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上海滩】《年青的一代》2版电影+越、沪、评

铁老牌 京剧方舟 2022-08-12

请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京剧方舟”! 

电影《年青的一代》

第一版  1965年摄制

  1963年6月,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在该院实验剧场首度公演话剧《年青的一代》,讲述了几个由上海到边远地区工作的青年人,通过他们在对待生活、友谊、爱情和事业诸方面的不同态度,引发出青年一代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事业争做贡献的主题。

  演出引起轰动,20天演出27场,观众达一万七千余人。由于演出之际正值高校毕业分配,大批的青年学生主动要求像主人公一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时在上海的空军司令刘亚楼看了该剧,觉得剧本很好,提出用空政话剧团的话剧剧本《年青的鹰》和上戏交换。同年9月,空政话剧团在北京演出《年青的一代》掀起了新一轮高潮。

  全国很多剧团争相演出这部话剧,不仅吸引年轻观众,还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周总理还帮助修改了剧本,剧中烈士遗孤林育生的生母在狱中就义前给儿子写的遗书,就是周总理亲笔改的。1965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趁热打铁,决定将该剧搬上银幕,由原作者陈耘和导演赵明共同改编,主人公从林育生换成了萧继业,从而突出了正面人物形象。

  片中萧继业、林岚的扮演者杨在葆、曹雷,是导演赵明在观摩了全国各地七台话剧演出后从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他们均毕业于上戏,当时分别为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员和上戏教师。扮演林育生、夏倩如的达式常、朱曼芳,是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毕业生,当时都还是初入影坛的新秀。上影的老演员凌之浩、沙莉、温锡莹、赵抒音都在影片中演老一辈,扮演李荣生的顾政勇当时还是一个中学生。

第一版主演者讲述

《年青的一代》幕后的故事

  该片于1965年8月初正式公映,受到各方面欢迎和好评,普遍认为影片较之原剧有很大提高,主题思想更鲜明,人物形象更突出,环境背景更准确,但这部影片却在之后的运动中遭到否定。

  197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重拍了该片,主创人员作了大幅调整,原来编剧之一兼导演的赵明退居艺术顾问,由曾是副导演的凌之浩牵头执导。除达式常继续饰演林育生之外,其余角色悉数易人,毕鉴昌取代了杨在葆,李秀明取代了曹雷,但情节结构乃至一些场景、调度等,则大多与原片一样。

  第二版《年青的一代》虽升级为彩色,拍摄制作亦很考究,但囿于特定政治形势,迎合极左思潮的色彩更为浓重,其影响及魅力已远不及10年前的原版黑白片了!

第二版  1976年摄制

沪剧《年青的一代》

  爱华沪剧团在60年代创作、移植了一批现代题材的新剧目,而且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不少剧目一直到现在还在传唱。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还保留了当年的全剧演出实况。

  按照同名话剧的本子,袁滨忠主演林育生,凌爱珍主演夏淑娟,韩玉敏饰演夏倩如,凌秋平饰演萧继业,筱爱珍饰演肖奶奶。1964年由中国唱片社出版了6面粗纹唱片,用的是1963年的录音。

(头段)

肖:(唱)生活的道路定然有困难,能克服困难才有意义。三年前我们实习到新疆,那里是一片荒地少人烟。为了寻矿藏走遍了昆仑,与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斗到底。如今那里变了样,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建设起。我们的劳动如能对人们有好处,就是再苦也愿意。我们的困难虽然多,但困难中有我们快乐幸福的新天地。是懦夫?是好汉?昆仑山上的风雪可以考验你,是沙土?是真金?戈壁滩上的烈日可以回答你。我们是革命的年青一代,党的教育决不能忘记,征服自然创财富,把一生献给社会主义。

(二段)

奶:(唱)我奶奶一世生活在风浪里,遇到的困难数不清。那是在一九三六年,我被放出监牢门。在牢里坐过三年整,回家后才知你父已牺牲。他在斗争之中多勇敢,被敌人暗杀丧了命。那时候全家剩下你与我,你刚满周岁还不知情。我含悲忍泪埋尸体,祖孙俩翻山涉水将党寻。望眼欲穿盼消息,四顾茫茫无音讯。亲戚朋友勿接待,找不到工作难生存。步步走的困难路,祖孙相依度艰辛。遇到困难想到党,使我的意志更坚定。上一代被人当牛马,再不能叫下一代受欺凌。紧紧依靠党领导,挺起胸膛闹革命。踏着先烈的血迹永向前,冲破黑暗总算活着到如今。

