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关于烦恼、爱情、关系、婚姻与我执《八万四千问》宗萨仁波切
编者按:在一众仁波切里,大概对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比较有好感,也没有其他特别的原因,或许只是因为他比较真实、不装。
仁波切的见地属于仁波切,不代表公众号见地。
❁
5 关于烦恼、爱情、关系、婚姻与我执《八万四千问》宗萨仁波切
你感到孤单和无聊,所以想要一个伴侣;
而你也是自私的,所以想要独立。
1.佛教认为烦恼的本质是什么?
宗萨仁波切 传统观念上,烦恼是一个基于错误感知或错误理解之上的心理因素——基本上就是,看到无常的事物却视之为永恒;看到很多的零件和粒子却视之为完整一体;看到相互依存的事物却视之为各自独立的存在;看到只能短暂存在的事物却认为它有个坚固的“自我”。传统上,这就是烦恼的本质,烦恼就是这样作用的。
但在究竟意义上,正如寂天菩萨非常精妙地表达的那样——烦恼的本质恰是智慧。当烦恼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烦恼——一种以误解本质为基础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时,
就像水以冰的形态在起作用一样,它被冰冻成关于恒常、固态、独立和自我的固定的观念。但如果没有了误解,冰也就没有了,这些固定的观念就融化成水,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起作用了。
这有点像“挑剔”这种让人讨厌的性格特征,但在某些时候也可能被认为是积极 的,因为这样的人对细节有着一丝不苟的关注。再比如,我们叫做“嗔恨”的这种烦恼,如果应用恰当,可以成为明镜般的智慧。
2.我们可以摆脱孤独、恐惧和失败吗?在摆脱之前,如何更好地面对它们?
宗萨仁波切 自我从来没有一个具体的基础。它是一个假名安立的概念,所以是一个从本质上被误解的概念,好比看到一个稻草人却把它当成一个真正的人。但是即使听上去这虚幻得荒谬,人们执着于自我的习性仍然非常强烈。这个所谓的自我看上去如此具体——这么大,这么小,这么尖,这么钝,这么高,这么短,这么敏感,又这么不敏感。但事实的真相是它没有基础。
所以“自我”几乎像是无家可归的人,没有真正的家,却拒绝相信自己无家可归。想象你自己走进那些离家度假者的公寓,以某种方式设法在那里生活,就好像你是公寓的居民一样,即使那并不是你的家。你使用沙发、冰箱、浴室、毛巾等一切东西,你看电视,甚至把东西重新放好,熨烫衣物,清扫地板。但本质上,那不是你的家。你可能随时得离开,因为那不是你的。
这就是“自我”一直所感受到的。本质上它是孤独的。关于“自我”最愚蠢的一 点,就是否认你真的没有家这一事实。所以在这个否认中你变得如此大胆——你甚至设法印了写有别人公寓地址的名片,来让别人相信你就住在那里。当然这是件让人提心吊胆的事,但也让人兴奋,甚至很刺激,特别是当别人相信你的谎言的时候。
但是自我为中心的游戏就是这么玩儿的,这当然让我们感到孤独。我们怎样才能从这种孤独中解脱?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只是需要接受没有家、没有基础的事实。不仅如此,事实上,“自我”这一概念,也就是家里的居住者,本身就不存在。所以我们甚至无法把自己界定为一个居住者,也没有作为居住者的资格。但是没有人会听得进去这个,因为这是对自我最大的侮辱。
3.为什么抑郁症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严重问题,并且还在日益恶化?
宗萨仁波切 今天的社会之所以有这么多抑郁症患者,肯定有很多原因。抑郁症的主要成因是,无意识情况下,有一种不确定性徘徊在你的心识深处,就是你并没有可确认的身 份。当我们说“我”,即使我们对于自己说的是谁非常自信,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会意识到,我们真的无法精确定位我们说的是什么。因为“自我”的身份是不确定 的,所以我们努力用很多方式来证明我们自己和“自我”的存在——通过变得时尚、有教养、强壮,或者有时甚至是虚弱。
我们也尝试其他的事,例如性爱、购物、镶金牙、做吸脂手术,或者把自己整容成韩国男孩子那样。然后我们创造出一系列的标准,来衡量教育程度、长相、财富,以及车子、阴茎、乳房和手指头的大小等等。一旦不能达成那些目标,就会导致那么多的抑郁。而我们永远都不会达到自己想要达到或认为自己应该达到的标准,因为我们有太多贪欲。即使已经达到标准,我们还是认为自己没有达到。不管怎样, 这些衡量标准只不过如同水中的涟漪。
所以,我们有太多的以及太不实际的标准要达成,而当不能达成、不能足够快地达成,或者不能达成足够多的标准时,我们就变得抑郁。
4.对于治疗抑郁症,心理学家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我们知道,佛教是关于心灵修持的,那么其中是否有对治抑郁症的有效方法呢?
