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加西的背影:广州垃圾焚烧发展侧记

谷林 E20水网固废网 2023-11-09

点击上方蓝字,进入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同时点击“赞”和“在看”哦



阿加西,曾经广州番禺生活垃圾焚烧风波的亲历者。十多年之前,从过去看现在,阿加西寻找的是改变的希望;十多年之后,站在现在看过去,阿加西感受到了坚持的重量。在第三者的眼里,他所经历的过程,一定侧面也反映了广州垃圾焚烧的发展历史。


来源:绿谷工作室     作者:谷林

相关阅读:




群雄争霸!广东生活垃圾焚烧市场竞争地图


广东垃圾焚烧市场大起底:“龙蛇共舞”强者恒强


十多年前,我与阿加西在微博上相识,那时他是广州民众抗议垃圾焚烧的知名人物。十多年后,我与阿加西相聚于广州市钟福广场的渔鼎鼎,此时,他已经看淡了往事,但满怀豪气地对我说:你想看那个垃圾焚烧厂,给我说。


说起2009年的那场民众运动,他认为那是自己“无意的闯入”,“单纯的想表达自己”,“为了生活的环境更美丽、更安全”。


那个过程中,他也与一起抗议的朋友们有过分歧,并被质疑是“叛徒”,就如北京阿苏卫的黄小山。他们曾有过交集,却没有什么交情。但都在各自城市的垃圾焚烧历史上,留下了值得关注的足迹。


从过去看现在,阿加西寻找的是改变的希望;站在现在看过去,阿加西感受到了坚持的重量。在第三者的眼里,他所经历的过程,一定侧面也反映了广州垃圾焚烧的发展历史。


毕竟,他们走过。


019月23是个开始  大家要打持久战


阿加西出身于大学教授家庭,华南理工大学微生物技术专业毕业,2001年成为碧桂园的业主。他业余喜欢钻研法律,更爱打网球,阿加西的网名也由此而来。


他说自己喜欢自由,也没有什么上进心。当大学同学纷纷进入知名企业以及国家机关时,他选择以自己喜欢的网球为业,成为一名教练,并在随后的日子里,在广州业余网球圈小有名气。


原本他以为自己会这样陪着喜欢的网球波澜不惊地生活下去,没想到2009年,因为参与了广州番禺垃圾焚烧邻避抗争,他的人生开始有了一段与之前迥然不同的转向。


一切是从2009年9月23日开始的。


那时候,《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电监会令[2007]第25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都已经先后出台,推动垃圾焚烧的价格和税收机制初步建立,全国各地纷纷启动垃圾焚烧规划,国内的垃圾焚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悉,广州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筹划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选址一波三折,2000年才正式选址在白云区李坑填埋场旁边,历经三年多艰苦的选址论证和前期可研环评立项,直到2003年初才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运营,处理能力1040吨/日。与此同时,2006年,拟选址在番禺大石原垃圾填埋场的番禺区垃圾焚烧厂终于取得广州市规划局下发的项目选址意见书。


在这之前,广州的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为主。2001年,位于李坑和大田山的两个垃圾填埋场即将填满封场。2002年,广州兴建的亚洲最大生活垃圾填埋场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投入使用,设计处理量 2500 吨/日。


2009年,广州市日均产生生活垃圾已经达到1.17万吨,且每年以超过5%的速度增长。番禺区居住人口已达250多万人,日产垃圾1600多吨。


据报道,当时在番禺区内,有石基、东涌、鱼窝头、榄核四家垃圾简易焚烧厂在运营。这些小型垃圾焚烧厂都是在2000年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日处理垃圾450吨。其中,最大型的石基镇凌边村垃圾处理已建10年,每日焚烧垃圾200吨,多年来周边居民不断抱怨臭气影响生活。


从2006年到2009年三年间,就有关于番禺区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广州市国土局、番禺区政府、市规划局、市发改委也分别在自己的官方网站或有关新闻中披露这一工程的进展情况,但似乎都没有引起民众太多关注。


2009年2月4日,广州市政府发出通告,决定在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与钟村镇谢村交界处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于2010年亚运会前建成并投入运营。


9月23日是广州市市容环卫局每月例行的市民接访日,在接访会上,时任局长吕志毅对媒体表示:“一旦完成环评,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动工开建。”


