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剑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去中国才找到人生方向

无畏 无畏的旅行 2023-04-25

利奇的自拍 / 历史资料


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1910年出生在英国罗奇代尔(Rochdale)的一个富贵家庭。利奇家族发祥于英国工业革命,生意做到了阿根廷甘蔗田。1929年利奇到剑桥大学学习数学,但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数学,一年后就转到了工程专业。


利奇大学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好时代。当时经济危机爆发,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失业率飙升、德国纳粹运动抬头。在这个不安的年代,很多人在寻找新的出路,甚至有不少英国人成为了希特勒的粉丝,其中就有一位人类学家乔治·皮特·里弗斯(George Pitt-Rivers)。


他周围的同学在政治上变得越来越激进,有的还对传统英国社会充满了憎恨。敌意与对抗在英国,在整个欧洲蔓延。1931年的夏天,利奇去了趟德国。德国的现状让他对未来感到更加不安。两年后,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


利奇成绩优越,但他认为自己精神无法集中,对研究不感兴趣,不想从事学术道路。虽然家庭优越,但也不想让家里安排一生。1932年,利奇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从剑桥大学毕业,怀揣工程学士证书,想自己找份工作。但是,在当时的就业环境下,只能找到煤气工人这样的工作。


在国内前途暗淡,看不到未来。左思右想,利奇决定去外国闯一闯。他拿到了太古公司(John Swire and Sons)去中国工作的offer,签了4年合同。小伙子走出国门看世界,第一站就是中国。


他很兴奋。在去中国前,他每周去上三次汉语课。他认为汉语语法简单,容易懂,但是发音很难,写也很难。在一次讲座中,他听到了中国的祖先崇拜、道教和佛教,十分感兴趣,让他对去中国更充满了期待。


太古公司当时的网络遍布中国各大港口城市,利奇在香港、上海、重庆、青岛、北京的分公司都工作过,四年内好好体验了一把中国各地的生活。


他在工作中学会了各种商务技能。但是,就跟上学时候发现自己不喜欢数学一样,他发现自己也不喜欢当社畜,不想把一辈子的时间都浪费在办公室里。


中国的异域生活更激发了他对人类文化的好奇心。工作之余的时间他都用来旅行。中国的五岳他爬了四座。当时可没有现在的旅游设施,爬高山也是一种极限挑战。在北京,他站在天坛面前,惊叹中国建筑到处充满着象征意义。他收藏玉器古董,对中国器物高度的抽象化充满了好奇。他甚至将蟒袍和诰命夫人的披霞混搭,玩起了自拍。


利奇在中国爬山 / 历史资料


利奇穿蟒袍披霞自拍 / 历史资料


公司合同到期后,他没有续签。他年轻的心向往着远方,甚至打算乘坐西伯利亚大铁路横穿俄罗斯回家。不过,当时苏联在斯大林主政下进行大清洗,社会动荡不安,他的旅行计划只好作罢。


在北京时,他参加了英国大使馆举办的一个派对,派对上,一位美国的前摩尔门教传教士斯图亚特(Kilton Stewart)在招揽队友到台湾岛东边的小岛兰屿(Botel Tobago)上去探险。


日本人占领台湾之后,将兰屿作为人类学的考察点,禁止在岛上进行开发。1897年,才有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到岛上进行考察。利奇觉得认为岛上住的人是真正的“原始人”,是“人类学家”真正的研究对象。这样,他们四个人类学的业余爱好者结伴前往兰屿。


达悟族少女 / 鸟居龙藏


利奇在岛上和原住民达悟族(Tao)一起生活了八周。这八周里,他开始学做民族志,并用摄影、手绘图的方式辅助记录。


他发现,除了民族学家霍内尔(James Hornel)描述的兰屿上的小船(tatara)船之外,达悟族人的船还有另外一种大船,在达悟语中称为“chinedkulan”。回英国后他还写了一篇《兰屿造船》(Boat Construction in Botel Tobago)刊登在人类学杂志《Man》上。


文章发表在人类学杂志上


日治时代明信片上的达悟族大船 / 历史资料


兜兜转转,26岁的利奇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了,那就是人类学。刚好他儿时的一位朋友是人类学家雷蒙德·弗思(Raymond Firth)的太太。经由朋友介绍,他进入伦敦经济学院,投入弗思门下学习人类学,同时又参加了当时人类学界的大牛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Malinowski)的研讨班。他又去了伊拉克研究库尔德人,去了缅甸研究克钦人,开始了作为人类学家的一生。


参考资料

1. Edmund Leach, Boat Construction in Botel Tobago, Man, December 1937

2. Adam Kuper, An Interview with Edmund Leach, Current Anthropology, 4 (August- October 1986), 375

3. Adam Kuper, Anthropology and Anthropologists: The British School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4th Edition. Routledge; 4th edition (September 24, 2014)

4. Stanley J. Tambiah, Edmund Leach: An Anthropologic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作者 | 无畏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更 多 语 言 和 旅 行 的 文 章

 点 击 标 题 阅 读


香港的“逆隔离”原来不是自己造的新词

元朝领先全球进入纸币社会,可后来崩溃了

庐山原来和传教士那么有缘

新冠确诊人数最少的国家只有8例

新冠确诊超过人口一半的国家有几个

本想去澳门过个周末,没想滞留一个多月

澳门在讨论封控中狗的精神问题了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免签了,但是...

印度今天过洒红节,旅游签证也全面恢复了

乌兹别克斯坦恢复电子签 欢迎外国游客

土耳其人参加了朝鲜战争 遇到了“艾拉”

《永恒族》里讲的古代巴比伦语是怎么回事?

《瘟疫之夜》| 诺贝尔奖得主帕慕克新小说出版

泰戈尔写诗用的不是英语,而是孟加拉语

《爱在西元前》,唱的是战火纷飞的伊拉克

满大街佛庙、喇嘛、华人面的欧洲城市

ლ(╹◡╹) ლ,这个原来是斯大林的母语

沙发客最差经历居然在伊朗

他是一个“语言学习旅行者”

唐僧去过的这个佛国,被人看作一堆黄土

信了这个教,死了之后被丢去喂狗
古代人怎么说话?5分钟从商朝到清朝
出国旅行一定要会英语吗?
巴拉圭原住民语言是怎样成为国语的?
敦煌文书里藏了这么多语言
粤语也有自己的拼音输入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