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味道|走茗岭古道,追寻湖州红色足迹

湖州发布 2023-01-12


“学习强国”湖州学习平台、湖州发布、湖州晚报、爱湖州联合推出栏目《湖州味道》,通过个人记忆及研究还原城市现场,展现湖州在历史各阶段的风物、风味、风气和风度。除了邀约之外,也欢迎网友投稿,稿酬从优。稿件可发送至963458800@qq.com ,主题请写上“湖州味道”。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㉑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㉙


全文5235字,阅读约20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李士杰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在苏浙皖边界,宜(兴)长(兴)广(德)之间横亘着天目山的余脉,海拔400至600米的山峰一座接着一座,连绵不绝,峰峦叠嶂。崇山峻岭之中夹杂着一条条山坳,山水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溪涧潺潺不息地流淌着,山民们就背山依水地生活在这些山坳中。宜长两地对这些山坳,有个特别的称呼叫作“岕”(读kǎ或kuò音,同“卡”),古代曾经写作“嶰”,大约在清代时即衍变为“岕”,意思是“两山相夹”介于山中,倒也十分形象。历史上,老百姓靠着大山的馈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通过辛勤的劳作才能过上温饱的生活,他们在闭塞的山中,对外交往或者交易货物,就必须翻山越岭,继而形成了山路,真可谓“古人谋生道,步步泪洒途”。

 


罗岕是一条较大的山谷,长达5公里,左右两侧还有一些小山谷,从入口处往里分别是茶叶岕(安头岕)、长子岕、里头岕、西岕、东岕。由西岕行“三州古道”可往江苏宜兴的太华山(镇),从东岕可登山去往宜兴大竹海景区,中间经岕底的园门宗村越茗岭则是旧时罗岕与宜兴交往的主要通道,还是宋朝以来从南京到杭州古驿道即“宁杭古道”的组成部分。如今交通发达了,生活富裕了,地处深山中的这些古道虽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摇身一变却又成了或健身或访古探幽的去处,既可闲走怡情,又能寻趣掠美。




一个深秋的日子来到煤山镇罗岕村,沿途尽情欣赏美丽的秋色,村部办公室的小姑娘罗静接待了我们。我提出想去名老中医俞家声、中科院院士罗民兴的家中看看,她就陪着我向村子里面走去,一路上她不断地喊着爷爷、奶奶和乡亲们打着招呼。随口向她了解村中老人情况,她如数家珍地回答,90岁以上老人有13位,其中一位已经是103岁的老寿星,罗岕村果然是山清水秀、怡养身心的好地方。

 

陈鲜忠 摄


俞家声是长兴知名的老中医,治疗结石病症是他的一大绝技,又因对岕茶深有研究而以“罗岕茶叟”闻名于世,可惜他在2009年以90岁高龄辞世,未能在他生前拜访是一件憾事。此次来到俞家,主要是想看老先生晚年所编的俞氏家谱,我知道俞氏是仅次于罗氏的该村第二大姓,明代时就迁至罗岕。他正在吃中饭的儿媳放下筷子,带我们去看老先生的书桌,他生前坐诊听堂的小屋仍保持原样,虽因家谱出借而未能得见,却翻阅到了老先生的一部诗集,可谓不虚此行。其中一首早年的诗作写道:


破碎河山感慨怜,何堪任受敌熬煎。

青年剑影横斜处,杀尽东夷复旧天。


以前亦曾摘录过俞家声的老师金子长先生(即金涛)的一首《庚辰元旦》诗,于1940年春节作于罗岕山中:


中原遍地尽烽尘,作客山中又一春。

国破难忘殷甲子,岁华犹记古庚辰。

欲持宝剑平多难,先饮屠苏醉几巡。

击节壮心歌老骥,王师未定泣孤臣。


这两首诗的背景是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湖州和长兴县随即于11月下旬沦陷。地处偏僻的罗岕村顿时涌入了大量逃难的人群,浙西名士金子长先生也在其中。金子长先生原住长兴县城雉城,学识渊博,是“浙西三名士”之一,平生爱藏书,家中的“花近楼”藏书馆闻名江浙,但在日军入侵时,“花近楼”及藏书文稿均毁于战火。目睹鬼子的暴行,僻居山村的金涛和俞家声这对师生都在诗中表达了愤懑之情和抗战到底的决心,金子长先生还先后将两个儿子金百川、金千人送入军营奔赴前线杀敌,其中次子金百川最终浴血湘桂战场,英勇捐躯。