宗萨仁波切 心理学我了解的不多,但总的来说,特别是在那些缺少静思文化与传统的地方,人们总是向外求而不是向内求,这时心理学就可能非常有用。在一个像中国那样的传统社会里,心理学可能也正变得越来越有用,因为中国人在追逐现代财富的过程中正在忘掉自己古老的价值,例如儒家的伦理、神圣的寺庙、隐士的传统等。
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古代隐士文化的书,并惊讶于在过去的中国,这种修行是多么盛行。那些心理治疗方式真正堪称无价之宝,现在却正在消亡。
我们亚洲人无法抵挡西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西方文化如此务实——比如一条牛仔裤,容易洗容易干,甚至也不用熨烫,而带上一件长衫去旅行就很难。所以在亚洲,以及心理治疗成为新兴现象的其他地方,是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使之成为必需。
但最终来讲,心理学就像按摩,是一种休养式的治疗方法。它的目标是让你健 康、“正常”,不管这意味着什么。佛教要远远超越那些。佛教以获得解脱为目标,究竟意义上并不关心健康或者“正常”。
事实上,在佛教中有很多方法对治抑郁,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对治抑郁并不是终极目标,但作为一种额外的收获,抑郁能够得到解决。有很多技巧可以采用,其中, 静思与正念,特别是寂止和胜观,属于对治抑郁最为有效的方式。
我们的世界缺乏足够的静思与正念。如果我们真正静下来思考,也通常是考虑那些外在的、物质的事情,而几乎从不专注于内在的或者简单的事情。实际上,静思不一定得是复杂或者神秘的,正念也不一定意味着卫道士的说教。相反,静思和正念
可以是绝对直截了当的——只是对于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纯粹而简单的观察。
5.仁波切,您之前说过,修学佛法并不需要放弃享受。但是,为了证悟成佛,是否所有的欲望都必须抛弃?
宗萨仁波切 享乐与欲望不是一回事。你可以仅仅通过欣赏而享受一件事物,而并不想占有它
——换句话说,就是不沉迷于它。所以是的,你不必放弃所有的享受;但是所有的欲望,包括想要获得解脱的欲望,最后的确都需要抛弃。
而眼下,正如寂天菩萨所说,只有一个欲望、一个无明应该作为工具保留,这个无明就是认为有证悟这回事。为什么我们应该保留它呢?因为我们不想受苦。
佛教的全部路径,广义来讲,就像一道道巧妙的用药安排。有一副药是给普通的行者和菩萨的,然后当他们变得不那么普通的时候,再给他们另外一副药来忘掉第一副药。就这样,直到你真的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给你的药物都是为了忘掉前面的药。但最终,只要你还需要吃药,你就还在生病。所以理想的状态是,你根本不需要吃任何药。这也就是为什么佛的境界被称为“无学道”。
6.佛说有漏皆苦,那生命中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宗萨仁波切 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幸福,甚至挤青春痘也包括在内,只是一旦做过了头,就变成了痛苦。长青春痘不是好事,但是挤一挤能带给你某种快乐和满足感。在这个例子中,没有人会因为挤青春痘可以体验那种快乐而喜欢长青春痘。
与此同时,简单地说,我们所认为和谈论的所谓“幸福”,永远是部分的痛苦。首先我们需要问,如果所有情绪都是苦,那么生活中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我们生活中通常所说的幸福,实际上是非常令人困惑的。这有点儿像是挤青春痘带来的满足,快乐只依赖于短暂的痛苦的解除,一旦挤完,痛苦就会回来。
这也有点儿像是婚姻,本应对解除孤独有所助益,却也带来痛苦。或者,如果在你面前有很好的食物,例如精致的意大利面条,美味可口,但甚至在吃的时候,你就开始担心多余的碳水化合物,然后关于血压、胃、六块腹肌、失去英俊外表等等一大堆忧虑就突然出现了。
所以生活中我们所谓的“幸福”真的是非常不完美的,并且很快就会发展为痛苦。然而,即使在这个不完美的轮回中,一个人还是可以通过生起满足感而试着拼凑一点点幸福。当你满足的时候,几乎不会感到厌倦。只有当你太过贪心的时候,才几乎不可能感到兴奋。
