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家王明伦:冬日的太白山

2017-02-17 王明伦 文学沙龙


        作者简介:王明伦,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崂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起,先后在《海鸥(青岛文学)》《黄河诗报》《山东文学》《星星》等报刊发表作品。与人合著有诗歌散文集《琴屿海风》,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冬日的太白山


        春节刚过,我跟随去往成都的物流车踏上了漫漫征程。


        一路上经过了万水千山,但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陕西太白至汉中的那段。作为秦岭山脉的主峰,太白山自古有名。山上树木虽不高大,长得却十分茂密,几乎看不见裸露的岩石。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别说是人,恐怕猿猴也难以攀缘。没有车辆经过的时候,你会听到融雪带动滚石而产生的空谷回音,拐角处不时可见到“当心落石”的警示牌。据说这一带曾发生过车辆被滚落的巨石砸进山沟的事情,至今某些深谷中仍留有车辆残骸。司机师傅的这番话,听来不禁让人心惊胆颤。


        公路一直与河谷并行。河滩上满是大小不一的卵石,灰蒙蒙的主色调中夹杂着雪白的条纹,与远山残雪相映成趣。停车小憩的时候,我特意下到河谷中拣了几块卵石一路把玩,面对石头上的纵横条纹浮想联翩,仿佛里面贮满了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车辆在山谷中盘来绕去,每拐几道弯就会出现一两座房屋。年岁远些的为土坯墙壁,新房则由红砖砌筑。但无论新旧,屋顶均覆以黑色布瓦,并于屋顶起一道龙脊,墙壁四周则伸出很宽的屋檐来。这种宽檐的建筑形式,是雨水多的地区房屋的共同特点。大部分房前都栽有高大的芭蕉树,不过此时叶子已经枯黄,让人难以生出那种雨打芭蕉的诗意。当地以种玉米为主,每家屋檐下都吊着一串串剥去外皮的玉米穗子。屋后的坡地亦不像通常的梯田那样拾级而上,而是借坡就势,像大写意画中的荷叶一样披散开来。一头头老牛跟随主人在这达六七十度的斜坡上拉犁耕种,让人担心万一失蹄,岂不要滚到江水中去?但那牛却神定气闲,步态稳当如履平地。在满目萧条的赭黄颜色中,偶尔可见一片绿油油的农作物,那是各家各户所种的菜蔬。门前空地上堆着劈得整整齐齐的柴垛,与东北农村有些相似。江口镇是这一路经过的最繁华的地方,新盖的几座楼房其高度、样式虽不敢恭维,但与那些低矮的民居相比,也算鹤立鸡群了。这些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昭示出此地虽然闭塞,却并非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


        也许是天气寒冷的原因,一路走去竟见不到一个人影,却能听见公鸡悠长的打鸣声。绵延百余里的山谷中,我只见过一座建在山坡上的、规模不大的小学校,可知方圆数十里的孩子们上学需早走晚归。我不禁心生感慨:看来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要想走出大山,大概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当兵考大学,另一条则只能是外出打工了。


        司机告诉我,若是在夏天,两侧到处是炫目的绿色,金秋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可惜我们来的季节是最枯燥无味的冬末春初,山谷间是一片绿褐相间的荒凉景色。最高的山顶上积雪尚未融化,因有雾霭遮盖,阳光下并不刺眼。路旁大树林立,有时可见枝杈上面挂着一个篮球般大小的东西。起初我猜不出这是何物,经司机点破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那种能蜇死人的马蜂窝。山外青山楼外楼,家乡山野间虽也野蜂成群,但最大蜂巢也只不过成人拳头大小,与此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因为江水的阻挡,两岸来往只能依靠宽仅数尺的吊桥。桥面为木板铺成,桥栏则由横竖数道铁丝围挡。风一吹,桥便乱晃,有点像清明节时的秋千。即使如此惊险,竟有“高手”驾驶摩托车从对岸飞驰而来,后座上竟然还载着人!桥的下面便是哗哗流淌的江水,这样的“表演”,不禁让人替他们捏一把汗。