谁都不曾料到,这一次答记者问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反响。


项目周边的居民从媒体、网络等信息渠道得知了这个消息。一些人才猛然发现,这个项目很早就已经规划筹建。是时,大石会江周边新建楼盘比较多,居住人群也越来越多。当大家知道消息的时候,项目都快要过了环评公示阶段,很快就将投入建设。最重要的是,那时国内包括江苏吴江、北京六里屯等地业主已经发起了对垃圾焚烧的抗议活动,备受关注的垃圾焚烧“二噁英”问题引发项目选址周边小区业主的广泛担忧和极力反对。


阿加西是最早在网上进行表达的业主之一。他参加了维权业主的线上线下交流,并帮助分发传单、收集业主签名。


与此同时,因了解法律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他知道垃圾焚烧厂建设一般都会有“环保”和“消防”的一票否决制。所以他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参加信访日活动,了解项目的环评情况,与主管单位进行深入沟通。


2009年9月28日,他向广州市市政园林局、环保局和市容环卫局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意见,问询环评情况,并在网上发帖,打算找人一起去参加10月23日广州环卫局的局长信访日活动,但应者寥寥。


10月23日,阿加西与其他业主及几名记者,携带此前由网友们共同拟好的《反对兴建垃圾焚烧处理厂的意见书》和收集的各大楼盘数千业主的签名,递交给了政府官员。


10月29日晚,因为有业主倡议大家在11月1日开着汽车贴着标语进行抗议,几位平时表现积极的业主被警察请去“了解一些情况”,当时已经入睡的阿加西也在其中。直到凌晨,他和其他被传唤的业主最终被被允许回家。倡议业主当晚在论坛发帖,“因车道过窄,无法停车”。业委会和物业也怕出事不予配合,后面的晒车活动只能最终作罢。


10月30日,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召开了情况通报会,邀请了4位行业专家与政府、业主代表等一起沟通、交流。其中番禺区市政园林局领导承诺,“在项目环评未通过前决不开工”。对于抗争民众来说,与之前的作为相比,这无疑算得政府的一个进步。


很多人将之归结为民众和媒体的“胜利”,并将其作为番禺垃圾焚烧项目抗争运动的节点。对于阿加西,这也更坚定了他“理性维权”的决心。


他认为,番禺的垃圾焚烧项目,不仅仅牵扯到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更有政府的利益考量。据他介绍,番禺垃圾焚烧项目的第一选址点不在会江,而在石基镇凌边村。那地方当时全是农地、荒地,还有一个垃圾填埋场,最后却因为“选址离大学城太近”而被政府否定了。


据相关文献资料介绍,2000年6月番禺撤市建区之后,由于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等条件不断改善,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广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也逐年增长。番禺区的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也与日俱增,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时番禺城区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靠市桥火烧岗填埋场和大石等填埋场,且上述填埋场库容也所剩无几。为此,2003年初,番禺区政府决定建设一座规范化、高标准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灰渣综合利用处置场,选址在番禺石基镇凌边村附近的废弃采石场,旁边不到200米就是简易垃圾焚烧厂。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应该说选址比较科学。只是后来因为大学城二期规划而最终夭折。


阿加西认为,最初的选址之所以夭折,实际上是政府担心建了垃圾焚烧厂后,那里的土地卖不上价去。在他看来,环保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政府有钱才会做得更好。


面对抗争初见成效,他认为,大家要打的是一场持久战。因为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所以他希望所有的公共决策,应该都要考虑民意。但他同时也反对“为了反对而反对”,他不认同一些没有足够说服力的反对理由和反对行为------特别是一些抗争者对于李坑垃圾焚烧厂的言论。


李坑一直被政府宣传为垃圾焚烧的样板工程与先进案例。但很多去实地考察过的业主,却对李坑垃圾焚烧厂的实际运营效果进行了强烈质疑。据说一到晚上,李坑厂周边的居民连窗都不敢开,晚上睡觉都能被熏醒。而且据说那几年里,村中患癌症的人数逐年递增。很多业主将此都说成是李坑垃圾焚烧厂的危害。