7.在爱情与关系中,自我的功能是什么?恋爱时,“自我”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宗萨仁波切 自我总是扮演最邪恶、最聪明、最有欺骗性、最强大、最有破坏性的角色,但就爱情和关系而言,自我在它自己的游戏中是最成功的,因为所有人都上了它的当。区别大便和金子是很容易的,即便它们都是黄色的,你会知道该避免什么、该得到什么。但区别铜和金是难的,因为两者都是闪亮的,第一眼看上去它们很类似。
爱情就有点儿像是那样。在普通的爱情里,看上去有很多的给予、理解、耐心、宽容和空间的营造。当你爱上一个特定的人,你甚至不会注意他吃饭时咀嚼的声音, 那种声音平时可能让你厌烦得要死。恋爱很有欺骗性,因为它看上去一点儿也不自私,你甚至可以非常慷慨。当自我穿上爱情的铠甲,这一切让它变得如此聪明。
习性在爱情和关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当然,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孤独,在自我的游戏——也就是爱情中,完全是个容易上当受骗的傻子。
但是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想要拆散人和人之间真诚的纽带,在男孩和女孩之间、女孩和女孩之间、男孩和男孩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母亲和孩子之间。
乍看上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或许是普通的爱当中最不自私的形式。但这也是值得分析的,因为很多时候,孩子是我们的财产和玩具,这是非常自私的。这就是为什么,从本质上来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复杂的。家庭给予孩子很多,但是没有人喜欢被当成财产一样地对待。孩子们的天线总是会微妙地捕捉到父母无意识发出的信号。
所以这很复杂,表现得慷慨、大方和不自私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利益,以至于我们通常害怕公开表达我们的自私。假如我向我所爱的女孩子表白——“我爱你,因为你拥有很多我想要的或者想用的东西,并且我也愿意给你你想要的,希望作为回 报,你也能给我这个或者那个。”如果你对一个人这样说,他或她一定会很生气。但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你会拥有一段真正好的关系。
8.正确的态度可以改善关系吗?如果可以,我们在恋爱和婚姻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态度呢?
宗萨仁波切 正确的态度来自正确的见解。而正见,本质上,应该建立在接受真理而不是否定真理的基础上。例如,如果佛教关于一切都是无常的见地深植于你的头脑,那么你会对这段关系中的每一时刻都倍加珍爱。这样的理解有助于滋养适当的关系。
时代也已经改变了。很明显,现代婚姻的整个制度、目的及其作用方式,即便和数十年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执着于数十年或数百年前那种被认为是完美婚姻的幻想,而且以为那样的婚姻在今天这个时代也能发生,会导致很多的不幸。如果一对夫妻之间有适当的一致认同和理解,婚姻可以非常奏效,并且能帮助其他很多人。
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特别是如果你追随大乘的修行之道,那么你也可以过一种能够利益很多人的家庭生活。你可以至少从利益自己的孩子开始,给孩子们正确的影响和教育,这样他们长大后可以利益很多人。所以婚姻也可以是一种有益的工具或者媒介。
9.目前在大城市里,有很多才华横溢、相貌美丽的女性,她们独立、善良,性格也好,但却找不到结婚的对象。我认为这样的女性还在不断增加。仁波切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您对她们有什么建议吗?
