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白之外的灰——读苏丹的《黑白之城》

王辉 四面空间 2024-04-21

↑ 点击关注四面空间


黑白之外的灰——读苏丹的《黑白之城》

王辉 | URBANUS都市实践



2022年初秋,当苏丹的《黑白之城》快要脱稿的时候,我正好去哈尔滨出个24小时的差。第一次体验这个神奇的寒地城市是我在1990年做本科毕业设计时,也正好是《黑白之城》所描述的年代和年龄。那个晚上的公务饭局结束后,想起当年在哈尔滨还去过著名的中央大街,就请甲方带我再去看看。这是一年里最好的季节,昼夜分隔不长不短,拂面的微风不软不硬,酒后的思绪也不醉不醒。走在这条历史建筑被新时代的夜景照明渲染得黑白分明的老街上,虽然脚上踩的还是梦里依稀记住的面包石,但眼前这个被三十年翻天覆地的城市化所绅士化(gentrification)的场景,已经不完全是我记忆中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的模样。在三十年前,同样的这个空间是被一层连初学建筑的我都能诟病的低价格和高饱和度的涂料所覆盖,黑白分明的古典线角被粗暴的灰浆涂得模模糊糊。那个著名的东正教红砖教堂还挤在破败的小区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周边建筑物退避三舍的城市地标。

转年,苏丹洋洋26万字的《黑白之城》又在我对哈尔滨的灰色记忆上,加上了更清晰的黑白轮廓。虽然哈尔滨于我无缘无故,但是《黑白之城》所唤起的城市记忆不是一个他者的空间,而是同一代人所共有的时间。在那个物质贫乏到不同人的精神骚动都发生在同一频道的时代,祖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无论是在哈尔滨,还是在曾母暗沙,在共同的公共时间段上,所有人从早上七点起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到晚上七点的新闻联播,都在进行着同一频道的社会生产。而在另外那12个小时的私人时间段上,当在为明天的社会再生产进行劳动力再生产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模式可能也相差不远。这种现象就是亨利·列斐伏尔所批判的被异化的日常生活。即使那时有微信,朋友圈也没什么好看的,因为每天的自己都在重复别人的每天。在这个意义上,当你觉得苏丹的哈尔滨也是我的北京,或者是你的上海,他的广州,她的成都时,《黑白之城》变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只不过你我他她都缺了苏丹那支能把灰色记忆还原为黑白线条清晰分明的妙笔。


作为跨学科斜杠学者代表的苏丹,写作也难逃本科建筑学专业的底色,所以他文学类非虚构作品的基础设施还是城市、建筑和空间。人类的生活总是要发生在空间里,如果说空间是文学的载体,那么文学又承载着什么呢?具体到这本书,那就是在盈余时代的作者和读者通过这部作品回味在那个饥饿时期的反抗。这种饥饿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理解为什么“七条鱼”和“星星之火可以‘撩骚’”成了王宁为这本书画的插图主题,因为好的图像志从来都是对文字最直白的解释。于是,大前提“空间=文学的载体”,小前提“文学=反抗的载体”,可以三段论式地推导出“空间=反抗的载体” 。

《乱象·彩色》,王宁绘

人类是一个有历史记忆的物种,一切活动都脱离不了时间和空间。作为建筑师,上述“空间=反抗的载体”的推论,也启发我要用和建筑有关的理论来分析下这本书所涉及的空间问题,于是试图借用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三元辩证法的概念,解读下《黑白之城》所隐含着的一个灰色的世界。



这个灰色的世界就是每一个个体在都市中的日常栖居。“日常栖居”似乎很难从理论角度加以定义,以明白它是什么,以及它应该是什么。但它可以通过像《黑白之城》这样的文学化叙事予以陈述。日常的栖居是由个体的、散漫的、随机的、不定的等等不可控的要素构成的,它是没有终极目标的一种不可预估的运动。在“日常栖居”之上,是工业时代以来漠视了个体因素的集体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社会生产、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一切都是规律的、肯定的、明晰的、计划的,这些宏观可控的大叙事是主流媒体里天天重复的社会主旋律,黑白分明得耳熟能详。《黑白之城》展现的就是前者,表面上是一系列无序的故事的集合,实质上是用故事构筑了一个庇护这些故事的空间。这个空间是日常栖居得以生存的场所。列斐伏尔从1947年出版《日常生活的批判》第一卷开始,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完成了将日常栖居本体化和优先化的理论工作。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从事这个工作的目的就是为历史的革命性跳跃寻找新的动力。