        望着连绵无尽的雪峰,我忽然记起了清代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讲的一个故事:太白山顶有一峰,直上三十里,盛夏雪霰不绝,人无能登其巅者,惟六月可上。相传山巅有太白神殿,铁瓦覆顶。旁列五池,有鸟红色,大如雀。池内一旦有落叶渣滓,鸟便衔去,名曰“静池鸟”。因山顶奇寒,无林木鸟兽,此鸟不知栖于何处。数百年前古人的记载,让我对神秘的太白山更加产生了好奇之心。


        此地留有太多的历史遗存。每当经过那一个个以古地名命名的隧洞、桥梁,脑海中便会浮现出金戈铁马的古代战争场面。路过一处悬崖时,我发现岩缝中竟塞着几口小棺材,想来该是尚未成年的孩子的归宿,不知是否也属那种“崖葬”风俗?有时转过一个山角,会看到一两个当地人背着竹篓在细长的山路上不紧不慢地走着,心中便不由得为他们担心:茫茫大山,前无村后无店,不知他们要去向何方?虽然天色将晚,他们的脚步却依然从容,甚至还会停下脚步,倚树欣赏山谷中的风光,伸手指点一番江山。他们的脸庞就像江岸那些古铜色的山石,棱角分明,刻满了岁月的沧桑。


        入夜,车子在漆黑的山路上像爬虫般蠕动,四周全是顶天的山峰,可能有雾笼罩,如磐的夜空中看不见一颗星星。江水在脚下静静地流淌,因为下游修建了水库,江水随山势的降落逐渐聚成水潭,最终由流动变为静止。林深处偶尔会透出一抹橘红色的灯光,那是山民家中过春节时挂上的灯笼。白的残雪,绿的松树,橘黄色的灯光和大红的灯笼,使山谷中的夜变得更加神秘。那于苍茫中闪烁的灯火,不禁让人想起仙人,想起天上宫阙,想起秦川大地上发生过的许多故事。


        车过汉中,景色逐渐变暖:青翠的菜畦、嫩黄的油菜花、葱绿的麦苗杂色相间,沿河边漫开,恰似江南风光。这一切表明:我们已经入川。


        一种全新的风景,即将呈现于眼前……



王明伦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实力作家王明伦:夜过秦岭

  实力作家王明伦崂山采撷之·陡阡

【实力作家】王明伦崂山采撷之·仙胎鱼

【实力作家】王明伦崂山采撷之·寻访斐然亭

【实力作家】王明伦崂山采撷之·游梯子石


【实力作家】王明伦崂山采撷之·穿越滑溜口

【实力作家】王明伦崂山采撷之·冰雪天茶顶

【实力作家】王明伦崂山采撷之·冬游小崂顶 

【实力作家】王明伦乡间记忆之·熬冻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舅舅


【实力诗人】王明伦乡间记忆之·父亲的烟叶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摘松球

王明伦乡间记忆之·童年那些新鲜事儿

【佳作展台】王明伦原创乡间记忆之·葡萄

【佳作展台】王明伦原创乡间记忆之·竹子


【佳作展台】王明伦原创乡间记忆之·野草莓

【佳作展台】王明伦原创乡间记忆之·酸枣

【佳作展台】王明伦原创乡间记忆之·软枣

【佳作展台】王明伦原创乡间记忆之·拉蔓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拾秋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草垛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场院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秋收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铺子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地瓜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刨药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割秋草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宋景士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瞎汉钓獾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比高崮上长仙茶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瘫得好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老鼠洞子的传说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狐仙报仇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铁瓦殿的传说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狐仙报恩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贼发疯”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弹弓王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塌石门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盘子石的来历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于七和锯齿牙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惜米增寿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茶痴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会识宝的媳妇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水淹沧州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说媒


责任编辑:河汉女   雪儿

总编:木子(相思枫叶丹)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原创授权文学沙龙”,否则不予受理,两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微信、QQ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发表后第四天结算,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本期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