宗萨仁波切 这和关系本身无关,却反映出社会和轮回存在里的一种根本性的变化。在过去,女性被留在知识的黑夜里,被拴住、被约束、被关在家里。现在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变得越来越睿智,并且她们想要独立。
独立的见地和态度在她们的心智里,甚至反映在她们使用的香波里。所以当她们映射出独立的色彩、光芒与光辉的时候,把男人们吓走的概率就高了很多。
但这个问题也说明了为什么关系在本质上是有缺陷的,这源自很多综合的因素。首先,试图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寻找完美是有挑战的。其次,在追求独立的同时寻找一位终生伴侣,这有点儿矛盾。也有其他许多因素,看上去微小,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当代世界的一切就是被设计成让我们彼此疏离。
这些因素包括地点和时间的变化。例如,婚姻制度的意义与价值,在荒漠或者游牧民族的文化里,和在上海或北京有很大的不同。并且,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仅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读五百年前描写一对拥有完美关系的夫妻的小说,我们听浪漫的老歌,或者读儒家的名言,例如关于婚姻价值的名言。但我们身处2015年,电视有这么多可选的频道,这很自然地使丈夫和妻子疏离,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爱看的节目。
事实上,当代世界的一切,包括所有消费品,都只是在促使我们拥有属于各自的东西,包括各自的车子。婚礼策划师们帮助人们结婚,然而就在同一个公司里,可能有其他人的工作是帮人离婚,因为离婚也是个好生意。当人们离了婚,他们会购买更多东西,因为他们分开居住。
所以,或许是该重新定义婚姻的时候了。永远幸福地生活着,就像五百年前在中国、印度或者其他地方的模范婚姻那样,这种事情将不会再发生了。或许如今我们需要像单身广告、约会服务或者相亲网站之类的东西来推广这样的概念:“一位英俊的男人在寻找一位漂亮的女孩作为一个叫做婚姻的公司的共同股东。”你感到孤单和无聊,所以想要一个伴侣;而你也是自私的,所以想要独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幸有时有助于婚姻的稳定。例如,我认识一个女孩,她有个患癫痫的男友,所以有要照顾那个男孩的理由,这以某种方式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很多时候,丈夫和妻子能很好地一起生活,是因为他们的孩子生下来就残疾或智障。
关于年轻聪明的女士找不到丈夫的问题,我希望自己有个又好又简单的答案,但不幸的是我没有。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可以有很多方式去看待这个问题,包括在想要独立和想要终生伴侣之间的明显矛盾。
对于在努力寻找合适爱人的现代年轻女士,可能我唯一能给出的总体建议是不要太挑剔,并且要从宏观格局上来看待人生。记住被你接受成为伴侣的那个男人有自己的心识,因此他有自己的习惯,有的习惯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可能结婚三年后才会显现出来。
你也应当思考一下,自己想要从婚姻中得到的是什么。你要一个孩子吗?婚姻是生产孩子的制造业吗?如果那是你的目标,既然如此,那你的丈夫是否听《第九交响曲》就不那么重要了。
并且你应当问自己,这个男人是否会给你很多自由和空间,是否你也会给他自由和空间。我们很快会说我们会给对方空间,但多半我们不会。
我们也应当不要太执着于和一个伴侣永远幸福地在一起。对这个理想愿望的执着经常会造成很多痛苦。
在一个更加基本的层面,所有这些讨论都表明,轮回本质上是有缺陷的,为了让一些事情看上去行得通,某些其他的事情就进行不下去。
10.仁波切,您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提到您有位女朋友,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甚至难过。请问您是出家人吗?