列斐伏尔(右)著《日常生活的批判》和《空间的生产》
在1974年出版的《空间的生产》中,列斐伏尔发现了形成这种动力的原理。根据柏拉图已降的西方理性传统,人们总是要在可感知之物(perceived)之外苦苦寻找可构想的原理(conceived),于是有了“实践的空间”和“空间表象”这一对立和统一的二元概念:前者是关于物质生产,后者是关于精神生产。如果能够在原理上把二者的关系解释得清楚,例如把社会的发动机解释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论,那么世界发展的轨迹似乎就是可以根据某种辩证法来清清楚楚地规划。然而现实的世界总是一地鸡毛,就像《黑白之城》向我们展示的,有现成的火车,却很难买上车票;分配制度解决了就业,却遭到了被分配人的抵制,等等。显然,没法用简单的黑白二元辩证法来描述的是另一个灰色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表征性空间”:“它们表现为形形色色的象征体系,有时被编码,有时未被编码,与社会的隐藏方面和秘密方面相关联……”。这个空间才是“日常栖居”(lived)发生的场所,虽然可以用海德格尔那种诗意化的构想来期待,但面对的往往是《黑白之城》一页一页所展示的骨感现实。如果说“实践的空间”和“空间表象”构筑了一种物质和精神可以自我循环、自我游戏、自我满足的辩证法,那么,在一个物质和精神都不完美的时代,“表征性空间”则为那种表面化的物质和精神相互扶携的辩证法增加了干扰的因素,构成了不合作和反抗性的一元,形成了与黑白截然不同的灰。这一元打破了二元论完美的闭环,在理论上也为老生常谈的“死循环”式的二元辩证法注入了新鲜的、矛盾的、复杂性、多元的、生猛的动力,因此也可以用这种被压抑和扭曲的力量来期待另外一种可能的社会变革,实现新的革命。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是一部语言一点也不晦涩、但概念极其烧脑的“天书”,过多地纠缠于“三元辩证法”原真的概念,反而会让这篇书评走题。“三元辩证法”概念已足具启发性,它的数学表达式不是1+1+1的平行三元,而是(1+1)+1在更高层面上的二元对立,第三个元和前二者的媾和体又形成了一个我们能够理解的辩证关系:前二者的合力有多强大,第三者就有多强大。因此,经常被忽视的第三元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力量,《黑白之城》就是对这个力量的叙事:这种灰色的力量总是来自于对非黑即白的反叛,无论是通过沉默的方式,还是讽刺的手段,甚至是暴力的方法。《黑白之城》通篇所写的正是一个逆反期的青年在一个逆反的时代所经历的灰色一元。
三元空间辩证法

有两个段落在这本书中异常精彩,也引人深思。一段是在“娱乐风尚”中描写的从交谊舞到迪斯科、再到霹雳舞的社群化舞蹈的更迭;一段是在“城市、校园和江湖”中对社群化打架斗殴的描写。之所以把这两者都归类于社群化,是因为它们都是个体可以通过公开的方式来在群落中去占领荣耀的地位。这种非常原始的动物性本能,在文明社会中不得不用伪装和曲折的方式来表达,二者区别只在于舞蹈是种高级的伪装,而打架则是低级的表现。它们都属于那第三个元,在不断地破坏社会正统的二元平衡。

对比于今天的中国已经拥有七亿套私人住宅、公职人员单人的办公面积要受到限制,《黑白之城》讲的是空间资源极其匮乏的时代中失去私有空间的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当男女的交往无法在私人空间里进行时,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催生了交谊舞。交谊舞是放在明处的男女之间暧昧的暗合,也是保守的公共空间里可以公开的一种男女间没有顾忌的交谊,曾经风靡全国,但很快就被更能直白地表达性本能的迪斯科、霹雳舞抢了风头,以至于现在交谊舞这种垂而不死的物种已降维到广场舞的黄昏恋上。《黑白之城》记录了交谊舞最有社会颠覆力的巅峰时刻,这种舞蹈踩了“流氓罪”的红线,走在专政对象的边沿。交谊舞后来的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不一定是舞蹈的形式问题,而是这种舞蹈所能赋予的空间问题,因为它无法给每个人平等的空间机会。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男女交流不充分的时代,交谊舞场上常常会看到成双成对起舞的同性。几首连续的交谊舞曲后,也必然会加入一首迪斯科,这样,那些只能当看客的落单人也能有上场的机会。这也解释了依赖他者的舞蹈为什么最终会被只需有自我的迪斯科和霹雳舞抢了市场。