阿加西开车去李坑调查过很多次,也帮助很多人咨询过李坑垃圾焚烧的相关问题。他认同很多人描述的问题,但对于癌症与垃圾焚烧的关系,他觉得从自己的认识方式和认知能力来看,“李坑垃圾焚烧导致周边村民癌症增多逻辑并不严谨”,甚至对于一些癌症增加的数据他也有不同的看法。


他介绍,“不能开窗”的说法过于夸大,垃圾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会有臭味,但这不能用来说明垃圾焚烧本身就有大家描述那样的污染。是否癌症需要有医学证明,是否增多也需要有历史的对比,是否与垃圾焚烧有关也要有更可靠的因果逻辑。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较真的人,在这样的事情上,他觉得更需要具体分析,把情况弄明白。因此,对于一些维权业主和媒体报道的“垃圾焚烧导致周边村民癌症增多”,他一直持保留态度。


这样的分歧,在后来的日子里,也成为他被一些同行者“非议”的原因。


实际上,当时也有专家认为,李坑垃圾焚烧厂的运营单位是法国威立雅,作为世界环保治理巨头,威立雅的无害化运营水平并不差。在大家关注的烟气之外,主要的问题在于当时运输车辆密封性和车况以及路况都不理想,以及途中的跑冒滴漏,容易引起臭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但这些观点,并不能平息民众的情绪,甚至于转变大家的认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众对专家、政府和企业的不信任,并加深了抗议者内部的分歧。


02不分类不焚烧 阿加西不是“叛徒”


在番禺民众抗议垃圾焚烧项目的同时,广州从化、增城、花都等地也正在筹划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相应的民众抗议也在进行。而另一面是,垃圾焚烧作为更彻底地解决垃圾问题的方式,正日益受到国家的认可与支持,与此相关的选址、税收等政策也日益完善,产业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


前任广州市市容环卫局局长、时任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志毅在项目进展新闻通报会上曾表示,根据广州的发展规划,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垃圾焚烧,除广州中心城区外,不仅番禺要建垃圾焚烧厂,从化、增城、花都等地区也要建。


与此同时,一些对于抗争运动的思考,也更多地呈现在公众视野中。有人认为,番禺周边业主的抗争其实是“不想让垃圾焚烧厂建在自己家门口”,可在“垃圾围城”、垃圾焚烧将成未来趋势的情况下,不建在番禺就要建在别的地。如果大家都反对,垃圾问题或将得不到更多的解决。


在诸多研究、学习和实践的番禺民众也逐渐明白,不应该只是反对番禺项目,大家关注的核心应该是垃圾焚烧污染本身,面向整个广州。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垃圾分类成为垃圾焚烧的前提,不分类不焚烧成为大家的共识。


实际上,广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垃圾分类。1992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广州市即积极响应、探索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1996年开展垃圾分类居民调查。1998年,开始兴建生活垃圾回收分拣处理中心等。1999年正式倡议居民实施垃圾分类。2000年,广州市被列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出台了《垃圾分类收集服务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也开始动工兴建,设计处理量 2500 吨/日,使用年限 25 年。2002年11月12日,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正式启动。同年,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也正式运营。2004年,分类垃圾桶已经在广州市城区普及。


到了2006年,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十一五”持续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穗府办〔2006〕38号,下文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力争2008年前完成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回收网络建设,2010年前完成全市网络建设,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普及率达到75%,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率达到40%。同年,广州市番禺区垃圾焚烧厂取得广州市规划局下发的项目选址意见书。


随着抗争活动的持续深入,以及媒体的大量关注,不断有更多的支持者加入民众队伍。政府的态度从最开始的坚定强硬开始发生变化:


2009年11月9日,广州市城管委正式挂牌成立。根据规定,市城管委将会参与市容环境卫生等设施建设项目的选定、竣工验收等工作。这也是广州专门用来与抗争业主们对接诉求、交流沟通的部门。


11月23日,近千名项目周边小区业主和村民,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城管委和市政府门前“散步”。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表示:如果环评不过关,或者大多数市民反对,该项目不会动工。同日,时任番禺区区长楼旭逵在相关座谈会上表态:项目环评不通过,绝不动工,绝大多数群众反映强烈,也绝不动工。此外,番禺向250万民众发出倡议书,称将在全区进行为期半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大讨论,广泛征求民意。


