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次离别,多少年以后重逢?

崔新生 CCVI数据微观点 2022-07-09

中驻休斯顿总领馆事件 纸质文件疑被烧

自美国当地时间7月21日下午,美国政府突然要求关闭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并在72小时内(也就是当地时间本周五下午4点前)撤离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后;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正在吊销中国西南地区成都领事馆的执照,该领事馆被命令“停止一切业务和活动”作为对美方关闭休斯顿中国领馆的报复。

美驻中国成都领事馆工作人员离开

由于正在划拉一个“鹰与泥鳅:全球化的未来及人类世界的看法”的章节,准备收录在我暂时不打算成书的计划里。该章节主要是对未来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趋势,做一缕析或推演,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性的勾勒——美国正在反省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以来,对华当然主要是对CPC的过程认知,最终得出如今的结论,而之所以形成如今我们所需要面对的严峻现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无论是特朗普一次比一次激烈的反应,到蓬佩奥第一次、第二次针对中国的演讲,中心意思就是美国现在真正感到自己这么些年上当了,而且是无论中国说什么都不会再相信了:假如对此尚未认知,即只能一再低估美国“围剿”中国的决心。中国与美国以及西方世界,不再是生意关系,而是互信问题,生意可以讨价还价,但信任一旦出现障碍,不但做生意的信用大打折扣,原则性合作几乎难以实现。

似乎绝大多数中国与美国关系的认知,仍然局限于生意层面,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中国市场有十四亿张嘴要吃要喝要消化,与此同时这十四亿张嘴的另一功能,就是一口一个唾沫星儿今天抵制日货、明天抵制韩货,通过抵制威胁所有想赚中国这十四亿张嘴巴吞吐的国家或跨国公司:假如你想在中国市场赚钱和发财,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服从于中国十四亿嘴巴的需求。换言之,你让我这十四亿张嘴吃什么、喝什么,都不重要,只要让我爽,钱多钱少都不是事儿。

一句话,美国或者西方世界,离开中国就活不下去!

当然,面对赚钱而且还可以让自己发大财的市场,似应垂涎欲滴:百余年前,西方世界坚船利炮攻陷中国的重要目的,就是看准了一个农耕作业小富即安具有消费能力的族群,可以消化欧洲帝国当地的过剩产能,从洋货、洋车等到现在无孔不入的吃穿住行生活必需品,无一没有西方技术应用的痕迹或零件-----。所以,要让已经在中国大讨特讨便宜已成习惯的西方国家特别是刚刚尝到甜头的美国,放弃中国这块无法想象其海量的市场或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这也是目前中国敢于脱钩西方的“底气”。很显然,假如说当年西方世界进入中国是讨价还价不成而采取坚船利炮侵略,收获了中国市场。时过百年之后,中国市场已经深度接受并习惯了昔日“洋货”的消费或消耗,将此比做毒瘾或瘾君子也不为过;更不用说当年西方进入中国还有“上层建筑”即科学格式化的全面应用,所以中国离开世界而独处的丝毫想法,都会面临无法想象的事实。

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中国并选择支持KMT,并非对KMT有多么特别的执念,而是面对一个族群。所以,当KMT被CPC有所取代时,美国选择了与CPC的接触甚至深度合作。只是后来阴差阳错,时势使然,成为长达二十余年的相互隔离。从某种意义上,美国对CPC的认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接触到建交,仍然停留在相互隔离之前。

中美划时代的接触和建交,意味着中国与美国两国之间真正地开始客观认知对方,相互释放善意。只是中国自身的特殊性,仍然使得美国以及西方世界,在一边合作过程一边疑虑重重,直到中国不懈努力地争取加入WTO而被有条件接纳,则是尝试消除疑虑的历史性选择:需要承认的是,此时更多地是世界选择中国,而中国被动甚至退让地接受这一选择。

中国与美国出现不和谐关系的缝隙,根本源头在于WTO所产生互信挫折,伴随着一个族群频频抵制的声浪,所释放出的不友善以及持续性的策略选择,迫使彼此一步一步放大疑虑直到破裂边缘:美国及西方世界,无法接受或容忍一个与世界完全不同竞争秩序的国家,长期维持互相不对称的合作模式;中国则认为美国之所以不友善针对中国,是惧怕中国崛起而取而代之,此已经成为中国自上而下的共识。事实是否如此,不便溯源和论述。

