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语文24《古今贤文》(勤俭篇 戒骄篇)知识导学
24 古今贤文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原文:
古今贤文
勤俭篇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马有四蹄行千里,人有两手创奇迹。唯勤能补拙,省俭可养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细水长流年年有,好吃懒做福不久。
戒骄篇
满招损,谦受益。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深。响水不深,深水不响。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休在人前夸海口。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越比越骄傲;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越虚心。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课文知识点
一、多音字
处chù(长处)chǔ(处理)
二、理解词语
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莫待:不要等到。
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使人受到损害,谦虚使人得到益处。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喻能人之外还有能人,激励人不能满足于现状。
三、课文分段
勤俭篇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勤俭的好处。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要想幸福生活长久,只能勤俭节约过日子。
戒骄篇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为人处事当谦虚。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有成绩不应骄傲,有缺点应当正视,从而改正,不应在有成绩时骄傲自大。
四、理解课文
勤俭篇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马有四蹄行千里,人有两手创奇迹。唯勤能补拙,省俭可养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有漂亮羽毛的鸟才美丽,勤劳的人才最可爱。马能行千里靠的是四个蹄子,人能够创造奇迹是因为有了两只手。只有勤劳才能把不足的地方弥补,节俭才能养成品行正、不贪污的品质。回顾一下过去君主治理国家,繁荣富强是因为勤俭,最后败落是因为奢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细水长流年年有,好吃懒做福不久。
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一粥一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经常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勤俭节约才能使好日子年年都有,好吃懒做的人好日子不会长久。
戒骄篇
满招损,谦受益。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深。响水不深,深水不响。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自满于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而时时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到益处。沉静下来要经常自省自己的过失,闲谈的时候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起来才能形成如今的高大;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汇聚起来才能形成如今的规模。抛一块石子到水中,听到响声的水不深,听不到响声的水很深。瓶中装满水晃不响,装半瓶水时一晃就响。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休在人前夸海口。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越比越骄傲;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越虚心。
能人之外还有能人,蓝天之外还有蓝天。你觉得自己很厉害,比你厉害的人有的是,千万不要在人前说大话。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较,越比较自己越骄傲;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越比较自己越虚心学习。
五、句子解析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成由勤俭败由奢”出自李商隐的《咏史》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成功主要由于勤俭,奢侈则招致破败。它和上面一句合用给我们强调了勤俭的好处和奢侈的危害。
2.满招损,谦受益。
本句出自《尚书》,点明了自满与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使人进步,不断有所得。
六、问题归纳
1.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学习上要戒骄戒躁。
2.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越比越骄傲;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越虚心。
3.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勤俭对国家的影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4.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该怎样去做?
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不浪费;在学习中不能因为自己有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而是要和成绩更好的同学比,发现自己的短处,并努力学习弥补自己的短处。
七、课文主题
《勤俭篇》通过关于勤俭的谚语、名句、名言,告诉我们只有勤劳节俭才能够让自己的幸福生活过得长久的道理。
《戒骄篇》通过关于谦虚的名言、俗语、谚语等,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时时提醒自己不要骄傲的道理。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题
教学设计
总
目
标
要
求 | 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补、拙、廉、恒、益、泰、拒、壤”等8个生字。 |
2.能力目标:了解“勤俭篇”和“戒骄篇”中,贤文的出处,初步掌握它们的意思。 | ||
3.情感目标: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语言的优美,学习古人修身养性,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修养,会自省,能自律的有用人。 | ||
教学重点 | 掌握贤文中每句话的大意,并能灵活运用 能体会每句话的深刻含义,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自己的启发。 | |
教学难点 | 掌握贤文中每句话的大意,并能灵活运用 能体会每句话的深刻含义,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自己的启发。 | |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补、拙、廉、恒、益、泰、拒、壤”等8个生字。
2.了解“勤俭篇”和“戒骄篇”中,贤文的出处,初步掌握它们的意思。
3.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语言的优美,学习古人修身养性,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修养,会自省,能自律的有用人。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勤俭篇、戒骄篇)。教师板书:
2.教师板书课题:古今贤文(勤俭 、戒骄 )。
3.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贤文”、“勤俭”、“戒骄”吗?
生:“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
生:“勤俭”是勤于劳作而生活俭朴的意思,是从古到今与勤俭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生:“戒骄”是警惕产生骄傲和急躁的情绪的意思,是从古到今与骄傲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
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
(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3)全文共多少句话,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
(2)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
(3)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采用“读读——议议——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1.“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羽毛”。
(1)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
(2)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是说人要勤劳,劳动者是最美的。鸟的美是在外表,也就是它的羽毛。这句是比喻比喻,是说衡量一个人美不美首先要看他的心灵和对劳动的态度。
(3)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句中意思。
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
(2)说说它的意思:生活环境从节衣缩食变成丰衣足食,轻而易举;若是丰衣足食变成节衣缩食,那就面有难色。
(3)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满招损,谦受益”。
(1)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
(2)说说“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满:骄傲、自满;招:招来;损:损害、损失;谦:谦虚;受:受到;得到;益:益处。这句话的意思是: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它的意义在于教导人们谦虚是一项美德。自己自满于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而时时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3)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1)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
(2)说说它的意思:这两个成语常连用,比喻能人之外还有能人,激励人不能满足于现状。
(3)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6.班级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感”,从而理解课文。
四、诵读感受,指导读好
1.学生放声诵读,感受这些警句、格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一会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
3.学生积累。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的名言、警句、格言。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加拼音,标调。
( ) ( ) ( )( ) ( )
补拙 养廉 受益 不拒 泰山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骄傲—( ) 勤劳—( ) 短—( )
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鸟( )在羽毛,人美在( )( )。
( )招损,谦受( )。 人为有( ),天外有( )。
参考答案:
一、zhuō lián yì jù tài
二、谦虚 懒惰 长
三、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满招损,谦受益。 人为有人,天外有天。
板书设计:
《古今贤文》
勤俭 戒骄
【教学反思】
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这一维度,教学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根据本节课的课堂效果以及学生教师的综合表现,特做如下反思:
俗话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在教学设计之初,我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除了制定了“反复诵读,理解贤文表达的意思”这个基本目标外,还制定了“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形式美,并能熟练诵读;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教学目标。现在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除了积累一定的知识,更多的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孩子们是储备了一些知识,但是能力上很欠缺,表现在不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表达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要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和阅读教学的要求是相同的。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