校园里有组织的黑帮行为,是另一种对没有私人空间的群体行为的淋漓尽致描写。这一程度轻重不一的普遍现象,缘于公共空间资源的分配不公,必须通过暴力的抢夺。不过这本书所记载的不公有些骇人听闻:青年教师被分配在三人一间的宿舍,而在校园霸凌的小痞子们倒有舒适的住处。这种空间的不正义分配制造出了真实生存世界的潜规则,与表面上被冠冕堂皇的法律和道德主宰的文明社会相对峙。
《血衣》,王宁绘
这些现象证实了人们所要亲历的灰色的“表征性空间”包含了多么复杂的现实矛盾,绝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



爱德华·苏贾把列斐伏尔三元辩证法中的第三极“表征性空间”改写为更容易理解的“第三空间”。如果简化地定义,第一空间是可感知的物理空间,第二空间由思想构成的精神空间,那么第三空间则是“第三空间”则在此二元表象下被遮蔽的异样空间。列斐伏尔比较直白地提出了差异化的第三空间,而福柯则是用“异托邦”这样的新词写出了第三空间的另类存在。无论这些理论家们构筑了什么样的新词,无非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理论化的归类。在这个意义上,《黑白之城》落入了“第三空间”的范畴。

第三空间的主角是他者,而他者并不是这个空间的主人。

《黑白之城》那个刚刚成年的作者,是以他者的身份,通过漫长的铁路线,从西部的黄土高原来到最东北的黑土地。在火车站广场,他被一个叫王广义的未来大艺术家接进了自己的母校,而这个引路人却又在书里永远地消失了。“母校”这个词不免会令人在心口涌起一股热浪,无数的人、物、事过眼烟云般地挤进这座“黑白之城”,又从“第三空间”里灰溜溜地离去。

最近由于哈工大的建筑学院要被迁出土木楼,在网络上引起了一阵热议,使这座建筑进入了大众视野,因此,《黑白之城》也满足了我对这座老建筑系馆以及老哈建工的校园的好奇。由于受周边城市空间的挤压,哈建工逼仄的校园更能产生高密度的校园故事,但每个亲历的学生也只是故事里的过客。宿舍是平庸的,食堂是褐色的,体育课是马路上的,连好歹没被诟病的土木楼里的莘莘学子也是不听话的。
建筑学院的走廊,张子浩提供

冬日校园,张子浩提供

留校至少是对一个毕业生的肯定,而这种自我认同似乎在这本书里找不到,能读到更多的是作者对命运的这种安排的无奈和无感。在那个躁动的时间坐标上,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很难被锚固在稳定的空间点,第三空间的生活体验只是关于“寄居”。

从地理空间看,空间从来不是均质的,所以也不存在着公平的分配。“四个逆行者”记录了对那个时代硬性的毕业分配的反叛。作为经常以顺从和麻木的姿态出现的“他者”,最可怕的是用另一个极端的方式爆发出埋藏的意志、智慧和能量。

《四个逆行者》,王宁绘

作者把逃离母校作为寄居在“黑白之城”中灰色的“第三空间”的结局,又加强了这种“他者”的意味。这是在合适的时间里离开了不合适的地方,去了不知是合适还是不合适的未来时空。在那未来时空里,作者还是以他者的身份游离在新的第三空间吗?其实这是个针对那个时代里数以千万计的人们的问题。1990年初,当黑土地还在冰冻时,越往南方,大地越苏醒得更早,全国南北固化的地理空间上出现了大规模的人潮涌动,各种稳定的二元结构都在纷纷破裂,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他者”的入侵。于是,这个结局不是离开,而是侵略,一个对未来的侵略。


