科编辑删除或被业余的维基撰稿人(Wikipedian)“改回去”的事件比比皆是。在这个平台上,贡献者必须经历一个严苛的过程才能赢得“权威”,而掌握流程控制权的维基百科管理者们,和学界专家往往来自两个世界。
学者Piotr Konieczny对维基百科有着深入的研究。身为维基百科的编辑和撰稿人,他对这个知识共创网络的组织和规则了如指掌,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维基百科成立20周年之际,他撰写《从对手到盟友?专家与维基百科社群之间的张力》(From Adversaries to Allies? The Uneasy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ts and the Wikipedia Community)一文,探讨维基百科与学术界之间的复杂关系。文中作者梳理了维基百科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现状,将维基百科文章的质量和可靠性同传统参考工具书的相比较,分析业余和专业知识生产过程之间的差异,并且描述了试图为维基百科做出贡献的(学界)专家所面临的困局。
文后,我们邀请到三位学者针对Konieczny的文章进行评论。
Dariusz Jemielniak认为当今社会中共同创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在专业层面上,众包的知识传播是有可能的。然而,如果要让大学教授和维基百科社群放下对彼此的成见,达成合作,就必须寻求政府和大学在制度层面上的支持。只有让两者真正融入维基百科的知识共创过程,并得到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支持,才能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潜力。
同为维基撰稿人的Kara Kennedy在她的评论中讨论了维基百科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维基百科与学术界的冲突,人们如何使用该网站,写作和审查过程中的差异这几个方面出发,Kennedy补充了主文章未能顾及的问题,包括依然存在的偏见,因缺乏编辑的多样性而导致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建议文化的变革和其他举措将会鼓励学术界和维基百科重塑两者之间关系。
《She Ji》主编Ken Friedman为文章撰写了第三篇评论。他汲取自己并不顺利的维基百科撰稿经历,对这个知识共创平台提出若干质疑。他的“局外人”经历为维基百科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视角,即不同类型的专家,由于其对维基百科的熟悉程度和参与度不同,会在知识共创过程中获得怎样的体验,以及这些体验将如何影响他们对这个项目的贡献。
Friedman还指出,尽管维基百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全球知名度,作为非营利性网站,它也规避了许多国家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监管。另外,研究表明,只有2%的用户愿意通过现金捐赠来支持它,这说明维基百科的商业模式存在严重问题:一旦人们不得不付费使用维基百科,就像使用《大英百科全书》和其他有偿的参考服务,那么它就无法生存。Friedman还探讨了维基百科为实现成为学术参考工具的目标,必须克服的其他问题和挑战。
最后,Konieczny针对三位学者的评论,一一做出回应。

 

 

 

02.

中小型企业是如何进行设计管理的?
设计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管理。Vitor Carneiro、Augusto Barata da Rocha、Bárbara Rangel和Jorge Lino Alves在《设计管理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开发过程:一份文献计量分析与综述》(Design Management and the SM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Review)中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回顾了中小型企业设计管理流程的相关文献。他们的工作,重点研究那些不具备设计经验或者与外部设计师合作的中小企业,它们如何将设计管理整合到产品研发过程中去。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设计管理的兴趣激增。但一些具有经济影响力的企业通常无法从良好的设计实践中获益。中小型企业背景下的设计管理尤其重要,且富有挑战性。作者们的发现有助于分析中小企业设计管理领域研究的演变和方向,并为未来的方法论研究提供思路。
• 中小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管理的主要主题和参数地图。© 2021 by Vitor Carneiro, Augusto Barata da Rocha, Bárbara Rangel, and Jorge Lino Alves.





03.

实践者们如何跨学科协作并扩展知识?

本期的第三篇文章格外动人。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关于人与环境的新闻都是灰色的、令人悲伤的。尽管设计师希望通过对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但他们的很多想法和项目太过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的情况。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道阻且长,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将设计与科学结合在一起。但这岂是发愿即可成真的?这篇文章报告的研究是一次切实的尝试。
Mitchell Whitelaw、Joyce Hwang和Darren Le Roux将建筑、生物学和数字设计结合在一起,在《栖息地复原项目中的设计协作与扩展适应》(Design Collaboration and Exaptation in a Habitat Restoration Project)一文中,讲述了为城市自然保护区创造人工栖息地的故事。这个项目既可爱,又富有诗意。我们出版的文章往往展示扎实的研究,我们与所有作者并肩合作,并给予他们支持。这篇文章吸引我们的原因不止于研究,也不止于设计、经济、创新的范畴。尽管改善环境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但有些创新实践会走得更远。这篇文章的三位作者描述了一种“栖息地”的建造方法,为寻求庇护所的蝙蝠、鸟类和昆虫建造家园。整件工作的想法、方法和结果,都可圈可点。

如果是艾米莉·狄金森,她会用这样的诗句来描述Whitelaw、Hwang和Le Roux的工作:

“一棵老树

乌鸦分外珍重

因为嫩叶现在

对老鸟十分不敬

老鸟的号衣

将会把遗忘的

最远领馆装饰。”


(译文引自:艾米莉·狄金森. 狄金森全集,蒲隆,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kindle版,14088.)


• “生命支撑”项目的建筑制图。© 2017 by Joyce Hwang

 

• 物种周报。空心圈代表该物种首次现身。 © 2021 by Mitchell Whitelaw. Data from http://molonglo.life.

 

• 设计协作。© 2020 by Joyce Hwang and Mitchell Whitelaw





04.

