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年国债,近来有何变化?——债市策略(5月第2周)| 华安固收

华安固收团队 债市颜论 2023-08-08

报告作者:颜子琦、洪子彦(团队成员)


摘要

当前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什么位置?

当前30Y国债收益率与30Y-10Y利差分别为3.07%与36bp,位于历史0%与2%分位点,临近极值。

作为超长债主力配置盘,保险需求有何变化?

①从保费收入来看,2022年至今保费增速出现大幅提升,寿险与财险是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进一步从资金运用余额来看,债券占比持续提升,说明保险对债券配置需求较为稳定。

②从保险产品年化收益率来看,2022年资产荒以来各大保险公司总投资收益率出现下行,273只万能险产品年化利率出现不同程度走低,当前25%分位点年化结算利率已明显低于30Y国债收益,“偿二代”体系下的保险公司固收类资产投资久期受一定影响,但超长债利率持续下行或将影响其配置意愿。

③与理财类相比,保险产品收益率仍有一定压降空间。从万能险产品收益率分位点来看,25%与50%分位点收益率分别高于理财类产品5bp、24bp。此外,近期最近存款利率出现下调,我们认为保险产品利率也有一定的调降空间。

超长债的主力配置机构近期有何变化?

①4月保险机构已反常减配超长债,2023Q1资产荒格局下,保险机构的超长国债配置已远超去年同期,4月由正转负进入减配。

②低利率环境下保险或将逐步加仓地方债,2023年1-4月保险净买入地方债总额已经远高于21、22年同期,虽然保险对地方债净买入与其发行节奏相关,但超季节性的增配或是由于其追求更高收益率。

③基金出现较为明显的超长债加仓信号。2023年以来基金机构增配超长债力度明显大于往年。正如我们此前报告所述,牛市末期的基金往往对长端利率下行信心不足,而选择增配收益率更为稳定的超长债,从现券交易数据来看,2023年以来基金合计净买入194亿元,远高于历史同期,2月转为增配后需求持续增大。

30Y国债期货表现如何?

①从基差与IRR来看,截止5月12日,TL2306合约基差为0.24元,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仍有一定收敛空间,TL2306合约IRR录得0.57%,做空IRR(正向套利)难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

②从跨期价差来看,过去多个交易日跨期价差持续下行。TL2306合约跨期价差在5月12日达0.41,当前正处于2306至2309合约的换仓过程中,我们认为短期内市场大幅调整的可能性较小,空近月多远月或为较优策略。

债市策略:30年国债下行节奏有望放缓,后市更多要看10Y国债能否再次打开下行空间。

我们对当前30年国债看法相对谨慎:

 从超长债主力配置盘角度看,保险机构债券投资资金运用余额持续提升,但保险产品年化收益率持续下调,超长债利率的持续下行或许无法满足其对于产品收益率要求,此外,保险产品较理财类收益率偏高,随着存款利率下调,我们认为其收益率仍有一定压降空间;

 从配置行为来看,4月以来保险已反常减配超长债,而超季节性地净买入高久期地方债,低利率环境或将逐步改变保险公司券种偏好;此外,基金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超长债加仓,该指标在牛市末期具有一定的信号意义。

本周一MLF利率持平,基于降息的博弈落空,后续影响有两种可能走向:

①从短期的资金面角度来看,降息落空将使长端与超长端的下行空间受限;②从整个二季度的政策取向来看,不降息再次印证了政策的定力(在低基数的情况下,不轻易使用刺激政策),以及债市震荡下行的延续性。

回到30年国债观点来看,从配置行为、绝对收益、相对分位、期货定价等角度来看,30年国债利率在经历了一轮单边下行后,后续下行节奏或将放缓,后市更多要看10Y国债能否再次打开更大下行空间。

风险提示 

流动性风险,数据统计与提取产生的误差。

01


30年国债走到了什么位置?

当前30Y国债收益率已达2012年以来最低点。2012年以来,10Y及30Y国债收益率整体呈现下行走势,截止5月12日,10Y与30Y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至2.71%与3.07%,其分位点分别处于历史5%与0%低位。整体来看, 10Y与30Y国债收益率已处于历史相对极值位置。

30Y-10Y期限利差持续压缩,当前空间较为有限。2020年至今,30Y-10Y期限利差经历了2轮下行期,截止5月12日,期限利差已压缩至36bp,位于历史2%分位点,与国债收益率与期限利差均临近历史极值。

02

当前节点下,保险增配超长债动力是否仍在?