这样读起来,《黑白之城》并不只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它对活生生的历史的真实记载,使其可以作为一个理解那些经典理论著作的辅助读本,让人顿悟一些晦涩的概念。这些经典理论构筑了当下建筑学批判的基础,例如本文提及的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的批判》和《空间的生产》,以及苏贾的《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当今,列斐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越来越成为理解建筑学问题的底层逻辑,这也使借着建筑学背景搞文学的作者,最终还是回到了建筑学,为建筑学带来了一本新的教科书。 

苏贾《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






内容简介

《黑白之城》是著名建筑艺术家苏丹教授撰写的回忆录式长篇叙事散文集。

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哈尔滨,生于太原的作者离开故乡,乘坐绿皮火车前往冰城哈尔滨,开启了求学、任教、考研为时七年的校园生活。在书中,作者细致入微地回忆了七年生活的点滴往事,将个人成长、城市发展与时代变迁三者融为一炉。讲述哈尔滨的城市历史,描绘自然风光。展现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区在改革开放初期转型时的世相百态,深刻分析并反思当时的社会问题。作者用戏谑但略带锋芒的笔触,记录着小人物在大城市中的生活印记,同时审视着时代与人生。

作者延续了《闹城》中对空间、城市建设等问题的思考,立体化的叙述让读者身临其境。并从专业视角解读了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长春、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建筑范式,加深读者对艺术与设计的理解。全书配以当代知名艺术家王宁的插画作品,黑白对比形成强烈的冲击力,与文字的批驳相照应,增加了全书的视觉艺术感和互动性。


目    录




四面空间艺术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


特别鸣谢


南洋迪克整装家居



长按关注四面空间
一面自我  |  二面周遭
三面历史  |  四面未来





更多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010-62798806

官方邮箱:cicasudan@126.com

微博:苏丹_TsinghuaUniversity

抖音:四面空间(1818422922)




   往期文章精选↓关注四面空间→阅读更多原创


山水与中国文化的个人体验断裂:历史中的未来主义●华丽的毁灭 灿烂的重生●印象与情绪的纠缠●陈岸瑛 | 意大利未来派的历史时刻及当代启示●京城建筑的帽子戏法——光华路旧事之十三●不断增高的地标——光华路旧事之十二●内部和外部的电影——光华路旧事之十一●工体记忆——光华路旧事之
一个环艺设计学生的非遗路
在虚拟世界中不断狂奔——人工智能在科幻电影中的演进(下)●电影中生产的人工智能文化——人工智能在科幻电影中的演进(上)●90年代的时尚——光华路旧事之九
勾魂的军勾践踏下的青春——光华路旧事之八难忘的堂食——光华路旧事之七横竖都是个吃——光华路旧事之六
白话大白楼——光华路旧事之五
呼叫与被呼叫的机———光华路旧事之四
六号楼里尽朝晖——光华路旧事之三●圈内圈外——光华路旧事之二故人如故今有几——光华路旧事之一从画室到规划院——我在5个“单位”染上“批判味”●祖籍——看不见的故乡非遗新国潮,口罩亦摩登——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项目创新成果先睹为快 断裂:中世纪的抓光装置
抗疫异情——个人认知的集体胜利
大江东去——《我的大学系列》番外篇终结章庙从海上来墨索里尼的下午茶解密《沙丘》视觉语言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与艺术史:三类策略
一个小型现代建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
现当代艺术展览空间模式溯源——20世纪早期艺术家、设计师的贡献死记的道路,硬背的人生——《我的大学系列》番外篇之十四环艺系的传家宝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8只悬臂椅●两只悬臂椅和它们的野种纪念达·洛查,浅见巴西现代主义四面空间展览回顾:肉之沼泽|SOLO NO.6—傅镭个展第六回设计院中的大生产中国古代建筑的规矩方圆之道    ●创业分享丨大学生创业浪潮中的不死鸟断裂丨中式“西方风情”的文艺复兴“为中国而设计”——平遥城里大变戏
都市照明丨景观形态研究课程汇报
课程中的一次作业
城市永在流逝而影像永生
汽车模型和小人国苗苒回归——从扣子到“扣子”如何超越时间沙从哪里来●上下废墟,艺术家在行动●何为盛宴
●苏丹:我的学生拍电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