与广州几乎同时,北京的阿苏卫地区民众抗争垃圾焚烧项目运动也正在进行中。


11月,阿加西受邀去北京参加一家NGO组织的垃圾焚烧研讨会。在那里。他遇见了很多番禺之外的环保维权人士。类似的处境,类似的担心,在当时的环境下,却让阿加西的心情越发沉重。


一方面是公众沟通和环保问题待解,各地民众抗争不断。一方面是垃圾围城和政府的支持、引导,垃圾焚烧产业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民众如何在二者的对立中,理性维权,合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他希望在番禺的本地经验之外,可以借鉴其他兄弟城市的相关经验,也希望在广州本地之外,得到更多支持的声音。他开始更多地、有意识地与广州外部的媒体、专家及民众代表联系,组织主题交流和项目互访。北京阿苏卫项目中的名人“驴屎蛋”黄小山律师,就是他在那时认识的,但彼此的交流并不多。


在番禺项目抗议民众以及各界支持力量的努力下,12月20日,时任番禺区委书记谭应华与项目周边各小区约50名业主代表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座谈。在会上,谭应华表示,会江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已经停止。未来,项目在哪儿建、如何建,要形成共识,政府会征得周边绝大多数民众的同意。今后所有有关民生的重大项目,一开始就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同时,谭应华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垃圾分类,做出垃圾分类产业链,将番禺做成一个垃圾分类的榜样。


民众几个月的抗争,最终取得了还算满意的结果。


但垃圾焚烧的事情并没有终止。2009年番禺焚烧风波之后,广州市政府充分顺应民意,加快推进垃圾分类,通过垃圾分类和设施建设两条腿共同推动垃圾处理工作前行。


在垃圾分类方面,2010年1月起,广州掀起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高潮,并在越秀区东湖街、荔湾区芳村花园、番禺海龙湾和华景新城等社区试点全面推广垃圾分类;5月,经市政府批准,《意见》下发到各区和县级市。《意见》要求,到2011年1月,各区、县级市将建成3~5个餐厨垃圾处理基地,初步形成餐厨垃圾处理循环体系。


与此同时,关于垃圾焚烧,一些民众与行业专家也在网上发起辩论。时任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专门写了网络公开信以回复民众的问题。


2010年2月23日,广州市政府垃圾处理项目专责领导小组邀请全国32名专家,以及广东省环保厅、广州市城管委、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负责人和代表共70多人,一起讨论广州的垃圾处理问题。


在研讨之外,当年的1月、2月、3月里,广州市和番禺区先后三次组织官员、市民代表和媒体记者,前往澳门参观其垃圾焚烧中心。4月9日,受番禺区政府邀请,阿加西和另一位知名民众巴索风云等一行12人作为居民代表,随政府一起前往澳门参观垃圾分类和垃圾焚烧。

其中澳门环境保护局派员进驻焚烧中心进行现场监控的作法,得到了时任市长张广宁和代表们的肯定和称赞,这也为后面广州垃圾焚烧引入第三方监管提供了借鉴。


在参观过后,阿加西的观点与之前相比发生了一些改变。经过近距离考察,这些先进垃圾焚烧场颠覆了一些他之前对垃圾焚烧的看法。他是学微生物的,对垃圾焚烧也有一些了解,但没有想到现代化的垃圾焚烧还可以做大那么高大上。而且在他看来,解决垃圾围城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这不是仅靠民众的力量就可以完成,必须借助政府决策者的大力推动。垃圾焚烧并不需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分类处理,更好地进行资源化,可很多处理技术和资源化技术的在环保和成本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综合来说,世界上主流处理垃圾的方式还得靠焚烧。政府和企业需要对受焚烧厂影响村民的生态补偿基金,将村民纳入居民社保、医保体系,并建立重大疾病补偿基金。


但他这一观点,却引发了众多反对垃圾焚烧民众的质疑。很多人认为他“叛变了”,被政府和企业“收买了”。


他也曾因此感到困惑和迷茫。在他看来,自己参与活动以来,从始至终都秉持着“理性维权”的原则,最初反对番禺垃圾焚烧是担心他会对周边居民产生毒害,可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他更愿意尊重自己的判断——不为了反焚烧而反焚烧,他反对的是垃圾焚烧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多年以后,在钟福广场的渔鼎鼎,他再次对笔者强调:“我表达和参与是因为我想着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表达本身,也不是为了出名。”