2.1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从保费收入来看,2022年至今保费增速出现大幅提升。正如我们上篇周报所述,保险是超长债的主力配置机构,其配置偏好往往来自于负债现金流的匹配,2023年第一季度保险公司保费累计同比增长9.24%,高于2022、2021、2022同期-1.02%、7.79%、2.29%。寿险与财险是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据Wind统计,2022年7月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约3002亿元,其中财险与寿险收入占比达78%,为保费收入主要来源。

从资金运用来看,债券资金余额持续提升,保险公司一季度债券资金运用余额为10.95万亿元,同比增长18.61%,债券资金运用余额增速自2023年以来持续提升,2022年同期增速约为12.05%。说明保险对债券配置需求较为稳定,我们将在下一章探讨其产品承诺收益率与超长债配置的关系。

2.2近年来保险承诺收益率持续走低

2022年资产荒以来保险公司总投资收益率出现下滑,当前已至3.5%附近。具体来看,2023年3月,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2%、1.4%、3.3%、4.21%,平均总投资收益率自2022年以来保持较低水平,若超长债收益率进一步走低,其对于保险公司吸引力或将降低。

“偿二代”体系下,保险公司固收类资产投资久期整体受一定影响,但超长债利率持续下行或将影响其配置意愿。根据2016年保监会下发的《关于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正式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公司受三重约束(定量资本要求、定性监管要求与市场约束机制)。特别是对于寿险来说,其利率风险评估需要考虑到负债与资产的联动,若久期缺口越大,则对资本要求越高,这是保险公司偏向于增配收益率更高且更稳定的超长债原因之一。

但随着30Y国债与保险产品承诺收益率的不断走低,保险公司增配意愿或将减弱,以月度公布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来看,我们选取了市场上273支万能险产品,截止2023年4月,其收益率25%、50%与75%分位点分别为2.6%、3.5%与3.75%,2022年7月以来,万能险25%分位点收益率开始低于30Y国债收益率,当前两者利差已达54bp。

2.3保险产品利率下调仍有一定空间

与理财类相比,保险产品利率下调仍有一定空间。从万能险产品收益率分位点来看,25%与50%分位点收益率分别高于理财类产品5bp、24bp,但75%分位点收益率低于理财类产品。此外,近期最近存款利率出现下调,我们认为保险产品利率也有一定的调降空间。

03

超长债收益走低,机构配置有何变化?

3.14月保险机构已反常减配超长债

2023Q1资产荒格局下,保险机构的超长国债配置已远超去年同期,4月由正转负进入减配。具体来看:

2022年1-2月均保持净卖出,而2023年2月保险机构已转为净买入,增配超长期国债共计30.8亿元,同比增加114.43亿元;

3月净买入大幅增加至188.38亿元,同比增加125.49亿元,且高于2021年同期;

4月保险机构净卖出超长期国债29.51亿元,而2021、2022年同期分别净买入73.98亿元、225.88亿元。

分新老债来看,保险机构以新债配置为主,4月净卖出,且2021年以来保险仅5次出现单月净卖出新债。新债较老债享有部分流动性溢价,2023年3月,保险机构净买入新债129.64亿元,占国债配置总额的69%,较去年同期增加54.8亿元;净买入老债58.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0.69亿元。

2023年4月保险机构小幅增配老债,而新债转为减配。具体来看,保险减配新债41.5亿元,净买入老债11.99亿元。由于新债享有的流动性溢价,其收益率低于老债,4月保险对新债的减配行为,或体现其认为收益率较往年过低,且将阶段性触底,而老债收益率略高于新债,仍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3.2低利率环境下保险或将逐步加仓地方债

保险机构增配超长地方债力度远超过去两年同期。具体来看:

23Q1保险增配974.15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85.96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782.4亿元;

4月净买入同比增加153.92亿元。2023年1-3月保险机构地方债净买入稳步上升,4月需求虽有所回落,但仍远高于2022年同期。

保险1-4月配置地方债总额已经远高于21、22年同期,结合地方债发行数据,自2022年3月往后,保险机构对地方债的增配额大致与地方债发行额呈现正向关系,2023年1-3月地方债发行额均高于5000亿元,年初回升趋势明显。同时2023Q1国债收益率横盘后走低,4月保险机构配置超长国债由增转减,但保持地方债增配,2023年4月保险机构净卖出超长期国债29.51亿元,净买入地方债289.27亿元。

3.3 基金出现较为明显的超长债加仓信号

2023年1-4月基金机构增配超长债力度明显大于往年。正如我们此前报告所述,牛市末期的基金往往对长端利率下行信心不足,而选择增配收益率更为稳定的超长债,从现券交易数据来看,2023年以来基金合计净买入180.6亿元,远高于历史同期,2月转为增配后需求持续增大。相比保险和券商,基金仍凸显一定的右侧交易属性。从新老债角度,基金机构以新债配置为主,4月新老债较历史同期明显增持,老债增配显著。具体增持新债104.04亿元,同比增加110.91亿元,增持老债58.47亿元,同比增加63.34亿元。

04

30Y国债期货表现如何?