如果依据农耕族群思维,美国对中国充满恶意;美国对中国则会充满怨恨,美国没有侵略过中国,但在多年经贸合作过程也是你情我愿,就这么莫名其妙成了仇敌。最重要的是,现在美国通过数十年特别是WTO后,算是在与中国具体打交道过程,真正对中国有了历史性的充分认知,特别是这一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成为积怨爆发的导火索。所以,现在以及之后的所有选择,都将是毫无转圜的决绝。

现在,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坚守自己的“规矩”;中国也要坚守自己的“规矩”。规矩与规矩之间,难以兼容并存,必须彻底“并轨”——此是现实,也是未来。

与美国曾经关系其他国家领事馆相比,美国关闭中国领事馆则没有可比性,即这一次以及之后的脱钩,都将是深思熟虑的选择。我们不知道也不便解释下一步的世界,会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只是所见的事实,中国与世界正在相互告别:世界正在封堵合围;中国正在启动内循环------。而在各种信息蔓延的是错乱的认知,比如一面认为世界对中国的所有构陷是美国,但为中国平反昭雪的也是美国,今天甩锅中国,明天真相大白又还了中国清白。有时候想,这美国还真是神经病,整天没事儿干,老给自己找事儿然后又自己承认错误。

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这一次“与世隔离”后,中国什么时候再重返世界?需要付出几倍于此的代价?还是永远把自己当成了“世界”?假如真的想这样又能维持多久?

对于全球化而言,任何自成一体的“单列”,可能是最不经济的,但谁知道呢。




-END-


东方遗珠或迷路的孤儿——《香港问责法》问谁的责

近文闲阅:

热战、冷战、寒战,战争从让平民走开到让战士走开

当一个国家掉进钱眼儿里及其他

语言的暴力与文明族群的尴尬处境

当冷战的铁幕徐徐落下,这一次是否会有热战发生

东方遗珠或迷路的孤儿——《香港问责法》问谁的责

深圳之后,中国再无“深圳”

世界早无中西方

哈佛校长:我们要确保毕业生能够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

中国人的思想能力——论计划思想的缘起

中国人的家丑文化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亚洲之所以繁荣,是因为“美国治下的和平”,中国不应该挑战

美国为什么不制裁台积电?

继双创经济、摆摊经济之后下一波经济会是什么?

当摆摊成为传统文化产业

阿斯麦的光刻机是一枚全球化的种子

从法兰克福看车展,有多少中国制造?

中国云铜312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公司一批商标知识产权

清华教授的疑问:我们究竟是有钱还是没钱?

有关中美渐行渐远的这些年

逆势倒逼:中国的变革逻辑

黄永玉:文革是一场有趣的戏 遗憾的是票价太贵

再卑微的灵魂也有强大的能量[熵学院公共课:恐惧缘于认知失能]

人类生命永远是物质时间的手下败将[熵学院公共课:熵时]

核武的边缘:人类是否意识到危险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文化大革命这样历史的悲剧还有可能发生

有关“量子通信”,应把真相还给公众

汉诺威工业智造指数(CHIII):未来工业的见证者!

中国的大学未来教育只是补课而不是创新

没有什么比“儒释道=国学”更荒谬的了

中国为什么无正史以及战狼之恶

世界近代史、现代史,中国会不会仍然孤悬史外?

《特权逻辑极简史》摘要

中非关系缘起、现状以及未来

工信部部长:“中国制造”并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

自性、空性的逻辑认知和推演

大国或正在失去的机会:灾后重建和秩序重构

黄奇帆的“三点思考”有点儿一厢情愿

打“封关闭锁”的算盘非常危险!

张文宏医生:嘲笑别国疫情蔓延,猛夸自己国家棒,是对灾难和逝者的亵渎

被背叛的遗嘱 | 汉字流亡之勾陈

中国市场需要重新定位和估值

“专利第一”、“论文第一”,何以从鼓励到抵制?

决胜「未来工业」:操作系统生态战争

300多个核心专利?比亚迪的弥天大谎让股票市值狂增100多亿

中国工业网:CHIII崔氏汉诺威工业智造指数力推“榫卯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