宗萨仁波切 首先,重要的是要理解,持守戒律并不是修持佛法的唯一方法。在很多传统的社会里,人们相信,要做个好的佛教徒,你就必须出家。所以很多人似乎受到影响而这样认为。然而这不是真的。修持戒律只是佛陀许许多多教法中的一个——事实上,只是佛陀教授的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个——并且有很多其他有效的路径我们可以遵循。
即使在有着严格持戒教法的声闻乘里,在家众也从未被排除在外。佛陀传授了在家众通往证悟的完整道路,而了解这一点绝对是重要的,否则佛陀的教法会变得非常片面而局限,变得只对某种类型的人有效。那就有了大问题,佛法就变得像是种姓制度一样,把某些类别的人完全排除在外。
另一个极端是,有的人相信密续意味着没有戒律。这些人似乎认为:“哦,如果你是一个金刚乘或者密续的修行者,你不必持守戒律——你可以喝酒,可以有女朋友,等等。”这也不是真的。有非常多的密续修行者也是修持戒律的。
所有情况下,当佛陀的教法慢慢渗进人们意识的自相续,就会和人们的习性、传统、禁忌、心理障碍、假设和原则相遇。所以,这些也影响了佛陀不同教法的外在形式。
譬如说,在西藏的有些寺院,如果传承持有上师突然有了女朋友或结了婚,人们都会感到震惊。即便在回顾往事时,有人会浪漫地辩解,说这位传承持有者是位大成就者等等,那在当时也不会公开地被社会主流接受。
其实,你是否要做出家人,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佛陀的教法从来都不是由阶级、信条、婚姻状况或者工作职位所决定的。这是一条非常个人的道路。虽然每个人修行的路径不应该被传统或文化所左右,但它的确受到人类自身局限的影响。我不是说这样好或不好,但人的心识就是这样运转与呈现的。
我所属于的传承对于我应该出家还是做个瑜珈士并没有特定的期待,完全没有。例如蒋扬钦哲旺波,对外从来没有佛母,但是蒋扬钦哲确吉洛珠有一个。“佛母”, 顺便说一下,是密乘的语言。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人因为很多不同的原因,希望我成为具足戒比丘,特别是我更年轻一点儿的时候。甚至现在也还有人这样期望,即使人数比以前少了。个人而言,我从来没有出家的强烈愿望,这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我所知道的自己的个
性。而且,现代社会中,以我目前的处境,身边一直有人围绕,给两个选择方向都带来很多情绪。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一个比丘。
如果你只是个隐居山林的简单的出家人,那做比丘是可以的。你谁也不是,没有人会来见你,那么成为一个好比丘的机会就大得多。但是当你有某个传承的头衔,加上所有那些炒作,你就处于一种被社会设计来吸引很多人的境遇中。吸引有很多 种,不一定只是虔诚心。当我越来越了解那些和我自己的个性,我感到虚伪不太 好,特别是,因为我认为现在戒律在每个佛教传统中都已不清净,所以我从来没有特别想成为一名比丘,虽然我必须说,我考虑过很多次。
同样地,也有另一群人,可能比之前那群人数还多,他们因为我是敦珠法王的长子的长子,很希望我可以结婚,生下传承的继承人。现在,在我被扭曲的意识中,做出家人还是做父亲,对我个人和我的性格而言,带来的问题是类似的。我会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的家庭成员吗?从我的个性来判断,我必须说,我不这么认为。
你看,不管谁做我的妻子,她都会吃很多苦。我告诉所有的女孩子,不要认为喇嘛和仁波切很有吸引力,不要掉到那个陷阱里,因为那是一种痛苦的生活。
11.您为什么有女朋友?
宗萨仁波切 我不是一个已经征服了对安全感、伴侣和乐趣的需要的圣人。但如果你问我是不是个很好的男友,我想不是,而且现在,我绝不会是个好丈夫。
人们问我为什么有女朋友的时候,我感到他们对我有着很高的期待——认为我在普通人之上。这着实令我担心。我非常希望人们认为我是一个百分之百的人,拥有所有人类的特质、弱点、长处和过患。当人们对我的期待超过了他们对其他人的正常期待时,这变得很困难,因为人们期待我做些超人的事,而我却只是个人。
这还会变得更复杂,因为很多时候,为了鼓舞、引导以及和人们沟通,我确实必须装得比普通人高一点儿。但有时这也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理想的是,如果人们视我为普通人而追随我,而不是超人,我会很开心。如果人们视我为一位努力修行、珍视佛法,并想要帮助他人理解佛法的普通人,这会更好。
所以,作为一个正常人,你会感到孤独。普通人也许不理解,但这种情况下,我想我说的是许多其他的活佛,以及我自己。人们也许不相信我们会感到孤独,因为他们觉得我们身边环绕着几百个随时准备好放下一切而遵从我们意愿的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活佛和高阶仁波切们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因为他们有那些娱乐设施和如此繁忙的行程安排。
于是,也许出于不安全感与孤独,有几次我曾向女孩子示爱。但也有女孩子追求我的时候,那是完全人性的事情。业力在这其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当业风以某种方式吹起,人们就相聚。有时无论你做什么努力,这都难以改变。我唯一做的就是发愿——不管我被吹到、推去或拉来哪里,无论怎样我都能利益自他。
12.谈恋爱的时候,您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爱情?
