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建事务||“颂百年辉煌,展时代担当”系列活动走进广州力麒



“颂百年辉煌,展时代担当”系列活动

走进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7月8日下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颂百年辉煌,展时代担当”系列党建主题活动第一站走进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颂百年辉煌,展时代担当”系列党建主题活动的举办目的在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办人民满意教育,当人民满意教师,做人民满意学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号召全院师生以平凡的坚守,回溯百年历程,致敬百年辉煌,展现使命担当,绽放时代风采。当日下午,以“颂百年辉煌,展时代担当”为主题的“七一”讲话精神学习院企联合座谈会在全球智能政务装备先锋供应商——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隆重举行。



      全国“一窗式”政务改革首创专家、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刘允强,全国信息公开与政务服务研究会副秘书长、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向晖、副院长王枫云、党委副书记万朝春,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曾维和、张茂元,广州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董石桃、南方灾害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惠,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综合办主任黄鑫、专职组织员赖珊等参加了座谈会。会议得到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长高燕祥一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向晖就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进行了学习讲话。她认为在总书记讲话中高频词“人民”出现了86次,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根本立场。从发展的维度理解“以人民为中心”,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为了谁”、“依靠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发展为了人民,这是发展的导向和目的,让人们实实在在过上好日子;发展依靠人民,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动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从发展的效果维度,把是否给人民带来福祉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标准。同时,她认为,学讲话、学党史要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创人民满意学院,办人民满意教育,想师生之所想,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院系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创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助力学院向高水平发展迈进。



      《“一窗式”:互联网时代的政务服务变革》作者、荔湾区人民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原主任刘允强先生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围绕百年历程与政务改革,结合近几年实地走访问诊全国30个省489个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改革情况,深入浅出地阐述“一窗式”政务改革从制定体系化、适应新要求、可操作落地的政务服务改革实施方案与工作指引,到推进“一窗式”互联网时代政务服务改革落地,以实践检验真理吸纳各地成功经验,力破改革难点、痛点、堵点,解决政务同仁燃眉之急,让群众不断享受政务服务的改革成果,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燕祥结合改革开放历程,讲述了力麒公司过去21年的成长故事,通过“重点攻关、铺网销售”的营销网络发展策略,在全国各中心区域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2010年,成立“海外业务部”,市场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今拥有31个国家专利、41个软件著作权和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力麒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和市场导向,深耕技术创新和业务变革,广泛应用于政务、人社、公安、司法等泛政务领域,推动智慧政务不断发展。基于用户需求和时代要求,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懿就力麒智能装备与政务职能产品进行专题介绍。



      在自由交流环节,参加座谈会的双方代表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与院企友好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在讲话中指出,积极响应和落实百年华诞大会精神,读百年辉煌、行田间地头、走街头巷尾、写时代文章。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学院愿意与有社会责任和有时代担当的优质企事业单位互通有无、携手前行。他对广州力麒多年来对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智慧政务研究和智能政务实验室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双方未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等方面为数字中国建设作出更好更多更大的贡献。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枫云在交流中强调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重要性,对力麒公司在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安排方面进行了交流。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万朝春代表师生对广州力麒在智慧政务人才培养方面的进一步合作表示了期待,对广州力麒在学院设立“力麒英苗奖”表示了感谢。万朝春副书记简要介绍了“力麒英苗奖”徽标征集和初步遴选情况。据悉,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4月初开展“力麒英苗奖”logo征集工作,收到各具创意的优秀作品60余件,经过层层选拔,目前有10件优秀作品进入最终候选名单。



      座谈会后,刘允强主任和陈潭院长向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赠送个人作品并合影留念。在高燕祥董事长带领下,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行人前往力麒智能工厂和广州科学城智慧服务中心参观学习并进行了情景体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之际,通过座谈交流和走访学习,大家深切地感受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民营科技先锋企业的发展成就,亲身体验了智能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


文案|赖   珊

摄影|力   麒

总监|刘向晖


视频来源@网信中国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广大公管,勇往直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党史课堂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读什么?怎么读?

党史课堂||如何学“四史”?习近平总书记提要求

谷琶特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由数字看“关键点”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100个党史知识点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1919-1949)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1949-1978)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 (1978-2020)

党史课堂||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党史课堂||石仲泉:从百年党史看自我革命

党史课堂||谢春涛:百年大党何以永远年轻

党史课堂||中国共产党在广东100年的光辉实践

党史课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广州大学在行动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发展对象培训开班

党史课堂||学百年党史,育世纪新人:GUPA在行动

党史课堂||广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聂贵新来院开讲党课

党史课堂||我院党委书记刘向晖主讲中国共产党党史

党史课堂||我院副书记万朝春为2019级本科生讲党课

党建事务||样板支部结对建,凝聚合力共提升

党建事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事迹引强烈反响

党建事务||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红色精神传承主题活动

党建事务||学院行政党支部赴两塘公祠参观学习

党建事务||政府管理系党支部赴荔湾博物馆参观学习

党建事务||社会学系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主题活动

党建事务||我院师生百年华诞“七一”表彰大会受表彰

党建事务||我院师生积极收看收听百年华诞庆祝大会

党建事务||师生党支部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

党建事务||刘向晖参加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并作分享

关于我们

北纬23°之问:为什么选择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中国海之问:我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行?

北回归线之问: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做什么?

过伶仃洋之问:行政管理专业为什么值得尊重?

一线选择:从一线出发,和我们一起创造一线历史

志愿填报思维导图:如何科学填报高考志愿

致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的十大误区

化溥岭南,润物无声:GUPA专业领学者群像

行政管理:厚德博学,笃行理政

社会学:格物致知,达世济民

CCTV《我们的大学》:广州大学

《广州GO》:4分08秒折叠广州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