离开俞家,走到一个小地名叫“店上”的地方,来到了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罗民兴院士家。这里真是人杰地灵,山沟沟里飞出了金凤凰。罗民兴的父母都是九十高龄的耄耋老人,但却精神矍铄,神清气爽。罗岕的得名,相传与唐朝著名诗人罗隐有关,据说他在唐末战乱之际避祸于此十多年,后来才应诏出山成了钱镠的谋臣,曾经见到罗岕一支罗姓的家谱,即以罗隐为始祖。但罗士梅老先生则持另一种说法,他还捧出了一套珍藏的家谱,说罗氏现在已经繁衍到71世,始祖是罗一龙、罗一虎兄弟,早在汉代就从江西龙虎山来到这里,已历时1800年,“罗岕”之名是因为罗姓居此而得名。对此,我无法判断真伪,凭感觉罗士梅老人的说法可能更可靠,但无论哪一说,罗岕的历史悠久是毫无疑问的,甚至称得上是长兴山区最古老的村落之一。


陈鲜忠 摄


闲聊之中,我顺口问起金子长,还真问对了人。我顺着老人的手指望向院外,看到了一幢在别墅林立的罗岕村很少见到的传统民居。他随即带我前往只有几十步远的金子长旧居,说金子长看书十分痴迷,即使蹲茅坑也捧着书,而他小时候就在金家的二楼读私塾,十几个孩子外聘一个教师上课。金宅坐北朝南,西侧唯剩厢屋,中间造起了新楼房,东侧尚存一间正屋和厢房,还住着金子长的堂侄。原来他的奶奶是金子长的婶婶,娘家就在罗岕店上的这小小山谷中,看来当年还是个大户人家。抗战来临,金家大大小小一家人就全部投奔这里了。大户人家出身的金子长先生一介书生,不事生产,一度生活艰辛,幸亏1943年底来了新四军。


虽然现在罗岕村新四军苏浙军区的纪念建筑没有保存下来,但罗岕作为方圆十里范围内的一个大村庄,建筑密集,群众基础较好,是当年新四军的重要活动场所。俞家声的笔记有一段记述:“1944年元旦,当新四军十六旅独立二团团长谈广(杨洪才同志化名),率部驻罗岕章姓人家庆祝元旦,先生和我应邀出席。席间,人民将领甚器重先生,当即给予抗币300元,并手示长兴抗日民主政府,每月支给先生30元,以济先生生活之不足。”俞家声先生对于新四军的到来亦是欢欣鼓舞,在新四军取得杭村大捷后,欣然提笔写了一首《新四军打了大胜仗》的诗:


活虎生龙子弟兵,杭村鏖战树功名。

捉来俘虏缴来炮,万众齐呼祝捷声。



由店上村继续向北往罗岕最深处走去,就是茗岭山脚下的园门宗村,该村在清代县志中记载的地名就叫“岭底脚”,后因这里是罗姓祖居地,且人丁兴旺,集群而居,屋宇相连,雨天出门不用撑伞,才改名“园门宗”。县志记载,明末隐士朱升曾建茗理楼于茗岭山下,看来就是此地,他留诗赞云:


不知茗岭何年始,今日方开茗岭楼。

露浥舌根真味出,花生鼻观异香流。

纤柔不取旗枪败,藻绘徒增龙凤愁。

名理无穷非一茗,著经空白古人头。

 

陈鲜忠 摄


朱升所赞誉的茶叶即闻名于世的明代“岕茶”,以宜长两地特有的称呼“岕”来命名,即指独产于宜兴、长兴两地交界的山谷中,尤以罗岕所产岕茶品质为佳。茗岭产茶的历史悠久,据明代周高起所著《洞山岕茶系》记载:“相传古有汉王者,栖迟茗岭,课童艺茶”,早就有过一位汉王隐循于茗岭,平时以课童艺茶为乐。而茗岭之名,虽说朱升认为“不知何年始”,但最大的可能应当是自“茶仙”玉川子卢仝隐于罗岕洞山开始,他所作的“七碗茶歌”当作于茗岭。延至明代,岕茶的声名竟然盖过了顾渚紫笋茶,为文人雅士所推崇,许次纾、熊明遇、冯可宾、周高起、冒辟疆先后著有《茶疏》《罗岕茶记》《岕茶笺》《洞山岕茶系》《岕茶汇钞》5本专著,名人吟诗称赞的则更加无可胜数。