宗萨仁波切 谈恋爱时有两个方面:理性(脑)和感性(心)。我的头脑里会有这样的认识:没有什么会成功,尤其是在关系上,当两个我执相遇时。仅是一个我执以及它自己的呈现与活动,就已经让任何努力都难以成功了。当两个我执、两种不安全感相遇 时,更是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我这样的人听过也读过无常、烦恼的游戏和不安全感,所以我有警惕,至少有时我不会因为外表或者自己当时的感受就接受事物。
我得说,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有这样的认识是一种加持,因为,虽然我不是个好的修行人,或者也没有在修持我所知道的那些方法,至少我的头脑里有这样的认识。在恋爱中你会变得盲目,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你的理性会消失。当然,如果你在正确的因缘下遇到正确的人,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的时间里,事情可能会成功。但这样的认识,说得消极一些,也让你怀疑;或者说得积极一些,能让你保持些许清醒。
当然,有时候感性会胜利,它可能胜利几天或者几个月。所以,我认为这种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平衡,即使一般人也该有,因为这只会对他们有益。
我见过很多人在遇到感情问题时完全没有理性,全然都是感性。我为他们感到难 过。他们非常盲目。但我也见过一些很是消极和悲观的人,因为他们非常理性、富于逻辑,所以害怕坠入感性之中,害怕堕入情网,那也不好。但是我得指出,理性和感性的争斗会持续下去。
13.我想大部分中国人会认为,为了追求精神之路,您应该要舍弃世俗的爱和关系, 那为什么还要在生活里寻找它们?
宗萨仁波切 首先,我想要说有很多事情应该放弃,但我没有力量放弃;有很多事情应该去做,但我却因太懦弱而没有做。所以基于个人的经验,我认为很多人在这件事情上感到困惑是有理由的。
但严格地说,从佛法的角度,你应该舍弃任何滋长你的傲慢、我执和贪心的事。这件事可能是关系,但也可能是假装舍弃关系。
14.那您为什么穿僧袍?
宗萨仁波切 你说的没错——在未经训练的人看来,我穿的衣服和僧众们很类似,我想人们看到这个可能会感到困惑。我所穿的大部分衣服并不是出家众的僧袍,但期望大多数人能分辨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不公平的。
根据在家修行的瑜珈士传统,我应该留长发。但我真的没什么头发可以留,这被我的一个学生静蕊大声宣扬,她管我叫“光头”!
但是有件事我需要澄清。藏传佛教有个传统,即便你有伴侣,也穿僧袍。蒋扬钦哲确吉洛珠就是如此,顶果钦哲仁波切也是如此。我决不是说我有权利效仿他们。西藏话里有个谚语:“狮子可以跳过的地方,狐狸最好不要尝试”,否则它会摔断肋骨。
但就如同上一世噶玛恰美仁波切所说:这是一个符号的年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穿僧袍的传统。据信在佛陀进入涅槃后,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将经历四个时期。在争议时期过去之后,就是符号时期。而代表佛陀的符号就是僧袍,据说僧袍能启迪人们的善根。这也就是为什么,噶玛恰美仁波切与许多过去和现在的宁玛、噶举派上师们都遵循并践行这种传统。而我也是这种实践的仰慕者,因为如果我们连僧袍都失去了,那就什么都不剩了。
然而我得说,我不知道事情将会如何发展。我随时都有可能出家,但也随时可能会结婚。那也是可能的。
15.有些“世间成就”很高的人,其我执远甚于普通人。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在解脱之路上有更多的障碍?