(三段)

夏:育生!(唱)我们不是你的亲父母,侬亲生的父母……在卄四年之前已牺牲。林:姆妈(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那里还有死去的父母亲?夏:育生!(唱)你父母是我们的老战友,共同献身为草命。我们一起遭逮捕,被国民党关进监牢门。敌人重刑拷打我们不屈服,先将你父母判死刑。你父亲,在你未曾出世之前被枪杀,他英勇不屈多坚贞。又谁知敌人更残酷,你母亲生下你三天遭不幸。临死之前把血书写,望孩儿长大以后永远记在心。

(四段)

林:血书!(唱)我亲爱的孩子,在这死一般寂静的深夜里,四周一片黑沉沉。刽子手多狠毒,举起了屠刀似狼群。我们就要赴刑场,到明天再也见不到你的父母亲,可恨万恶反动派,垂死挣扎施暴行。他们夺去了你的亲父母,还夺去了千千万万同志们。孩子啊!为了使你记下这血的仇恨,我用自己的鲜血与你写了这封信。你可以忘掉你父母,可是你千万不能忘记了阶级敌人。孩子啊!我们虽然倒下去,你定要做一个革命的接班人。你要把红旗高举起,永远斗争永远要革命,永远赤胆跟着党,忠心为人民。时间已到牢门响,刽子手杀气腾腾冲进门。永别了我的孩子啊!留下最后一句话,你千万不能千万不能忘根本,忘根本。

(五段)

林:(唱)手捧日记心似焚,回忆往事愧万分。一年来我象跌进了深渊里,如梦未醒昏沉沉。是非黑白难分辨,大风大浪站不稳。害怕艰苦要逃避,假造证明当逃兵。

(六段)

(接唱)一年来,我整天沉醉在爱情里,日夜思想小家庭。满以为就此能幸福,肖继业的相劝我不肯听。拖牢倩如的后腿不轻放,真正的幸福看不清。一年来对党的事业都抛弃,对老师的教导我忘干净。对不起我死去的亲父母,我没有沿着他们道路来做人。走上岐途不回头,思想蜕化忘根本。幸亏那,亲人的遗嘱多激励,这字字句句震动我的心。一闭上眼睛就好像看到我的亲父母,希望我育生要痛改前非重做人。我定要重新回到勘探队,我定要用实际的行动把错误来改正。那里跌倒那里站起来,做一个革命到底的接班人。

沪剧《年青的一代》唱段

钱思剑 演唱

越剧《年青的一代》

  在话剧演出之后,当时上海多个越剧团都移植演出了这一剧目,但可惜的是没有听到完整的全剧录音,只收集到一些零零星星的小片段。

  据记载,越剧演出《年青的一代》最早的是1963年10月28日,飞鸣越剧团在群众剧场由陆锦娟主演。1964年8月,该团在大世界游乐场再次演出。

  这是1964年8月3日报纸上的戏曲演出广告,其中就有春泥越剧团筱月英、焦月娥、王玉春、任伯棠主演的《年青的一代》。

  赵雅麟和戚雅仙是同科班的,工小生,早期都参加雪声、芳华、云华等剧团,还一起初创了合作越剧团。但很快就加入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4年与金采风合作了《西厢记》《梁祝》等大戏。60年代支援南汇县越剧团,担任指导并主演了一些现代戏,比如《年青的一代》《智取威虎山》等。

  少壮越剧团的青年演员陆依萍,被公认为学唱“陆派”最好的,没有之一。50年代初经常在电台接受听众点播,演唱陆锦花的代表性唱段时,几乎可以乱真。可惜留有的录音非常少,1960年在中国唱片社与徐志芳合作灌录了4面粗纹唱片《琴挑》(即少壮越剧团的《琴瑟缘》)。这一分钟不到的《年青的一代》中肖继业的唱段可以说是弥足珍贵的了。

评剧《年青的一代

  在整理录音资料中,发现“评剧”可谓是演出现代戏的剧目最为丰富的剧种之一,而且不受故事情节中地域的影响,有表现北方当地题材的,也有少数民族题材的,也包括江南题材的,比如《霓虹灯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等反映上海为背景的剧目。

(头段)

肖奶奶:(唱)那是在一九三六年,罢工的风潮蓆卷了上海滩。游行的队伍似潮水,飘动的红旗遮满了天。你爹爹挺胸阔步大旗高举,高唱着国际歌走在队前。奶奶我被工友们选为代表,姐妹们臂挽臂来肩靠肩。

(二段)

