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杀罪 ②宗门语不可乱拟 ——《竹窗随笔》
西方净土世界(局部) 北齐
编者按:《竹窗随笔》是莲池大师(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晚年的随笔文集,由福建佛学院演莲法师进行白话注译。
杀罪
孔明藤甲之捷①,烧诸洞蛮悉成煨烬②,其言曰:“吾虽有功于国,损吾寿矣!”世人咸知杀人为罪矣,而于牛羊犬豕等日就庖厨,则恬然不知怪,宁思薄乎云尔,乌得无罪?礼云:“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③。”世人咸知杀畜之大者为罪矣,而于虾蚬螺蛤等,一下筷以千百计,则恬然不之怪,宁思薄乎云尔,乌得无罪?噫!据含灵皆有佛性,则蚁与人一也,何厚薄之足云?如其贵欺贱、强陵弱,则人可杀而食也,亦何厚薄之足云?梵网称“凡有命者不得故杀”,其旨深哉!
【注释】
①藤甲之捷:三国时孔明(诸葛亮)为了巩固蜀汉的后方,于蜀建兴三年出兵南中,曾七擒七纵南中酋长孟获。有一次孔明定计将孟获所邀乌戈国三万藤甲军引入盘蛇谷中,用干柴火药全部烧死。
②煨烬:犹言余烬,燃烧后的残余。
③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出《礼记·王制》。这三句意思是说:天子诸侯如果不是为了祭飨,不可宰牛;大夫不因祭飨,不可宰羊;士不因祭飨,不可杀犬宰豕。犬,即狗。豕,指猪。
【译文】
三国时期,孔明定计火烧藤甲军,将三万蛮兵烧成灰烬。当孔明看到这场惨景时,不觉垂泪道:“我虽有功于国,然必损减我的寿命。”世人都知道杀人是有罪的,而平时随意杀牛、羊、狗、猪等以充庖厨,则处之泰然,不以为怪。其实杀畜牲比杀人的罪只是稍微轻些,焉能无罪?《礼记》载:“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世人只知道杀大的畜牲是有罪的,而对于虾、蚬、螺、蛤等,往往一餐便吃下千百条生命,竟安然不以为怪,不知罪过只是稍微轻些,怎能无罪!据《涅槃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则蚁与人同样有佛性,怎么可以厚此薄彼呢?假如以贵欺贱,恃强凌弱是合理的,则人也可以杀而食之,又有什么厚薄可分呢?《梵网经》称:“凡有命者,不得故杀。”其含意是多么深刻啊!
宗门语不可乱拟
古人大悟之后,横说竖说,正说反说,显说密说,一一契佛心印,皆真语实语,非庄生①寓言比也。今人心未妙悟,而资性聪利,辞辩捷给者,窥看诸语录中问答机缘,便能模仿,只贵颠倒异常,可喜可愕,以眩俗目,如当午三更,夜半日出,山头起浪,海底生尘,种种无义味语,信口乱发。诸无识者,莫能较勘,同声赞扬。彼人久假不归,亦谓真得。甚至“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这里有祖师么,唤来与我洗脚”,此等处亦复无忌惮,往往效颦。吁!妄谈般若,罪在不原,可畏哉!
【注释】
①庄生:即战国时代的庄周。所著《庄子》一书,多借寓言说理。
【译文】
古人大悟之后,无论横说、竖说,正说、反说,显说、密说,每一句话都能契合佛的心印,都是真语实语,绝不是庄生寓言所能比拟的。现在的人并未达到妙悟,然而凭着天资聪明,口才敏捷,于私底下看了一些祖师语录中记载的问答机缘,便能加以模仿。只要措辞颠倒异常,出言可喜可愕,即足以眩人俗目,比如“当午三更,夜半日出”,“山头起浪,海底生尘”等没有义味的言词,信口乱发。致使一些没有识见的人听了不知所云,只好随声附和赞扬。这种人经过长时间弄虚作假,居然敝帚自珍,以为真有所得。甚至像“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这里有祖师么,唤来与我洗脚”,这样狂妄的言辞也肆无忌惮地乱说,往往成了东施效颦而不自知。唉!无知妄谈般若,是不可饶恕的罪过,我真替他感到害怕啊!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