宗萨仁波切 更强的对自我的执着意味着更多的不安全感、更强的偏执狂、更加容易激动生气、更加盲目,以及更少的自在放松。所以,那些我执更强的人有着更厚的外壳,当然就更加不幸。
像晋美林巴祖师那样的成就者有一个又一个的发愿文,发愿永远不要重生为比尔·盖茨。因为当你获得了世俗的成功,不能修行的概率会大很多。但那并不意味着所有成功的人都有着更强的我执,或者修行路上障碍更多。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富有的成功人士,如果他们有福德,当他们认识到所有的财富和世俗的成功并未带来幸福时,这些所谓富裕而成功的人经常转向精神之路。从世俗的角度,佛陀自己拥有了一切,然后因为他超凡的福德,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在精神之路上成熟了。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贫穷的人都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修行佛法。从一开始就穷困的人们通常并不一定适合精神之路,因为他们一直都还没有尝到世俗成功的滋味,很多时候他们纠结于自己很贫穷、要变得富裕的想法。
16.对于这些事业上相对成功的自我主义者,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宗萨仁波切 如果你能接触他们,如果你足够善巧,你肯定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到他 们。向他们传教不一定奏效。但是,像我以前说过的,那些我执很强的人实际上不安全感也很强。哪里烟多,哪里火大。所以哪里有不安全感——如果你知道是哪种不安全感——你就可以从那里介入,并通过那个不安全感与之沟通。
但是像晋美林巴那样的伟大祖师永远都不会想重生为一个世俗成功的极端自我主义者,因为那样的人不会听别人的话,即使听了也听不进去,因为他们的自我如此膨胀。
但是,我们依然没有理由舍弃他们。如果你和这些人是朋友,如果你在意他们,你可以修行并把福德回向他们,这样他们会以某种方式和佛法结缘,如果不是这一 世,或许十世之后。毕竟对一个大乘行者来说,救度众生永远都不晚。
17.为什么有时学佛者的“自我”表现得更加严重?是否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在我执快要被打破的阶段,修行者有时会显现更加严重的我执?可以这么问吗?
宗萨仁波切 是的,当然可以。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这意味着佛法只是进入了他们的头脑, 而没有进入心灵。佛法成了自我的另一个工具。有时用坏了很多念珠、压坏了很多坐垫的人看上去像是很好的行者,但这只是外表。他们或许曾经把自己关进一间房里,装作在修行,却没有真的修行。这是很常见的。
我的老师们告诉我,精通佛法和修行好的人有两种外相表现。精通佛法最好的表现就是变得谦逊,修行好最好的表现是没什么烦恼——不会激动或愤怒。如果你没有这两种表现,那么你就没有学好也没有修好。
我认识一个堪布,他很博学,通晓仪轨文本与经文,并且精勤持戒,对自己的学识渊博与戒律清净非常骄傲。他出生于西藏,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倾向于看低女性。有时候很难区分他看低女性是因为西藏文化,还是以修持戒律为托辞,那是他惯于吹嘘的。
同一个寺庙里,我记得有位当地的尼师,她没有名气,也不博学,却每天在寺庙里勤劳地清洗供杯,并准备供佛的酥油灯。这些都是寺庙里琐碎的杂事,没有什么人愿意做。堪布并不尊重这位尼师。
总之,随着时光流逝,尼师因为健康问题往生了。她走得如此优雅,让我想起佛经里的偈颂,释迦牟尼佛说:“真正追随我的人会像狮子一样死去。”当我看到她往生时的状况,没有财产,没有任何要保护的东西,如此自在,我强烈地忆起了这个偈颂。
此后一段时间,这位堪布遭遇车祸而折断了脖子,他没有往生,但已非常接近死亡。从他的示现中,我学到了很多。他很恐惧,因为佛法从未进入他的心灵深处;他很慌乱,他的行为像是不想死却又感到死亡即将来临的普通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所有关于无常和死亡的知识都只是停留在理智上。更为难堪的是,他努力隐藏自己的恐惧,因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还是虚伪,还是想要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很在意。
这实在把我吓坏了。看到这些,我想,我要是最终像这位堪布一样可怎么办呀?所以,对自我的执着会在最不可能的人心里出现。
但是正如你在问题中所说的,我们刚刚开始修行时,有一些修行人的自我也可能表现得更加强大,这是因为自我被引出来,正在反抗呢。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太坏。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4:噶举派的形成|“红帽系”huo•佛•系统
*
*
藏传佛教:32 肉身的坏灭 ▏33 气的功能与其得失利益 ▏34 藏药与气脉理论 《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27 右脉之支脉|28 五隐脉|29 五气脉《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25 三十七脉 前言 26 左脉之支脉《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10 五支分气 11 五蕴与五大的本质《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7 肉身的形成 8 气脉与气的形成 9 五根本气 《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4 我执与烦恼 5 阿赖耶识与阿赖耶智 《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1 菩提心与佛性 2 空性 3 自心本性《甚深内义》
*
“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放下一切来禅修,长期苦修,才会证悟” ——明色堪布殊胜教诫开示录
* ❈ *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