(接唱)怒吼声震得那高楼也打颤,怒火高烧冲破了九重天。反动派被吓得丢魂丧胆,妄想用暴力镇压血染沙滩。你爹爹他流尽了血红旗还在手,代表们被逮捕更把那仇恨添。在狱中坚持斗争一天也不间断,革命的声浪冲出铁门响彻云间。残酷的毒刑难把我信仰变,我情愿肉烧焦骨折断,切开了胸膛还是一付红心肝。烈火之中考验了我,在监中我成了共产党员。同志面前我宣誓:为革命我愿把牢底坐穿。只要是我们的斗争不间断,总有一天江南塞北春满园。我感谢党百般营救我出了狱,更使我贞守立场信念坚。三十年来我确信一条真理,天大的困难也吓不倒共产党员。

评弹《年青的一代》

  长篇弹词《年青的一代》是由著名评弹艺术家陈希安与青年演员陆雁华合作的,其中“考验”分回里的唱段一直到现在还经常被传唱。

弹词《年青的一代》选曲

陈希安 弹唱  高博文 伴奏

弹词《年青的一代》选曲(2021年)

高博文 弹唱  夏慧莹 伴奏

百年上海滩

 越、沪、评剧+评弹+话剧+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

 沪剧+杂技剧+电影《陈毅市长•战上海》

 戏曲+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评弹+沪剧+电影《王孝和》

 滑稽戏、粤语剧+电影《七十二家房客》

 京、沪剧+滑稽、评弹+老电影简介《黄慧如》

 京剧+评弹、相声+老电影简介《阎瑞生》

【现代戏汇编

 京剧+舞剧+电影《闪闪的红星》

 京、沪、越、评剧+电影《赵一曼》

 京、越、沪、锡、评、黄梅戏+歌剧电影《江姐》

 京、评、川、淮剧+评弹+电影《烈火中永生》

 京、评、豫、晋、沪、粤、歌剧+评弹、大鼓+电影《刘胡兰》

 京、豫、淮、绍剧+电影《节振国》

 京、舞剧+评弹、评书+电影《铁道游击队》

 京、沪、越、评剧+评弹+电影《母亲》

 京、沪、绍、评剧+电影《千万不要忘记》

 京、粤剧+电影《六号门》
 京、沪剧+评弹+电影《青春之歌》
 京剧+评弹+电影《红色风暴》
 京、滇剧+北京曲剧电影《箭杆河边》

 京、越、淮剧+电影《柜台》

【流派名剧汇编】

【京剧】“裘(盛戎)派”《姚期》
【京剧】“梅(兰芳)派”《洛神》
【京剧】“马(连良)派”《淮河营》
【京剧】“余(叔岩)派”《沙桥饯别》
【越剧】“袁(雪芬)派”《祥林嫂》
【越剧】“袁(雪芬)派”《西厢记》
【京剧】“尚(小云)派”《汉明妃》
【京剧】“言(菊朋)派”《让徐州》
【京剧】“荀(慧生)派”《金玉奴》
【京剧】“高(庆奎)派”《哭秦庭》
【京剧】“程(砚秋)派”《荒山泪》
京剧】“麒(麟童)派”《追韩信》
【京剧】“梅(兰芳)派”《生死恨》

【京剧百年资料集】

《彩楼配》:1908年唱片~2020年录像 

《飞虎山》:1907年唱片~2021年录像 

《牧虎关》:1907年唱片~2020年录像 

《三娘教子》②:1908年唱片~2017年录像 
《三娘教子》①:1907年唱片~2018年录像
《御果园》:1907年唱片~2021年录像 
《别宫祭江》:1907年唱片~2021年录像 
《龙凤呈祥》②:1910年唱片~2021年录像 
《龙凤呈祥》①:1908年唱片~2022年录像 
《刺王僚》: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鱼藏剑》:1905年唱片~2021年录像 
《浣纱记》:1908年唱片~2021年录像 
《文昭关》:1905年唱片~2019年录像 
《钓金龟》②:1917年唱片~2020年录像 
《钓金龟》①:1906年唱片~2019年录像 
《白门楼》:1907年唱片~2020年录像 
《徐策跑城》:1913年唱片~2019年录像 
《连环套》③:1910年唱片~2019年录像 
《连环套》②:1912年唱片~2020年录像 
《连环套》①:1908年唱片~2015年录像 
《乌龙院》: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贵妃醉酒》:1907年唱片~2018年录像 
《逍遥津》:1912年唱片~2020年录像 
《路遥知马力》: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京剧方舟”微信平台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