当前2306各品种合约基差处于较低位置。3月以来T主连价格持续上涨,日度成交力量以多头为主,TL2306合约上市以来的近7个交易日中,仅1日多空比小于1。从基差来看,TS2306、TF2306、T2306、TL2306合约基差分别为0.0001、0.05、0.12、0.24元。TL2306合约基差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仍有一定收敛空间,可更多关注TL2309合约。

TL2306合约IRR出现回落,正向套利策略难获得超额收益。截止5月12日,TS2306、TF2306、T2306、TL2306合约IRR分别为2.25%、1.93%、1.47%、0.57%。对于TL2306合约,做空IRR(正向套利)难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

从跨期价差来看,过去多个交易日跨期价差持续下行。TL2306合约跨期价差在5月12日达0.41,当前正处于2306至2309合约的换仓过程中,我们认为短期内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空近月多远月或为较优的策略。

05

债市策略:30年国债下行节奏有望放缓,后市更多要看10Y国债能否再次打开下行空间

我们对当前30年国债看法相对谨慎:


⚫ 从超长债主力配置盘角度看,保险机构债券投资资金运用余额持续提升,但保险产品年化收益率持续下调,超长债利率的持续下行或许无法满足其对于产品收益率要求,此外,保险产品较理财类收益率偏高,随着存款利率下调,我们认为其收益率仍有一定压降空间;

⚫ 从配置行为来看,4月以来保险已反常减配超长债,而超季节性地净买入高久期地方债,低利率环境或将逐步改变保险公司券种偏好;此外,基金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超长债加仓,该指标在牛市末期具有一定的信号意义。


本周一MLF利率持平,基于降息的博弈落空,后续影响有两种可能走向:

①从短期的资金面角度来看,降息落空将使长端与超长端的下行空间受限;②从整个二季度的政策取向来看,不降息再次印证了政策的定力(在低基数的情况下,不轻易使用刺激政策),以及债市震荡下行的延续性。

回到30年国债观点来看,从配置行为、绝对收益、相对分位、期货定价等角度来看,30年国债利率在经历了一轮单边下行后,后续下行节奏或将放缓,后市更多要看10Y国债能否再次打开更大下行空间。

06

风险提示

1)流动性风险。

2)数据统计与提取产生的误差。


本文内容节选自华安证券研究所已发布报告:《30年国债,近来有何变化?——利率周记(5月第2周)(发布时间:20230515),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分析师:颜子琦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2030002

邮箱:yanzq@hazq.com

研究助理:杨佩霖

执业编号:S0010122040030

邮箱:yangpl@hazq.com


适当性说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安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华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执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华安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华安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华安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华安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投资评级说明

以本报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证券(或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定义如下: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增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中性—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 

减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公司评级体系

买入—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增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中性—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

减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卖出—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无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



相关报告

#利率债#

实体融资需求仍不足,空转与活化微改善——4月金融数据点评0513 | 华安固收

高基数与弱复苏,债市的明线与暗线交织——4月通胀数据点评0512 | 华安固收

从探讨斜率回到审视复苏——4月PMI数据点评0501 | 华安固收

超长债,是矛还是盾?——利率周记(4月第3周)| 华安固收

广义基金转为增持——3月交易所及银行间托管数据点评0423 | 华安固收


#城投债#

哪些城投商票持续逾期?(4月)| 华安固收

4月哪些城投新发定融产品?| 华安固收

5月哪些城投到期压力较大?| 华安固收

临沂日照,山东区域城投的“选项C” ——信用周记(4月第3周)| 华安固收

城投下沉的“隐形边界” ——信用周记(4月第2周)| 华安固收


#金融债#

理财破净率降至2.6%,较上月下降1.59pct——理财半月报0430 | 华安固收

【深度】3.6W业务数据下的资产透视:中小银行对哪些企业有大额信贷敞口?——债看银行(九) | 华安固收

理财破净率降至2.59%,较上月下降1.36pct——理财半月报0415 | 华安固收

【深度】7千+业务数据,透视监管处罚下的券商债择券——债看券商(二)0414 | 华安固收

4月封闭式理财到期1737只,破净率为2.4%——理财半月报0401 | 华安固收


#产业债#

哪些产业债主体到期压力大?(4月) | 华安固收

【75页深度】当前时点,煤炭债还有机会吗?——债看周期(三)20230426 | 华安固收

哪些产业债主体到期压力大?(3月)| 华安固收

哪些产业债主体到期压力大?(2月)0301 | 华安固收

12家发债水泥企业信用分析——债看周期(二)1101 | 华安固收


#机构行为#

短债成交活跃, 大行净融出至历史高位—— 债市技术面周报(5月第2周)| 华安固收

突破2.75%后,债市观点回归中性——债市情绪面周报(5月第1周)| 华安固收

非银增配,农商行加仓NCD  ——债市技术面周报(5月第1周)| 华安固收

卖方情绪改善,偏多观点机构增加——债市情绪面周报(4月第4周)| 华安固收

农商行开始减仓利率债——债市技术面周报(4月第4周)| 华安固收


#债市策略#

价值回归,由守转攻——2023年金融债策略 | 华安固收

从趋同到分化 ——2023年城投债策略 | 华安固收

净值化时代的利率债投资指南 ——2023年利率债策略 | 华安固收

此时此刻,彼时彼刻?——2022年下半年利率策略 | 华安固收

寻找穿云箭——2022年下半年信用策略 | 华安固收

欢迎关注 债市颜论

华安固收研究成果分享平台

FICC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