罗岕茶有很多奇特之处,比如纯野生而非茶园所产,另外采摘不在谷雨节气之前而是立夏前三日,等等。最初,我并不知道这里有茗岭古道,只是因为平生嗜茶,对遐思神往的“岕茶”充满憧憬,且茗岭之“茗”是“茶”的别称,故会同朋友“斯圻人”特意来此采摘夏茶,才偶然发现这里有条悠长而峻险的古道通向宜兴。长兴居阳、宜兴居阴,这大概是罗岕茶胜出的缘起。我将采来的肥厚茶叶视若珍宝,回到家中赶紧按照古法相传的“先洗后烹”办法进行尝试,结果全变成了不堪忍睹的“霉干菜”。所幸后来在茶人张文华的茶室中品尝到了岕茶的味道,看着好似一杯白开水,捧之则芳香扑鼻,尝之则茶味浓酽,回味别异。


陈鲜忠 摄

 

茗岭,又称葡萄岭,是一条东西向的山岭。古道则呈西北—东南走向与山岭交叉,长约15华里,当地有“上七里、下八里”之说,顶端是一处叫“茗岭头”的地方,海拔528米,往南八里是罗岕,往北七里则是宜兴的岭下村。站在茗岭头上,天高云淡,碧空如洗,但仍没有登高望远的感觉,因为岭脊向东西伸展开去,东侧的黄塔顶才是最高峰,此处虽然不像沿途竹海那般浓荫蔽日,却也植被丰茂,难以极目远眺。前方的卵石古道虽然诱人,但车子停在罗岕一侧,如果去了岭下村再返程实在是体力不济,只好就地折返而归。


没有完整走一遍茗岭古道,特别是未能挑战最高峰的黄塔顶,终究心中不爽。第二周,约上朋友一行人由大巴车送至宜兴,从茗岭北麓的岭下村开始登山。岭下村旧属茗岭乡(后改茗岭镇),现并入张渚镇。宜兴境内的古镇有“金张渚、银湖滏”之说,因为这两镇历古以来就是山货集散的码头,长兴西北山区出产的笋竹、洗帚及其它土特产,多靠马背骡驮去往这两处外销,包括罗岕村民为闻名天下的常州梳篦加工原材料,也走的是山路。岭下村地处茗岭的北麓,村民枕着潺潺涧水而居,生态环境绝佳,是江苏省境内闻名的“长寿村”;村庄虽僻居山坳,但历史底蕴深厚,村民以卢姓居多,是明末著名抗清将领、民族英雄卢象升的故里,抗战时期亦为新四军的根据地。



从踏上石子古道起,不时遇到来自苏南各地的驴友,看来茗岭古道已经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练脚的绝好体验。由山脚到山腰处竹海连绵,碧波万顷,令人赏心悦目。来到海拔四百来米的高处,保存完好的古道仍垂直向上,但驴友们多从侧坡的荒径斜步。踌躇着随他们而行,铺满杂草落叶的松软地面感觉清新,风光也大为不同,时而绝壁万仞,时而怪石兀立,在愉悦的体验中登上了山顶。山巅为一处石英砂岩裸露的平地,约三十平米见方,西侧竖立着一块湖蓝色的巨大标牌,上书:“苏南第一峰,黄塔顶,茗岭山主峰,海拔611.5米”的字样。相传茗岭之巅曾有过一座柳宿庙,始建于唐代,“黄塔顶”之名与此有关。


