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策论丨吴晔:没有资源之争,就没有人类历史

2017-10-01 吴晔 新三届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吴晔,陕西长安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到人民日报社当记者,参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后调入国土资源系统创办报纸杂志,今年从中国国土资源报社退休。现在做点企业文化的事情,钟情于书法绘画,喜欢民谣顺口溜。  


1


资源之争是人类历史的主动脉,这句话其实是我的历史观——资源文化决定历史走向——的一种通俗的表述。


首先,人类为何能比其它动物更快速进化?为什么能够学会利用工具并且将之做到极致?为何能够形成社会组织,并且对这种组织随着资源利用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使之越来越复杂?为什么能够创造出从农业到工业、从物质到精神、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种文明成果和形态……


归根到底一句话:为了能更多地占有、更好地利用资源,更有利于自己地分配资源利益,更长久地依靠资源生存并且壮大。


世界如此,中华亦如此,每一个国家如此,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家公司、甚至每一个个人都如此,凡是人类概莫能外。


人类所有的纠结归根结底就一个词:资源。不信?且看——


种植业的发现开启了农业文明,于是人们从山地迁向平原,再从这块平原迁徙到更肥沃的平原。人类过去大部分战争是为了占有资源的迁徙而进行的,这类似于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许多动物的行为。这是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不管是非洲人的迁徙,阿拉伯人的迁徙,犹太人的迁徙,华夏民族的迁徙,炎黄蚩尤之间进行的战争……等等,都相类似。


金属的发现开启了青铜文明,火药和生物技术又开启了现代文明,于是争夺资源的战争进行得更为惨烈,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宗教战争和邦国之争,英法两国间的百年战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掠夺,两次世界大战……亦都相类似。


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会对资源的占有和争夺产生进一步的推力。从木棒石块到铜戈铜剑,再到铁矛钢刀,从冷兵器到炸药火器,再到飞机大炮核弹,到今天的战略轰炸机、核潜艇、航空母舰、洲际导弹、间谍卫星和无人飞机……哪一项不是为资源的争夺和控制服务的?


反过来看,对更多更好资源的渴望,也强有力地推动了资源利用技术的进步。上一段所有的技术进步又都是在此渴望下催生的。


世界几个大的文明中心,东北非的埃及,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Tigris)和幼发拉底(Euphrates)两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人从爬行到直立,食物从茹毛饮血到种植谷物和用火吃熟食,工具从石器到铜铁器具……战争从小部落的木棒石块争斗,到大规模战车军队的惨烈厮杀,再到现代战争中使用和准备使用的毁灭性武器……基本印证了这个过程。


2


每一个文明,包括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文字的创造,包括法律制度,包括各式各样的宗教,包括建筑、城市、水利设施,等等,都是资源的占有和利用需要而催生的,也是为了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服务的。有个别的学说思想,以及大部分艺术创造,是占有利用资源后的人们精神的需要而产生的。


有人说宗教是人类精神的救赎,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宗教是资源占有利用中人类精神抚慰的产物,也是在社会世俗组织(如国家、城邦、公司)之外,或者说是跨越世俗组织之上的资源争夺占有的一支强有力的势力。不信?看看宗教为资源占有(空间的物质资源和精神上的徒众资源)所进行的那些战争杀戮,同样是毫不留情的。佛教基督教的流通路径,宗教势力在欧洲的地盘争夺,佛、道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争斗,伊斯兰与基督教两千年来的摩擦,以及伊斯兰自身内部各教派的矛盾……无一不是资源作怪。


交通贸易始终是伴随着资源的占有、控制与交流而产生的。首先是迁徙发现了交通道路,再就是贸易扩展了交通,郑和的和平贸易物资交流是人类交通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善的范例,还有张骞等伟人的交通西域各国,都同样是资源所催生的精神和经济活动。


但是,西方帝国的殖民者以掠夺别人资源为目的,虽是罪恶的,也同样开发了人类交通的范围,使得资源的占有和利益分配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变数——强者可以隔山隔海去强抢资源。


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是强抢资源的先行者。英国随后,以国家支持的海盗“黑吃黑”,即劫掠前两国从殖民地回来的海上运输船开始,成为地球各地资源的最大掠夺者,在亚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甚至南极洲,都强占了更多的资源。它怎么做到的?用更坚实的船舰和更强大的火炮,通过杀戮。


不管是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西讨,还是成吉思汗铁骑的横扫千里,拟或是秦皇、汉武、凯撒、拿破仑的傲世战绩, 都证明了一个道理:资源之争通常和杀戮联系在一起,虽然开始时通常是仁厚的社会管理思想、良好的效率和先进的技术优势。


罗马当初不过是个小城邦,后来成了强大的帝国。周国当初不过是偏居陕西扶风的小部落,后来成了天下共主的王国。秦国是被周封得最晚且没有实控土地的最弱的国,后来却统一了中华大地。美国在反抗英国殖民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经过百余年经营和两次世界大战,成了世界第一强国……所有这些没有其他原因,只有一个:资源——资源战略方向正确,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先进,资源管理组织路径恰当,资源利益分配科学。


3


军队的出现是为了保护和占有更多的资源,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不管它被叫做皇帝还是国王,或者是总统、主席,都是这个地方资源极其利益分配、保护及占有资源武装力量的第一掌控者,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也是如此。


赋税制度是资源权力中心对资源利用终端(经济单位和广大民众)进行资源利益调控的手段,目的是利益分配向中心倾斜。


因此,一把手周围便有很多的围绕者,围绕者身边又有围绕者,围绕着资源权力中心的人层出不穷,都只有一个意思:通过对资源权力中心的影响来争取获得更多资源,并保护住已占有资源。看看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内部外部的厮杀,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后宫的处心积虑重重阴谋,都是这个意思。


自然科学的发明发现和技术创新,是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利用技术,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对资源利用终端即人的管理方法。


资源之争是人类历史的主动脉。抽去资源争夺主题,人类什么都没有,也没有历史。


作者声明:以上文字是我对自己20年资源文化研究成果的简单描述,本人拥有绝对知识产权。


吴晔专题

吴晔:我一直很认真地幼稚着

吴晔:三天高考喝凉水几乎饿晕倒


原载作者微信公号"晔公好龙"

本号获作者许可转载



北大新三届专辑

袁钢: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汤

彭艳:一张历史照片引起的回忆

范东升:重回学校像第二次生命开始

王治河:贵胜王侯的燕园清贫岁月

黄爱平:用未名湖水浇灌学问精神

海闻:从北大荒到北大到北加州

珊伊:我在北大留学生楼的文化冲击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何勤华:与李克强同班的律政精英们

何勤华:给李克强班级上专业课的老师们

何勤华:当时不知道法律为何物

实习生李克强曾是电影原型人物

谢思敏:李克强同学指点我东瀛取经

一张北大旧照片,牵出40年前高考记忆

潘维:先师陈翰笙,上海左尔格小组幸存者

杜丽燕:张宗炳先生说“我不知道”

宋红:随贻焮师驾游巴蜀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重温王友琴的《未名湖,你听我说》

陈红:逝水红颜

雪汉青:为了漂泊的灵魂

熊国胜:拓宇是寿者,骄傲的寿者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海子诗九首

高远东:刘卫国,你在哪里?

熊国胜:追忆同窗挚友骆一禾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上篇)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下篇)

陈平原:研究文史的第一流学者,

大都没有博士学位

李大兴:1980年的北京大学

李大兴:我想象中的北大精神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徐小平:生命中那盏明灯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