设计撬动社会系统变革的支点在哪里?
接着让我们回到人类社会。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进军系统性设计领域。因此,摸索设计师擅长的改变社会系统的路径十分必要。Josina Vink、Katarina Wetter-Edman和Kaisa Koskela-Huotari的文章《以设计师的方式催化社会系统转变:一条基于社会结构的路径》(Designerly Approaches for Catalyzing Change in Social Systems: A Social Structures Approach),是一次出色的尝试。
作者们视社会结构为影响社会系统的关键要点,开发了一套“设计师式的”系统设计方式。研究提出十种设计师式的路径,描述每一种路径的核心特点和关键步骤,及其理论依据。这组认真处理社会结构的设计活动方式,能帮助多方行动者认识到所处系统内的隐性社会结构,并通过有意识地影响社会结构来改变系统。在此基础上,作者们还提出了四项社会系统设计原则。这项工作为系统性设计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的方法论做出贡献。

• 作者提议的有意塑造社会结构的设计方法,及其重心分布。© 2021 by Josina Vink, Katarina Wetter-Edman, and Kaisa Koskela-Huotari.





05.

Victor Papanek影响了谁?
第五篇文章, 是Cees de Bont的《维克多·帕帕奈克的遗产:个人观点》(Furthering Victor Papanek’s Legacy: A Personal Perspective)。作者回顾了20世纪设计思想家Victor Papanek的巨著,及其对21世纪设计的影响。今天,我们可能已经淡忘Papanek对设计行业的批判在当年所引起的巨大震动。事实上,《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的第一句话——的确有一些职业比工业设计更加有害无益,但是这样的职业不多——曾在设计界激起千层浪。关于设计师及其为品牌、名望和诱导所做的工作,Papanek是这样说的:
“也许只有一种比工业设计更虚伪,那就是广告设计,它劝说那些根本就不需要其商品的人去购买,并花掉他们还没得到的钱。同时,广告的存在也是为了给那些原本并不在意其商品的人留下印象,因而广告可能是现存最虚伪的行业了。工业设计紧随其后,与广告人天花乱坠的叫卖同流合污。”

(译文引自:维克多·J.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周博,译.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39.)

 
今天,Papanek的思想备受推崇。人们认识到设计工作和设计师要为类似的问题负责。De Bont曾先后在三所大学的设计学院担任院长。这三所院校的设计教学和研究中都延续了Papanek的思想。因此,de Bont有机会分享这些机构在Papanek的影响下开展的一系列尝试。

•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第二版)封面(图片来源:网络)

 




06.

设计如何促进民主的参与?
接下来,《描绘系统与设计研究:走向民主的参与》(Systemic Mapping and Design Research: Towards Participatory Democratic Engagement)一文中,Juan de la Rosa、Stan Ruecker和Carolina Giraldo Nohora将目光投向设计师在社会系统中经常遇到的挑战:参与式设计和民主。作者们通过分析在哥伦比亚开展的社区工作坊,提出了设计在民主参与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性,并展示如何使用系统映射和原型设计来增进社区对多元潜在未来及其所代表价的值体系的理解,这个价值体系应与社区的期望是相符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工作的基础,是作者们此前研究得出的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激发参与者的反思来探测那些“偏离”主流取向的未来愿景,从而包容更多元的价值体系,得出更多参与者所期待的未来图景。这个工具有助于设计师介入社会系统设计,反思可能面对的关键问题。

• 作者们在Voros和Banathy的基础上提出的复杂系统中的替代原型模型,展示非线性的设计过程,探测有别于主流期许的关于未来图景的有意识、持续性的洞察力。© 2020 by de la Rosa and Ruecker.





07.

如何读懂统计学中的世界?

本期《She Ji》以Michael Lissack的书评画上句号。这篇文章点评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有趣的博学者之一,曼尼托巴大学杰出荣休教授Vaclav Smil所著的新书《数字不说谎:帮助理解现代世界的71个故事》(Numbers Don’t Lie: 71 Stories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Modern World)。

Smil是一位高产作家,曾出版了40多本专著,涵盖能源、环境与人口变化、食品工业、营养、技术革新、风险评估和公共政策等领域。Smil在他的书中带领读者游历寻找事实的冒险之旅,用惊人的统计数据和富有启发性的图表来挑战惯常思维,从地球上的国家和居民,到给他们提供能量的燃料和食物,到现代世界的交通和发明,以及所有这一切如何影响地球。

Lissack写道:“阅读Smil是一种乐趣,他会煞费苦心地陈述背景、引用数据、描写细节,来引导读者们经历他的溯因推理的整个过程,然后再将论点大书特书。”如果你不了解Smil的作品,那么,这篇书评可以成为我们开始了解这位学者的起点。

 

 


 封面故事 


Mitchell Whitelaw、Joyce Hwang和Darren Le Roux将建筑学、生物学和数字设计结合在一起,联手在生态保护区搭建了一处供野生动物栖息的居所。现场位于澳大利亚堪培拉附近的Molonglo河保护区的Barrer Hill。三位作者描述了建造“栖息地”的方法,讲述如何为寻找栖息地的蝙蝠、鸟类、昆虫建造家园。在这个富有爱心和诗意的项目中,基于正交几何和标准化材料的传统建筑工作流程完全不适合处理来自自然界的有机建材。在应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中,Whitelaw使用了摄影测量技术将树木组件数字化,由此得出了包括封面图在内的一系列图像。

• Image © 2017 by Mitchell Whitelaw.

 

 



撰稿人 | She Ji 编辑部

图文编辑 | 胡佳颖




更多阅读:

《She Ji》学报第廿三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廿二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廿一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二十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九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八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七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六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五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四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三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二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一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十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九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八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七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六期导览
《She Ji》学报新五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四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三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二期导览
《She Ji》学报第一期导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