这样的处境,北京的黄小山也曾遭遇过。


作为北京阿苏卫抗议垃圾焚烧最著名的民意代表,黄小山等人也受邀去日本考察垃圾焚烧。后来,他也被一些参与抗议的民众指责为“叛徒”。


很多年后,在接受中国固废网采访时,黄小山一再表述,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反烧派”,他们并不是一股脑儿地反焚烧,而是反对不经分类地焚烧。在阿苏卫事件逐渐平息后,他身体力行,在自己小区做起了“绿房子”垃圾分类公益项目。坚持几年之后,“绿房子”以失败结束。黄小山进入后来的北控城市服务(当时属于北控水务下属的固废业务部),从一个公益环保人士转变为专业的环保从业者,中间虽也有现实的无奈,但仍然在继续践行着其解决中国垃圾污染问题、参与垃圾分类事业的初心。


在广州,几位当年与阿加西一起抗争过的其他知名网友后来也做起了垃圾分类公益组织。阿加西认为,垃圾分类能解决一部分有害垃圾,但解决不了“垃圾围城”,所以他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第三方监督上,希望学习澳门、台湾等地的模式,通过外部监督的力量,促使垃圾焚烧更好地建设和运营。


03垃圾焚烧快速推进 不要停留在想象中


2010年,广州市城管部门加快了垃圾焚烧项目的建设步伐,陆续启动了包含原番禺垃圾焚烧项目(后来的第四资源热力电厂)在内的第三至第七资源热力电厂一期项目的选址工作。


2011年4月12日,禺垃圾焚烧项目在“暂停”近500天后被重新启动:番禺区政府正式公布了项目选址的“五选一”方案。7月10日,项目地址最终确定为大岗装备基地。2013年6月26日,第四资源电厂项目正式奠基。


2011年中国固废网的番禺事件专题


一边是垃圾焚烧项目快速推进,一边是垃圾分类政策不断完善。


2011年4月1日,国内首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政府规章《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下文简称《暂行规定》)正式实施。7月10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协联合召开“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部署动员大会”,3000余人参会。会议提出,三年内广州垃圾分类走在全国前列,2012年底前在全市全面推开城市垃圾分类。


2012年8月4日,广州市城市废弃物处理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正式成立,包括阿加西在内的19名市民、企业和社会团体代表以及11名专家在内共30人入选。咨委会及委员将就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重大项目建设、重要决策及决策执行进行咨询、监督和评议等。


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的成立,融合了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代表,实现了范围全方位覆盖、人群全社会参与,有力地推动了广州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的全流程建设,通过前端生活垃圾分类促进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而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又反过来倒逼前端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也是广州解决设施选址难、建设难问题,实践国家所提倡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


到2015年,在原《暂行规定》的基础上,新版的《广州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9月1日开始实施;同年,广州全力推进全市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资源热力电厂及李坑综合处理厂、福山生物质综合处理厂项目全面铺开建设,兴丰填埋场七区及其配套工程开始接纳生活垃圾,大田山餐厨垃圾循环试点项目投入运行。


在广州自己“大干快上”的同时,广东省政府和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垃圾焚烧相应政策:


2016年2月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的决定》,对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选址等相关工作确定了坚持科学选址、集中建设、长期补偿、各方受益的原则,并制定了具体执行方式,着力破解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落地难问题。


同年7月1日,广州又一次开全国先河,编制了国内第一个专门针对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出台的地方性垃圾分类政府法规,2018年7月1题正式施行。


2017年4月,为规范与加强垃圾焚烧污染物在线监控和民众监督,建立长效机制,生态环境部下发文件,要求全国所有投运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要在9月底前完成“装、树、联”任务,即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在厂区门口竖立电子显示屏公布数据,与部里联网,让各项数据变化直接呈现在环保部网络平台,重新构建大众与焚烧企业之间的信任。


2019年,广州第三至第七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全面开建。广州的垃圾分类也进入新的阶段:在全市范围统一实行楼道撤桶,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举全市之力突破垃圾分类瓶颈。到年底彻底实现垃圾分类全链条提升、全社会覆盖、全民参与。