这儿要插句闲话,来到了黄塔顶,千万不能被江苏一方所立标牌而误导。据《长兴地名志》记载:“黄塔顶,山。别名葡萄岭。……为长兴与江苏宜兴交界处,海拔611.5米。”因此,这也是长兴县诸山的最高峰。以前总是认为五通山是长兴最高峰,看来是误会了好多年。临顶俯望,近处群山低伏,峰峦叠翠,远处广袤无垠,生机勃勃,苏浙皖三省毗连地的村镇尽收眼底。脚底下,宜长高速公路犹如一条白练,从葡萄岭山脚穿隧道而过,新时代的宁杭通道指日可待,曾经的古道将不复往昔“谋生道,泪洒途”的景象。

 

陈鲜忠 摄


黄塔顶往东通向宜兴大竹海,因体力与时间关系未作尝试。我们原途折返,回到北麓的古道处,再从古道攀登“茗岭头”,山路石级基本完好,沿途还有一处传说为东汉开国皇帝经过并留下脚印的巨石——“刘秀跺脚石”,很快就来到了古道分水岭处的茗岭头。走向罗岕的古道盘旋曲折,下山并不轻松,罕有人走的古道曾经铺满光滑的毛竹叶,让我这经常行山之人也跌过三跤。这次行走,欣喜地发现古道已经修复如旧,如履平地,但同行的一位胖子大哥乐极生悲,仍重重一跤摔破了裤子,正在担心之际,见他拍拍屁股站起,让大家呵呵大笑一场。

 


又来到罗岕岕底的岭底脚,大涧中流,溪水冲激之声欢快地奏鸣,涧旁竹林中间夹杂着野生的茶树,稀稀朗朗的淡白色茶花引人侧目,让人向往来年春天竹笋破土而出,茶芽含芬吐芳的美景。丛林中的老屋,尽管主人已经离去,依然残留着斑驳的泥石砌墙,浸润在青山深处,默默迎送着一个个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的时光,还有早春挖笋、晚秋斫竹的老农,一派桃源深处的风光。

 


傍着山涧旁的水泥路向下,跟着一位朋友来到他的舅公家。这位老人叫罗汉年,生于1926年,精瘦清矍,思维敏捷,只是操着一口浓重的宜兴腔乡音有些难懂。他慢条斯理,娓娓而谈,七、八十年前的一幕幕往事在他的记述中清晰起来。他是1940年在煤山镇创办的长兴县第一所中学——“长兴战时初级中学补习学校”的首届学生,有一年放假回家,恰好遇到日本鬼子扫荡,不知天高地厚的“东洋兵”牵着军马爬茗岭,高头大马居然从山上滚落下去摔死了,等鬼子们悻悻然离开后,让村民们畅快地饱了一顿口福。


他还主动说起了“杭村缴大炮”的后续故事,那一次他虽然随长中迁徙求学不在家中,但当年听乡人讲的详情仍然印象深刻。鬼子在广德杭村遇到新四军袭击吃了败仗,尤其是丢了一门九二步兵炮更加恼羞成怒,在煤山的山岕中到处搜找,遍寻无着。结果是新四军将士将步兵炮拆卸后,由被服厂厂长吕道明负责,会同乡亲们驮运到罗岕的东岕山谷,将器材装在一个棺材中埋藏了起来。“杭村缴大炮”的故事至今仍被村民津津乐道,但聆听健在老人亲口讲述则是不同一般的记忆。

 


离开罗岕村时,在村口的土地庙稍作停息,乡人所谓的土地庙,旧时是奉祀主管天下草木的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的柳宿庙,茶树作为南方嘉木曾经“吴中所贵”,供奉柳宿理所当然。传说中的“刘秀”并没到过宜兴和长兴,实是方言中与“柳宿”谐音,故演绎出汉朝“太子”刘秀逃难的诸多传说,平添传奇色彩。此庙在明代驰名天下,据万历年间的长兴知县熊明遇在《罗岕茶疏》中所记:“(罗岕岕茶)最不易得棋盘顶、纱冒顶、雄鹅头、茗岭。在老庙后无二梗,香不外散,称为上品。”土地庙后的野茶是岕茶中的上品。回望岕中冈峦,默念着“纱冒顶”“雄鹅头”“棋盘峰”等别致的山峰名称,依依不舍地离开,等春光明媚之时再作一一踏访吧!




来源:湖州发布

制图:楼挺

编辑:黄娟娟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合溪水库美如画摄于长兴合溪水库摄影:周洪峰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悦湖”菜单栏,找到“拍客”版块,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