2021年实施投放点提升行动和推动“两网融合”网点建设。2022年大力推进源头减量和绿色低碳生活垃圾方式,开展垃圾分类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站在全国前列,引领行业发展。


2021923日,广州市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正式点火试烧垃圾,标志着困扰广州发展多年的“垃圾围城”问题正式解决(来源:“广州城管”微信公众号)


目前,广州12个直接的垃圾焚烧项目(另外还有转化后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制沼后的沼气和残渣焚烧项目6个)已全部投产,广州也成为全国首家具有垃圾全量焚烧能力的一线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计处理能力达到3.3 万吨/日,焚烧占比80%,基本形成了“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新格局。


这样的发展结果,在阿加西的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用他的话说:曾经,他因环保而发声,,就是希望广州的更好,大家不被“垃圾围城”,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安全。


后面的日子,他作为广州公咨委委员,积极组织和参与广州市民参观、监督垃圾处理设施运营、进行垃圾分类和论坛交流,听取和收集民众建议为政府建言献策,比如“挑刺”垃圾收费方案等等。因为环保,他有了更多的公益之心,在环保之外,他也将目光投注到社区其他公益建设中去。


采访之中,他豪情地说:你想去广州那个垃圾焚烧厂参观,给我说,我帮你安排。好好地去看看,不要停留在想象中。


目前网上可见关于他的最新消息是:5月17日,与广州市政府领导等一起去天河考察垃圾分类情况。


作为广州垃圾焚烧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一定程度上,阿加西的经历也是广州垃圾焚烧发展的部分缩影。对于他来说,那段经历,是人生某个阶段的“偶入”。与他的经历相随,则是广州垃圾处理一直向前的历史,以及不断完善与升级的未来。


在上海麦雀斯环境以及西格斯环境的董事总经理施剑眼中,阿加西等民众的参与,“给政府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处理标准和如何监督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议,也为垃圾焚烧发电更健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政府和垃圾焚烧企业在选择成熟先进的处理技术和服务供应商上更加谨慎。”2010年,施剑曾任百玛士环保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科技集团总裁,那时的广州是他们企业重点关注的区域。在他穿梭香港和广州之时,也曾与阿加西有过交集。现在,他回到老家创业,回想起当年的番禺事件,依然感慨万千。


从公众参与和民众环境意识构建角度,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谭爽教授则认为, 番禺居民们提出“去邻避主义”理念, 将“不要在我家后院”的狭隘诉求拓展为“不要在任何人家后院”,强调“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反对,而是要提出合理垃圾处理方式,从‘反对者’转变为‘建言者’”。同时在抗争者在反建过程中还构建出了属于民间的“环境风险认知”。这些对于广州乃至全国的垃圾焚烧规范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现在看来,或许番禺风波的一系列作用也较深地影响了广州垃圾焚烧市场的格局。


据报道,在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广州市不仅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国企承担、信息公开、共治共享”化解邻避的“广州经验”,还探索出了以循环经济产业园组团布局,“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协同处置”的固废处理设施建设“广州模式”,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协同、循环利用、环境和谐。


在监管方面,广州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采取“六位一体”模式,包含驻厂监管、村民监管、远程监控、环境监测、考核评分和信息公开六个方面,充分整合社会力量,实现了政府监管、群众监督、第三方监测全方位管理。


在经历了“破解垃圾围城”“推进循环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三步走之后,广州的垃圾焚烧已站在全国之巅,当年的番禺风波作为发展中的浪花也基本归于沉寂。而十多年后的北京,丰台地区民众反对垃圾焚烧项目建设的抗争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


如何更好地推进垃圾焚烧发展?如何更好地实现民众沟通?如何达到高质量运营?


作为以“为生态文明打造产业根基,用产业的力量改变世界”为使命的环境产业平台,E20环境平台发起和牵头的“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行动倡议及评选,试图站在未来看现在,用“精细化、智能化、低碳化、社会化、系统化、枢纽化”的高质量标准重新定义垃圾处理,不仅为垃圾焚烧企业发展树立了更清晰的目标,也为行业沟通和社会沟通搭建起桥梁,以实现中国固废处理行业攀登世界顶峰、引领世界发展的新时代梦想。2023,或将是新的起点。


绿谷工作室作品


环境产业风云变幻十二年
环境企业的轻资产转型: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农村污水治理:依然困在认知层听环保创业者讲经(2):在周期底部期待未来
从传统环卫到城市管家 万亿市场背后的四个问题环卫市场繁华背后 从业者自述三大困境欠费不能停机,环境产业在旧地图之外寻找出路
地方政府延期付款,环保公司成刀尖上的舞者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没有“全能”技术 三个问题不容忽视93家企业市盈率对比:资本热捧盛景不再 固废企业或被持续看好
解决溢流污染,应该学学《火星救援》93家创业板、科创板环保企业市值大对比54家固废上市企业营收、利润和市值对比山东高速集团的环保布局环境产业里,资本潮潮起潮落那些事江苏省环保集团成立两年半:谁在退出,谁在进入?
一季度的7个关键词!环保产业的未来和机遇
世事无常,止于至善:博天浮沉记一图了解四大直辖市的生活垃圾焚烧状况污水厂排放标准20年,一部政策与产业的交互演进史
群雄争霸!广东生活垃圾焚烧市场竞争地图
“三足鼎立” ! 818广东政府旗下的环境企业
绿谷|环境产业上市公司再现少帅,中持股份新当家登场
2021环保市场感悟: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悲喜TCL环保计划三年后上市  家电企业做环保真的很容易吗?山高速、山发展、山能源、水发…山东省级环保平台归哪家?邻避真的是垃圾焚烧的宿命吗?从传统环卫到城市服务,6类企业谁将胜出?环境产业2021启示录:小铲子亦可掘金绿谷丨环境产业里的科学家创业故事专项债:2022年或超3万亿  但环保行业不要希冀过多
卡伦堡、北九州……那些教科书级的生态工业园现在怎么样了?绿谷丨归来仍是少年——“不死鸟”韩小清的征服与妥协绿谷 | 曾经沧海难为水之“校长”蒋超与金州浮沉绿谷闲话丨当文章完成,我已身处福中
绿谷丨中国环境产业里的“清华系”创业帮
灯火下楼台——张维仰之东江环保往事
十四年变迁,一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在消逝北京第十水厂20年一个环保创业者的自白
历史转折中的桑德和文一波政府提前回购有九大原因  老项目外迁或成未来趋势
不肯过江东——何巧女之东方园林往事
再议省级环保集团现象:不用过于担心平台市场通吃各省市纷纷成立环保集团,是市场危机还是转机?
绿谷闲话:中国环境公司其实一共就两种环保创业:兄弟连还是亲友团?从处罚案例解析二次供水的“两难”境地
北京垃圾分类考察与建议徐海云:垃圾处理要做好统筹  固废资源化任重道远
环境产业8090后创业者的小天地与大理想踏浪而来,47位上市公司老板如何走上环保创业之路?
首创环保集团降临:曾经沧海再击水
央企在环境产业:江湖路远 山高水长
宜兴环二代崛起清华大学与环境产业相关的联合研究机构有多少?
一个表格引发的关注与思考
宜兴“环保教父”王洪春的“大情怀”与“小生活”
《环境产业上市公司老板都是哪里人》补遗与勘误
宜兴环保这几年
用大道理解决小问题,想象环境+农业的未来
接班记——专访现象级环二代王鹏鹞环境产业上市公司老板都是哪里人纪录 | 宜兴的一代环保创业家
【国产工匠】陈良刚:超滤膜是一生的事业 一生最感恩两个人
再见,金源经开污水处理厂!再见,BOT时代?
从高碑店看污水处理厂进化之路
一位宜兴“环二代”的心声:一直在努力,不想被误解另一个角度看环保企业:装修设计中的美与关怀
往事并不如烟:刘晓光和张虹海、首创和北控的擦肩与握手“污水厂”改名“”净水厂”!?你身边的污水厂改名了吗?进击的环境商界女性
从“春都火腿”到“黄河环境”:城发环境的破局之路
风流云散青山在——细数环境产业的黄埔军校们环二代正在走上历史舞台,他们与一代有什么不同?环二代:接班,还是不接班,这是个问题卡伦堡、北九州……那些教科书级的生态工业园现在怎么样了?




END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iu-T1997。


编辑 | 刘彤、陈伟浩

统筹 | 李晓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